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區議會改制,是反送中運動落幕、香港國安法實施、香港政治架構重組之香港大變三部曲中,第三部的最後樂章。由新制公布到年尾重組、再到隔年新區議會現身,香港治港新政才算完成。區議會改制與之前政圈傳說大致相符,既未如國安法實施後有人主張的徹底取消,也未如改制討論中有人提出的不要選舉,而是參照立法會改制,是改職能、換賽道、加門檻、裝天花及定角色。
改制的終極目標,用主持人的話是要「矯正現行制度下區議會議員政治及民粹議題掛帥的問題」,而用較簡潔的話來說,是要去區議會的「三化」,即去政治化、去民粹化及去準議會化。
理解北京和香港「三化」之心,可由三條時間線的延展交疊來看,一條線是區議會的四十年,一條線是區議會的廿三年,一條線是區議會的最近三年。
看區議會的四十年,是說其一九八二年誕生,那年首屆區議會選舉引入直選,一直發展至二○二○區議會選舉的結果。區議會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說的是英治時期政治之變引動後來香港政治之變。被指為民粹化的民生議題分量加重,一定程度上隨區議會出生和成長。
區議會廿三年這條線,說的是主權移交後,首任特首董建華改變香港原來的三層架構,取消了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兩局,客觀上卻為區議會打開了通向立法會之門。二○○○年港府進行區域組織改革,向區議會增資源、加職能,區議會英文名改為「District Council」,算是趨向準議會的開始。
第三條線以過去十年為期,那是二○一三年面對香港是否要走「雙普選」之路,港府開始近一步籠絡區議會,當年的施政報告給每區議會預留一億港元,港府決定修法到二○一六年取消區議會的委任議席,當時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地區問題地區解決」理念。
從那時起,愈來愈多年輕人走進地區選舉,到後來區議員以年輕人為主,年輕人當然不滿足於給居民送湯送水,會想更多、說更多,這是區議會所謂政治掛帥的來因。
這三條線交織重疊,才有了二○一九年區議會選舉的雷聲滾滾。那次投票人數和投票率創新高,結果是令人震撼的非建制派拿到八成六議席。
有人認為,區議會選舉結果可能比大遊行更震撼。香港特首李家超在公布區議會改制方案時,說了句區議會以前「行錯路甚至走到懸崖邊」,又說不容許有人抱著香港跳崖,因此有區議會選制「改正」。
然改制出怎樣一個區議會已不重要,區議會的「三化」功能□去,對香港影響如何,才值得觀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