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5日 星期三

休克/我的重生之旅,以及病醫關係的省思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09/26 第110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休克/我的重生之旅,以及病醫關係的省思
戒除塑膠的健康生活指南/解答你的無塑難題!
慍怒/一份對平等之愛的渴切
滿足/與其追尋幸福,不如學習如何知足
白/白是一切的開始,也是結束。
閱讀筆記 生存的十二條法則/人生實踐之道

新書鮮讀
休克/我的重生之旅,以及病醫關係的省思
文、圖節錄自天下文化
圖/天下文化提供
她察覺這種孤傲、自我保護的心態,已是醫學訓練的一部分。

內容簡介: 歐迪許醫師歷經九死一生之後,用獨到的視角、詩意的文筆,與讀者分享她的真實經歷。除了暴露醫療體系的失誤與弱點,也提出一個新方向:醫師應如何發揮同理心,與病人溝通,如何與病人建立真誠、互相信賴的關係。

作者介紹:蕾娜.歐迪許 Rana Awdish ,美國亨利福特醫療體系(Henry Ford Health System)加護病房主治醫師,內科、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專科醫師、肺動脈高壓治療中心主任,也是該體系的照護經驗計畫醫務主任。獲選2016年度最佳加護照顧指導老師,曾入圍2017年史瓦茲中心(Schwartz Center)年度仁心獎。她的文章見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學術醫學》(Academic Medicine)期刊等。目前與丈夫和兒子住在密西根北村(Northville)。家裡還有一隻很老的虎斑貓。

搶先試閱:〈別以為病人聽不見〉

我躺在觀察床上,護理助理來幫我量血壓,發現我的血壓幾乎量不到。她聳聳肩,猜想是血壓計壞了,去拿另一臺過來。她離開時,我猛烈顫抖—這是嚴重感染的徵兆。我心臟狂跳,手腳冰涼。

她拿另一臺血壓計來,一樣量不到我的血壓。我說,我要跟醫師說話。

急診醫師來了,我牙齒打顫,說道:「我覺得好冷,抖個不停,血壓量不到,請幫我轉到加護病房。」我相信我的情況已變得危急,因此只告訴他重點。我想,只要這麼說,他應該就知道了。

急診醫師看著我,笑著說:「也許你只是焦慮了。生病是很難熬的,特別是對年輕女性來說。」

我不知不覺淚流滿面,難怪他會有這樣的反應。他看到一個女人在床上哭泣,說她很冷,擔心觀察區的設備不夠好,所以想要轉到加護病房,就會有比較安全的感覺。但是,我不是因為焦慮才如此,我是真的害怕。我的恐懼來自我知道接下來會如何。雖然辨明病人的情緒很重要,然而如果把疾病徵兆歸因於某種心理因素,那就太大意了。他把我的症狀看成焦慮,顯然誤用了同理心,否定我的評估,篡奪我的感受。

敗血症很難在早期診斷出來,現在已有一些演算法可幫助醫師診斷。我們醫院在敗血症治療具有領導地位,精於早期治療及提高存活率。但就單一病人的治療來看,我們可能還有盲點。那位急診醫師的輕蔑引發我的怒火,只是我沒有氣力對他生氣。我想問他:心跳加快、寒顫、腹痛,只是焦慮,沒有其他鑑別診斷嗎?即使病人是女性,他也該想到其他可能吧。

不到一個小時,我變得更加嚴重,超過他的想像—他看不出這是敗血性休克。

現代醫學之父奧斯勒,有句名言:「聆聽你的病人,因為他正在告訴你診斷結果。」沒錯,病人總是會告訴你診斷結果為何,但是聆聽似乎並不容易。病人述說的故事聽來迂迴曲折、與病情無關。我們當醫師的,也許常覺得時間不夠,總希望病人能說出我們想要知道的。然而,病人只能告訴我們他們知道的。過去的干擾加上心裡掛念其他重要的事,我們總是無法耐心聽病人述說。

我終於給送入加護病房之後,粗大的點滴針頭插入血管,在抗生素、輸液、升壓劑等藥物的作用下,周邊血管收縮,我的血壓終於回升了一點。我還是猛打寒顫,牙齒咯咯噠噠,撞擊力道之大,我想我的牙齒會掉下來。

「很冷嗎?」蘭迪問我,他知道我很難受。

「不是冷,這是感染造成的,」我回答,我了解這次有多嚴重。

第二天,我被推進開刀房,準備移除支架。術前,我必須接受插管和全身麻醉。醫師將會把內視鏡置入我的食道,以取出支架。我必須面朝下趴著,時間為一小時到三小時不等,依情況的複雜程度、以及是否出現併發症而定。我在手術準備區遇見麻醉科醫師。他是個中年人,說起話來輕聲細語的,脖子上掛了個外科口罩。他發現我曾在他們那個部門演講過。

他說:「沒想到會在這裡見到你。」接著,他轉過頭去,問麻醉護理師:「上星期,你去聽歐迪許醫師的演講了嗎?」護理師搖搖頭。

「歐迪許醫師提醒我們,我們以為病人聽不見,因此常在背地裡講一些事情,其實,他們都聽得到,不是嗎?」他似乎真的認為我的演講很有價值。我在演講中提到自己在開刀房的經驗,沒有人認為我會記得他們在開刀房說的話,事實上,我記得一清二楚,像是「她快不行了」或是「她快沒救了」。

「謝謝,」我對他說,頓時覺得有點尷尬。我在想,以後還會這樣嗎?每次我需要醫療照護,就有人會提起我在演講時說了什麼嗎?我想要改變這家醫院的文化,但我是醫師,也是病人,我的策略能成功嗎?

「不,該說謝謝的是我們。你做的事情很重要。」他微笑,然後翻閱我的病歷。「病歷上記載,你在接受麻醉的時候,有時會覺得噁心想吐。由於你已經開了好幾次刀,你認為使用哪些藥物會讓你比較舒服?」

「噢,我不知道上次開刀使用了哪些麻醉藥品,但那次似乎比較不會那麼難受,」我說:「我知道他們還給我一點類固醇,讓我比較不會噁心想吐。我記得的就是這些。」「好,那這次就用同樣的藥物組合吧。別擔心,沒問題的!」他安慰我。

麻醉慢慢消退時,我就像從溺水的夢裡醒來。水很沉重,幾乎像鉛一樣重,雖然我睜開眼睛,但什麼也看不到。我的周遭是一片陰暗、不透明的、普魯士藍的大海。在我的畫作中,我夢裡的水從來都不是透明的。我相信別人認為我這個新手只能畫出這樣—我所呈現的水的密度似乎是缺乏技巧,無法清晰的在畫布上重現我的記憶。即使我已經完全清醒,我發現我仍無法呼吸,像是呼吸道和肺部都被夢中那沉重的水塞住了。

「我不能呼吸,」我對身旁的麻醉護理師說。

她看著我,說道:「也許你一直趴著,所以覺得有點鼻塞。也許幫你噴點鼻塞噴劑,

會有幫助。」

我知道她錯了,但不曉得要怎麼說服她。鼻塞和呼吸困難是兩回事。我想擺脫麻醉引發的昏沉,變得警醒些,說話才能比較清楚。我想知道我的昏沉和倦怠,是否對我不利。我細看連接到我身上的監測設備:我的血氧還好,除了心跳有點快,沒有明顯的問題。

護理師和麻醉科醫師分別站在我的兩側,用聽診器聽我的肺部,然後搖搖頭。麻醉科醫師說:「嗯,你的肺部聽起來很乾淨,生命徵象看起來也很穩定。我們要送你回加護病房,我保證,回病房之後,很快你就會覺得好多了。」他離去時,我聽到他跟護理師說:「這次我們給她的藥和上一次完全相同。我實在不知道為什麼她這次會覺得不舒服。」

我猜想,由於我這次出現呼吸困難的問題,他也許認為我在責怪他,於是採取防禦姿態。其實,我完全沒有責怪他的意思。我不知道接下來要怎麼說或是怎麼做。 ▶▶ 閱讀更多 蕾娜.歐迪許《休克:我的重生之旅,以及病醫關係的省思》

 
戒除塑膠的健康生活指南/解答你的無塑難題!
文、圖節錄自光現出版
圖/光現出版提供
海龜鼻子裡的吸管或許與你無關,但若連吃一條魚,都會吃進塑膠,而且誰都逃不了呢?回收很好,但是減量更好。

內容簡介:◎有效而且「比較」無痛的減塑法 要一下子把塑膠從我們的生活中挪開──那是不可能的。但本書作者透過說明塑膠製品的種類(這樣你就知道,那些製品看起來與塑膠無關,但實際上含有塑膠成分),讓我們可以了解並檢視我們生活中的塑膠製品。而在掌握我們生活中由塑膠購成的那個部分之後,就可以透過作者提供的步驟,逐漸減輕我們的塑膠依賴,進而達到減塑,甚至是無塑的目標。

作者介紹:香朵.普拉蒙登(Chantal Plamondon) ,在加拿大魁北克長大。她是一名律師,畢業於加拿大知名學府麥吉爾大學法學院,(McGill LLB),曾任職於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詢公司和技術服務供應商埃森哲(Accenture Career Opportunities),並活躍在商業道德和企業社會責任領域。她在與傑伊•辛哈(Jay Sinha)結婚後,因為孩子的過敏反應而察覺塑膠對環境造成的嚴重影響,因而一起創建網路商城「無塑生活」(Life Without Plastic)。

傑伊.辛哈(Jay Sinha) ,科學家兼律師,同樣畢業於麥吉爾大學法學院,並擁有西安大略大學(Western University, UWO)的生物化學學位,並曾在協和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鑽研生態毒理學,以便能夠更加深入掌握塑膠的毒性效應。

搶先試閱:〈塑膠製品以及替代品---什麼是塑性腦?〉

塑膠已經從各個角度滲透到我們的生活當中,但是許多人卻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也不知道它從哪裡來。我們可以從「塑膠」(plastic)這個英文字的字源學稍微了解它的由來,它其實是個相當好的字,從希臘動詞「plassein」而來,意思是「鑄造或形塑」,描述的是一種可以展延且有彈性的東西。

  

我們的腦袋就有塑性,它們有能力能鑄造或形塑⋯⋯轉化及轉變。沒錯,我們比較喜歡這樣的定義:轉化與轉變的能力。而這個字更深層、更美麗的含義在神經學的世界裡更加明顯,「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是尖端研究的基本,主要在研究大腦轉化及轉變的方式。

二○○七年,傑伊的父親中風了。中風後的那幾天,他只能說孟加拉語─那是他的母語─通往他「說英語神經」的門不知怎麼地關上了,於是他的腦袋就還原到預設的原始語言選項,一種神經語言學方面的重新開機。這些奇妙的變化促使傑伊去讀一本書:《改變是大腦的天性》(The Brain That Changes Itself),作者是一位創新的精神病醫師與心理分析專家,名叫諾曼.多吉(Norman Doidge)。他透過個案研究,明確地指出大腦確實具備改變自身結構與功能的能力,就算它已經進入晚年亦然。當傑伊看到他的父親重新找回自己的英文語言技巧時,也同時目睹了神經可塑性的發生。

大腦確實是擁有這樣可觀且珍貴的可塑性。那不是對「塑膠」這個字很美的定義嗎?這種用法確實榮耀了這個字的本質─我們是這樣認為的。所以,我們其實都有一顆塑性腦。在你讀完這本書的最後一章前,請務必把這個背景知識牢記在你那顆華麗的塑性腦裡。

問題在於「塑膠」這個字指的並不只是我們天生的可塑性。在二十世紀初期,塑膠這個詞被劫持成為通用名詞,用來形容一堆全新的奇妙合成材料,可以被模塑或形塑成人類大腦所想像到的任何東西。第一個真正的塑膠,其實早在這個名詞還沒用來形容它們之前就被創造出來了。

一八五五年,英國發明家及冶金學家亞歷山大.帕克斯(Alexander Parkes)利用從棉花提煉出來的天然纖維素、硝酸和化學溶劑,製造出一種黏糊糊、透明的物質,加熱後能被塑型。他的專利中,將這種物質命名為「parkesine」。接著,一位富有創業精神的紐約印刷業者約翰.衛斯理.凱悅(John Wesley Hyatt)抓住了這個火把,將「parkesine」採用為最初的原料。一八六九年,他的即興化學實驗製造出一種類似皮革的物質,可以像紙張一樣輕薄,也可以被塑型,還能夠硬化。這種物質被稱為「賽璐珞」(celluloid),被用來製造攝影底片、撞球、精緻的髮梳、刷子及附鏡梳妝台,它被行銷到市場上,與昂貴高級的象牙製品一較高下。

第一種完全人工合成的塑膠(不使用任何天然原料,在實驗室中製造而成)是在一九○七年,由比利時的美國裔化學家利奧.貝克蘭(Leo Baekeland)研發出來。他將產煤過程中的廢棄物—酚,與甲醛混合,在高熱和壓力的條件下產出一種硬質塑膠,他將之稱為「酚醛塑膠」(bakelite)。這種塑膠被用於製造各種不同的日常產品:收音機、電話、電器零件、梳子、牙刷和煙嘴。一篇一九二四年、以貝克蘭作為封面的《時代雜誌》(Time)文章裡,形容它是「擁有上千種用途的材料」。

這些原始塑膠和今日我們周遭的各種塑膠,都具有相似的廣泛結構組成。它們都是我們在化學領域中熟知的聚合物(polymers),是稱為單體的小分子化學單位重複組成的長鏈。想像一下一串珠子或相連的迴紋針不斷接續下去的樣子,會讓你對聚合物看起來是什麼形狀比較有概念。

聚合物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常見的天然聚合物包含植物細胞壁中的纖維素、天然橡膠,以及組成我們肌肉組織和皮膚層的蛋白質;就連DNA ─這種建構了所有生命的螺旋梯狀元素也是一種聚合物。許多聚合物都有穩定的碳原子骨幹,這些碳原子會和氫原子相連結。比如說,最簡單的合成聚合物結構是塑膠聚乙烯,有一個碳骨幹,每個碳上再接兩個氫。把其他元素引進碳氫骨幹,你就能製造出其他塑膠。引進氮可以製造出使用在長襪上的尼龍(nylon)、引進氟可以製造出使用在不沾鍋上的鐵氟龍(Teflon),引進氯則可以產生組成乙烯基壁板(vinyl siding)、管材和玩具的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你是否曾經好奇,為何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常被稱為碳氫化合物(hydrocarbons)?這是因為它們核心的聚合結構是重複鏈結的碳骨幹,再加上不同的氫側鏈。

這些石油、天然氣和煤的碳氫化合物也被稱為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而且是組成合成塑膠的構成單元。為什麼它們會被稱為化石燃料呢?因為它們的族譜可以回溯到幾百萬年前,恐龍還在地球上遊盪的史前時代。這些密度大、充滿能量的燃料,是壓縮在地底的史前植物和動物化石受到巨大的熱能和壓力產生而成。這也是為什麼它們無法再生,它們花了幾百萬年的時間才形成,一旦消耗殆盡就沒有了,且永遠不會再恢復。若是如此,我們難道不應該更明智地使用它們嗎? ▶▶ 閱讀更多 傑伊.辛哈, 香朵.普拉蒙登 《戒除塑膠的健康生活指南》

 
慍怒/一份對平等之愛的渴切
文、圖節錄自凱特文化
圖/凱特文化提供
記得你的名字,那是我最重要的一件行李。一段平凡真誠的身分認同之旅,一份對平等之愛的渴切,從一九四五年至二○一五年,跨度六十年的敘事版圖,亦是愛爾蘭的人文縮影。

內容簡介:這是愛爾蘭同志西羅爾的成長故事,一段追尋自我原生背景的旅程,從四○年代的愛爾蘭劃開序幕,心境飽受顛沛流離至今,隨著時間流逝,他挖掘到的是源自身分、家庭、國家,乃至更多與己有關的人事物。

作者介紹:約翰波恩 John Boyne ,一九七一年生於愛爾蘭都柏林,以《穿條紋衣的男孩》(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一書享譽全球,奠定文壇暢銷作家地位,《愛爾蘭觀察報》(Irish Examiner)稱其為「愛爾蘭新生代最出色的作家」。著有《愛的倖存者》(The Absolutist)與《孤獨的故事》(A History of Loneliness)等多部暢銷小說與青少年小說,目前定居愛爾蘭都柏林。

搶先試閱:〈科林村的善人(The Good People of Goleen)〉

當時我們還不知道詹姆士孟洛(James Monroe) 神父在帝摩利格(Drimoleague)與克洛納基爾蒂(Clonakilty)分別讓兩個女人懷孕且生子,而他竟然有臉站在西科克(West Cork)科林村(Goleen)的海星聖母堂(The Church of Our Lady, Star of the Sea)聖壇上,當著眾人的面,譴責我的母親是個不知檢點的蕩婦。

我母親的家人就坐在聖壇前第二排的那張長椅上,靠走道邊的外祖父正拿著手帕擦拭一塊釘在前排椅背上的銅牌——他過世雙親的紀念牌。外祖父身穿著外祖母前一晚熨好的那套禮拜西裝,而外祖母那雙已經變形的手指正在轉著一串碧玉玫瑰念珠,嘴裡默默禱念著。外祖父伸手壓下她的雙手,要她安靜下來;六位舅舅的頭髮都噴了玫瑰香味的髮膠,閃閃發光,一個接一個按照年齡,由小到大依序坐在我母親的身邊——年紀越大的,智商就越低;這六個人每個都比另一個矮一吋,這樣的差別從後方看去完全一覽無遺。這幾個男孩在那天早上都很努力想要保持清醒,因為他們前晚都去了骷髏鎮(Skull)狂歡,回到家時已爛醉如泥,睡沒幾個小時就被父親拖來教堂望彌撒。

我的母親就坐在那排長椅的尾端,牆面數過來第十個木雕十字架的正下方,惶恐地等待接下來要面對的事情——她根本不敢抬起頭。

她說,那天的彌撒一如往常地進行著——祭司倦倦地領著進堂式(Introductory Rites),接著會眾一起五音不全地唱著《垂憐經》(Kyrie)。來自百利德福林(Ballydevlin)的威廉芬尼(William Finney)是我母親的鄰居,他大搖大擺走上布道壇宣讀第一與第二段經文;芬尼先是對著麥克風轟轟喊兩聲,清一清喉嚨,接著灑狗血般誇張唸出每一個字句,以為他在艾比劇院(Abbey Theatre)登臺演出一樣。孟洛神父因為內心的憤怒與厚重的祭袍而滿身大汗,他在引領福音前歡呼與宣讀福音後便請全體會眾就坐,三位甫紅著臉的祭員慌張地在側席入座,彼此興奮地交換眼神——他們可能早先在聖器室內就先側聽到神父一邊穿祭袍,一邊預演自己接下來要演說的內容了;又或者是他們本來就知道這人本性兇殘,因此很高興他鎖定的獵物並不是自己。

「自從有文字記載以來,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是科林人,」他開口說道,眼前一百五十位信眾正抬頭看著他,只有一位低頭不語。「曾有人道聽塗說,謠傳我的曾祖父在班特力(Bantry)另有家室。然而,從來沒有人有辦法證實這件事情。」信眾們一陣附和地笑著,一昧盲從。「而我的母親,」神父接著說,「是一位賢淑的女性,她深愛這個教區。她一生從未踏出西科克外幾哩路,她從不曾為此感到遺憾。她總是說,這個地方充滿善人,善良、誠實的天主教徒。各位知道嗎?直到今天以前,我從不曾質疑過她的看法。」

教堂裡開始出現一陣騷動。

「直到今天之前,」神色凝重的孟羅神父搖搖頭並緩緩地重述著,「凱薩琳歌根(Catherine Goggin)在場嗎?」他四處張望,裝作不知道她坐在哪裡一樣——儘管她過去十六年來,每個禮拜日都坐在同樣的位置上。同一時間,所有男女老幼全都轉向她的位置上——外祖父與六位舅舅仍舊昂首望著前方,外祖母則是低下頭來,而我的母親則是抬著頭,內心的羞恥起伏震盪著。

「我看到妳了,凱薩琳歌根,」神父帶著微笑並對她招招手說,「像個乖女孩一樣上來這裡吧。」

我的母親緩緩起身並走向祭壇——她向來只有在領聖餐時才會走到這個位置。許多年後,她告訴我,她當時並不是面紅耳赤,而是面目蒼白。那時教堂裡很悶熱——那是炎炎夏日的濕黏空氣,還有教徒們等著看戲的高漲氣氛。她蹣跚地走著,內心害怕會昏倒在大理石上,就此斷送性命,就地腐爛成枯骨——好作為其他同齡少女們的借鏡。她緊張地看了孟羅神父一眼,他的眼中盡是仇恨,她也立刻撇開目光。

「妳以為永遠不會露出馬腳,是嗎?」孟羅神父對著信眾們說,臉上掛著邪邪的笑容,「凱薩琳,妳今年幾歲了?」他問。

「十六歲,神父,」我的母親回答。

「大聲一點,這樣坐在後排的那些善者才聽得見妳在說什麼。」

「十六歲,神父。」

「十六歲。好,妳現在抬起頭來看看妳的鄰居們,看看妳循規蹈矩的母親與父親,他們如此虔誠地過生活,完全不枉先輩的教誨;看看妳的兄長們,個個都是操守良好的青年,工作認真,對待女孩總是彬彬有禮。凱薩琳歌根,妳看見了嗎?」

「是的,神父。」

「假如我非要一直命令妳提高音量,那別怪我在這聖壇上掌摑妳,我相信這間教堂裡不會有任何人同情妳的。」

「是的,神父。」她重述了一次,音量也提高了。

「是的。這會是妳唯一一次在教堂裡開口說出這兩個字。小女孩,妳懂我在說什麼嗎?像妳這樣的人不配擁有自己的婚禮。看看妳的手正蓋在那肥胖的肚皮上,妳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祕密嗎?」

此時所有信眾們都倒抽一口氣,當然,所有人剛才猜想的也是這件事情——不然還會是什麼呢?他們只是在屏息等待水落石出罷了。無論是朋友或是平時不往來的那些人,眼神都開始閃爍著,腦海裡早就想好彌撒結束後的八卦內容了。歌根這一家人喔,他們會這麼開始,我早就知道這家人一定會出這種事的;他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好了,而且她本來就是個怪胎。

「我不知道,神父,」

「妳不知道,妳當然不知道。妳不過就是愚蠢的小蕩婦,連籠子裡的兔子都比妳懂事,不是嗎?除此之外,還比妳懂得潔身自愛。所有女孩們都聽好了,」他轉身提高音量對著所有科林村的信眾們說著,現場沒有人膽敢輕舉妄動。「所有女孩們都好好地看著站在這裡的凱薩琳歌根,看看這不檢點又不懂得潔身自愛的女孩——未婚懷孕就是這種女人的下場。」

教堂裡開始出現騷動,前一年才有個住在舍琴島(Sherkin Island)的女孩子未婚懷孕,當時可是轟動地方的極大醜聞;更早一年的聖誕節也在斯奇博瑞恩(Skibbereen)發生過一次。現在科林村也要蒙上同樣的恥辱了嗎?如果真的如此,這消息應該在下午茶時間就會傳遍整個西科克地區了。 ▶▶ 閱讀更多 約翰波恩《慍怒》

 
滿足/與其追尋幸福,不如學習如何知足
文、圖節錄自時報出版
圖/時報出版提供
「滿足」不是得到自己想要的,而是感謝自己所擁有的。這本書將徹底改變你想追求幸福快樂人生的想法!

內容簡介: 知足常樂,是人們追求幸福快樂的重要指引。然而,我們大腦天生設定的不滿足機制,讓人捨棄了這種簡單的方式,不斷外求。然而,越想要得到幸福,就會越害怕不幸。擁有的多,不一定讓人快樂;擁有的少,不一定讓人貧乏。擁抱滿足的人生,才是最大的幸福。

作者介紹:克莉絲蒂娜・伯恩特 Christina Berndt ,曾於2006年獲頒歐洲青年科學作家獎(The European Science Writers Junior Awards),也曾因揭發器官買賣醜聞獲得守護者獎(Wächterpreis)提名。2013年不僅榮獲亨利・南恩(Henri-Nannen- Preis)「調查獎」提名,更獲選為年度三大科普寫作記者。著有在德國暢銷20萬冊的《韌性》(時報文化出版)。

搶先試閱:〈與其追求幸福,不如懂得知足〉

幸福顯然是稍縱即逝的美好,快樂也正如字面上所示,是「很快失去」的「樂」。「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的期待,雖然已經被判定是個敗局,但我們還是希望能擁有完滿的人生。在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下仍有一條出路,即追尋另一種形式的幸福:追尋一種即使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也能接受的狀態;追尋「夠好就好」,而不必永遠達到完美的狀態。

人生總有高點與低潮,在幸福時刻過後,我們終會回歸到不好不壞的平淡期,或甚至不幸遭逢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人瞬間跌入情緒谷底。不過其實每天都會發生點點滴滴的小事,它們組成了豐富多彩的人生。研究也證明,人的幸福感有七十五%是取決於這些生活中的小事,所謂的「人生大事」,對幸福感的影響,只有不到二十五%。如果我們以溫柔的心去看待,它們絕對可以被視為生活中的幸福。例如在晨光中喝杯香醇的咖啡、在工作遇到難題時同事即時伸出援手、坐在窗邊看著灑入的暖陽等,如果我們能享受這些小確幸,那麼一整天都會感覺自己是在幸福中度過,即便遇到生活中的不順遂,像是沒帶傘卻遇到天降驟雨、回家途中購物紙袋突然破掉讓東西灑落一地、上司心情不好擺臉色給你看......等倒楣透頂的事,也能一笑置之。

我們都深知,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比壞運更令人感到不安的,往往是恐懼,

我們害怕擔憂事情未能如預期般順利。然而人生不可能都按照計畫進行,不想面對挑戰的人,最後就會放棄冒險,停止嘗試。

一般人總是求樂而避苦,但人們看到的經常只是表象,有許多事情其實無法馬上論斷是幸福或是不幸。某件事也許看起來很有勝算,但可能最後卻產生出乎意料的大逆轉;相反地,極為不幸的事件,有時反而會發展出完全出人意料的契機。得到未必是福,失去也不一定是禍。沒有挫折就無法累積智慧,沒有付出就難以有所收穫,這正是所謂的「禍福相倚」。

滿足指的是能全然擁抱生命中的所有事情,就連缺憾的時刻也都盡可能接受,這樣會達到一種比追求易逝的幸福更持久且更純粹的境界。日常生活中無論酸甜苦辣的經驗,大風大浪的考驗,只有全都體會過,才是真正地活著,也才能體會到真實的人生。

當你無所求,才會無所不有

「壓力」一詞,是匈牙利籍的奧地利醫生漢斯.塞利(Hans Selye)在一九三六年首創的。他認為負荷與壓力也可能有好的一面,他指出:「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正面又有益處的『優壓力』(Eustress,源自希臘文的好eu),另一種則是負面的『劣壓力』(Disstress,源自拉丁文的不好dis)。根據當下的各種條件,壓力會隨著預期與非預期的結果接連而至。」

好壓力能讓人集中精神,在最佳狀態下解決困難,展現最好的表現,甚至到廢寢忘食的地步。這種狀態被芝加哥大學的心理學者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Mihaly Csiksentmihalyi)稱為「心流」(Flow),也就是「在此種狀態之下,意識會敏捷地運作,與行動無縫接軌。」在這種令人沉醉的舉動中,會出現一種忘我的愉悅感受,我們全然沉浸在自己所做的事情裡。心流並非是狂喜的幸福感,而是種最持久的美好感受,是種天人合一的感覺,也是純粹的滿足。

因此,只有當人們停止想方設法企求幸福時,才會真正感受到幸福。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中國的哲學家老子就說:「知足之足,常足矣。」當生活中剔除欲望,時時感受到滿足,這才是真正而長久的幸福。也就是說,老子所認為的「幸福」,基本上就是「滿足」。

幸福往往被視為是個必須汲汲營營追求的目標,因為我們自身缺乏,又或覺得不夠幸福,才需要不斷從外在探尋和獲得。我們會透過各種方式,無論是物質層面的賺錢、升遷、換屋,或是從心靈著手的閱讀、冥想、練習正念等。或許我們會因此短暫地感覺到幸福,可是當事情進展不順利時,我們又會重新墜入自怨自艾的狀態中。如果幸福是要靠追求才能獲得,那麼「追求」將是永無止境的,這也代表要擁有持久的幸福是不可能的。

人的一生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心理的滿足,也就是知足常樂。滿足一詞源自「平靜— 註」是其來有自的,那是一種內在的平和,一種心靈的平靜,而且是可以藉由訓練獲得的(詳見第三部「滿足,是可以學習的」)。如果能夠逐漸體悟這種感受,即便在痛苦萬分、傷心欲絕的時刻,仍能平心靜氣地面對世界,這種人對於快樂與否的問題,將會報以「比快樂更好,我覺得很滿足」的回答,而不是「就這樣吧!」的答案。因為他知道,除了感到滿足之外,不會有更棒的事情了。

幸福?那完全是被高估的事!

註:德文的滿足為「Zufriedenheit」,平靜為「Frieden」。 ▶▶ 閱讀更多 克莉絲蒂娜・伯恩特 《滿足:與其追尋幸福,不如學習如何知足》

 
白/白是一切的開始,也是結束。
文、圖節錄自漫遊者文化
圖/漫遊者文化提供
白是嬰兒的臉,是還沒蒸過的半月糕,美得彷彿不存在於這世上。白是舊的痛苦尚未完全癒合,新的痛苦尚未完全裂開。無法化為完全的光或完全的黑暗的一天天。

內容簡介:65篇對白色的冥想,65種關於白色的記憶。這是韓江在白紙上費力寫下的小說,是描述一切白色事物的小說。她以冷靜的筆調,精鍊的詩意文字,寫下蘊含炙熱能量的冰冷思緒。白是一切的開始,也是結束。我們不都是從「白」出來,又走進「白」裡的嗎?

作者介紹:韓江 ,《白》是韓江結合自傳及實驗性質的全新作品,書中收錄了從「白」衍伸而出的六十五則短文。故事從韓江帶著孩子到華沙駐市寫作開始,以她對早夭的姊姊的回憶為主軸。她翻撿著從小到大生命中與「白」相關的記憶,仔細凝視那些關於生存、死亡、黑暗、傷口、消逝與痛苦的片段,以冷靜銳利的筆調,寫下充滿詩意與力量之作。

搶先試閱:〈嬰兒服〉

我母親生下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兩個小時後就死了。

母親說那是一個臉白得像半月糕的女嬰。雖然懷孕八個月就早產,身體非常小,但眼睛、鼻子、嘴巴都很分明又漂亮。嬰兒睜開烏溜溜的雙眼,望向母親臉龐的那瞬間,讓她無法忘懷。

當時母親和在鄉下擔任國小教師的父親,一起居住在偏僻的公寓裡。距離生產還有好一段時間,所以完全沒有準備,羊水卻在早上突然破了。母親身旁連一個人都沒有。村內唯一的電話,在路程要二十分鐘的站前商店內。距離父親下班的時間,還有六個多小時。

那時正值開始結霜的初冬時分。二十三歲的母親緩慢地爬向廚房,依照不知從哪聽來的方法,把水煮滾,並將剪刀消毒。她翻找了裝針線盒的箱子,發現裡面有一條可以做成一小件嬰兒服的白布。母親忍住陣痛縫製衣服,害怕得落淚。做好嬰兒服後,她拿出一條要用來當包巾的被單,忍住越來越強烈又快速反覆的陣痛。

最後母親獨自一人把嬰兒生了下來。她獨自剪斷臍帶,幫沾滿血的小小身軀,穿上剛剛做好的嬰兒服。拜託不要死。母親抱著哭聲細微、手掌般大的嬰兒,反覆喃喃自語。一個小時過後,嬰兒奇蹟般的微微睜開原本緊閉的眼皮。母親注視著那烏溜溜的雙眼,再次喃喃自語。千萬不要死。又過了一個小時,嬰兒死了。母親側身橫躺著,將嬰兒抱在懷中。她忍住悲傷,抱住那逐漸變得冰冷的身軀。她再也流不出眼淚了。 ▶▶ 閱讀更多 韓江《白》

 
閱讀筆記
生存的十二條法則/人生實踐之道
彭樹君聯合報
《生存的十二條法則》書影。(圖/大家提供)
推薦書:喬登.彼得森/著 劉思潔、何雪綾/譯《生存的十二條法則》(大家出版)

為什麼龍蝦的腦神經系統和你的成功或失敗有關?

為什麼你不夠愛自己的原因在舊約的《創世紀》裡有跡可尋?

為什麼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記》早已告訴你交朋友的道理?

為什麼批評世界之前要先整理好自己的房間?

為什麼孩子玩滑板時不要干擾他們?

為什麼在街上看到貓不妨去摸一摸?

以及,又為什麼以上種種竟然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

這本《生存的十二條法則》,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喬登彼得森(Jordan B.Peterson)的暢銷鉅作,綜合了哲學、文學、神學、心理學、人類學、歷史、生物演化……等各領域的知識,並以作者的人生故事導入,從各方面來論述關於「如何在脆弱、悲傷和惡意面前好好地活著」這件事,知性感性兼具之外亦十分實用,也難怪會在全球大賣三百萬冊了。

本書具有的企圖心,在於全面涵概人類當今的困境,並給予解決的處方,以12篇文章來述說12條生存守則,每篇可以各自獨立,也可以相互串連支援,並直指同一個核心:人生而受苦,且終將一死,因此困頓與焦慮無可避免,所以我們必須擁有某種可以對抗苦難的護身符,那就是生命的意義。而這12條生存法則,也就是12種關於人生的意義。喬登彼得森曾在某次訪談中如此解釋:「生命,或說存在,可以簡單歸納成『秩序』和『混亂』,或『已知』和『未知』交互作用的結果。人總是在尋找其中的平衡點,而這條線由意義來決定。」

作者同時也強調,除非看到自己正在進步,否則我們不會快樂,人類的價值也只有在進步中才能得到,因為「快樂總是出現在上坡路段,而不是在下一個山頂上等著你的短暫滿中」。除了個人的進步之外,我們對這個世界也是有責任的,藉著自我的提升和發展,每個人都必須扛起存有的重擔,否則生命只是一場徒然的浪費。若能在某些秩序下過著適當合宜的生活,並且確定自己的存在能讓外在的環境更好,我們或許就能禁得起自身的脆弱和有限,也就能避開那些通往地獄的道路。

這是一本立論嚴肅但讀來趣味橫生的書,一開頭的第一條生存法則「站直,抬頭挺胸」就從生物演化的角度來告訴你,為什麼龍蝦生態和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因此一個垂頭喪氣的人就像被鬥敗的龍蝦一樣,在群體中不會有前途;換句話說,一個人除非先做到抬頭挺胸,否則做任何事都不會成功。類似的珠璣和知識在本書中俯拾即是,讀來既有趣又深刻,掩卷之後還不禁要頻頻深思。

喬登彼得森被譽為西方最具有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果然並非浪得虛名,本書在在表現了他旁徵博引的敘事功力,以及創造話題的能力;閱讀如此聰明、博學又睿智的心靈所寫的書,有如被貫注了充盈飽滿的能量,令人聖靈充滿,心悅誠服,並且深深同意作者所言:生命偉大而崇高,我們有能力支撐自己走過最悲慘的情境,與其追求快樂,不如追求意義,如此才能在混亂失序的世界裡生存下去。

意義不只是意義,更是必須被實踐的生存法則。至於是哪12條生存法則,就等待每一位讀者打開本書來找尋。 ▶▶ 閱讀更多 喬登.彼得森《生存的12條法則: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對混亂生活開出的解方》

 
保險小百科/實物給付險 結合養老村
高齡化社會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近幾年金管會積極推動保險養老,研議放寬保單活化,保險局也補充說明,例如實物給付保單標的可結合養老村等「年金屋」,也能轉換成實體,以提高民眾購買及活化保單誘因。

做了「小人」怎麼辦?
我們常說:「遠小人、近君子。」意思就是對於小人應該要防備和遠離。當我們不幸就是別人眼中的「小人」,傷害到別人時,該怎麼辦呢?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