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31日 星期日

台幣 最快本月重返3字頭


【人類智庫健康生活週報】提供中醫養生智慧,及最新、最實用的養生健康知識,和你一起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08/01 第541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台幣 最快本月重返3字頭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狂升息,今年累計升息幅度高達9碼,即使美台利差擴大,新台幣匯率仍撐住「29」字頭長達三個半月;展望後市,匯銀主管指出,新台幣匯率最快8月有機會重返「3」字頭,需觀察三大變數,首先是第3季為企業股利發放旺季,外資領到股息後是否大規模匯出;其次為聯準會未來升息步調,第三則是台股強弱。

聯準會7月再度宣布升息3碼,聯邦基金利率上調至2.25%至2.5%,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暗示9月可能再度有類似的升息幅度,並稱Fed將在某個時候放慢升息步調。相較於聯準會又快又猛的升息幅度,台灣在今年3月與6月兩度升息,累計升息1碼半,央行重貼現率上調至1.5%。

回顧7月最後一個交易日(29日),國內股匯走勢不同調,台股收盤大漲逾百點,並收復萬五關卡,但新台幣匯率仍在外資匯出下貶值1分,收在29.938元,總成交量為13.89億美元。

匯銀主管指出,自今年4月11日,新台幣匯率貶破29元以來,曾數度有下探30元的跡象,最後卻還是被拉回29字頭,很可能是著眼國內輸入性通膨壓力增加,中央銀行不樂見新台幣匯率過度貶值,以免加重通膨壓力。

展望第3季,匯銀主管認為,新台幣匯率仍有機會重返「3」字頭,但需觀察三大變數,首先是第3季為上市櫃企業股利發放旺季,外資領到股息後是否大規模匯出。

對此,央行官員曾說,部分外資領到股利後不見得會全部匯出,有部分資金會留在帳戶裡伺機「再投資」。

第二,聯準會未來升息步調,也會影響美元走勢,進而牽動新台幣匯率。匯銀主管說,「如果聯準會接下來的升息步調放緩,美元大幅飆漲的機率就會降低,新台幣的貶值壓力也將跟著減輕。」

第三則是台股強弱。匯銀主管說,台股表現強勢有助支撐新台幣匯率,反之,若台股走空,新台幣匯率貶破30元大關的機率也將大幅提升。

金融圈主管更預測,我國央行將三管齊下,利率緩漲、匯率彈性,必要時透過公開市場操作,加強市場資金沖銷力道,以對抗高漲的通貨膨脹。

 
金管會畫三道紅線 防堵大股東干政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聯合報
為防堵無公司職務的金融業大股東「干政」,金管會擬透過公司治理實務守則,針對大股東與公司聯繫互動時畫三道紅線。

除此之外,並增訂金控或銀行董事長請假,職務代理的規定,要求董事長代理人需符合「產金分離」原則,禁止代理人是其他產業的負責人。

金管會畫下的三道紅線分別為大股東想了解公司經營,應透過其法人董事;大股東建議案,應由其法人董事在董事會上提出並做意見交流和議和,禁止逕自開會介入決策;禁止大股東以獲悉公司的重大訊息做內線交易。

金控業者說,目前公司治理實務守則中,已明定金控大股東需遵守「六誡」,包括禁止不當干預公司決策或妨礙經營等,但新光金創辦人吳東進先前直接指示並參與新光金與子公司業務經營會議,董事會更依其指示做多次交易,因此新規定被形容為「吳東進條款」。

不過,金控業者私下說,這三道紅線是要把大股東的進退「框」在法人董事和董事會,實務上很難稽核;此外,公股金控、銀行的大股東財政部經常邀集公股子銀行總經理做業務報告,但多數銀行總經理並非法人董事,且財政部也常未經董事會指揮業務,這樣又是否踩紅線?

此外,富邦金董事長蔡明興去年染疫,由金控董事、台哥大董事長蔡明忠擔任代理董事長,被質疑違反「產金分離」規定。金管會在這次修改公司治理實務守則也增訂職務代理相關規定,包括董事長請假或不能行使職權時,可由副董事長代理,但若無副董或副董也無法行使職權時,由董事長指定常董或董事代理。

若董事長未指定代理人,則由常董或董事互推代理人,但指定或互推董事長代理人需符合負責人兼職限制與「產金分離」原則。

 
僱非法移工 每人最重罰75萬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近一年移工逃逸的情況嚴重,來到歷史新高。勞動部研議加重僱用非法移工罰則,由現行依「每案」裁罰15萬至75萬元,提高為依非法僱用人數「每人」處15萬至75萬元罰鍰;同時加重非法仲介的罰則,盼有效嚇阻移工逃逸猖獗的亂象。

移工逃逸愈發嚴重,截至今年6月底止,移工失聯人數已破7萬人,來到70,331人,創歷史新高紀錄。疫情期間,很多外籍家庭看護工逃跑,轉到工廠打黑工,賺取較高薪資。因此,勞動部已擬具《就業服務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加重非法僱用及非法仲介罰則,全案已報行政院審查中。

目前,移工發生失聯且經查獲非法從事工作,將處以3萬元至15萬元罰鍰,並一律遣送出國,永久不得再來台工作。非法聘僱失聯移工的雇主,將處以15萬元至75萬元罰鍰。非法媒介者將處10萬元至50萬元罰鍰,意圖營利非法媒介者,亦即,若將非法仲介當成事業經營,將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120萬元以下罰金。然而,顯然無法嚇阻移工逃逸浪潮。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官員表示,在修法後,非法雇主之罰則,將由現行依「每案」裁罰,提高為依非法僱用人數「每人」處15萬元至75萬元罰鍰;例如,某雇主僱用十位非法移工,現在一律只罰15萬元至75萬元,修法後,罰鍰乘以十,提高為150萬元至750萬元。

 
家事移工加薪 仍難遏止逃跑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針對近期移工逃逸情況嚴重,勞動部一方面擬加重僱用非法移工雇主及非法仲介之罰則,二方面擬對家事移工加薪3,000元,由目前1.7萬元提高至2萬元。台灣失能者家庭暨看護雇主國際協會顧問張姮燕表示,家事移工加薪後仍無法遏止逃跑潮,建議應加重逃逸移工之罰則。

國內家事移工月薪已七年未調,目前約1.7萬元,而產業移工適用基本工資,目前為25,250元,兩者薪資差距已達逾8,000元。為避免家事移工逃跑轉為廠工,勞動部預計年底前家事移工將調薪3,000元至2萬元;同時,對於低收入戶聘請移工,勞動部將動用就業安定基金提供補助,估計至少有1.1萬名弱勢雇主不會因調薪而增加負擔。

張姮燕表示,今年以來雖已開放外籍看護工引進,在引進前已事先溝通過工作內容,移工都說沒問題,雇主也額外負擔防疫費用約數萬元,沒想到,引進後沒多久,卻面臨移工以各種理由怠工、以不能勝任為由申請轉換雇主,或者有的直接逃跑,引進雇主反而成受害者,很多家庭苦不堪言;現在就算加薪3,000元,仍然低於基本工資,顯然還是會持續逃逸,家庭最後仍無工可用。

 
數位部8月29日掛牌 牽動經部人事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數位發展部正緊鑼密鼓籌備中,據悉,數位部將在8月29日掛牌,首任部長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出任。由於現任工業局長呂正華將轉任數位產業署長,呂正華赴科技部履新後,工業局長由誰接任,將牽動經部人事布局。

知情官員透露,工業局長接任者目前有三人呼聲最高,分別是標準局長連錦漳、能源局長游振偉、技術處長邱求慧。

三人過去皆曾在工業局歷練過,連錦漳、游振偉都曾擔任過工業局副局長,連錦漳擔任工業局副局長期間曾負責兩岸貨貿談判,後因健康因素一度轉調至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擔任參事,因經濟部賦予標準局制定再生能源標準等政策任務,故而借重其專長,網羅他回經濟部擔任標準局長。

游振偉是三年前由工業局副局長升任能源局長,肩負再生能源發展政策,並借重其產業專長,與工業局合作落實風機國產化。邱求慧則歷任工業局各組,曾被科技部「借將」至產學及園區業務司擔任司長,之後又回鍋經濟部技術處。

知情人士指出,三位首長都是經濟部倚重的要角,但考量到工業局體系複雜且龐大,需要一個資深老將來穩住大局;若以「資深」度來看,高層更屬意由連錦漳出任。

數位部另有兩位政務次長,外傳將分別由一卡通董事長李懷仁、亞矽人資長闕河鳴出任,一名常務次長則是通傳會參事葉寧轉任。

李懷仁擔任一卡通董事長後,積極推動一卡通拓展網銀、電支多項業務,成功擴大一卡通在電子票證市占率,在數位發展上算是相當有經驗;闕河鳴現任陽明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副教授,兼任亞矽人資長,專門負責5G開放網路平台測試驗證。

葉寧畢業於台大法律系及法律研究所,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要負責數位匯流法案撰寫,協助唐鳳建立公共數位創新空間小組,負責智慧城市、數位治理、開放政府等政策,頗受唐鳳倚重。

另外,根據先前唐鳳所公布的數位部組織架構,將包含六司、兩署。

六司分別為策略司、韌性建設司,由NCC基礎處轉變而來;資源管理司,專責5G等網際網路參與;數位政府司,原本的國發會資管處,強調共通性的資訊服務;民主網絡司,未來不只是國際合作,也有分散式自製數位服務;多元創新司,負責數據公益工作。

兩署則是資訊安全署跟數位發展署,其中資訊安全署長將由國發會資管處長謝翠娟接任,數位發展署則是由經濟部工業局長呂正華轉任。

 
工總白皮書 聚焦五議題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國工業總會今(1)日將公布「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能源、兩岸關係、亞太區域運籌中心等將成為白皮書中最重要的建議方向。此外,勞資關係與人力資源、協助企業數位轉型等,也是工總會員廠商對政府期待改進最大的項目。

全國工業總會今日發表第15本白皮書,也是工總理事長苗豐強上任後首度向政府提出的最正式建言,苗豐強今年5月曾表示,上任以來將推動五大任務,包括:強化兩岸交流合作、倡議區域運籌中心、支持政府節能減碳、呼籲現有核電延役及發展新一代核能,最後是結合各公會專業提更具說服力建言。

事實上,根據工總近年來向政府提出的建言,其中,如何促進兩岸關係,與重新檢討能源的配比,一直是工總會員廠期待政府改善,而政府的回應最讓企業界不滿意的兩大範疇。

針對兩岸關係的強化,工總曾主張檢討陸資來台政策,合理推動兩岸雙向投資;另外也強調透過「民間主導、政府參與」模式委託具公信力與經貿性質的民間組織進行對話。苗豐強就曾說明,工總可以在不涉及政治前提下,協助進行非常好的互動。

針對能源議題,工總歷來主張都很明確,就是將核能納入國家能源結構,今年將再度提出延疫現有核能電廠,可扮演備載能源角色,同時應參考法國發展新一代核能設施。

另外,苗豐強上任後,首度提出「區域運籌中心」構想,「區域運籌中心」著眼於亞洲地區無法被取代的供應鏈地位,台灣應找到各供應鏈中的強項,建立「Virtual Headquarter(虛擬總部)」架構。

 
國際財經要聞
巴隆看美股 走勢仍坎坷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股市上周強勁反彈,三大指數7月漲幅同創2020年以來單月最大,原因是投資人押注美國聯準會(Fed)的鷹派立場已觸頂,但巴隆周刊(Barron's)認為,這恐怕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美股走勢恐仍坎坷。

然而,上周的慶祝行情有點詭異,今年上半年美國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連續兩季下降,聯準會青睞的通膨指標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仍然居高不下。巴隆說,真正改變的是對未來升息的預期,主要是聯準會主席鮑爾在記者會上的兩句話。

鮑爾說:「儘管我們在下次會議再度非常大幅升息可能是適當之舉,但這將取決於我們從現在到那時所獲得的數據。」 「隨著貨幣政策立場進一步收緊,放慢升息步伐可能會是合適的。」 他甚至表示,目前介於2.25%至2.5%之間的利率可能處於「中性」水準。

巴隆指出,市場將此訊息銘記於心。根據六周前的利率期貨定價,2023年初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的峰值在3.75%至4%。如今,這個峰值隱含著在12月時的利率在3.25%至3.5%。此外,利率期貨定價現在意味著從2023年2月至7月將兩度降息。換句話說,市場押注聯準會將在今年底前放緩升息步伐,然後迅速轉向寬鬆政策 □。

巴隆報導說,鑑於經濟放緩、利率仍在上升,以及股票和債券指數處於或接近短期超買水平,可能是時候在反彈時出脫並且轉進優質或防禦類股。

現在就宣布聯準會轉向以及股市解除警報還為時過早,因為這種通膨飆升不可能這麼容易被馴服。

橋水首席投資策略師派特森說,隨著通膨持續構成威脅,以及衰退迫在眉睫,投資人應對股票及債券保持警惕。

美元方面,DXY指數7月中旬升抵2002年來最高水準109.3,但目前已自高點回落2.5%,29日收報105.9。

 
歐洲銀行升息喜悅被沖淡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歐洲銀行業十年來一直臥薪嘗膽,如今終於等到升息來臨;原本期待盈餘將因而激增,不料偏逢經濟衰退罩頂,還要擔心政府因為財政窘困而加徵新稅。

銀行業同時面對利率上升的好處,以及消費與企業界財務吃緊的壓力,使業者對如何因應新環境看法分歧。摩根士丹利屬於樂觀派,認為升息是打破困局的催化劑,因為銀行淨利息(NII)收入將增加;並預期銀行股價有52%的上漲空間。

財務規模與放款金額龐大的銀行將受益最大。例如□豐銀行在全球坐擁7,000億美元的存款餘額;放款利率若提高1個百分點,一年的NII將額外增加50億美元,相當於去年總營收的10%。駿懋銀行預估,利率若上升1個百分點,第一年盈餘將增加6.75億美元。美國銀行(BofA)預估,一年之內歐洲銀行業每季的NII業務營收將額外增加170億歐元。

利率上升與市場震盪加劇,也對投資銀行業務有利。巴克萊銀行公布第2季債券交易業務營收季增71%,德意志銀行季增32%,高盛交易營收也大幅增加。

不過問題在於新增的NII營收,有多少會被放款損失增加吃掉。目前歐洲陷入生活成本危機,小型企業也處境艱難,都對銀行營運不利。因此悲觀派認為目前經濟疲軟且通膨急升,是1970年代以來首見的困境,也引發歐洲銀行股的賣壓。

經濟與政治風險持續加重,包括俄羅斯一旦停供天然氣將導致停滯膨脹,多國政府還計劃加稅。所幸目前大部分銀行公布的第2季業績仍優於預估,客戶的實際壓力還不算大,且銀行業疫情期間保留的數百億歐元壞帳準備仍未動用,可以吸收損失,政府還計劃對艱難企業紓困。

但銀行業主管普遍擔憂獲利增加後,政府將開徵新稅。例如西班牙政府計劃對銀行的手續費及利息收入開徵4.8%的暴利稅。

 
美房地產反轉 價跌量縮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房地產價格正大幅下跌,交易轉趨清淡,銀行也收緊放款;就連在疫情期間價格飆漲的公寓和倉儲等商用不動產熱門標的,買氣也因利率上升而有消退跡象。

洛杉磯不動產經紀人盧里說,俄勒岡州波特蘭的工業不動產交易和丹佛公寓的交易,許多都已告吹,原因是5月時聯準會(Fed)調升基準利率。在6月,一名買家撤回洛杉磯附近一起1,800萬美元的公寓交易案,7月時,買家提出的報價竟已跌10%。

相較於股市、債市和加密貨幣的震盪,商用不動產的景氣降溫步調較慢。但隨著融資成本提高,背負5兆美元商用不動產債務的投資人,其持有部位和獲利前景將面臨重新評估。

MSCI Real Assets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卡斯提洛說,今年上半年美國商用不動產交易額創3,758億美元新高,但這是一項落後指標,因為相關交易須數個月才能完成,並未反映目前市場迅速降溫的真實狀況。

他說,這感覺就像卡通「威利狼」的情節,威利狼常為了追趕嗶嗶鳥,衝出懸崖後才赫然發現自己懸空,隨即急速墜落深谷。他表示,所有其他信號都表明房市面臨轉折點,價格即將下跌。

美國房市已浮現價格下跌的跡象。Green Street公司策略研究共同主管羅斯蒙說,美國商用不動產價格第2季已下跌5%,至年底前預料將再跌5%;此外,6月公寓價格也比5月低4%,同期的倉庫價格則下跌6%。

近年來,倉庫和公寓供不應求,投資人需花高價購置這類物件。Green Street的數據顯示,工業用房地產的價格仍比疫前水準高42%,集合住宅的價格則高16%。然而,目前銀行和潛在買家都正重新評估相關物件的價值,原因是融資成本提高。

 
老美掀移居歐洲熱潮
編譯王巧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著生活成本上升及房價飆漲,愈來愈多美國民眾無力承擔購屋或租屋費用。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公布,美國住房負擔能力指數(HAI)6月跌至102.5,為2006年以來新低;這也促使美國民眾趁著美元走強及南歐國家祭出移民優惠政策之際移居歐洲。

彭博資訊報導,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希臘和法國已成為最受美國人青睞的移居地之一。蘇富比國際房地產公司表示,今年4月~6月有意遷往希臘的美國民眾,較去年同期暴增40%。

萊坊房地產專家哈里斯說,法國及義大利房市的美國買家需求衝上至少三年來最高。蘇富比國際房地產第1季在義大利市場的營收,約12%來自美國客戶,遠高於一年前的5%。

美國富人和退休人士向來是歐洲房產主要買家,但由於歐洲住宅相對便宜,加上遠距工作模式興起,移居歐洲對年輕或無力負擔高房價的美國人而言更具吸引力。美國的政治分歧及一些城市犯罪率上升,以及歐元兌美元20多年來首度貶至平價水準,也成為美國人跨越大西洋定居的誘因。

為吸引外國買家,義大利鄉村近年推動1歐元買房政策,今年還將推出遠距工作簽證。葡萄牙和西班牙也祭出俗稱「黃金簽證」的投資移民計畫。

 
英企產值恐現零成長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通膨儼然成為英國最頭痛的問題。最新調查顯示,英國企業預期未來三個月產值零成長,理由是生活成本竄升將抑制消費者的需求。為對抗高通膨,英國央行本周料將加快升息步調。

英國工業聯合會(CBI)7月31日公布,受訪的製造商、服務業者、零售商預期,未來三個月的產值成長率為零。製造業者對前景的看法是維持目前的緩慢成長步調,而消費者服務商和零售業者預計銷售下滑,企業服務商則預期成長將趨緩。

CBI經濟學家帕萊哈(Alpesh Paleja)說:「由於企業和消費者持續受到物價上漲的衝擊,民間部門經濟活動已放緩至幾乎停滯。」

英國6月通膨年增率達9.4%,刷新40年來的最高紀錄,英國央行更預測通膨今年最高會衝上11%。因此,各界普遍認為英國央行4日會一口氣升息2碼,將利率從1.25%調高至1.75%,升息幅度創1995年以來最大。

英國央行總裁貝利先前已暗示,此次升息不會是最後一次。他說,若有必要,央行決策者準備採取「強而有力」的行動來抑制通膨。

然而,英國央行警告,英國經濟可能在今年稍晚萎縮,明年則會小幅萎縮。有趣的是,英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的風險,又讓投資人減少英國央行將升息2碼的賭注,如今他們認為該央行有70%的機率這麼做;市場先前認為升息2碼箭在弦上。

 
伊爾艾朗:股民在賭風向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投資人正以賭博的心態,來對待聯準會(Fed)的升息動向。這是投資界耆宿伊爾艾朗與克雷辛齊對上周Fed升息,以及經濟出現衰退信號後的激漲反應,所做出的結論。

Fed主席鮑爾27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儘管下次會議可能再次做不一般的大幅升息,但這將依賴經濟數據來決定」;這使市場猜測如果經濟數據惡化,則Fed的升息路徑將會轉向,因而激勵股、債雙雙飆漲。7月美股標普指數出現2020年11月以來的最大升幅。

經濟學家、著名財金專欄作者伊爾艾朗,早在一年多前就表示Fed的貨幣政策落後於通膨大勢。對於上周金融市場的表現,伊爾艾朗表示,「市場正在尋找Fed政策轉向,而唯一理由就是經濟崩潰的發生時機」。他表示,「如果當真發生,股市可能根本支持不住。我認為市場搶在Fed之前,就已經做出想要的結論」。

 
要聞
權證避險降稅 下會期闖關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立法院預計9月開議,財政部下會期預計至少有四大法案將闖關,包括《證交稅條例》、《貨物稅條例》、《所得稅法》以及《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其中證交稅條例攸關權證避險降稅,券商期盼已久,財政部重新預告後已送行政院審查,可望在下會期闖關。

不過距離開議仍有一個多月,行政院也仍在盤點各部會法案,例如因應2050淨零碳排的《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新增護國群山條款的《產業創新條例》等,也都至關重要,財政部所提修法最後是否列為優先法案,仍待政院拍板。

券商業者及公會爭取權證避險降稅已久,希望將稅率從現行千分之3降到千分之1,新任證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也表示將持續推動。這項修法歷經立法院屆期不續審,後來送到政院跨部會討論又退回財政部重新預告,波折不少,每次都差臨門一腳。

財政部今年3月重新預告權證避險降稅修法版本,並在5月預告期滿,新增授權財政部會商金管會訂定子法,以明確規範降稅適用範圍,避免鑽漏洞避稅,公會也表示將全力配合。

財政部官員表示,目前仍待政委審查,不過重新預告版本已納入先前跨部會討論意見,預計後續討論會更順利。

另外貨物稅條例修法,則是延長大型柴油車汰舊換新減徵貨物稅至2026年12月31日,每輛最高減徵40萬元,這項租稅優惠原本到今年底截止,環保署希望再延長,必須趕在年底前修法完成,避免租稅優惠中斷。

而所得稅法修正主要針對綜所稅納稅人行蹤不明或名下無財產可清償欠稅時,國稅局可指定合併申報的配偶為納稅人,避免脫產給配偶,藉此避稅,財政部目標明年上路,也必須趕在年底前修法。

 
疫情衝擊 保單難賣
記者紀佳妘/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今年4月中旬疫情暴起,不僅減少業務員證照考試的人數,同時對既有的業務員銷售增添難度,主要是今年資本市場動盪,使得保單難賣,打亂壽險業務員成長速度,壽險業啟動因應措施,部分業者在業績考核上多保有彈性,另有業者強化培訓計畫,或是提供財務補助方案,希望能逐步恢復業務員的銷售動能。

壽險公司常以更好的招募條件吸引新血加入,以往7、8、9月皆是考照旺季。不過,壽險公會觀察發現,今年7月壽險業務員考照人數較往年來得少,僅6,029人,除了去年因疫情三級警戒停考外,2019年、2020年7月報名人數分別有7,140人、7,397人,且這二年的7月都只有舉行四次考試,報考人數均超過7,000人,而今年7月則舉行五次考試,如以前四次報考人數4,632人來看,皆年減逾三成。

由此可見,疫情對人身保險業務員考試確有影響,壽險公會指出,儘管考試是每周舉行一次,但今年國內疫情再度延燒,部分人因擔心群聚而降低報考意願,抑或因確診或遭隔離,致使臨時缺考,近期退費人數亦增加許多,由於考試人數減少,導致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也隨之減少。

除上半年COVID-19疫情升溫外,壽險業者表示,當確診人數快速跳升之際,增添業務員銷售難度,降低接觸客戶的機會,且客戶想要主動投保的誘因亦會減少,另一方面今年資本市場動盪,加上美元升值,民眾換匯意願偏低,過往業務員推動美元保單作為理財工具的誘因也降低。

整體來看,疫情、保單銷售難推動也是影響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的關鍵。壽險業者亦指出,在此種特殊的狀況下,部分業者在業績考核上多保有彈性,另也有業者強化培訓計畫,或是提供財務補助方案,希望能逐步恢復業務員的銷售動能。

 
外僑首批直撥退稅 8月1日入帳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外僑今年申報去年度綜合所得稅案件,今(1)日起陸續辦理退稅,其中首批退稅對象,是在今年5月15日前透過網路完成申報,選擇直撥退稅者,退稅款將於今日入帳。

國人綜所得稅退稅分為三批,首批退稅早鳥族已在7月29日收到退稅款,總金額近510億元創歷史新高,而第二批、第三批退稅分別將於10月31日、明年1月18日入帳;至於外僑納稅人綜所稅退稅則分為兩批,直撥退稅日期分別為8月1日、9月12日。

國稅局表示,8月1日直撥退稅對象,是在今年5月15日前,透過網路完成綜所稅申報的外僑納稅人;若在5月15日後才以網路申報,或是在報稅期間是以紙本或媒體申報書申報者,就要等到9月12日,退稅款才會入帳。

此外若選擇支票退稅,國稅局則分別會在8到11月各月底前寄送退稅支票,愈早申報、且使用網路申報者,會較早收到支票。

 
南亞再生聚酯 搶千億商機
記者魏鑫陽/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南亞(1303)看好再生聚酯市場,搶千億商機。南亞酯化單體先導工廠已經投入試產、明年上路,將擴大回收廢棄的塑料產品,包括舊衣、寶特瓶、漁網等,擴大投入再生聚酯市場,預期三年內需求可望有爆發性成長。

全球回收再生聚酯市場將迎來爆發期,據悉,可口可樂、雀巢等全球飲料商陸續承諾陸續改換綠色包裝,同時Adidas、ZARA、PUMA、NIKE、H&M甚至IKEA等國際品牌均宣示,將部分或全面使用回收材料,最快兩年內陸續上路,可預期再生聚酯(R-PET)市場將持續擴大。

「寶特瓶回收量已跟不上全球對於R-PET的需求成長。」南亞董事長吳嘉昭指出,全球PET產量中,僅約三成是用來生產寶特瓶,其餘多數以紡織品為主,經統計,廢棄服飾中有85%採掩埋或焚化處理,所以南亞率先布局織品、廢布料回收市場。「這對後續幾年R-PET的穩定供給有很大的幫助。」

台灣方面,據紡織產業綜合研究院資料顯示,2020年台灣紡織業總產值達2,893億元,其中以人造纖維為最大宗。因應2030全球紡織業減碳45%目標,各大品牌廠陸續宣示將使用永續回收材料,然Textile Exchange預估2025年織品所需R-PET量高達1,710萬噸,但寶特瓶卻只能供應1,590萬噸。

吳嘉昭表示,南亞積極與產業領導品牌合作,回收其供應鏈的庫存布料、裁切邊角料及消費後舊衣,達成紡織產業循環經濟。此外,不同於其他同業多將R-PET用來生產短纖絲、瓶用及片材等技術門檻較低的用途,南亞將寶特瓶回收再生後,有90%運用於生產技術難度較高且高附加價值的長纖絲,2021年南亞回收聚酯長纖維產量高居全球第一,年產9.8萬噸,約占全球16%。

為了擴大卡位再生聚酯市場,南亞近期已攜手台灣戶外運動品牌「歐都納」,並結合理念相同之舊衣回收商、布廠及設計業者,共同建立國內第一條循環紡織示範供應鏈,使用南亞自主開發衣料材質分類的智慧機械,透過近紅外線光譜技術並結合AI(人工智慧),將廢胚(色)布、邊角料及消費後舊衣回收,以達成紡織產業循環經濟。

另,為了解決因使用低端寶特瓶片所造成粒色澤偏黃以及黏度不佳的問題,南亞已投資1.8億元,建立使用特殊醇解技術的回收產線;同時,南亞更興建使用自行研發專利技術的BHET酯化單體先導工廠,已開始試產,明年可望正式投產。

小辭典/BHET回收法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常見用於服飾、合成纖維(約60%)、寶特瓶材料(逾20%),其回收方式可分物理法與化學兩類方法。物理法回收效益相對低,而化學回收法可生產較高品質的R-PET(再生聚酯)。

其中,BHET屬化學回收法之一,是使用乙二醇當溶劑,再添加新鮮BHET後,同時還可在較寬溫度與時間範圍內實施,實務上最具靈活性;此外,還可透過不同觸媒來加速糖酵解的反應並提高產量,因此成為最廣泛應用的PET回收法。

延伸閱讀》

業界搶進綠色經濟

 
全球貨櫃海運 減班護運價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貨櫃海運市場混亂,航商減班護運價。受到通膨及全球升息壓力下,全球消費力道觀望,貨櫃輪業者也開始出現儲備實力減班服務情況,根據Drewry統計資料指出,8月1日到9月4日減班的比率為13%。

特別的是,根據外電報導,地中海航運(MSC)宣布已提交並預計從8月15日起開始加收從亞洲至美國的GFS(全球燃油附加費)。減班加上附加費漲,貨攬業者預期,本季貨櫃輪的運費仍將維持高檔。

燃油附加費方面,亞洲到美國每20呎櫃運費將由現在543美元增加至563美元;亞洲到美國40呎櫃運費將由1,086美元增加至1,126美元;亞洲到美國45呎櫃運費將由1,375美元增加至1,426美元。

由於運費維持高檔,近期國際大航商陸續調升財測,繼全球第七大的航商日本ONE大升財測後,歐洲大航商赫伯羅德也跟進。赫伯羅德上周表示,基於當前的業務表現,預測下半年也有望超乎原先預測。

至於航班調整,根據Drewry資料統計,亞洲到北美、亞洲到歐洲及地中海、歐洲到北美自8月1日到9日4日,原本預計總航班數有756個航班,已取消100班航次,減班比率為13%;其中,有68%在遠東-北美線。

8月1日起的接下來五周內,根據航運市調機構資料顯示,三大聯盟不約而同陸續取消部分航次,傳出2M宣布取消30航次,緊接著陽明所屬的THE Alliance和長榮海運所屬的Ocean Alliance,分別取消25次和21次。

國內的最大海運物流業者董事長顏益財表示,航運業經過長達十年的不景氣,貨櫃輪業者心中都知道賠錢的生意不能再做,過去賠錢就是因為不管景氣好壞都大量的投入航班,造成貨櫃輪運價大跌,由最近航商的動作看起來,大家都賠怕了,不可能讓過多的航班造成運價崩跌。

國內其他海運業者認為,最近已經感受到北美高庫存壓力,加上通貨膨脹和大進一步封控造成的貨運需求減緩,原本預期大陸封控結束後會有搶運潮,然而,隨著歐、美高庫存壓力,已打斷對大陸商品的需求,客戶在下新訂單之前,都觀望未來幾周情況發展。

歐洲地區一直受困於缺工還有零星的罷工事件,其中,歐洲地區重要碼頭都面臨缺工問題,許多貨櫃從碼頭運走運速度無法加快;尤其,德國和英國港口和鐵路罷工事件,再加上鹿特丹和漢堡的嚴重港口擁堵導致勞動力短缺,讓已經不堪重負的碼頭帶來更多的壓力。

延伸閱讀》

海運市場前景展望 多空分歧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