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4日 星期三

終局之戰(上)/鄂圖曼帝國的瓦解,和現代中東的形成


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09/05 第109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終局之戰(上)/鄂圖曼帝國的瓦解,和現代中東的形成
血脈相承/從百年家族的疾病世代,窺見人類病症歷史
做事先得學做人!/被同事算計,如何反擊讓對方自食惡果?
精準購買/比「斷捨離」更極簡、永續的究極之道
相親路上滿是珍禽異獸/只要活下去,總會遇到更奇葩的人喔
閱讀筆記 格子舖/總是不在這裡

新書鮮讀
終局之戰(上)/鄂圖曼帝國的瓦解,和現代中東的形成
文、圖節錄自左岸文化
圖/左岸文化提供
鄂圖曼的終局之戰,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附屬品,而是直接關係現代世界秩序的形成

內容簡介:麥克米金還以嶄新的方式,記述現代土耳其的興起和鄂圖曼帝國其他地方遭瓜分之事,針對伴隨著帝國解體而來的強制性人口轉移、從帝國分割出伊拉克與敘利亞之類的議題,提供新的觀照視角,從而清楚呈現當今世局的來龍去脈。

作者介紹:西恩.麥克米金Sean McMeekin ,紐約巴德學院歷史系教授,獲獎無數。專長領域為二十世紀初的歐洲史,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源、俄國和鄂圖曼土耳其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搶先試閱:〈土耳其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鄂圖曼亞美尼亞人的故事大概就永遠不會有幸福美滿的結局。〉

但與戰略和軍事情勢有關的一些偶發事件需要被好好檢視。首先,俄國人未能及時救助亞美尼亞人。但評價尤德尼奇和沃隆措夫─達什科夫的功過時,必須考慮到一點才算公平,那就是鄂圖曼亞美尼亞人受害之時,俄國在歐洲正逢戰略危機,一九一五年五月德奧在戈爾利采─塔爾努夫取得的突破,打開了進入波蘭的大門。俄國一九一五年的大撤退製造出駭人聽聞的悲劇,迫使將近兩百萬平民逃難出走,包括被懷疑立場親德而遭逐離前線區的五十萬猶太人。由於俄屬波蘭境內的焦土策略災難差點使沙皇政權在一九一五年垮台,俄國最高指揮部不怎麼關心鄂圖曼亞美尼亞人的死活,也就不足為奇。

在這同時,俄國人在東土耳其還是有某種程度的付出,他們對亞美尼亞人抗土大業的援助,終究不容否認。五月二十日當哥薩克人現身凡城時,該城已遭狂轟濫炸,大部分城區是廢墟,但亞美尼亞人守住該城。在其他地方,武器較不精良的亞美尼亞人,或許因為造反丟了性命,但在凡城,失去家園,被迫帶著能帶上的家當逃難者,是倖存的穆斯林(該城穆斯林區遭夷平),而非基督徒(亞美尼亞人)。從這個角度看,對亞美尼亞裔來說,凡城叛亂不是件壞事,壞只壞在叛亂蔓延不夠快──或者說未與俄軍達成更緊密的協同。俄軍從迪爾曼過來的確行進緩慢,但終究抵達凡城。

重返一再變動的戰線之後,亞美尼亞裔於五月將凡城交給俄國人,而這只是個插曲,一樁複雜故事正逐漸展開。就在傑夫戴特獻出凡城時,鄂圖曼第三集團軍正準備反擊,在埃爾祖魯姆訓練了三個師,然後調到南戰線增援哈利勒貝伊。俄國人認定敵人已潰亂,卻不知到了六月底,土耳其已開始在俄軍征途的前方集結約八個強大的步兵師。這八個師將近七萬人,共同構成新建的第九軍,軍長阿卜杜勒.凱里姆帕夏,參謀長是德籍少校古塞。繞行凡湖北岸的俄軍,以第一、第二高加索哥薩克師、特魯金將軍的第二外貝加爾哥薩克旅、第六十六步兵師局部、亞美尼亞志願營為先頭部隊,機動程度高於擋在他們前方的鄂圖曼第九軍,但兵力只有敵人的將近三分之一,不到三個正規師。

好似受到某種地緣政治引力定律的驅使,一九一五年七月第二個星期,雙方於曼濟克特的平原上相遇。一○七一年阿爾普.阿爾斯蘭就在這裡率領塞爾柱土耳其人擊敗拜占庭,為該族打開了進入小亞細亞的大門。在敘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史書裡,此役一如迪爾曼之役鮮為人知,但同樣地,此役不該受到這樣的冷遇。曼濟克特之役發生於一九一五年七月十二至十五日和二十至二十六日,是迪爾曼之役的更大型翻版,只是結局相反,過度擴展部署的俄軍衝進自己打造的陷阱裡。經過數個星期的慘烈戰鬥,七月二十二至二十三日阿卜杜勒.凱里姆帕夏從側翼包抄了俄軍右翼。七月二十六日,俄國撤出曼濟克特城,下令全面撤回戰線另一頭。八月四日,俄軍撤出凡城,然後撤出整個凡省,越過邊界退入波斯亞塞拜然。

對於遭俄國人拋下的亞美尼亞人來說,這場「第二次曼濟克特之役」的影響來得既快且狠。瓦哈肯.達德里安聲稱,為報復亞美尼亞裔於五月時將該城獻給俄國人,土耳其處死了五萬亞美尼亞裔。塔內爾.阿克恰姆說,鄂圖曼部隊「殺光該城的亞美尼亞裔居民」。鄂圖曼軍方檔案說有六萬七千七百九十二名亞美尼亞裔「登錄於(凡省)登記簿裡」,但在一九一五年遭驅逐出城人數和戰死人數的估計欄上空白,從而使上述說法有了文獻佐證而更加可信。總之,一九一五年八月上旬鄂圖曼從俄國人手中收回這個叛亂省後,保住性命的亞美尼亞裔似乎少之又少。

當時,凡城的亞美尼亞裔,更別提東土耳其和奇里乞亞境內的其他地方的亞美尼亞裔,有保住性命的可能嗎?誠如前面已提過的,俄國人的確為援助凡省亞美尼亞裔盡了自己的一份力,儘管他們五月抵達時已經稍稍嫌遲,而且接著在六、七月時犯下過度往前擴展的大錯。但我們絕不可漏掉俄國的戰時盟國所扮演的角色。前面已提過,一九一五年二月上旬,博格霍斯.努巴爾帕夏代表開羅的亞美尼亞全國代表團向約翰.麥克斯韋爵士獻策,如果英軍在亞歷山大勒塔登陸,奇里乞亞的亞美尼亞人會給予「無懈可擊且十足的支持」。同月更晚時,來自榟橔的亞美尼亞代表團向俄國人求援時,沃隆措夫─達什科夫向薩佐諾夫建議,由於榟橔距奇里乞亞海岸線,比提弗利司距該海岸線要近得多,由英國人或法國人透過兩棲登陸或暗中將武器傾置於海岸,來提供武器給那裡的亞美尼亞裔叛軍比較理想。基欽納和邱吉爾把太多心力擺在即將進行的達達尼爾戰役和接下來的加利波利半島登陸作戰,因而無法採納這些大有可為的建議,但這些建議並未就此石沉大海。一九一五年三月二十三日,美國亞美尼亞國防委員會的代表告知英國駐波士頓領事,「把志願軍送到奇里乞亞」一事已在準備,那裡「會有大批亞美尼亞裔居民揭竿而起,反抗土耳其人統治」,建議英國人供應武器給這些志願兵。結果,還是沒有下文。 ▶▶ 閱讀更多 西恩.麥克米金《終局之戰(上):鄂圖曼帝國的瓦解,和現代中東的形成》

 
血脈相承/從百年家族的疾病世代,窺見人類病症歷史
文、圖節錄自聯經出版
圖/聯經出版提供
挺過大饑荒、熬過戰俘營、跟著鐵達尼號撞冰山、參與諾曼第登陸搶灘、捲入器官醜聞案、全家一起變電視名人──這家人到底都讓我看了些什麼?

內容簡介:每個生命皆是宇宙中的一點,在點與點的串聯間,我們得以窺見屬於人類的大命運。《血脈相承:從百年家族的疾病世代,窺見人類病症歷史》講的是一個屬於個人、家族的故事,也是一場橫跨百年,人類掙扎向上攀升的大戲。串聯全人類命運的不是友誼、國家,不是DNA,而是流竄不息的永恆宿敵──疾病。本書作者麥坎一家的故事告訴我們,光細菌與病毒並不足以引發悲劇,時代與環境可能才是真正種下歷史疾患的主因。

作者介紹:史蒂芬•麥坎 ,英國演員,活躍於舞台劇、電視劇。他在BBC1957年開播的長壽劇《呼叫助產士》(Call the Midwife)中飾演透納醫生一角而家喻戶曉,並以此角色為主題,出版了一本書《透納醫生的病歷本》(Doctor Turner's Casebook ),呈現英國過去鄉村醫生的醫療環境、生活與困境。

搶先試閱:〈瘟疫/Pestilence(名詞)〉

1.具傳染力的流行病,甚易肆虐而造成重大傷亡。

2.道德上具有毀滅性或毒性的人事物。

自各個文明的曙光乍現,流行性傳染病就始終視人類家庭與社會如草芥,且許多古老的傳染病仍延續至今,未曾片刻稍離。傳染病是由微生物所引發的醫學疾病—但凡細菌、病毒、寄生蟲或真菌等微生物進入人體,便會破壞人體正常運作,使人病倒。傳染病的特徵是人傳人。自文明建立以來,群居的人類就不斷把聚落弄得規模更大、密度更高,連結更緊。而這就讓傳染病得以快速透過近距離接觸來建立起灘頭堡,進而經由聚落間的貿易或衝突擴散開來。

因為瘟疫實在太可怕了,所以人類祖先穿鑿附會地把瘟疫連結到某種黑暗的意識、或認為瘟疫的起源有著神的影子,再不然就是認為跟道德敗壞有關。瘟疫甚至在聖經裡登場,加入了天啟四騎士的陣容(另外三者為戰爭、饑荒、死亡),也就是預告人類將接受最終審判的神祕先知。對於人類祖先而言,瘟疫不只是一種災厄,這東西更是一種指標、一道審判、一種懲戒,其對應的是染病者與其近親在人格上的某些重大缺陷。

痲瘋病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痲瘋是一種經由細菌傳染,會造成患者皮肉嚴重變形的疾病,而正因如此,痲瘋病人有著被公眾排斥與歧視的悠久歷史。不少人類社會認定痲瘋病是上帝降下的處罰,患者是因為行為缺失而遭受詛咒。痲瘋病患會遭到孤立,會被健康者扔石頭且避之惟恐不及,由此患者會被迫以異類自居。針對痲瘋病的治療,《舊約聖經》的《利未記》給了非常明確的指示:

身上有長大痲瘋災病的,他的衣服要撕裂,還要蓬頭散髮,蒙著上唇,並且呼喊說:「不潔淨了!不潔淨了!」(《利未記》第十三章,四十五節)

現代人應該感到慶幸,因為現在得了漢生病(痲瘋病的官方名稱)去看醫生,醫生會對症下藥,而不會要求我們留特定的髮型,當然也不會有人拿小石頭丟我們。但距今並未太久之前,歷史上的人類都會出於集體恐懼,而在語言與態度上對受到傳染病殘害的人進行人身攻擊。亦即在某種意義上,患者與疾病(病原)被畫上了等號,人就是病,病就是人,兩者合而為一—又或者以斑疹傷寒為例,傳染病甚至可以成為象徵一整個種族的污名。

斑疹傷寒是靠被細菌感染過的蝨子傳播,這種細菌的名字是普氏立克次體(Rickettsia prowazekii)。這些蝨子在人類宿主身上吸血進食後,會排出帶菌的排泄物到人的皮膚上。這時人若覺得被叮了而去抓癢,染菌的排泄物就會被揉進蝨子咬出的微細傷口,傷口的主人就會得到傷寒。另一種可能是蝨子的排泄物乾掉而變得有如灰塵,進而飄散在空氣中,被吸入而引發感染。傷寒的發作非常快,症狀有頭痛、起疹子、譫妄(精神錯亂)、肌肉痙攣。發病五日後,病人的胸膛與四肢會出現色如瘀血的皮膚班疹。發病兩週後的死亡率落在兩成五與四成之間。斑疹傷寒跟幾件事有關係:擁擠而狹隘的住居、窮困,以及無法保持人身乾淨。這幾樣東西都是愛爾蘭大饑荒的正字標記,並且還跟著移民被帶到了利物浦的貧民窟。因此在利物浦,斑疹傷寒有個直截了當的小名,就是「愛爾蘭熱(病)」。就這樣,在語言的世界裡,病原體與一個民族合成了一體。

如果民族有民族性,那傳染病也各自有其獨門的特性。不同的傳染病有不同的傳染方式,不同的致命程度,以及不同的傳染速率。其中為了表示病原體的傳染力,科學家研發了一種量尺是病原體的「基本再生數」(basic reproductive number),通常縮寫為「R0」。基本再生數可以大致代表在人群沒有防護的狀態下,一名帶原者可以經接觸而造成染病的人數。病原體經空氣傳播的傳染病,比如說麻疹,往往具有極強的傳染力,R0的數值介於十二與十八之間—意思是一名帶有麻疹病原的學童,就可能造成十八名未接種疫苗的同學染病,惟麻疹造成死亡的案例相對罕見。換成是只經由體液傳播的伊波拉病毒,其疾病的R0值就只有一•五到二•五,但一旦染病,半數以上的人會因此喪命。所以今天若有種病原好傳染又容易致命,就會產生出一種危險性極高的疫病,歷史上很出名的一個案例,就是令人聞之色變的傳染病:天花。

天花是由同名的天花病毒(variola virus)引起。感染起源於病人呼出的口沫微粒被人吸進身體,或者是病人的體液因故進入了健康者的口鼻。天花的R0值大約七,傳染力在傳染病中算不上最強,而且要染上天花,你得跟病人長時間近距離接觸才行。但只要條件對了,例如侷促的生活空間加上密集的都會人口,天花也可以星火燎原。一旦得到天花,會有相當長的潛伏期—算起來大約兩週吧。一開始,天花患者會產生有如感冒一般的症狀,體溫會上升,接著人會惡心想吐。過上幾天,紅斑會出現在患者的嘴、喉嚨或舌頭上。這些斑點一冒出來,就代表病毒已經能隨著受感染的唾液傳播。這之後兩天之內,正字標記一般的斑疹就會開始顯露在患者的額頭與臉部皮膚上,再經數日後從頭臉朝軀幹與四肢擴散。在最常見的一類天花裡,這斑疹會發展成深入皮膚而且有硬度的膿皰,覆滿整張臉跟整副軀幹,然後會流出惡臭的膿汁。最終這些膿皰會乾掉而結痂、脫落,讓病人外表變得坑坑疤疤,雙眼還可能因此失明。當然我說的是人沒死的狀況,因為天花的死亡率是百分之三十起跳,兒童染病更有八成的人難以存活。

天花是一種古老的災厄。在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身上,就有他得到天花的證據,而那已經是三千多前年的事情。據信在西元前的一千年間,貿易將天花從印度帶了出去,傳布到了中國。另外在十一、十二世紀,天花則被認為跟著返國的十字軍一起踏上了歸途,來到了歐洲。 ▶▶ 閱讀更多 史蒂芬•麥坎《血脈相承:從百年家族的疾病世代,窺見人類病症歷史》

 
做事先得學做人!/被同事算計,如何反擊讓對方自食惡果?
文、圖節錄自時報出版
圖/時報出版提供
江湖在走,態度要有!

我們不為五斗米折腰,但可以優雅下腰

內容簡介:做事真的不難,做人才是真的難!就算一身好技藝,也不得不搞定職場人際關係!奧妙無比的職場人際學,絕不是逆來順受或默默承受,而是學會四兩撥千金,保護自己,漂亮地反擊,借力使力化解惡勢力,成功升級!唯有搞懂職場暗黑學,才能找到翻身之道。

作者介紹:織田紀香 ,職場經驗20年,國立臺灣科技大學EMBA管理研究所畢業,曾擔任過KKBOX副總經理、關鍵數位行銷總顧問、久大資訊總經理特助……,現在自己成立諾利嘉股份有限公司。從基層、領著低薪的上班族開始,創業第四次,過程中滿是各種血淚,一步一腳印,累積職場經驗,努力實踐人生。

搶先試閱:〈被同事算計扯後腿, 如何反擊讓對方自食惡果?〉

新鮮人狀況劇

不論有意或無意,職場工作難免被人背刺、插刀,進而影響情緒,甚至在同事心機的設計之下,不小心成為箭靶,遭遇一些難以解釋的狀況,即使跳到黃河也洗不清。身為職場新鮮人,職場經驗不足,敏銳度不夠,不小心踩了別人的底線,卻被刻意報復, 本來上班只是想要單純地工作,卻成為一種奢求。

尤其,有些同事行事風格比較有攻擊性,常會讓新鮮人覺得: 「咦?我怎麼莫名其妙被捅一刀?」不管對方背後動機為何,每天要應付工作,還要處理同事之間的爾虞我詐,實在讓人崩潰。特別是當一些刻意小人的行為發生,相對經驗較不足的新鮮人能不能高EQ 地去處理應對,可以說是必學的生存法則。好比說工

作中,因為自己的失誤,造成對方的誤解,在之後的相處上,很明顯感受到對方的敵意,這類有形壓力伴隨著每天大量的工作, 勢必會影響工作情緒,進而破壞工作成果。

當新鮮人變成驚弓之鳥,開始擔心許多事情,對人際關係處理上特別敏感,一點小事情就會驚動自己與他人,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成草木皆兵的狀態,工作起來就會很痛苦。在職場上,如果能事先理解人與人相處必然會有一些摩擦或爭執,好好掌握「對事不對人」的工作EQ,不受情緒影響判斷,做任何事情時,至少不會成為過敏兒,只要碰到小事雜事鳥事都覺得是無法解決的人生大事。

紀香的逆襲

擔任網頁設計職務時,有一位同事不是很喜歡與我相處,可能是我溝通的問題、外表的問題、人格的問題,不論是什麼問題, 每每與他討論工作項目時,都必須忍受他的不耐煩。壞態度事小, 有時他會刻意隱瞞客戶資訊不提供給我,令我在工作的時候很困擾。

有次在任務交辦的會議之中,我問他:「請問客戶有沒有提供相關的設計規範、內容資訊?」他回答我:「設計沒有特別規範, 內容還在跟客戶要,你先配合做就是了。」因為我資歷比較淺, 他這種態度我也無法多說什麼。

直到交件時,我把設計完稿的作品寄出去,沒想到竟收到客戶非常憤怒的回應:「我們提供的設計規範沒有看嗎?我們是品牌公司!你們不懂得按照規範上的字型、顏色、行距做設計嗎? 未免過度外行,拿出一點專業好嗎?白白浪費我的時間,請貴公司主管做好管理,別讓沒經驗的設計耽誤專案時程。」莫名被客戶罵了一頓,我非常傻眼,不知該做何反應,腦袋卡在「設計沒有特別規範」這個資訊裡。

結果,情緒一上來,在毫不冷靜的狀態下,我直接回信:「貴公司並未提供任何設計規範,我也詢問過此事,獲得是不需要設計規範才開始執行此案,請貴公司先理解內部作業是否有疏失。」這封信寄出,不僅讓客戶更加火冒三丈,主管也怒罵我一頓。客戶轉寄了先前提供給另外一位同事的設計規範信件,並強調資訊早於兩個禮拜前發出;只是負責同事沒有將信件轉給我,而且還堅持他沒有說過「設計沒有特別規範」這句話,一口咬定他有轉寄給我,是我的信箱漏信了。

有過這次經驗,後來只要與該位同事有協同作業的狀況,變得特別小心。只不過,我情緒性的回信已造成公司傷害,主管不僅斥責我,連同老闆也無法接受客戶那邊一直抱怨我們的不專業, 進而把整個部門叫過去罵了一頓,所有人都因為我那封不理智的回信遭到連坐。自此之後,我不僅被冷落,同事們也不想與我說話, 只有單純工作上的互動,連招呼都顯得很多餘。工作每況愈下,同事不再支援我,很多事情做起來孤立無援,為了想挽回這番困境, 我試圖想解釋、討好同事們,但裂痕已難彌補。

不久之後,我又再度因為同事告知我客戶沒有提供素材,而被要求「憑空」做出客戶需要的主視覺。居中協調的同事強調, 因為客戶預算少,也不是很熟網路,想要做網站卻什麼資料都沒有,所以要我從主視覺開始,自己想辦法做出客戶想要的元素, 把少得可憐的資訊科技化。我耗費整整兩天打磨整個視覺,因為手邊完全沒有任何素材,只好用手繪的方式進行。結果交件後客戶大冒火,質問我們:「哪來這麼不專業的設計?我們是科技公司, 怎麼會用手繪的素材呢?」有了上次教訓,我不敢再辯解,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

後來只要遇到有人陷害我,我都不會刻意告狀,而是順著對方想要的方式走,看看他到底想做什麼,再借力使力展現自己危

機處理的技巧。畢竟走在路上也是會不小心遇到瘋子,Bad things always happen !既然是在所難免的,與其在原地抱怨自己倒楣, 不如學會好好解決它的智慧。

倖存者聯盟

借力使力永遠都是最佳的執行對策。比方說前面提到的例子, 當客戶說到:「我們有提供設計規範,為何你們沒有按照著使用!」身為新鮮人的你或許可以這麼回:「抱歉!可能是我電腦設定的字型跟排版跑掉了,因為輸出檔案時沒有一併將字形、格式套入, 導致此問題發生,造成困擾處相當抱歉。」將客戶的注意力從「專業能力不足導致此結果」試著轉移到「因為一時的不小心而忽略, 並非故意」,至少在客戶心中不會是一翻兩瞪眼的結果。尤其, 從客戶的反應必然可以得知已提供規範,只是內部溝通不良,其實就是同事挖坑給我跳。而既然已經跳了,真的沒必要把所有人拖下水。

更高明一點,後續還能夠藉這機會做球,例如在工作內部檢討會議上,提出「經上次客戶詢問後,客戶有提供設計規範,但我這邊沒有收到,可能是信箱出問題,或是不小心誤刪,甚至是客戶

寄錯到其他人信箱,還請大家多見諒,日後會主動先向客戶詢問, 以防設計都做完了才發現。」說法講得好聽,同事們聽了不刺耳, 以後還能夠好好妥當地往來。要是主管知道其實客戶有提供資料給特定同事,可再藉此延伸,用「真抱歉給大家帶來困擾,同事很忙, 是我自己沒有主動詢問他,這次是我自己做事不謹慎,不懂得為同事分擔」的說法,主動給對方一個台階下,打好同事間的關係。

對新鮮人來說,用逆轉危機來反擊,才能顯示你的智慧,尤其外在環境很糟糕、同事對你很不友善時,一定要用智慧把危機化為轉機,再將轉機變為成功的契機。不要拘泥於現實所遭遇的困難或問題,也不要拘泥於眼前碰到的不合理,而是試著將這些不合理重新解構分析,最後順勢而為,化解問題,皆大歡喜。

不要害怕直球對決,但也不要硬碰硬,職場上硬著頭皮幹,下場通常都很不好。解決問題的方式應該是在充分了解狀況後,施一點巧妙的小招數、稍微包裝一下語言,把球做給老闆、做給同事, 盡量在溝通話術上做到「哇!你還蠻會說話的啊!真懂事!」, 可能原本想故意找你麻煩的同事,就會知難而退了。對方就算想打壓你、扯你後腿,也會因為你每次都能成功破解而卻步。

報復企圖攻擊你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表現出最友善、最無私也最無害的一面,用智慧與幽默化解各種職場惡意,試著做球給對方令他得分,只有他好,才會對你好,連帶著老闆和客戶才會喜歡你、看到你的優秀。

IMPORTANT ATTITUDE

萬一經過多次的艱難險阻,你也充分顯現處理問題的智慧和高情緒管理,老闆或同事卻還不能理解你的話,這種公司無需多留,因為你有本事到任何更好的地方去。 ▶▶ 閱讀更多 織田紀香《做事先得學做人!職場生存必備學》

 
精準購買/比「斷捨離」更極簡、永續的究極之道
文、圖節錄自商周出版
圖/商周出版提供
斷捨離,然後呢?

其實我們最該學會的是──挑選耐用、實用、合用的物品,過著愛物習物的生活!擺脫過度消費、提升自我價值的選物哲學

內容簡介:你希望自己的購物行為,都是出自於無窮無盡的物欲,以及商人的唆擺嗎?廣告人最誠實的揭密,讓人擺脫過度消費的陷阱。這是現代人最該反思的議題,也是讓人生煥然一新的生活練習!

作者介紹:塔拉.巴頓Tara Button ,直至2016年止,塔拉.巴頓一直在廣告業工作。不斷洗腦人們消費購買他們不需要的物品,讓她感到相當矛盾且沮喪。

三十歲生日當天,她收到了來自姊姊的一只名牌鑄鐵鍋。每當用這只鍋子時,她便不由自主地想:「如果我擁有的每樣東西都像這個鍋子那麼耐用,那我就不需要常常買新鍋子了。」這個念頭在她腦海中縈繞了好幾個月,於是她下定決心開創一個名為BuyMeOnce(只買一次)的網站,於網站中推薦精選耐用的商品,網友可從網站中的連結進入導購頁面。不消幾天,便獲得Telegraph大幅報導,因而聲名大噪。

搶先試閱:〈精挑細選和盲目消費〉

生命中最好的東西並不是東西。 ──阿爾特.巴克沃德

精挑細選是一個很簡單的概念,但剛開始實踐時,你或許會覺得很難,這是因為我們都已習慣了相同的思考模式,也就是盲目消費。

乍聽之下,盲目消費似乎是很自由和有趣的事。富二代上傳的Instagram每張照片,和所有的開箱影片,其實都是在炫耀盲目消費,只是他們沒有明說罷了。盲目消費是很危險的事,因為它會讓我們變得過度崇尚物質享受,到了病態的程度。所謂病態的物質崇拜,就是過度在乎我們的財產、物品和地位。崇尚物質的人比較不大方、不可愛又不健康。他們比較不願意幫助他人,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滿,比較不關心環保,容易沉迷於賭博,容易負債,比較孤獨,也沒有長久和知心的朋友。崇尚物質的小孩在校表現也較差。總而言之,崇尚物質是很糟的事。

但除了廣告業者和政府,我們身邊的朋友和孩子也不斷地對我們施壓和暗示,要我們著重物質事物。最要命的是,我們每天平均要看到五千則以上的行銷訊息。這對我們當然會造成負面影響。研究顯示,只要讓某人看幾張奢侈品的照片,或提到「地位」或「高價」等字眼,就能讓他變得沮喪,讓他想贏過別人,並讓他變得比較不願與別人和睦相處。蒂姆.凱瑟(Tim Kasser)近二十年來一在在研究物質主義的影響。在他看來,物質主義會造成一種拉鋸效應(see-saw effect)。

在行銷訊息的刺激下,我們很容易把自己視為「消費者」,而不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分子。我們會關注於對物質面的追求,例如提升自己的地位和競爭力。我們崇尚物欲的負面想法會大量冒出,但服務社會、維繫人際關係、寬容、信任和合作等正面想法,卻會不斷流失。這些正面想法才是讓生活快樂圓滿的關鍵。

你一定聽祖父輩說過,過去的生活比較美好,人們也比較善良。說的一點也沒錯。近幾十年來,人們愈來愈執著於對物質的追求,我們的社群意識和彼此間的互信也不斷降低,大家也變得更不快樂。

追求物欲為何會讓我們變得更孤單?廣告和社群媒體一直在營造一個迷思,讓人們誤以為只要你在物質上更富足,別人就會更喜歡和尊重你。人人都想與眾不同,都希望獲得別人的讚賞,因此我們才會在意自己的外貌和成就,購買高檔商品,希望藉此贏得他人羨慕的眼光。但就算我們能藉此得到讚嘆或交到朋友,這些收穫也都很虛幻,因為那是靠我們的身外之物所獲得的,我們認清這個事實後,會發現自己其實並沒有知心好友,而且也得不到滿足。因此我們努力地向他人展現自己擁有的物品、地位和成就,想藉此得到關愛。但我們卻沒有想到,我們關注的一直都只是自己,而不是和他們的關係。人際關係是快樂的根源,但過度關注自己的人是不可能發展出良好人際關係的。

為何產品愈來愈不耐用?

所謂的「計畫性報廢」,指的就是有人故意讓產品變得不堪使用。為何有人要這樣做?

計畫性報廢的發生,主要可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物理性報廢,也就是生產商「故意」製造出容易壞掉的產品。另一種是心理性報廢,也就是讓消費者「相信」他已有的產品是不堪使用的。這兩種方式在上個世紀大行其道。在各廠商的共謀下,我們的消費習慣就此改變。

在一九三○年代,歐洲人仍想方設法地製造更持久耐用的物品,但美國的產品設計者卻替報廢所造成的浪費找藉口。他們的說法是:歐洲人已經把當地的自然資源消耗殆盡了,但美國仍有滿山遍野的森林可以砍伐,有大量地底原油等待開採。

有些人很擔心過度浪費和環境破壞的後果,但他們看到便宜的新地毯上市時,很快就把擔憂拋在腦後。這時美國正面臨到生產過剩的問題。在大蕭條時,美國已經是個能快速生產大量物品的國家,只是這些物品在美國銷售得並不順利。

一九三二年,俄裔美籍的伯納.倫敦(Bernard London)提出一項野心勃勃的計畫,名稱是「以計畫性報廢終止大蕭條」。倫敦注意到人們在經濟蕭條時,會盡可能將就於還堪用的物品,較少花錢購物。因此他建議為所有物品訂下使用期限,無論是鞋子、汽車、房子或帽子。物品的使用期限一到就會被宣告「死亡」,人們也必須把「死亡」的物品交給政府銷毀,否則就會被罰款。過期物品被銷毀後,人們只好再去買新的。

這個計畫一直沒有實行。也許是因為政府也清楚,如果強迫人民交出財產銷毀,大家一定會用選票還以顏色。

雖然這項計畫並未付諸實行,有項行動卻在暗中展開。為了改變商品和消費習慣,商人、政客、製造商和廣告業者串通一氣,希望將人民變成消費者。其實他們一直在暗中勾結。

在被證明確有其事的計畫性報廢事件中,最有名的就是「燈泡陰謀」。

燈泡的品質在一九二四年前,已經在不斷改善中,有些燈泡甚至能持續照明長達兩千五百小時。後來幾家世上規模最大的電器公司的代表,其中包括歐司朗(Osram)、飛利浦(Phillips)和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於聖誕節前夕在日內瓦集會,密謀一個違反聖誕節精神的計畫。

他們在一間狹窄的祕室開會,決定組成一個祕密團體─「太陽神壟斷聯盟」(Phoebus Cartel),並一致同意將燈泡定期送到瑞士測試,以確認燈泡會在一千小時內損壞。他們甚至達成一項約定:燈泡的使用壽命如果超過一千小時,就要依照超過的時數罰款。

燈泡壽命一直在穩定下降,直到它到達壟斷聯盟設訂的目標。這時燈泡的平均壽命已變成一千零二十五小時左右。

這些廠商是如何說服消費者,讓他們購買壽命較短的燈泡?廠商對消費者的說詞是,改款的燈泡變得更省電,亮度也增加了。雖然新款燈泡的壽命還不到舊款燈泡的一半,價錢卻變得更貴。

數十年來,人們一再要求製造更耐用的產品,但這種要求一直遭到忽視;而計畫性毀壞卻大行其道。

製造無法修復的產品──似壞實好

或許有人會說,商人本來就是以追求利益為目的。但我覺得為了利益而傷害群眾和地球,是一種危險、短視、自私又可恥的做法。還好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也有反制的能力,但我們必須先知道如何使用這種能力。

當你碰上計畫性報廢的商品時:

一、不要忍氣吞聲,把你的要求提高。

有一項對商品耐用性的調查指出,小家電的壽命如果不到三年,就會讓我們無法忍受。如果它的壽命超過七點七年,我們就會很滿意。我覺得我們應該要提高標準。就快煮壺或烤麵包機這類單一功能的小家電而言,它們理所當然就該有幾十年的壽命。我們會對能用上七、八年的小家電感到滿意,是因為我們太常遇到短命的小家電,已經習以為常了。

二、搜尋要求修改法律的請願行動。

法國已經制定一條防止計畫性報廢的法律,不論是哪家公司的負責人,只要他被發現採用「故意報廢」策略,就要入獄服刑兩年,並受到公司總收入百分之五的罰款。我認為世界各地都該採用這條法律,我也會努力實現這個理想。

物品損壞時該怎麼辦?

一、請通知「終身受用」網站。我們成立這個網站的目的,就是建立全球最大的產品耐用度資料庫。

二、向生產公司表達你的不滿,接著寫一則線上評論,讓其他人知道你使用的產品有多長的壽命。

三、請你家附近仍有維修技術的維修員幫忙。我們需要更多這種人材。

四、試著自行修理。

購買東西的注意事項

一、找出那些在單獨評測中,使用壽命較長,而且保固條件最好的商品。

二、問問你家附近的維修人員最推薦哪種機型。

三、盡量買本地出產的商品,避免購買標準較寬鬆的海外工廠製品。

四、購買「終身受用」網站認證的產品,以實際行動表達你對耐用度的重視,這樣就能促使更多公司提高對品質的要求。

五、向生產公司詢間,他們零件備料的庫存年限,和最常修理的部分為何,並考慮是否該買這些零件備用。

▶▶ 閱讀更多 塔拉.巴頓《精準購買:比「斷捨離」更極簡、永續的究極之道》

 
相親路上滿是珍禽異獸/只要活下去,總會遇到更奇葩的人喔
文、圖節錄自三采
圖/三采提供
#改編自真實相親現場  #各款萬中選一的相親對象 #一段笑中帶淚的求愛故事#真愛不是不到,只是時候未到......嗎?!

內容簡介:二十九歲這年,我相親無數,卻在為孤獨終老做準備。到底在戀愛這條路上,我還能否找到Mr.Right?

作者介紹:酸菜仙兒 , 本名劉佳寧,瀋陽姑娘。28歲初戀,相親認識的。「豆瓣閱讀•小雅獎」得主。想成為一個自由地講故事的人。

搶先試閱:〈我的相親對象給我介紹相親對象了〉

第二天上班,我在食堂吃飯的時候,瑩瑩湊了過來,跟我說:「映真,妳別生氣啊,周書養就是那個樣子,不會說話的。」

我說:「我有什麼好生氣的,我覺得他人挺好,就是和我不合適。」

瑩瑩一臉的感激,說:「映真,妳真是太好了!就他這個人設啊,我給好多女孩介紹,人家連見都不肯見的!就是妳,不僅見了,還不說他的不好。妳真是好女孩,以後肯定能找到更好的!」

我說:「謝謝妳,瑩瑩!謝謝妳祝福我,也謝謝妳給我做紅娘。」

瑩瑩彷彿更興奮了,用她小巧玲瓏的鼻尖在食堂三百六十度的範圍內點了幾下,說:「妳看,這個、這個、這個,還有這個,現在都沒男朋友呢!可是人家全都看不上周書養,見都不肯見的!這麼勢利的人,我看她們以後能找個什麼樣的!」

原來在瑩瑩看來,周書養這種人的存在是檢驗女孩觀念俗雅的一把尺規,是男人理性社會的反骨,也是女人感性世界的軟肋。

瑩瑩繼續給我唱讚歌,說我有多麼多麼好,在這物質的世界上有多麼多麼難得,說得我連餐盤裡最愛的雞腿都不忍心啃一口,彷彿我這個在瑩瑩口中純潔而高尚的靈魂就會被這一口油膩的世俗給玷汙了一樣。

瑩瑩說個不停,直到食堂裡只剩下我們兩個的時候,我終於忍不住和瑩瑩說:「瑩瑩啊,妳到底想說什麼?」

瑩瑩這才說:「映真啊,妳、妳可別把周書養刪除了呀。」

我擦了擦嘴,說:「走吧,我還想睡一會兒呢。」

周書養還是繼續給我發微信,關於繪畫啊、早飯啊、天氣啊、工作忙不忙等可聊可不聊的問題。我當然沒有刪除他,但是有一搭沒一搭地回覆,嗯嗯、啊啊、哦哦、好的,心想時間久了,他自然就會明白我的意思。他是個驕傲的畫家,他的驕傲就像冰淇淋的那個尖,也許會隨著時間和世俗的溫熱而漸漸化掉,但我一口都不舔。

週五,楊照給我打電話,說要介紹一個人給我認識。

我問:「是誰?」

他說:「妳來了就知道了。」

我說:「幹嘛搞得那麼神祕。」

他說:「一會兒我把時間地點給妳微信發過去,別忘了。」

我說好。

他說:「等一下。」

我問:「還有事?」

他的聲音裡帶著神祕的笑意說:「一定要穿得漂亮一點過來,知道嗎?」

我的腦袋裡彷彿被人點亮了一盞燈。他不這樣說我還只是懷疑,一這樣說,我以為暗示已經非常明顯了。掛斷電話,我忍不住沾沾自喜,我的相親對象都在給我介紹相親對象了,我可真厲害!

為此,我特意梳洗打扮了一番,和我媽彙報晚上不在家吃飯了。我媽一看我的行為,問我:「和誰?」

我說:「和楊照。」

我媽聽我說完,就把剛拿出來的牛肉又放回冰箱裡,然後興沖沖地和我老姨吃飯去了。

我準時來到了之前約好的地方。他的辦公室沒人,但是門是開著的,我給他發微信,問他在哪兒,他回我:

還在開會,大概二十分鐘以後能結束,妳先等我一下,駱老師會比我先到。

駱老師?應該就是他給我介紹的那個人吧。我回他:好的,謝謝你,我會好好表現的。

正在我思考是直接站著迎接駱老師,還是先坐著然後再站起來迎接駱老師的時候,上次看見的那個山羊鬍走了進來。我的屁股正好停留在站與坐的中間,懸在空中,被她驚訝的主人沒羞沒臊地撅著。

「駱……老師?」

山羊鬍倒是很友善地伸出手來。「妳好,妳是吳映真吧,我是駱黎。」

「咱們不是第一次見面了。」駱黎微笑著說。

是呀,面試的時候見了一次,在西馬見了一次,這是第三次了。他揭穿了我在楊照面前的謊言,也知道我和楊照是相親關係,然後楊照還介紹他來和我相親?!

我說:「那什麼,咱們之間可能有點誤會,楊照就說讓我來拿點東西,拿完我就得回去了,我媽還等我回家吃飯呢。駱老師再見!」

我就像個小學生一樣還和駱老師擺了擺手,準備繞過他跑掉。

駱黎說:「先別走,我知道之前我們有誤會,但是其實我對妳的印象還是挺好的。」

我轉過頭看了看駱老師,他的笑容很真誠,我就沒走。

駱老師挺熱情,他說:「小吳,咱們先坐著吧,坐下說。」

楊照的辦公室裡有一個雙人沙發,他看著我坐下,他才坐下的。

我心想,既然他都這麼說了,也許可以試試呢。

駱黎說:「楊老師說妳很想入設計這一行?」

由於剛剛見過孔雀先生,我對這種能主動找話並且話很投機的男生有了更多的好感。

我忙說:「是的,從小就想當設計師。」

駱黎說:「這很好,像妳這樣,已經進入社會很多年還能堅持小時候的夢想,真的挺難得的。」

我說:「對,也不是堅持,就是總是放不下,總會去想,如果有機會就一定要去試一試,總是這樣想。」我無奈地笑了笑。「也許這算是堅持夢想,但也可能算是不務實、不實際,也許我做設計還不如做企劃更上手、更賺錢,可是就是……就是想去做。」

駱黎說:「所以如果有機會,妳願意嘗試是嗎?」

「我願意全力以赴。」我說。

駱黎點點頭,接著說:「可是,我很好奇妳的期待值在哪裡?妳看,有些人是天才,比如畫出《千里江山圖》的王希孟,比如作出《費加洛的婚禮》的莫札特,或者是寫出《夜鶯頌》的濟慈,天賦異稟,這個誰也沒辦法。還有一些人透過非常的努力,最終也站在了金字塔的頂端。可大多數人呢,也努力了,最終還是平平淡淡,只是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而已,沒什麼大成就,比如說,我這種。」

我笑說:「駱老師太謙虛了。」

駱黎也笑,繼續說:「所以妳說妳想要做設計,我不知道妳想要做到什麼程度。」

我說:「十八歲的時候,我有兩個以為,以為時間還多,以為懷才不遇。歲數大了,我就明白了,時間再多,也不都是自己的,除非吃穿不愁又可以自由支配。至於懷才不遇,嘿嘿,我要是小仙女本尊我早就變身了,魔法棒這種東西,是可遇不可求的。」

駱黎點點頭。

「所以現在我還在努力尋找機會,但不會心存幻想了;想太多沒有用,還是要腳踏實地。歲數大了才知道,其實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就已經是個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如果能做一個像駱老師這樣的普通人,那我就此生無憾了。」

駱黎笑說:「小吳謙虛了。」

我忙說:「以後還請駱老師多指教!不過,請千萬不要讓我的老闆知道我的想法,這可不是一個好員工的想法。」

駱黎點點頭,說:「我明白。」

我有點奇怪,隱約感覺這不像是一場相親,倒像是一次面試。也許和大學老師相親就是這樣吧,我想,但話題真的不能再往設計上引導了,這樣會顯得我太過功利。

「駱老師平時喜歡做什麼呀?」我主動出擊。

他稍微愣了一下,說:「平時也就是看看電影,帶帶孩子。」

我心裡咯噔一下,原來這是個單親爸爸。 ▶▶ 閱讀更多 酸菜仙兒《我的相親路上滿是珍禽異獸:只要堅強地活下去,總會遇到更奇葩的人喔》

 
閱讀筆記
格子舖/總是不在這裡
夏夏聯合報
推薦書:孫維民《格子舖》(聯合文學出版)

輪子不再抓住軌道

像萎縮的手及床欄

讓平行終於交叉

打一個死結

引擎不再重複字句

如痰或積怨。

(孫維民〈夜車〉)

自工業革命以來,以大量且快速生產為目的的工廠蓬勃建立,人類的生產行為被全面性的改造,這其中包括固定時間從住家前往工作場所,以及如同機器般勞碌一日後下工返家。人們花更多時間在路上,在移動中,稱之為通勤。

同時間蒸汽火車的發明,讓一次性載運人群成為更有效率的交通方式,包含車站建築體、班表、車廂文化、以此發展出來的時間觀念等,也一點一滴在人們的觀念中成形。

幾乎每個人在一生當中,都有過或長或短的通勤的經驗。那是一個恆常移動/靜止的狀態。火車是其中一種選擇。

在車廂中,我們靜坐在編有號碼的位置上,列車卻在快速移動中,使靜止並不真的靜止。因為「正在」前往,像是從時空座標上暫時逃逸,不屬於任何地方,總是「不在」。當這樣的狀態融入日常,甚至是不得不的必須,有人的靈魂會因此飄昇,從此後生命所見到的每一扇窗,都是列車上正在瞬間變換風景的車窗。

讀孫維民散文集《格子舖》,正是這樣的體驗。

孫維民向來以詩人的面孔為讀者所熟知,在他的詩中常見對生活的深刻觀察與洞見,以及對生命的反覆思索,以簡練、節制的字句呈現。自上一本散文集《所羅門與百合花》後,歷經二十多年的累積,重新整理舊篇與新作,集結成作品集《格子舖》。

《格子舖》內容多是長年往返於工作地與居住地的通勤列車上隨筆而寫。舉凡車廂中尋常的對話或不尋常的各色人物、突然在月台上跳起舞來的車掌小姐、車站廁所外的樹,因著每日路過,並時刻地內在書寫,這些一閃而逝的面孔與景色猶如上千張影像的疊合,不經意的偶然終於展現出厚實的必然性。也因著有足夠的從容、謙卑,作者在字裡行間讓渡出完整的空間,客觀冷靜地寫下車裡車外的世界,在嚴謹之中有包容。

列車從未停止,在抵達之前,持續書寫是記錄「不在」的證明。如果詩是作者對人生的提問,那麼在「格子舖」中,我們或多或少能挖掘出部分的解答。 ▶▶ 閱讀更多 聯合文學《格子舖》

 
到底該讓孩子快樂學習?還是學業至上?
鍵人在下曾經在數間小學任教過,其實有一些想法提供給迷網的父母們參考,或許有些父母打定主意就是要讓孩子快樂學習成長,也有些父母還在猶豫迷網,但我相信有更多父母沒有思考到底該要給孩子什麼樣的學習歷程?父母想要給孩子什麼要的學習?

騎行後山 踩踏台11線風景
「八嗡嗡自行車道」原為舊台11線,今規劃成自行車道,大部分的路段貼近海邊,騎行途中隨時伴著迷人的海景。離開台11線,轉進靠近三仙台的比西里岸部落,可見由拉黑子率領族人以漂流木創作、重現當地養羊風光的裝置藝術「領頭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