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6日 星期三

醫生說我可以去死沒關係:你之所以想死,是因為你拼命活著


【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讓父母瞭解孩子思考與美感的「天賦」,陪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創意思考! 【殺破狼每周星座運勢】提供各星座整體運勢分析、當週須注意事項。量身為12星座打造本週星座最佳行走指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7/07 第123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監控下的社會│沒有什麼比閱讀自己的祕密警察檔案會更讓你納悶自己究竟是誰
醫生說我可以去死沒關係:你之所以想死,是因為你拼命活著
當我們陷入羞辱創傷而過度努力,沒關係,還有我愛你

新書鮮讀
監控下的社會│沒有什麼比閱讀自己的祕密警察檔案會更讓你納悶自己究竟是誰
圖/衛城出版
書名:《他們說我是間諜:人類學家與她的祕密警察監控檔案》

內容簡介:美國人類學家凱薩琳.韋德瑞在70年代曾至羅馬尼亞進行田野調查,她在當地漸漸和村民培養出家人般的感情,以研究當地寫出的著作,更開啟西方國家東歐研究領域先河。然而,隨著九○年代羅馬尼亞共產政權垮臺,她卻從解密檔案中發現:自己曾被當成間諜,受到嚴密監控。國安局中有關她的祕密檔案,多達兩千多頁。韋德瑞決定深入研究自己的監控檔案,藉以了解共產政權下的監控體制與線民文化。她回溯過去、找出線人,甚至訪問到當年負責監控她的國安局軍官。

作者介紹:凱薩琳.韋德瑞,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院人類學傑出教授,密西根大學的俄羅斯與東歐研究中心前主任,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作為美國學界研究東歐政治、經濟與文化領域先驅,在冷戰時期開啟羅馬尼亞的民族誌研究先河。她的著作包含《消失的公頃:後社會主義外西凡尼亞的財產與價值》、《祕密與真實:羅馬尼亞祕密警察檔案中的民族誌》等。

2020年,她獲得斯拉夫、東歐和歐亞研究中心(ASEEES)頒發傑出貢獻獎。她以親身經驗所寫成的《他們說我是間諜》一書出版後,同獲歷史學與人類學界肯定,該書並被譽為「人類學家和口訪歷史學者的必讀書單」。

搶先試閱:〈沒有什麼比閱讀自己的祕密警察檔案會更讓你納悶自己究竟是誰。〉

你的所有活動、所有動機全被記錄下來,一頁一頁地供人用一種你完全不認識的邏輯解讀。你記憶中重大的事情也許不被當一回事,而其他你認為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卻足以構成把你驅逐出境的理由。

雖然身分的問題也許會困擾任何從事田野工作的研究者,但它們對處於監視之下工作的人來說卻是不可避免。這種情形在冷戰的脈絡特別常見,而當大環境的轉變,監視檔案落在被監視者手上的時候,更是如此。我在一九七三年去了羅馬尼亞的外西凡尼亞(Transylvanian)地區,從事鄉村生活的人類學研究,當時還是共產主義獨裁者西奧塞古(Nicolae Ceauşescu)統治的時期。一九七○年代和一九八○年代,我又回到過羅馬尼亞好幾次,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加起來待在那裡的時間超過三年。然後,幾十年之後,我發現羅馬尼亞的祕密警察—國安局(Securitate)—保存著一份監視我而寫成的巨大檔案,篇幅一共是兩千七百八十一頁。讀它的時候,我明白了我「其實」是個間諜、一個中情局的間諜、一個匈牙利裔的煽動者和異議分子的朋友,簡言之是羅馬尼亞的敵人。翻閱國安局軍官提出的證據,我慢慢開始質疑我的工作、我的動機,乃至我的身分。在一頁頁檔案中,我發現了一整個隱形的世界,它由事件、關係、計畫和詮釋構成,是我本來大半知覺不到的。它們讓我重新省思我人生的一整個時期,連同從裡面冒出的許多「自我」。另外,這些檔案讓我沉思何謂被懷疑從事間諜工作,以及民族誌工作—人類學家的研究活動—在何種程度上必然會讓一個人成為某種類型的間諜。

當你認為自己一無隱諱,然後卻發現何謂生活在祕密統治(rule of secrecy)之下,有可能會感到暈頭轉向和難過。這就是我要在這裡說的故事。本書的目的在於讓讀者感受,在東方集團一個高壓國家中作客是什麼感覺,以及顯示兩大超級強權的衝突,是如何折射在一個想要了解該國生活方式的年輕女子的經驗。我運用田野筆記、日記,和祕密警察報告作為材料,講述冷戰期間在羅馬尼亞當一個研究者的經驗,特別是她和隱形的祕密警察的關係。按照我進行這個研究的先後時序編排(這研究延續至二○一六年我跟祕密警察和線民的談話),本書突出了跟我形影不離的隱形同伴—國安局軍官和協助他們的線民的聲音和工作習慣。

本書是一個有關被監視效應的故事。被監視已經成為人皆有之的經驗,雖然被監視的形式不同。我們現在全都處於監視之下,但我們大部分人對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幾乎毫無概念。被刺探是什麼感覺?被人懷疑你是某種類的間諜或叛徒是什麼感覺?你是在很久之後,才發現你本來被包圍在祕密之中,是什麼感覺(這些祕密包括向祕密警察打你報告的朋友的名字,和警察採取來干涉你生活的行動)?一旦知道你被監視的程度,這種經驗對你的身分有什麼影響,對你認為你已經建立的信賴關係有什麼影響?在每天都有新監視方法誕生的今日世界,我希望本書能夠讓某些監視方法和它們的效應曝光。

▶▶ 閱讀更多 衛城出版 凱薩琳.韋德瑞(Katherine Verdery)

《他們說我是間諜:人類學家與她的祕密警察監控檔案》

 
醫生說我可以去死沒關係:你之所以想死,是因為你拼命活著
圖/平安文化
書名:《醫生說我可以去死沒關係:日本王牌精神科醫師終極療癒秘訣,治好1000顆破碎的心!》

內容簡介:

活著的人只要想著一件事就好,那就是活下去!一本充滿愛的書,一盞獻給所有「心苦人」的療癒明燈!如果你也已經拚盡全力求生,卻還是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請試著放下內心的一切限制與束縛,包括「不能死」的念頭。

你曾經有過「想死」的念頭嗎?那還活著的你,又是為何「不想死」了呢?

沒有人想得到,日本東北的某個鄉下小鎮裡,竟然隱藏著一家需要提前3個月預約的超熱門精神科診所,所有「想死」的病患,經過平光源醫師的診治,都會奇蹟似地打消念頭,他,究竟做了什麼?

不同於一般的精神科醫師,面對想死的病患,平光源醫師不會急著勸他們打消念頭,反而會對病患說:「想死也沒關係。」他深知大多數人之所以「想死」,並不是不想活下去,而是過於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評價。每一個想死的念頭背後,其實都是渴望改變現狀、讓自己更好的生存渴望。一旦擺脫「必須活下去」的壓力,反而可以重新省視自我,聽到真實的心聲。

這個世界上沒有標準答案,只有發自內心的選擇。人並不是因為做了什麼才有價值,人的存在本身就有價值。乞求來的認同,並不會孕育出更理想的人生。不論過往的旅程中,有多少逆境痛苦全都不要緊,你永遠可以選擇卸下重擔,當今天的自己已經死過一次──而明天,又是輕盈的一天。

作者介紹: 平光源,在日本東北地區經營精神科診所的知名精神科醫師,也是心理健康指定醫生、精神病專家、日本醫學會認證的職業醫生,高中時便立志成為救人性命的醫生,卻連續三年在考場失利,最後如願成為精神科醫師,曾經是憂鬱症患者,憑藉自身對抗憂鬱症的經驗幫助求診者,從業二十餘年,以其不靠藥物的獨到問診廣受好評。他的行醫範圍廣泛,擔任過支援學校醫生、老年健康機構就診醫生、終身電話諮詢醫生和聽力委員會顧問,目前診所的諮商預約已經排到三個月後。

搶先試閱:〈你之所以想死,是因為你拼命活著〉

能綻放光芒的地方

你就是日本的高級食材「松茸」

在身心醫學•精神科領域最常碰到的煩惱就是「職場壓力」。

「藍領勞工的職場中,大家說話都很不客氣,好恐怖。」

「抱著想要支持當地企業的心情到銀行工作,結果工作就是要看業績,必須硬推投資信託產品,真的好討厭。」

「大家的口才都異常的好,業績優異。相比之下自己很不會說話,業績遲遲沒有起色,罪惡感讓我好痛苦。」

在各種煩惱之下,去上班變成一件苦差事。

在這樣的狀態下,某個星期天晚上……

一想到「明天要上班」就睡不著,準備去上班的時候,甚至出現心悸和想吐的症狀。

出現這種無法去上班的症狀,在身心醫學或精神科就會診斷為「適應障礙」。

你或許也是因為職場生活不順利,正在煩惱「要不要辭掉工作」才拿起這本書。

關於診所的話題就聊到這裡。

雖然有點突然,不過我想告訴你,你就像高級食材「松茸」一樣喔。

擁有細緻優雅的口感和清新香氣,你擁有非常優秀的價值。

貴重的程度無人能出其右。

你的優秀一定會讓舞菇起舞,讓杏鮑菇不甘心地咬牙切齒。

請想像一下。

客人看著你的眼神。

大家都很陶醉地看著你喔。

這位大叔好像對著你合掌膜拜,因為你就是日本料理界的食材聖母峰,也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然而,你不知道在想什麼,跑去印度料理店工作。

那裡是超乎想像的另一個世界。

沒錯。那裡沒有料理專家會刻意減少高湯中柴魚的份量以免破壞松茸的味道,怕煮過頭而用計時器算準時間。

不僅如此,你還每天和印度料理的香料軍團──擁有獨特微苦味的薑黃粉、特殊生澀味的薑黃塊、強烈腥味的羊肉一起煮八小時。

你的味道和香氣,早就飄到遙遠的藍天之中。

口感也變得稀爛。

不僅如此,來這間店吃東西的客人,有些甚至還會把你當成杏鮑菇!

真的太過分了。

完全無法大顯身手的你,或許會很焦慮。

可能會因為覺得自己沒有價值,而產生罪惡感。

然而,你並不需要因此否定自己的價值,也不必有罪惡感。

當然也不需要否定職場,在憤怒之下一狀告進法院。

印度料理擁有四千年的歷史。

因為當地天氣炎熱,為了預防感染、傳染病,才會發展出這樣的料理方式。

在不順利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要在「好、壞」兩種選擇之間煩惱。

有時候真的只是單純不適合而已。

番茄醬在「義大利料理界」當中雖然是明星食材,但是在「日式料理界」就格格不入。

短褲加海洋系花紋的polo衫可以穿去海邊度假,但是身為演講者就不適合。

當你覺得不對勁、總覺得不太順利的時候,不要執著於「是否正確」的判斷,也不要否定自己和周遭的人,只要去感受「不對耶」的感覺就好。

而且在那樣的環境下,和杏鮑菇交好,一起當同類,選擇「堅強地在自己所處的地方直到開花結果」也是正確的方式。

反之,在了解「這裡果然不是我的歸屬」的情況下,感謝當下的環境,不帶罪惡感地找尋能讓自己閃閃發光的舞台,遇見最能夠應用自己的日式料理店也是正確的方式。

正確答案不是二選一,而是兩個選擇都正確。

享受自己選擇的答案,繼續往前走吧。

你就是松茸,

或許只是剛好選到印度料理店而已。

這個世界一定有你能發揮的地方。

每個選擇都是對的

就連「不能死」這個限制都要暫時拋下

我想聊聊寫這本書時,絕對無法避開不談的一件事──我和「某位男性」的對話。

那是他確定第三次落榜的四十九天後。

黃金週結束,要去補習班那天。

為了去搶早上八點開門的代代木補習班的座位,他前往車站月台等地鐵。

高一時,父親得了胃癌,媽媽長期去外地出差,他幾乎是一個人獨自生活。

因為不習慣一個人的生活,導致成績也跟著急遽下降。

讓他在總共有三百六十個學生的學年之中,成績掉到第三百四十八名,人也失去鬥志,一年請假超過三十天,呈現拒絕上學的狀態。

過了一陣子。他轉換心情,認真準備醫學系的考試,但醫學系也不好考,所以就這樣開始重考生活。

重考第一年沒有合格,重考第二年的時候他每天苦讀十五個小時,就連洗澡的時候都在浴室貼A4 大小的英文單字一覽表,真的竭盡全力地讀書。

然而,「考醫學系」的難度實在太高,他再度落榜。

百分之百發揮自己的實力仍然無法實現夢想,讓他的心應聲碎裂。從此之後,身心都像鉛塊一樣又沉重又黑暗,連一步也走不動。

即便如此,他還是面對第三次重考。

很多補習班的醫學系重考生都戲稱他是「補習班之王」。因此,講師擔心他受影響,把他調到考東大、京大的專班。

當時的他,即便去補習班也毫無思考、理解能力,只是去上課,但是什麼都聽不進去。

只能看著時間徒然流逝。

或許他的身體仍然能像動物一樣活動,但是身為人類的心已經死了。

當時他應該已經處於憂鬱的狀態。

從前一站發車的地鐵電車光線漸漸靠近月台。

「就這樣跳下去,不知道有多輕鬆。」

他這樣一想,差一點就要往下跳。然而,當時有一位四十八歲的大叔叫住他。

其實,那個四十八歲的大叔就是現在的我。

那個被叫住的年輕人,是使用「引導冥想」這個方法回到二十六年前遇見的我自己。

在資深諮商師安全的引導下,兩人重新開始對話。

現在的我「你該不會想去死吧?」

過去的我「(沒有料到對方知道自己的想法而嚇了一跳)……!」

現在的我「你一定是難受到想死吧。高中三年級直到重考第二年為止,總共一千一百天的時間,你真的很努力了。好厲害。如果你真的很想這麼做,去死也沒關係喔。」

過去的我「(嚇死我,這傢伙在講什麼啊!真過分!讓人有點惱火。)」

現在的我「如果真的很想死,那去死也沒關係。但是,如果你現在有種嚇一跳的感覺,再好好想想會比較好喔。

說不定你其實根本不想死,只是現在這個狀態讓你覺得很痛苦而已。

現在已經重考第三年,沒有回頭路了。事已至此也沒辦法改變目標。

但是,如果要繼續重考,就必須一直準備不知道能不能合格的考試。

你是不是想結束這種痛苦的狀況呢?

我以前也曾經這樣,所以很了解。一旦認為必須通過這場考試才能活下去,就會變得越來越痛苦。

所以,你就當作自己已經死了一次,拋開所有的束縛,或許就會看見新的事物喔。」

過去的我「(稍微鬆了一口氣)可是,我已經重考三年,也花了很多錢,給父母添了很多麻煩。而且,這是我從幼稚園的時候就有的夢想,所以覺得事到如今已經不能轉換跑道了。」

現在的我「這樣啊,畢竟你一直以來都以這個為目標在努力嘛。不過,沒關係。

『活著』有無限的可能性,即便你至今的努力都沒有好結果,也不代表那些努力都徒勞無功喔。

譬如說,你已經擁有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一件事情的專注力和思考能力。

把這些能力用在其他事情上,說不定就會很順利了。

世界上有很多種人。

有些物理治療師是因為沒考上醫學系,所以轉換跑道走整復的路線,治療一些連整形外科都無法治好的病。

也有諮商師療癒那些精神科醫師用藥物也束手無策的病患。

如果你『真正想做的事情』是治療病患,那不必拘泥醫生的形式也能實現。

但願你不要因為無法成為醫生,就絕望地去死,而是看見不成為醫生也能救人的希望。

想要完成一件事,作法不是只有一種。」

過去的我「(稍微冷靜下來)是喔。原來也有這種作法啊。」

現在的我「有人原本是因為想救人才考醫學系,但是考上之後就滿足於通過考試這件事,到最後都搞不清楚自己原本想做什麼了。也有那種只是找出病患身體裡疾病的名稱,像機器人一樣開處方藥的醫生啊。

我希望你再回想一下,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考醫學系只是手段,和『救人』這個夢想一點關係也沒有喔。

你要不要當作今天已經跳下月台,就這樣結束『沒考上醫學系就沒價值,我完蛋了』的人生?

然後再朝著『救人』這個真正想走的路前進即可。

這樣想像一下,不覺得很興奮嗎?」

過去的我「如果『必須考上醫學系』這個從幼稚園時期就背負的重擔消失,我想心臟應該會血路暢通,開始出現期待之心。」

現在的我「既然如此,你不妨抱著這個期待,再挑戰一次。

無論結果如何,未來的自己也會一直支持你喔。」

接著,我和過去的自己告別,從引導冥想的狀態回到現在的自己。

當肩膀變輕鬆的時候,我也發現重考三年那件事,在我的深層意識裡就像一個疙瘩一樣,一直都在。

「不能死」的限制會產生「必須活下去」的束縛。也就是說,我必須活下去。

在單純的活著之上,添加「必須活得很好」的限制。

更進一步,在人與人的關係之中,產生人際關係的制約,又變成「必須讓別人覺得我活得很好」。

接著,為了做到這一點,又催生「必須有價值」這個限制。讓人煩惱自己到底有沒有價值,如果沒有的話就絕望到想死。

如果重考生之中,有人跟我出現一樣的狀況,請想一想:

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麼?為了瞭解這一點,請拋下包含「死亡」在內的一切限制。

試著讓自己從所有的限制之中解脫。

如此一來,宛如一攤死水的黑暗心靈就會湧進熱血,再度發出光芒。

如果能做到這一步,你應該就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了。接下來,只要精心呵護這份平靜的熱情,朝著自己期待的方向前進即可。

這就像露營時升火一樣。

即便剛開始只是小小的火種,最後也會變成巨大的篝火。

如此一來,你絕對不會想「死」。

因為,我們人類就是為了體驗「生」,才來到這個世界。

「不能死」的限制會衍生出「必須活下去」的想法,

人反而會因此想死。

因此,

要試著拋下包含「死亡」在內的一切。

▶▶ 閱讀更多 平安文化 平光源《醫生說我可以去死沒關係:日本王牌精神科醫師終極療癒秘訣,治好1000顆破碎的心!》

 
當我們陷入羞辱創傷而過度努力,沒關係,還有我愛你
圖/寶瓶文化
書名:《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楚》

內容簡介:有一種痛,我們難以述說──羞辱創傷。而隱藏在「為你好」下的羞辱創傷,更難以辨識。羞辱創傷,是我們教養文化裡,最沉痛巨大的傷害。「養你真辛苦,養條狗都比你好。」「你是從垃圾場撿回來的。」「你怎麼這麼笨?你真是一個很爛的人。」

這些話,我們耳熟能詳嗎?

這是我們習慣貶低一個人價值與自我的方式。讓對方感受到羞恥、覺得自己很糟糕、不值得活。而,我們卻往往不自覺。有一種很深的痛楚,你難以說出口。但它們牢牢箝制住你的人生;你無法愛人,也無法被愛。那是羞辱創傷。

我們習慣用「羞辱」方式教養孩子

許多父母不經意脫口而出:「你怎麼這麼笨?」「你是個壞孩子。」「你做錯了,我要懲罰、羞辱你。」甚至「你不比別人好,所以我羞辱你,希望你知道羞恥,才會努力進步。」

當父母「為孩子好」,期許孩子更優秀與完美,但卻深深斲傷孩子的自我、價值與人格。孩子的心碎裂,世界崩塌。他們讓自己無知無覺,或討好,又或將父母殘忍的語言內化在心裡,不斷攻擊自己……而當他們有下一代,「要對自己殘忍,才會進步」的羞辱教養方式,成了血液裡唯一的基因。

以語言,述說創傷;以六階段,走過每回羞辱情緒重現的驚濤駭浪

  

在童年,也曾經歷羞辱創傷的慕姿心理師,她知曉當年老師是為她好,但卻是這份為學生好的心意,讓羞辱創傷更被隱身,也更不易被覺察。

將當時的情景說出來或寫下來,是慕姿心理師認為療癒羞辱創傷的第一步;接著,自我接納與哀悼、與唱衰魔人對話等六階段,讓我們緩緩撕下那些過往貼在身上的內在負面標籤。那些「我是不被愛的、我是不夠好的、都是我的錯……」的禁錮與牢籠,慕姿心理師陪你一起走出來。

心受傷了,我們渴求陪伴與溫柔以對,

但當孩子犯錯,我們卻對他說:「你做錯了,你表現得很糟、很差勁。

為了你好,我要懲罰、羞辱你。」

長大了的孩子,心遺失;若心仍在,也荒蕪一片。

作者介紹:周慕姿,諮商心理師/心曦心理諮商所創辦人之一。2017誠品暢銷榜冠軍、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博客來年度暢銷TOP2《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作者,而《情緒勒索》一書已售出中國大陸簡體字、韓國、泰國、越南、星馬、印尼版權。另著有《關係黑洞》、《他們都說妳「應該」》、《過度努力》三本書。除去心理師/作者身分,私底下也是民謠金屬樂團「Crescent Lament 恆月三途」的主唱,以及鏡好聽PODCAST節目《周慕姿讀靈魂腳本》主持人。

從傳播到心理諮商、心理師到金屬樂團主唱,不管在哪裡,似乎都是個「非典型」角色,一路上也面臨許多考驗與自我掙扎。因此,周慕姿對自己諮商工作的期待,是希望能幫助人看到自己的選擇「是怎麼被困住」,還有「為何被困住」;而後,幫助他們看到「自己擁有的能力」與「其他的選擇」。她相信:我們擁有「選擇的自由」,以及,若能以「真實的自己」面對生命,我們就能掙脫無形的束縛,獲得真正的自由。

對她而言,「接納自己,獲得自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搶先試閱:〈當我們陷入羞辱創傷而過度努力:沒關係,還有我愛你──療癒六階段〉

這段療癒過程,

是你一路上都孤獨著自己找路的理解,

也是你一路上承擔經歷了許多的懂得。

階段一、探究你的羞愧創傷:傷口被看見,才會被療癒

你過去遭遇了什麼讓你覺得羞辱、受傷的事?

在讀了前面關於羞辱創傷的描述,你發現自己有著類似的經驗嗎?

或許,讀完了這些關於羞辱創傷的描述,你想要趕快了解的,是羞辱創傷對自己現在的影響,以及想知道要怎麼做,才能趕快「好起來」。

但我想要先請你,試著把你遭遇過,覺得受傷、脆弱,甚至帶有著羞恥感、罪惡感的經驗與記憶,寫下來,或是對著自己說出來。

為什麼一定要說出來呢?

面對羞辱創傷,當時的情景,會因為被他人對待或傷害的關係,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個汙點,自己的被羞辱記憶。但是,這個記憶是被他人「扭曲過的」。也就是說,是因為我們以他人的觀點為觀點,以他人的感受為感受,而重塑了這個記憶本身。

這個記憶本身的「訴說權」,它是什麼樣子的,而我們遭受了什麼,是怎樣的感受與情緒,就這樣,都箝制在他人的手上。

因此,去描述、理解自己到底經驗了什麼,當時是什麼樣的感受與情緒,而這又怎麼影響了我們,是一個很重要的自我療傷的階段,也是幫助自己理解:

這些經驗本身,對我們產生了什麼影響,造成我們會成為現在的自己。

當我們不說出來,我們無法擁有力量,去阻止施加創傷者。當這些是祕密,他們會以為自己仍然可以這麼做。而「祕密」,會讓這個羞恥感,繼續留在我們身上,使得我們承擔這些,變成我們性格中的一部分。

把這些羞恥感還給對方,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還有,這是一種「賦能」,是我們開始學會保護自己、開始給自己力量、開始去正視自己遭受過什麼,以及當時我的感受與情緒是什麼,我終於可以拿回來的證明。

「自我悲憫」,讓自己能夠前進

在韓劇《少年法庭》中有一段話,直擊我心。

「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們,在受害之後就不會再長大了,即使過了十年、二十年,那也只是時間流逝而已,而他們會被獨自拘禁在過去的日子裡……」

這段話說的是遭受家暴的孩子、遭受情緒或肢體虐待的孩子,也是在說羞辱創傷的孩子。

他們停在那裡,無法前進,也無法後退。他們是長大的人,裝著幼小的靈魂,瑟縮在角落,永遠長不成大人的樣子。只能扛著大人的面具,勉強地過著每一天。

在寫下這些事,理解這些事實,是幫助自己拿回公正的眼光,公平的對待自己;拿回自己被剝奪、不准發聲的感受、情緒與想法;還有,拿回對自己的同理心,能對自己「自我悲憫」。

然後,讓自己能夠前進。

我見過許多個案對自己極為殘忍。在描述自己的創傷記憶時,會很殘忍地對自己說:「你活該,你就是沒人愛,活該會這麼被對待!」

當我們沒有機會去重新觀看這段創傷時,我們會用當初傷害我們的人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看待這些創傷記憶。我們會不小心內化了對方對待我們的方式、說的語言,而變成了自我鞭笞的動力。

要從這些傷口復原,需要練習重新探究自己的創傷記憶,並且拿回自己被別人剝奪,甚至自己封印住的那些感受與情緒,讓自己的心可以找回來。

接下來,深吸口氣,我們一起走這段療癒的路程。

路途中,不忘拍拍自己,對自己說:「你真的很勇敢,我陪著你。」

我曾經遭遇什麼?

知道自己遭遇的是痛苦的、不公平的事,對我們的復原之路是重要的。

我們需要去看那些過去的經驗。哪些是我們的真實,讓屬於我們的感受、想法等能夠恢復,了解到自己遭受什麼不合理的對待,並且理解那些恐懼如何影響我們。

開始第一步時,我想請你找一個讓你覺得舒適、安全、安靜的空間,你可以放置會讓你舒服的抱枕,或是在書寫時,手邊放著可以安慰你的東西。一個小玩偶、小擺飾、紓壓球、香氛精油、音樂等都可以。

當你覺得這個書寫或是回憶過程讓你覺得有些壓力,就可以觸摸、嗅聞、聆聽、觀看這些可以帶給你安全的物品,提醒自己可以慢慢放鬆,安撫你的身心。

當你開始覺得安全、舒適後,你可以拿出你的日記本、筆記本,使用書寫,或是拿出錄音器材,用說的也可以。

接下來,你可以:

(1)選擇一段曾遭過羞辱創傷的記憶,試著回憶,並寫下或說出當時發生什麼事。

(2)問問自己:當時的感受是什麼。

(3)這個經歷讓你對自己或他人產生什麼看法?(可參考負面認同與負面標籤)

(4)這些感受與看法,促使你做了什麼決定。

(5)如果你是一個旁觀者,你會想對這個過去的自己說什麼?

舉例而言:

小琴一直覺得說出自己的需求是不對的。她認為凡事就是應該靠自己,因為從她有記憶以來,她都被父母說是一個會造成別人麻煩、需求很多的小孩。

她想起(1)小時候有一次,她在放學回家的途中跌倒了。當時膝蓋出現了一個好大的傷口,一直流血。

她一邊哭著,一邊跑回家。鄰居阿姨看到她的制服沾到了血、狼狽不堪,還一直哭,想幫她包紮,但是當時媽媽還沒回家,她不敢讓鄰居阿姨幫她處理傷口,怕麻煩別人,被媽媽罵。

左鄰右舍都勸小琴讓阿姨包紮,但她還是拒絕,哭著回家等媽媽。

媽媽下班一回家,立刻氣得跳腳,對小琴說:「我剛才到家樓下,鄰居全部跑來說我女兒受傷,不讓人包紮,因為怕媽媽生氣。人家還以為我是多恐怖的媽媽,才會讓女兒受傷,怕我怕到不敢讓別人包紮,都是你不小心!」然後,小琴就被媽媽掌摑,還毒打了一頓。

她的哭叫,左鄰右舍應該都聽到了吧。

(2)小琴想起這件事,回顧當時受傷的自己,應該是又痛又害怕,怕自己傷口一直流血,但更怕媽媽生氣。

當媽媽毒打她、大聲罵她的時候,她的感受是既痛、害怕、丟臉羞恥又憤怒。媽媽讓她覺得自己做錯事了,而且重點是:不能做錯事、不能讓媽媽丟臉,至於她的傷口痛不痛,一點都不重要。

(3)於是,小琴覺得自己的感受是不被在乎的,自己是不重要的、是會給人添麻煩的;而這世界上沒有人會保護自己、會照顧或重視自己的感受,就連自己的媽媽也不會。

(4)所以,小琴下了一個決定:「我以後都要靠自己。我再也不要麻煩別人,包含我的家人。這樣,我就再也不用遭遇這種可怕的狀況,不再會因為期待而受傷,也不會因為自己受傷而遭受更大的怪罪與責備。」

小琴的委屈情緒,就被鎖在這個過去中。

打開這個羞辱創傷後,當小琴願意去感受那時候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如何形成對自己與他人的看法時,我們就開始了第一步。

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可以把自己當成旁觀者。看看那個小時候的自己,試著對他/她說些安慰的話,這就是自我悲憫的第一步。

(5)我們可以找個小玩偶,或是小代表物,當成是會讓自己想起小時候的自己的替代物。而長大後的自己,可以試著對有這個經驗的自己說:

「你一定嚇壞了吧!那時候的你,一定又痛又難過。你好希望媽媽可以照顧你,也好傷心媽媽這樣對你。可是,你知道嗎?那不是你的錯,那真的不是你的錯。」

然後,我們可以拍拍、摸摸,甚至擁抱一下小時候的自己。

這,就是開始復原、療癒的第一步。……(未完)

▶▶ 閱讀更多 寶瓶文化 周慕姿《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楚》

 
理財是種習慣 早領悟早幸福
金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雖然金錢不能買來百分百的自由,但沒錢肯定很難奢談自由。如果此刻你正計畫著好好整理人生,重新定位職涯方向,別忘了同時回頭整理你的金錢。因為你的財務目標,與你的未來人生及生涯規劃,可是密不可分、息息相關啊!

植牙會再蛀牙嗎?使用期限是一輩子嗎?
植牙屬於假牙,雖然不會產生蛀牙,但沒有做好口腔清潔,也會造成植體周圍黏膜炎、植體周圍炎,也就是植體的牙周病。根據文獻顯示,植牙的10年存活率接近9成,也就是至少可以使用10年的時間。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