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7日 星期二

萬一外資大量撤離 楊金龍:將採外匯管制


【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快藉由此份報來看你不曾發現的風景!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09/28 第545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萬一外資大量撤離 楊金龍:將採外匯管制
記者林縉明、巫其倫、余弦妙/台北聯合報
美國激進升息、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加溫,近期股匯市動盪不安,引發國人關注。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天在立法院表示,萬一出現大量資金撤離,將會採取外匯管制手段;管制前,會了解資金撤出情況,密切注意動向。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昨天質詢財政部、金管會,萬一兩岸情況緊張,美國大幅升息、股市大跌,如何因應。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措施最極端的是限空,卻是雙面刃,如果到「非和平時期」當然會採更極端措施,但須審慎處理。財政部次長阮清華則表示,目前國安基金總額為五千億元,過去七次進場最多為二千多億元;但國安基金功能為「點火」而非拉抬股市。

曾銘宗追問,假設台海兩岸緊張情勢升溫,外資大規模撤離一千億美元以上,甚至是五千億美元以上,央行是否還有更有效的工具可以因應?

楊金龍回應,假設真的發生無法因應的狀況,首先要先密切注意外資動向,若發生外資大量撤離,央行會研擬管制措施,但這之前要先了解資金撤離狀況嚴不嚴重,畢竟股匯市息息相關;但他也強調,若以我國目前外匯存底五千多億美元來看,假設外資撤離的資金超過一千億美元,我國仍足夠因應。不過,楊金龍也強調,所謂資本進出管制的前提,要建立在外資大規模撤離情況已經到了央行無法控制的地步。

匯銀人士昨聽到央行提到外匯管制直呼震驚,雖然都認為管制應該是最後手段,且外匯市場不可能「說關就關」,但國際資金最關心流動性,擔心此言等於提醒外資要更加注意台灣市場的風險。

財經官員解釋,外匯管制可說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不會輕易上膛,央行也不會輕易關閉外匯市場,最多只是限制部分的資金匯出。

 
新聞眼/穩匯大刀 副作用猛
本報記者巫其倫聯合報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天罕見提到「外匯管制」字眼,令國內匯銀人士及學者頗感意外,紛紛呼籲央行不宜動用此「大刀」,否則恐對外資在台信心造成嚴重衝擊,不僅長期無法穩定匯率效果,短期還會加速資金大幅外逃,甚至進一步引起美國老大哥緊張關切。

美國今年啟動劇烈升息,強勢美元使非美貨幣全面走貶,外資大舉匯出,新台幣匯價今年以來貶值壓力大,已從年初廿七點七元價位一路貶至昨日收盤價卅一點七八元,持續朝二○一九年的前一波台幣低點卅一點八元測試,貶破卅二字頭關卡岌岌可危。

新台幣今年貶值逾百分之十一,但貶幅仍低於日圓、韓元等亞幣,楊金龍在立院說出「外匯管制」猶如打開「潘朵拉盒子」。

除了台灣經濟發展初期、外匯短缺時代才可能動用外匯管制、複式匯率等手段進行價量穩匯,台灣前一次提到外匯管制措施已是一九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此時市場還未出現金融危機,楊金龍卻提到外匯管制,難免令人質疑,央行這波進場穩匯是否不如以往有信心?

目前實行外匯管制國家,除了中國大陸,還有委內瑞拉、伊朗、緬甸、越南等國,主要經濟體僅大陸。有銀行圈人士認為,穩定市場有太多工具可用,假如利差真的太大,還可以透過升息手段,央行主動提到最背離市場的工具等於「開倒車」,與大陸一樣使用不透明的管制手段。

另有學者說,我國是開放經濟體,除非是極度可怕情況,例如市場有很大的禿鷹,或是兩岸發生嚴重軍事衝突等,才有必要走到這步;目前新台幣雖有貶值壓力,但相較其他亞幣貶勢仍較溫和,央行提及此手段,難免引起市場恐慌,恐怕也會導致外資匯出更加劇烈。雖然,真正動用外匯管制會是最後一步,但在股匯市波動劇烈時刻,不少人還是建議央行總裁發言要更謹慎,不應輕易把此話說出口。

 
金管會限空令未出手…資金外流 非台灣獨有
記者戴瑞瑤/台北報導聯合報
美國聯準會今年以來已五度升息,累積升息達十二碼,更暗示到年底還會再升息五碼,帶動美元指數創下廿年新高;國內上演多日股匯市大逃殺,外資大舉出走,加權指數從萬八跌至萬三,新台幣續貶將挑戰三十二元大關,強勢美元在金融市場已掀起巨浪。

眼看台股即將面臨「破底」危機,金管會「限空令」還未出手。依過往經驗,當股市持續下探,金管會將陸續推出股市穩定措施(市場俗稱「十八套劇本」),但目前僅在鼓勵公司召開業績發表會、實施庫藏股、放寬擔保品範圍「初期階段」。

市場人士解讀,這顯示金管會認為市場波動還在可忍受範圍內,絕對沒有到實施「外匯管制」那麼嚴重程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聯準會今年來已第三度升息,甚至「明示」不惜付出經濟衰退代價,仍要繼續升息抗通膨;隨著美國與其他國家利差愈拉愈大,吸引全球熱錢流向美國,美元指數不僅續創廿年新高,年初至今累積漲幅近兩成。熱錢紛紛自新興市場撤出,台股也首當其衝,今年以來外資淨賣超台股已超過一點二兆元,不僅創下同期歷史新高,今年還沒過完就已創下史上年度新高。

在外資大舉匯出下,新台幣前天一度近逼三十二元關卡,所幸昨美元漲高回落,亞幣獲得短暫喘息,新台幣終止連四貶,收盤在三十一點七八元,雖暫時守住三十二元關卡,但累積今年以來新台幣兌美元已貶值超過百分之十一。各界預期美國一路到年底仍大舉升息,新台幣貶破三十二元關卡勢必難以避免。

強勢美元也讓非美貨幣全倒一片,市場人士認為「資金外流並非台灣獨有的問題」。央行報告指出,韓元對美元貶至二○○九年三月以來最低,日圓兌美元貶至一四四日圓、廿四年來新低;人民幣也貶至低於七元關卡;歐元兌美元也貶至低於一比一平價,創二○○二年九月以來最低。

 
央行提外匯管制…匯銀很震驚:不利台灣投資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聯合報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天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萬一出現大量資金撤離,將採取外匯管制手段。國內匯銀人士直言,「外匯管制是很嚴厲的措施」,通常聽到這個字眼,代表市場已有金融危機危險性。過去央行只在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有提過外匯管制,且台灣外匯存底還有五千億美元,仍可先用價量手段去阻貶。

對於央行提到外匯管制,有匯銀人士直呼「很shock(震驚)」,畢竟外匯管制是很嚴厲的手段,雖然近期外資匯出力道很強,就央行立場可以理解,但外匯管制字眼非常嚴厲,恐損及外資在台投資信心,「講白一點,外匯管制就是只准進、不准出」,恐怕會引起外資反感心態,對台灣投資會有不利影響。

匯銀人士說,前一次提到外匯管制是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當時也曾說不排除有外匯管制,且當時斷然關閉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業務,成功捍衛新台幣匯率;但目前台灣外匯存底仍有五千多億美元,籌碼足夠,實在不必動用外匯管制的大刀。

近期台灣資金外流嚴重,學者分析說,日圓、韓元近期也強勢走貶,日圓貶幅已達兩成以上,韓元貶幅也大於台灣,但兩國也是只有進行匯率干預,在外匯市場進行買賣,以量價來調控新台幣匯率,台灣相對貶幅更低,且這波匯率貶值是國際大環境問題,「洪水要來是擋不住」,央行應只是提到外匯管制的可能性,但不會在此時點推出,否則對台灣整體信譽、資本市場將有大衝擊。

不具名學者說,台灣資本市場進出是相對自由開放,若真的有必要動用外匯管制有點「開倒車」,從市場經濟角度,央行可從價量等手段來因應匯率貶勢。

 
景氣燈號連六綠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發會昨(27)日發布8月景氣燈號,因景氣領先、同時指標續呈下跌,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23分,較7月減少一分,下探二年來新低,連續六個月亮出「景氣穩定」的綠燈,但距離代表景氣轉向的黃藍燈,只差一分。國發會經濟發展處副處長邱秋瑩指出,燈號分數確實已到臨界點,未來面對的挑戰也會更大,但「審慎不悲觀」。

邱秋瑩表示,景氣尚未反轉,但擴張力道進一步趨緩,不過根據過去二、三年抵禦疫情的經驗,國內整體經濟體質已有改善,雖一定會受到國際情勢衝擊,但有一定信心。至於媒體關心第4季挑戰是不是更大?邱秋瑩表示,「這是絕對的」。

針對燈號只差一分就將落入「景氣趨緩」的黃藍燈,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陳添枝表示,景氣燈號變燈是遲早的事,這一波景氣反轉也很難避免。不過,訊息來得滿明確,大家都已有所預期。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或許「時間不會很久,但會很傷」,也就是說,影響可能會非常深,會縮得很厲害。

陳添枝提醒,台灣必須謹慎的是,出口可能會衰退很嚴重,雖然也許不會持續很久,但在衰退非常嚴重的這段時間,企業必須要有非常好的財務體制,才能夠度過這個寒冬。

根據國發會資料顯示,領先指標連續十個月呈現下跌,累計跌幅為7.05%;同時指標連續七個月下降,累計跌幅為5.76%。

 
國際財經要聞
莫迪要求手機支援本地導航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印度擬要求科技大廠數月之內製造出與印度本土開發導航系統相容的智慧手機,由於須變更硬體,三星、小米、蘋果都擔心會增加成本並且打亂生產計畫。

路透報導,莫迪政府希望擴大相關應用,要求智慧手機大廠修改硬體,明年起銷售的新手機除了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之外,也要支援本土開發的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印度星座導航系統」(NavIC)。

報導指出,多家手機和晶片製造大廠的代表,近兩個月多次與印度科技部和太空機構舉行閉門會議,蘋果、小米、三星在會中都表達憂心,表示讓手機與NavIC相容意味提高研發和生產成本,相關變更也須取得更多測試許可,且會打亂業者的營運和手機發表計畫。

根據路透取得的會議紀錄,聯發科在9月2日舉行的會議中表示,只要「提高一些成本」並且增加額外硬體,其所有5G手機晶片組都可以與NavIC相容;該公司並預期兩年內約80%手機都將是5G手機。聯發科拒絕回應路透。

高通則在聲明中表示,已和印度太空研究組織就支援NavIC晶片組合作多年,將繼續進行相關合作。

印度資深政府官員指出,手機業者尋求到2025年才實施相關變更,當局則預料於未來幾天內作出決定。

印度這幾年積極擴大應用本土開發的區域衛星導航系統NavIC,希望降低對包括美國的GPS等外國系統的依賴,強調NavIC在國內導航上更精確,相關應用更可惠及經濟發展。中國大陸、歐盟、日本和俄羅斯等國,也都有自己的全球或區域導航系統抗衡GPS。

研調機構Counterpoint統計,印度智慧手機巿場全球第二大,而小米和三星合計巿占率達38%,更高價的蘋果手機在當地巿占率約為3%。

 
全球衰退機率達98%
編譯葉亭均、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各國央行激進升息可能拖累全球經濟衰退的憂慮加劇,美股在熊市邊緣載浮載沉,全球債市也是76年來首次進入熊市,匯市裡美元獨強,其他貨幣倒成一片。

彭博資訊指出,華爾街如今已陷入「萬物皆可賣」的氛圍,分析師甚至預估,全球即將陷入衰退的機率達98%。

聯準會(Fed)等各國央行積極升息,帶動公債殖利率與美元竄升,同時英國與歐洲的風險也急速升高。Ned Davis研究公司的全球衰退機率模型顯示,全球衰退的機率近來已突破98%,發出「嚴重」衰退訊號。

Homrich Berg投資長朗恩指出,Fed不會停手,而市場必須進行相應的定價,目前多國的展望是若非已陷入衰退,就是近期將陷入衰退,因此市場還有走跌空間。

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公司投資長夏夫特說,經濟指標減緩,意味著在投資人意識到Fed緊縮政策的效應會延後出現後,市場終將面臨「清算時刻」,現在的問題是股市投資人傾向正面解讀經濟數據對企業獲利的影響,因此當前的獲利預期是「錯誤的安全感」,但政策的遲滯效應很長。

 
印度煤王押寶新能源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全球第二富豪、有「印度煤王」之稱的阿達尼(Gautam Adani)宣布,旗下同名集團將在未來十年投資逾1,000億美元,其中多數資金將投入能源轉型的事業,讓已在進行的積極擴張計畫加快腳步。

他還指出中國大陸將日益遭孤立,因國族主義氛圍日漸升高、加上供應鏈轉移、科技限制。

阿達尼26日在新加坡舉行的富比世全球執行長論壇中說:「我們的集團將在未來十年投資1,000多億美元,其中70%將投入能源轉型領域。我們已是全球最大太陽能業者,我們有意做得遠比現在還多。」據富比世排行榜,阿達尼的個人財富達1,430億美元,在全球僅次於馬斯克。

彭博資訊報導,這位今年稍早才晉身亞洲首富的富豪,也正尋求提高在國際間的知名度。今年儘管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他的個人財富仍暴增逾580億美元。

他說,在既有20百萬瓩(GW)的再生能源組合之外,將再增加45百萬瓩的混合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占地逾10萬公頃,是新加坡面積的1.4倍,而且阿達尼集團也將在印度興建三座超級工廠,「我們正在興建一條10百萬瓩的矽基光伏價值鏈,透過向後整合將事業版圖從太陽能板擴及矽原料、一座10百萬瓩的整合風電機製造設施、一座5百萬瓩的氫氣電解器工廠。」

他另指出,新事業將製造300萬公噸的氫氣,而集團的目標是成為較便宜綠氫的生產商,「對印度來說,這絕對會扭轉乾坤,開啟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印度有朝一日將成為能源淨出口國」。

目前印度是全球第三大原油進口和消費國。彭博另指出,印度也是全球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且電力部長辛格說,除非儲能成本大幅下降,否則印度將增加近56百萬瓩的燃煤容量,因印度政府將經濟成長、可靠的能源供應視為優先要務。

 
歐天然氣供應和烏克蘭衝突再度引憂 歐股收低
倫敦27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由於歐洲天然氣供應引發關切,烏克蘭衝突再度受到關注,歐股今天收低。

倫敦FTSE 100指數下挫36.36點或0.52%,收6984.59點。

法蘭克福DAX指數下跌88.24點或0.72%,收12139.68點。

巴黎CAC 40指數下滑15.57點或0.27%,收5753.82點。

 
美元稍微走軟 國際油價上揚
紐約27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由於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匯價昨天強勁升值後稍微走軟,以美元計價的國際油價今天應聲上揚。

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11月交割價上揚1.79美元,來到每桶78.50美元。

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11月交割價上揚2.21美元,來到每桶86.27美元。

 
強勢美元釀金融危機?亞幣走貶 短期難結束
編譯葉亭均、季晶晶/綜合外電聯合報
美元對亞洲貨幣激升,正對亞洲股票造成壓力,尤其是台灣、日本、南韓、中國大陸、菲律賓和印度等仰賴商品進口的國家,分析師認為,這種脆弱性,短期內還不會結束。

精準預測到美股今年拋售潮的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師威爾森(Michael Wilson)警告,過去美元強勢曾導致了金融或經濟危機,雖然很難預測這種「事件」,但條件已經具備。

威爾森提及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機、二○一二年主權債務危機、二○○○年科技股泡沫破滅。美元指數今年來累計上漲百分之十九,而美國股市下跌百分之二十三。

亞幣近來劇烈貶值,已促使更多外資撤離亞洲地區。SMBC日興證券經濟學家平山廣太表示,當美國升息如此快速時,許多投資人可能把握有美元現金視為最佳策略,在這樣環境下,難以預期資金會流入新興市場。

在亞洲,台灣、日本、南韓、中國大陸、菲律賓和印度等經濟體,至少都有部分大宗商品大幅仰賴進口,這類貿易通常是以美元支付,因此面臨美元升值影響。一些企業也受各國央行大幅度升息衝擊,聯準會(Fed)升息可能削弱美國消費者對亞洲產品的進口需求。

對亞洲國家而言,高漲的進口商品價格在換算成本國幣後,可能會使通膨惡化,迫使央行緊縮貨幣政策,進而讓國內經濟面臨成長減緩風險。

不過,並非所有亞洲市場都大受衝擊。MSCI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印度股市本季上漲百分之六,生產石油的印尼則上漲約百分之九。但同期間,南韓與台灣股市分別下跌百分之十五與百分之十三,兩國都受到全球半導體市場疲軟影響,台股更受到大陸軍事威脅的不利因素影響。

 
要聞
長榮之爭 弟弟派同盟瓦解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長榮(2603)集團經營權之爭昨(27)日意外出現轉折,長榮國際董事長鄭深池請辭、老二張國明掌握的祥陽慈善基金會也辭去長榮國際董事席次,星宇董座張國煒跟進宣布辭去立榮航空董事長,弟弟派同盟宣告瓦解。

業內人士指出,原屬弟弟派的大房老三張國政,有意轉向支持大哥張國華。若長榮大哥、老三同盟確定成立,則長榮集團經營權大戰,將有望提前落幕。

今年2月間,已故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的大房二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二房獨子暨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同盟,在姊夫鄭深池的組織下,形成弟弟派同盟,對大房大哥張國華發動經營權的第一場政變,透過股權優勢取得長榮國際經營權,為集團經營權之爭拉開序幕。

不過,長榮國際昨天董事席次卻意外大地震,鄭深池昨日進公司即告知內部同仁,將辭任長榮國際董事長,在辦理相關交接事務後,隨即卸任離開。長榮國際昨天表示,鄭深池昨日已經辭任董事長職務,當天生效。

一向支持姊夫的張國明所屬財團法人祥陽慈善基金會,昨天同步辭長榮國際董事職務;張國煒也於昨天辭去立榮航空董事長一職,並且表示「代管立榮的階段性任務完成,全力衝刺星宇航空」,相關變動同樣即日起生效。

隨著張國明、張國煒及鄭深池退出之後,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最大的關鍵,將落在老三張國政身上。

長榮國際在鄭深池辭任董事長後,他原本代表的法人、張國明主導的凱明投資仍是董事,不過,張國明所屬的財團法人祥陽慈善基金會則已辭去董事職務,所以長榮國際的董事席次出現哥哥跟弟弟五比五的情況,如果大哥跟老三能跟大哥達成共識,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年度大戲有望開始寫完結篇」。

熟悉長榮集團的人士分析,弟弟派內訌有兩大原因;首先,弟弟派在今年2月25日股東會拿下長榮國際經營權後,原本弟弟派認為拿到一把大金鑰,並且向長榮集團旗下控有的各上市櫃公司發動經營權之爭。第一戰即是弟弟派原先認為勝券在握的長榮鋼,想不到被大哥張國華穩住局面。首戰敗北後,弟弟派、姊夫鄭深池之間也因此埋下心結。

弟弟派瓦解的真正引爆點,是弟弟派成員對金援張國煒的星宇航空與否,產生歧見。其中,鄭深池、張國明支持張國煒,要參與星宇的增資案。不過,張國政鍾愛航空事業,對於一手創辦的長榮航空要金援星宇,則表不同態度。據悉,當時張國政就「淡出」弟弟派同盟,而使該同盟出現裂痕。

 
壽險業淨值再減1,600億 9月拉警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淨值危機即將捲土重來。據金管會昨(27)日公布,壽險業8月底淨值1兆3,670億元,較上月減少1,608億元,累計前八月蒸發了1兆3,552億元,一家金控財務長直言,美債10年期從8月底3.13%到9月至今攀升到3.88%,單月飆漲75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9月壽險業淨值恐再拉警報。

法人以台股跌到14,000點、美債10年期公債攀升到4%、及台幣兌美元匯率貶破31.5元這三大因子做壓力測試估算,9月底壽險業淨值最慘是失守兆元關卡,甚至會出現部分壽險業淨值轉為負數的慘況。

另一家金控主管也說,美債飆漲,全球股市暴跌,預期壽險業者第3季金融資產未實現虧損將擴大,將讓壽險型金控明年支付股利能力受限。

壽險業淨值危機未除,獲利也難有起色。據金管會統計,8月壽險業稅前盈餘230億元,連三個月衰退,累計前八月稅前盈餘2,643億元、年減22%。法人認為,今年壽險業獲利難好轉。

壽險業慘兮兮,產險業也不好過,防疫保單理賠潮未降,產險業8月底淨值和獲利再降到谷底。

金管會統計,8月產險業虧損擴大到215億元,累計前八月虧損765億元,續創史上同期最慘的紀錄,8月底淨值再降到943億元,若以年底數字來看,將是2013年來的近十年新低水位。2013年底產險業淨值是948億元。

據統計到9月27日止,全台確診人數已達632萬人,確診率約27.4%,有業者內部以理賠率50%來試算,全體產險業理賠金額恐高達1,360億元左右,將比目前1,070億元理賠額(防疫險+疫苗險),再增加近300億元。

 
債市走空 20年債買氣急凍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債市遭空襲,財政部昨(27)日委託中央銀行標售20年公債,因適逢全球公債殖利率大彈跳,買方態度保守、買氣銳減,為避免國庫苦吞高利,財政部祭出截標手段,原本預計發行300億元、最後砍到256.5億元、43.5億元籌碼流標,並將利率截在1.88%,創七年新高。

財政部前一次截標、採不足額發行,是在半年前。今年3月28日發行2年期乙類公債,因央行意外升息1碼、美債殖利率大彈與通膨高漲等三大利空襲擊,市場買氣低迷,為節省利息支出,財政部出手截標,預計發行200億元,最後發行164億元,近36億元籌碼宣告流標。

美債殖利率驟彈導致全球債市走空,台債買氣急凍,市場傳出,財政部若沒截標,20年債得標利率恐將突破2%大關。展望後市,預料台債將持續跟隨國際債市走空。

對此,財政部國庫署副署長顏春蘭說明,20年債舉行發行前交易時,利率約在1.65%~1.85%,正式標售時受到市況不佳影響、利率飆高,財政部雖然考量資金成本問題而進行截標,但得標利率1.88%,高於市場預估值,充分展現財政部的誠意。

顏春蘭表示,「最近債市的殖利率都在上漲,20年屬於長年期公債,一直都是保險業比較喜歡的券種,只是著眼最近債券利率走高,它們做投資決策時會考慮,如果現在買進,未來利率走高、價格還會再跌下來,所以投標變得比較保守。」

資深債券交易員則說,近期金融市場瀰漫恐慌氣氛,因美元強漲後,全球股市、債市都在跌,壽險業很容易出問題,投資人最好避開相關題材的投資。

券商主管分析,「以前股市、債市是翹翹板,一個跌,另一個會漲,現在是全部都在跌;壽險業可視為金融資產股,這些金融資產帳面全都虧損,流動性容易出問題,特別是今年保費收入本來就少,如果現金呈淨流出,公司只能賣資產因應,但資產價格狂跌,出售就得認列損失,現在壽險業一旦缺現金,就面臨認賠殺出的窘境,可說是動彈不得。」

 
代理境外基金 將限定五家
記者齊瑞甄、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為健全境外基金產業長期發展及保障投資人權益,金管會昨(27)日在預告修法,將增訂限制總代理人在國內代理境外基金,募集及銷售以五家境外基金管理機構為限,另外,總代理家數四家以上者,應新增提存營業保證金。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指出,目前國內共有38家總代理,其中有一家因一次代理五家境外基金,需增提存營業保證金4,000萬元。

媒體詢問總代理家數五家如何訂定?張子敏表示,主要是參考公會意見以及其他業別法規,像是獨董兼任上限、保險業委外資金管理運用的保管機構不得超過五家等,五家能方便有效管理,同時也給機構選擇的權利。

金管會表示,研訂境外基金管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依行政程序法規定,於近日內公告,將於修正施行之日起三個月內補足,營業保證金計算,以境外基金管理機構所屬集團企業為計算基礎,以符實務作業。

此外,證期局也表示,依公司法第156條,採無票面金額發行股份的公司可擔任境外基金銷售機構,張子敏指出,放寬主因是讓新創事業證券商「好好證券」,屬於無面額的公司,此次法規配合公司法修改的配套,就能擔任境外基金銷售機構,能達到普惠金融的效果。

證期局指出,考量境外基金註冊地法令與我國法令的差異性,境外基金管理機構可能因非資產管理業務的作業面缺失,而受當地主管機關處分,導致其在國內業務受限制,此次也修正境外基金管理機構的資格條件,限縮受當地主管機關處分僅限於辦理資產管理業務所受處分。

 
沃能風場通過環評初審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趕搭離岸風電區塊開發首期申請的末班車,沃旭能源開發的沃能一、二號風場昨(27)日通過環評初審,可望在本周五前送件;英華威集團開發的美森風場,今天也將在環評初審會議力拚闖關成功。

離岸風電區塊開發首期申請將於30日截止,開發商所提出的風場,必須至少取得環評初審通過的門票,才有資格角逐。

截至目前為止,通過環評初審的風場包括:上緯新能源的苗栗二、苗栗三;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的台中渢妙、彰化渢佑;北陸能源的北能、加能;沃旭的旭風二、旭風三、沃能一、沃能二;達德的又德、達天;台亞風能的環洋等,共13座風場取得門票。

昨日通過初審的沃能一裝置容量為2.4GW(10億瓦),是目前初審通過的最大案場;沃能二裝置容量為600MW(百萬瓦)。環委主要關注對於雙髻鯊等稀有魚類保育對策,並希望加強鳥類、鯨豚等監測項目等內容後,送環評大會討論。

能源局代表在會中表示,業者是否取得環評初審通過的門票,是以實質審查通過的時間為準,環保署會議記錄可以後補。換言之,昨天通過的兩風場,仍可趕上最後收件時間。環保署今天將召開美森風場的第二次環評初審會議。美森是由英華威集團開發,總裝置容量270MW,前次審查過程,環評委員主要關注鳥類、鯨豚、魚類及蝙蝠等調查。

 
離岸風電懲罰性條款 刪除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將於本周五截止申請。原訂遊戲規則對違規期間訂有「懲罰性條款」,經濟部昨(27)日最新預告予以刪除,開發商若出現風場建置逾期或國產化未達標等違規情事,將直接扣除履約保證金,以遏止廠商違約。

經濟部8月釋出行政契約草案,業者若出現風場建置逾期或國產化未達標等,將強制把違規期間20%電力以較低價賣給台電,引發業者反彈;最新草案刪除該懲罰性條款。

區塊開發將於本周五截止申請,但關乎風電開發商與能源局商業關係的行政契約遲遲未拍板,其中最大爭議是契約中罰則訂定。

能源局8月公布的行政契約草案列入懲罰性條款。當廠商出現「違約第七個月起至實際完工併聯日」或「經濟部認定改善完成之日止」等違約行為,除處以違約金外,風場實際完工併聯日起算,獲選業者須將違約期間內生產之20%電能,以較低的競比價格躉售予台電。

若是廠商無法滿足產業關聯執行方案,第一至第六個月以履保金計算每月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同樣以違約期間內生產20%電能以較低競比價格躉售予台電。

此舉讓風電開發商跳腳認為太嚴苛,不僅會造成銀行團融資出現很大挑戰,第三階段區塊開發很多離岸風電業者也與民間企業簽訂綠電購售合約(CPPA),直接要求二成電力賣給台電,會造成CPPA違約。

能源局26日再度召開行政契約說明會,最新釋出刪除強制躉售電能罰則,改以階梯式違約金,採「逾期前六個月,以5%履保金計算每月違約金,逾期第七個月起,以10%履保金計算每月違約金」;產業關聯執行方案違規也將依規定計算開罰。

能源局昨天說明,考量廠商銀行融資可行性,以及第三階段已無離岸風電躉購費率,多數廠商會採取CPPA模式營利,強制躉售電能執行會造成廠商契約供電量出現瓶頸,因此改以違約金代替強制躉售電能。

對於行政契約何時拍板,能源局說,廠商開會後已排除大部分歧見,待廠商凝聚共識後,就會走入行政程序。

 
光陽結盟哈雷 赴美掛牌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機車大廠光陽工業投資1億美元入股哈雷機車(Harley-Davidson)旗下電動機車品牌LiveWire,於美東時間27日在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光陽成為繼Gogoro之後,第二個登上美國資本市場的台灣機車廠。

光陽集團指出,光陽與哈雷共同推動哈雷旗下純電動車品牌LiveWire的上市,是業界壯舉。LiveWire在紐交所掛牌代號為LVWR,於紐約27日早盤一度漲23.8%,至11.625美元,隨後漲幅收斂。

光陽表示,光陽與哈雷的結盟,是機車界前所未見的品牌結盟,在當今汽機產業面臨重大轉折的關鍵時刻,除了為二輪車電動化的發展,開創了全新的市場格局,也為KYMCO成為全球電動車領導品牌的追求上,向前推進一大步。

台灣光陽集團是去年底宣布投資美國哈雷大衛森Harley-Davidson,Inc.旗下電動車子公司 LiveWire,投資金額達1億美元。LiveWire通過與公開交易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AEA-Bridges Impact Corp.合併,於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光陽集團透過此次交易,持有LiveWire約4%的股權。

LiveWire透過與光陽策略結盟,能受益於光陽的技術專業、製造能量、經銷網路、供應鏈基礎建設和全球物流能力,進一步使LiveWire成為一家純電動重機的產業領導企業,加速推動摩托車朝向電動化轉型。

光陽董事長柯勝峰認為,光陽與哈雷結盟是強強聯手,無論是品牌定位、地緣優勢、產品布局、通路形態,研發強項,各自在不同的領域中,擁有強大的市場影響力。透過共同開發、平台共享、產地分工,雙方能夠充分運用彼此的資源與優勢,打造最先進的電動車共用平台,取得最大綜效。

 
網路報稅 確認資料上傳成功
記者陳姿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北國稅局表示,愈來愈多營業人以網路申報營業稅,不過申報時要注意資料有無上傳成功,若營業人只完成稅款繳納,沒有申報成功的訊息,恐要加以確認,以免產生滯納金。

國稅局官員表示,轄區A公司向來依照《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規定,每兩個月申報一次營業稅,在疫情爆發後改為線上申報營業稅,不過發現A公司未在期限內申報今年3月至4月的營業稅,因此國稅局通知A公司的營業人補報。

於是A公司提出信用卡繳稅紀錄,向台北國稅局證明有在期限內繳納營業稅,國稅局調查後發現,A公司未將申報資料上傳完成,就離開營業稅電子申報系統,因此未完成營業稅申報,導致加徵滯報金1,800元。國稅局官員呼籲,繳納稅款僅為申報程序的一部分,要使用網路申報,應將申報資料傳輸至稅捐稽徵機關指定的平台,待平台接受後出現上傳成功的訊息,並列印或儲存收執聯,才可以確認已完成申報。

 
台北塑橡膠展 點燃復甦商機
記者宋健生/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外貿協會與台灣機械公會主辦的「2022年台北國際塑橡膠工業展」昨(27)日在南港展覽館盛大開展,結合同期舉辦的「台北國際製鞋機械展」,共有來自12國及地區,300家廠商參展、使用1,300個攤位,從材料到製造端海內外指標企業齊聚。

這也是今年度亞洲最具指標的塑橡膠暨製鞋機械專業展,備受全球塑橡膠產業矚目。

貿協指出,台北國際塑橡膠工業展及製鞋機械展實體展相隔四年盛大回歸,蓄積的產業能量將於五天展期中展現,預估可吸引國內外逾1.5萬人參觀,包括印度、緬甸及柬埔寨的買主都組團前來採購。

昨天開幕典禮由經濟部次長陳正祺、國際貿易局副局長李冠志,與貿協董事長黃志芳及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等人主持,期許展覽為產業點燃疫後復甦商機。

黃志芳指出,本屆台北國際塑橡膠工業展響應全球淨零減碳的趨勢,聚焦「智慧機械」、「新世代材料」、「循環經濟」三大主題。

黃志芳強調,過去四年國際經貿環境歷經巨大變化,台灣塑橡膠及製鞋機械產業展現非凡的韌性及應變能力,是台灣經濟的重要支柱。

魏燦文表示,台灣塑橡膠機械的智慧化、自動化、可靠性能及客製化彈性,深受全球買主青睞;今年1至8月出口總額7億46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7%,位居全球第六大塑橡膠機械出口國,而製鞋機械出口則排名全球第三。

今年參展廠商紛紛展示塑橡膠在汽車、醫療、包裝、消費性電子、航空衛星等最新應用技術。指標企業包含鳳記、鼎坤、富強鑫、華嶸、百塑、一億、台中精機、震雄、誠玉開發、鏈發射出、世林機械、金爪、哈鏌、台塑、上銀、銀泰、直得等。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