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蔡政府綠能政策之賜,加上全國之冠的三點一五小時平均日照,雲林縣自詡成為「綠能首都」,大規模魚塭轉型成為光電專區也如箭在弦上,連日本水上浮動式太陽能光電場,也可能複製在北港的多目標滯洪池上,一切都蓄勢待發。各路綠能業者正鴨子划水,祭出優渥條件在魚塭下陷區插旗「占地」,競爭激烈。
仲介跑得快 每公頃破35萬
「行情愈喊愈高,好到不想養殖了。」顧魚塭快四十年的台西鄉養殖戶丁武宗說,台西鄉開發成全國最大太陽光電專區已勢在必行,土地仲介跑得快,紛紛代綠能業者到養殖區簽約承租魚塭「綁樁」,為的就是盡可能取得完整、大面積土地「種電」。
他說,目前每公頃租金從最早的十五萬元,喊到卅五萬到五十萬元,比養殖利潤高,據了解,五成以上養殖業者決定轉行賺「綠金」。
逾半養殖戶 轉行賺「綠金」
「租金卅五萬已快一半的人簽約,如飆到五十萬,保證九成以上都會簽下去。」雲林淺海養殖協會發言人蔡文志指著一望無際的「離島工業區」說,現在綠能業者搶地搶得凶,開出卅萬元簽約金誘因,萬一最後光電專區計畫破局,簽約金就歸地主(養殖戶),當然敢簽。
雲縣府力推 專區逾千公頃
為了發展綠能,雲林縣政府不僅成立第一個地方政府的綠能辦公室,副議長蘇俊豪也說議會將緊盯進度。副縣長張皇珍說,綠能專區廣大達一千四百多公頃,對國內發展綠能具成敗關鍵,發展綠能也會美化專區周邊,成為有特色的能源觀光區,帶動無煙囪工業發展。
綠能專區主要是打算解編的台西鄉新興、台西的魚塭區,張皇珍說,全國規畫十八個種電區,其中十三個位在雲林台西。目前雲林的屋頂型光電數量已全國第一,未來千餘公頃養殖區若能解編,預估年產六點五億度電,年售電收入達卅億元。
兩公司領頭 年發電222萬度
「雲豹」和「永鑫」能源公司去年底已攜手合作,率先在台西打造兩公頃的光電場,裝置容量一點六MW,年發電量約二二二萬度。
蔡文志說,這一大片魚塭區早年是填海造地的離島工業區,但廿七年來,由於「未開發完成」,以致土地閒置,後來碰上政府鼓勵養殖,工業區被拿來養文蛤,從此成為三不管地帶,工業局、農委會互推權責,連道路、排水修建都求助無門。
綠能+養殖 蛤農盼能並行
多數養殖戶期待早日解編工業區,轉型成為國內單一面積最大的「光電養殖專區」。
「文蛤年年死亡,實在養不下去了。」林榮貴原在台中做水泥工,收入不錯,五年前返鄉接手父親魚塭,但文蛤連三年大量暴斃,一年虧掉數十萬元,把幾年的積蓄都賠光,無奈只好把祖業租人,重拾泥鍬沙鏟幹老本行。
丁武宗說,台西曾是全國最大文蛤產地,但十年來天候異常造成文蛤死亡嚴重,養殖面積劇減,加上台南沿海文蛤養殖搶走市場,讓台西文蛤日漸蕭條。
有五公頃魚塭的縣議員黃淑玲也說,養殖時代回不去了,轉型勢在必行,舉雙手贊成把養殖區變光電區,必須趕快解編工業區才能讓光電業進駐。立委蘇治芬去年初推出「日頭專案」,要為養殖戶圓夢。
蔡文志希望魚塭種電之餘,養殖也能並行,成為國內首個養殖綠能示範區。科技人陳易成去年接手父親蛤苗繁殖場,他說,綠能結合養殖,科技絕對辦得到,希望政府不要偏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