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1日 星期三

【今周刊1341期】大旱.通膨.能源荒 歐洲告急!


【嬰兒與母親電子報】提供完整婦幼保健觀念,兼具實用性、權威性、知識性的婦幼專業知識。 【會計研究月刊電子報】為您建立以簡馭繁的思考邏輯,解讀會計、財務、金融等趨勢走向,掌握財經專業脈動!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8/31第789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運費日漲30%「太瘋狂」!
萊茵河斷航2原因歐洲慘了
全球央行年會後股市傳災情
鮑爾到底說了什麼?
 
   
封面故事
   
運費日漲30%「太瘋狂」!
萊茵河斷航2原因歐洲慘了
今周刊•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近500年來歐洲最嚴重的一場乾旱」,這是歐盟轄下歐洲乾旱觀測網對當前氣候處境的定論。這場500年大旱對歐洲的衝擊,非僅「區區」限水而已。

8月12日:40公分。8月15日:32公分…。快速降低的數字,是萊茵河河床水位深度。這條西北歐第二長的運河,承載歐盟一年約3成的內河運輸總量,德國每年約3成的煤炭及石油供運須仰賴它。

「完美風暴」,英國《金融時報》8月中旬如此形容德國經濟前景,枯竭的萊茵河,是構成這場完美風暴的最後一道氣旋。當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面臨危機,整個歐洲經濟連帶告急。

根據德國航運專家說法,通行萊茵河的船隻需要大約1.5公尺的水深才能滿載航行,若僅求最低限度「安全通行」,臨界水位值約為40公分。但過去一個月間,水位大多落在30~40公分間,不僅遠低於可滿載的標準,甚至低於臨界水位。不少德國物流公司及航運商表示,如今通航船隻的運力約剩平常的2~3成。

「因為乾旱,運輸費在一天內上漲了30%, 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情況……這太瘋狂了!」德國航運公司Reederei Jaegers GmbH總經理耶格斯如此表示。

若萊茵河水位繼續下降,結果恐不只是運力驟降,而是全面性的「斷航」。回顧歷史,萊茵河有過斷航紀錄,考布(Kaub)段水位曾於2018年10月23日,降至歷史最低點的25公分,致多數駁船無法通行。

據統計,當時萊茵河水道關閉了約132天,據德國5大權威經濟智庫之一的基爾研究所估算,因為水位過低導致德國工業生產的損失,大約是48億歐元,或換算成GDP(國內生產毛額),等於減少0.4個百分點,對比2018年德國GDP實際成長1.1個百分點,顯示本應收穫的GDP成長,有近3成跟著萊茵河的水流一起「蒸發」了。

各界預測,這一次萊茵河若再度斷航,對德國經濟的衝擊恐甚於2018年。

原因之一,是這回水位低於40公分臨界點的時間,比2018年足足早了兩個月,而德國的冬天又往往是一年中最乾燥的季節。

原因之二,是2018年的德國並無如今俄烏戰爭下的能源危機問題。今昔相比,供運德國3成煤炭與石油的萊茵河,對今年冬天的德國經濟更顯重要,一旦斷航,「德國的燃煤電廠無法發電,能源危機進一步惡化,??整個歐洲將一起淪陷。」德國智庫德國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巴蒂(Guido Baldi)對本刊表示。

電價飆、工廠陷關閉潮,家用暖氣費已從200飆漲為1000歐元。經濟學人智庫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巴普提斯特(Simon Baptist)指出,目前歐盟天然氣的存量還有4成的存量缺口。他預期,屆時多數歐盟國家都將面臨天然氣短缺,其中又以德國為最,「預料(德國)將透過限制工業用電,以緩解其電力缺口。」

而根據花旗分析,「用電配給」的結果,將讓德國GDP下降約1~2個百分點。甚至,在近期對歐展望的報告中,花旗更是悲觀地指出,「溫和衰退」已不可能,歐盟現在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在控制範圍內的「深度衰退」;二是失控的「極深度」衰退。

巴普提斯特認為,這場能源危機或許會激勵歐洲家庭和企業投資提升能源效率,降低對俄能源需求,「讓歐洲戒掉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不過,這是一趟關乎經濟結構的長期工程,而在轉型過程中,「這裡將經受巨大的政治與經濟動盪,以及難以承受的經濟痛苦。」他憂傷地說出結論。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341 期謝謝!)

全球央行年會後股市傳災情
鮑爾到底說了什麼?
今周刊•撰文:陳怡芬

今年全球央行年會,聯準會主席鮑爾以1980年代美國對抗通膨的經驗為鑑,表示聯準會將持續升息,並維持高利率一段時間。但從今年6月開始的量化緊縮計畫,執行至今卻遠落後預期,也讓不確定性大幅上升。

全球央行年會,一向被認為是美國聯準會主席用來宣示未來貨幣政策基本方向的重要場域。當今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當然深知此事,也了解這場10分鐘談話動見觀瞻的程度,據說他手中的講稿,事先經過了多方相關者的再三確認,而這位律師出身的聯準會主席,也十分謹慎、一字一句、不帶情緒地照稿演出。

10分鐘談話埋更多不確定 經理人:我的投資會更保守

然而,道瓊指數慘跌超過千點,標普五百指數急殺超過3%,那斯達克指數猛跌超過4%……,這是鮑爾在8月26日全球央行年會發表演說後的首波「災情」。即使經過周末假日的沉澱,周一上午亞股開盤,日股猛跌2.6%,台股加權指數也照樣殺破萬五關卡,跌逾2.3%。

鮑爾是故意的嗎?確實可能,發表演說時,他那機器人般的冷漠口吻中,讀出的是一套以「通膨」貫穿全場、被稱為「極鷹派」的政策方向。但話說回來,此前金融市場早已預期這趟演說不會有太多好聽的話,畢竟,在8月18日公開的聯準會7月底會議紀錄中,官員們已經表明「一路升息,直到通膨明確放緩」的鷹派姿態。

「鷹派態度不是大問題,麻煩的是,鮑爾的宣示看似篤定,其實埋下了更多的不確定性。至少對我來說,這會讓未來的投資決策更加保守。」某位不願具名基金經理人這麼說。

當天,他和多數基金經理人一樣,即時緊盯著鮑爾談話,「簡單說,一個莫名其妙的全新名詞,加上一個『該解釋而完全沒解釋』的問題,湊成了關於未來資金環境的更大問號。」

想讓企業與個人忽略通膨 只會更難預測利率動向

全新的名詞,叫做「理性疏忽」(Rational inattention)。「眼前的通膨狀況會如何影響未來的通膨發展?一個有用的解釋,是『理性疏忽』的概念。」鮑爾是這麼說的。

如果不是一路緊盯各種聯準會發表的相關報告,多數人恐怕會對這個艱澀的名詞選擇性疏忽。事實上,「理性疏忽」這個名詞,今年3月底才悄悄出現在聯準會轄下列治文分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Richmond)的一份調查報告中。

這份報告的目的是探究「企業決策是否已經受到通膨預期的影響」,而以當時的調查結果來看,答案是肯定的。從去年7月至今年1月,企業對通膨的關注度不僅一路上升,且已將通膨納入經濟決策中。

「通膨現在是所有人關注的焦點,這凸顯出我們今天面臨的具體風險。」鮑爾在演說中如此坦言。當企業與個人高度關注通膨,經濟行為受到通膨的左右,企業將拉高產品售價、個人會要求更高薪資,結果,就是通膨率的「螺旋攀升」,或者像是鮑爾在演講中所說的:「通膨的部分成因,來自於通膨本身。」

而他所提到的「理性疏忽」,就成了聯準會壓抑通膨的重要手段。白話地說,他的任務是「設法讓企業與個人忽略通膨」,別因為通膨影響經濟行為。

「這傳遞了兩個讓人憂心的訊號,」緊盯鮑爾演說的那位經理人解釋,第一,鮑爾等於證實了美國通膨正在螺旋式上升,極難壓抑。第二,則是聯準會對升息趨緩的判斷指標,不再只有通膨率數字的本身,還包括了企業與個人的通膨預期,「這部分,很難量化,外界也就更難預測聯準會的利率決策動向。」

尤其,這場演說除了以通膨貫穿全場,另一個被兩度提及的要角,還是在70、80年代以強硬手腕對付通膨的聯準會前主席沃克(Paul Volcker)。「在沃克成功打敗通膨之前的15年,多次降低通膨的嘗試都告失敗……。通過長時間、高度限制性的貨幣政策,才能得到壓抑通膨的戰果。」鮑爾說。

從「理性疏忽」講到「沃克戰果」,這下子,不但聯準會未來決策難以判斷,而且,恐怕會是在長期升息的格局中,一路都難以判斷升息的盡頭。

無怪乎,在10分鐘的演說結束後,德意志銀行全球經濟研究部門主管Peter Hooper就表示,「高利率持續更久(higher for longer),將是新的口號。」惠譽信評公司首席經濟學家Brian Coulton也說,「這場演說代表利率將升到中性水準以上,未來幾次會議將繼續大幅升息,而且明年一整年可能都會保持在高點。」

談利率卻沒談縮表 進度大落後原因 無人知曉

至於經理人心中那個「鮑爾應該解釋、但全場隻字未提」的問題,則與聯準會的縮減資產負債表計畫有關。為了收回在疫情期間狂轟濫炸的市場資金,聯準會在今年5月利率決策會議時,宣布啟動量化緊縮(QT),也就是所謂的「縮表」計畫。

依照當時方案,聯準會應從6月開始,每月減持最多475億美元的資產,包括3百億美元的公債和175億美元的不動產抵押證券。而到了即將來臨的9月,依規畫更將擴大縮表規模,每月應減持高達950億美元的資產,包括6百億美元的公債和350億美元的不動產抵押證券。

不過,過去近3個月以來,聯準會量化緊縮的進度卻顯然不如預期。攤開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截至鮑爾演講前的8月24日,聯準會資產仍然高達8.85兆美元,與宣布計畫時的8.9兆美元相比,僅僅「縮」了5百億美元,而與今年2月時的資產規模相當。

事實上,在整個7月,聯準會資產負債表甚至只減少了220億美元,不到原定計畫的對折。在全球央行年會舉行前夕,路透專欄作家Jamie McGeever就發表專文表示:「若鮑爾趁機說明縮表計畫,絕對會比談論利率更受矚目。」畢竟,至今無人能知聯準會縮表拖拍的真實考量為何,啟動縮表至今,聯準會又如何評估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程度。

「9月開始會不會如期加倍縮表?甚至是連同過去拖延的部分加速『趕工』?又或者,會繼續維持拖拍的步調?這些都是金融市場在等待的答案。」可惜,經理人的期待落空,鮑爾沒有給出任何答案或暗示。反倒是在鮑爾演講的隔天,同樣是在這場年會上,紐約大學教授Viral Acharya發表了一篇關於縮表的論文報告,文中表示,「縮表過程不見得一路平穩,聯準會應審慎因應。」

綜觀這場演說,對於利率,鮑爾丟出了一個更大的新問號;對於縮表,鮑爾留下了一個市場亟欲釐清的舊問號,這或許是金融市場對鮑爾演講反映比想像激烈的原因。至於那份對於縮表的論文報告,共同作者之一是印度央行前總裁拉詹,在2005年的全球央行年會中,他曾成功預言美國房市泡沫;這一回,他的論文是否已被鮑爾看見了呢?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341 期 謝謝!)

本週好康快訊:

台積電菜鳥待1年「領34個月」破200萬!為何分紅開獎超安靜?他曝台積人正搶做1件事

BA.5疫情開始,時間點曝光!王必勝:估單日破6萬例…中秋烤肉這2種人建議別參加

連5季賺錢、耗損5任總座 換上「最熟悉大同」的王金來能做多久?「他承諾會做到滿」

雷軍3個月解僱900人,當年一起喝小米粥的元老也離職...解析:小米手機為何賣不動了

快上車!2條件找出「投信布局股」,爽跟第3季作帳行情:12檔強勢股出列

蘋果若創高 蘋概股開香檳
美股市值龍頭蘋果的股價已領先站上所有均線,準備挑戰歷史高點,吸引資金近期積極回補美股,成為帶動美股指數反彈向上的重要推手,目前尚未站上年線的道瓊、標普五百、那斯達克、費城半導體、羅素兩千等美股指數,有機會隨蘋果股價攻高落後補漲至年線。

疫情之下怎麼吃?
近期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下降,在跟疫情共存的環境下,如何吃得健康又安心可說是相當重要。在疫情之下建議民眾把握好5項飲食重點。如維生素C能使體內對抗病菌的免疫細胞活躍度增加,建議先從飲食中攝取,不足再額外補充維他命C維持免疫系統的功能健全。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