九二一大地震改變許多人的命運。當年超過五百個組織進入災區社區營造,隨著政府的補助結算、社福團體陸續撤出,災民意識到唯有「透過災難,長出自己」,災後廿年走訪災區,我們看到後重建時代接手的民力,在這塊受傷土地所迸發的能量。
民力崛起 災區迸出亮光
現任豐年社董事長謝志誠,廿年前是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今年五月謝志誠帶聯合報採訪團隊重返災區,看看在廢墟中堅守家園的人們,如何迸發出亮光。他表示,這股崛起的民力,是台灣最可貴的資產,「在社會企業、地方創生這些名詞出現前,災民早親身實踐」。
台中達觀部落九二一地震幾乎全毀,十六歲那年離開部落到都市討生活的泰雅青年林建治,地震前夕因出差回家住一夜,沒想到人生從此轉向。
他說,凌晨左右搖晃,上下搖動,整個部落就平了,「有時我們都在想,經過這一晚怎麼還看得到外面的天空?」林建治的母親和弟弟沒有逃出來,他和父親「只能用忙碌來忘記悲傷」。
活下來的 活出死去精采
「災難讓大家體認,部落自力照顧走過災難」,林建治與一群社工、部落青年及媽媽們,成立「社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搭建「部落廚房」,經營部落共同農場,「部落的小孩就算父母不在,拿著一支湯匙也能從第一家吃到最後一家」。
「活下來的人,要把死去的人的那一份,精采活出來」,林建治說,社區發展不能追著資源跑,跟著政府補助項目做事,「只能暫時維生,不是真正的活著」;必須扎根在地,才能發展長遠,笑稱這是「葉克膜式」的社區營造;這廿年,「是很棒的廿年」。
災後許多社區營造都先借了政府的「葉克膜」喘息,但遲早要拿掉,靠自己的力量活下來。
水源地文教基金會深耕太平災區,地震前太平是觀光景點,地震改變地形、地貌,震走了觀光客,原在大學任教的基金會董事長葉晉玉直言,基金會做的是社會企業,不是可憐企業,「不是跟市場競爭你有多可憐」。
他表示,如何讓居民自給自足?既然無法做旅遊就改做藍染。十餘年來社區媽媽把雙手染藍,剪裁出一張張美麗藍染布,讓「太平藍」商品站上世界舞台,還獲選經濟部金點設計獎。
守護家園 展現人的信任
謝志誠說,類似這種民間組織散布在各災區,這些堅守重建廿年的人,有的是災民,有的來自外鄉,「他們堅持守護鄉土的底蘊,來自對土地的信心,更展現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然而在地組織老化,是否能再撐廿年?謝志誠坦言,後重建時代雖看到迸發的民力,但也面臨不少孤老問題、弱勢家庭孩子缺乏機會、校園重建後的維修欠缺資金,以及許多社造團體欠缺接班人,無法永續經營。
他呼籲,九二一震災廿年後的今天,各界可以關注這群走過苦痛、默默守護家園的人,汲取經驗也給予資源,「讓因災難而起的力量生生不息」。
看更多報導:天亮之後 921地震20周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