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疾病SMA(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全名為Spinal Muscular Atrophy)易被誤認為漸凍人,其實是一種單一SMN1基因變異導致神經肌肉退化的罕見疾病,患者會因運動神經元持續性退化,影響坐立、行走、說話與吞嚥功能,嚴重甚至無法自主呼吸而死亡。 台灣從2020年開始分階段給付SMA藥物,隨著藥物進展,今年8月起,健保解除「3歲以下確診」與「上肢運動功能RULM≧15分」的兩大限制,全面擴大給付,幫助全台約400位病友都有機會獲得治療。
被稱為「台灣SMA之父」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神經科鐘育志教授表示,雖然SMA曾經無藥可醫,但是,隨著醫藥進展,SMA藥物不但能「幫病程踩煞車」,真實世界的臨床觀察甚至發現有機會讓運動功能進步。
臺大醫院神經部蔡力凱教授表示,許多人常將「SMA」誤認為「漸凍人」,兩者都是運動神經元疾病,但發病時間與影響不相同。原名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的漸凍人,通常在成人時期發病,對家庭與社會的衝擊來得突然,可能維持3至5年。SMA則多在嬰童時期發病,他們對家庭與社會的影響卻更加漫長,可能長達30、40年之久。
台大醫院治療經驗顯示,接受治療的SMA病人,大多數顯示運動功能進步,且越早治療的效果越好,希望SMA病友和醫療團隊討論,並積極接受治療。
蔡力凱教授表示,受惠於醫療進展與健保相助,越來越多罕病病友有機會長大成年,實現人生夢想,貢獻社會。SMA是一個成功典範,也期待大眾與政府持續關懷SMA暨更多罕病病友。
(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e世界》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