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集團一天內爆出兩筆債券違約,昨(10)日到期的人民幣50億元(約新台幣220億元)公司債及境外4.5億美元(約新台幣128億元)公司債皆無力償還本息,後續將觸發另外的20億美元(約新台幣570億元)交叉違約。紫光集團昨天表示,因公司流動性資金緊張,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資金,無法按期兌付本息,鄭重向投資人致歉,後續將籌措資金並協調債務解決辦法,努力達成債務延期及和解方案。
在紫光集團出現境內債券違約不到一個月後,紫光境外美元債也宣告違約。紫光國際公告,無法兌付10日到期4.5億美元債本息;紫光芯盛則表示,若上述美元債違約,將觸發其發行的20億美元的交叉違約。
路透報導,紫光國際指出,發行人和擔保人正在研究各種防範來解決當前面臨的流動性問題。紫光芯盛稱,公司美元債自11月18日下午開始暫停交易,停牌仍將持續。
紫光國際發行的4.5億美元債票息6%,是由紫光集團旗下TsinghuaInternational提供擔保。
紫光芯盛發行的美元債有三檔共計20億美元,擔保方也是紫光集團,包括2021年1月31日到期的10.5億美元債、2023年1月31日到期的7.5億美元債和2028年1月31日到期的2億美元債。
在紫光集團在首爆債券違約不到一個月後,評級公司中誠信國際再度調降紫光集團主體和債項信用等級,由BBB降至B,因其將於10日到期的50億元人民幣公司債付息及4.5億美元債均存在不確定性。
紫光集團2017年發行的人民幣13億元規模私募債券「17紫光PPN005」於11月16日實質性違約。
紫光集團深陷債務危機後,傳出缺乏資金、人才等資源來推動自家兩大投資項目,總投資高達人民幣2,000億元(約新台幣8,800億元)的成都NAND工廠和重慶DRAM工廠的建設計畫均面臨停擺。
紫光集團是大陸晶片生產自給自足的「中國製造2025」參與者之一,隨著美中科技戰不斷升級,大陸各地政府補貼業者興建半導體廠,但卻因技術不到位及資金不足引發半導體爛尾潮,在大陸官方介入整頓下,形成連環爆。業內人士說,北京當局正在將資源集中在數量更少,前景更好的半導體項目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