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5日 星期日

驗出三種毒品 毒駕竟被判無罪


【遠流親師悅讀報】介紹繪本、青少年選書與教養議題,讓家長與老師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一起快樂「悅讀」。 《新新聞》是國內政治新聞雜誌的第一品牌,閱讀【新新聞電子報】,讓您洞悉局勢變化,成為時代領袖!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17/06/26 第605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要聞
焦點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驗出三種毒品 毒駕竟被判無罪
記者游振昇/台中報導聯合報
酒駕問題國人關注,毒駕肇事的嚴重性卻被忽略;警界流傳「酒駕好查、毒駕難防」的說法,而實務上由於法令不完備,警方查獲毒駕依公共危險移送,是否構成已達「不能安全駕駛」的危險程度,院檢認定時有爭議。

台中市一名高姓男子前年吸毒後開車被警攔查,雖沒有開車搖晃等跡象,但因體內有驗出三種毒品,且甲基安非他命濃度是正常人廿六倍,檢方依公共危險罪嫌起訴,一、二審法院都認為無法證明他吸毒後達「不能安全駕駛」的狀態,判決無罪定讞。

這一判決在檢警間成為話題。警界批判法官不解社會現狀,台中檢方指法官不該陷於法律文義解釋,但法界表示,並非法官不食人間煙火,而是受制現行刑法並未明定吸毒駕車就觸法,一旦檢警提供的犯罪證據不足,只能依「無罪推定原則」判無罪。

法界人士指出,現行刑法雖訂「服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因而致人死傷的刑責,但所謂「不能安全駕駛」的認定,法令並未規範,造成檢警與法院間對「不能安全駕駛」見解時有爭議,成了防範毒駕的灰色地帶。學者表示,香港對毒駕是採零容忍,國內是否要比照有討論空間。

高姓男子前年六月十六日凌晨施用安非他命後,駕車載朋友投宿汽車旅館,隔天再駕車到台中市金錢豹酒店載另名朋友;他在車上施用K他命後開車被警查獲;警方在他車上查扣K他命殘渣與K盤、安非他命玻璃球吸食器。

警方雖沒有看到高開車搖晃,但因高承認開車前吸毒,尿液也有甲基安非他命和K他命成分,儘管高堅稱拉K後不影響開車,警方仍依公共危險罪嫌將他送辦。

檢察官調查,高被驗出體內有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和K他命,其中甲基安非他命數據超出正常值廿六倍,以他開車時處於高亢混亂狀態、判斷力失準,顯無法安全駕駛等理由,依刑法第一八五條之三「服用毒品致不能安全駕駛」罪嫌起訴。

但一、二審法官認為,檢警只提出醫學文獻證明施用K他命後會產生幻覺、視覺及空間概念扭曲、對環境知覺喪失等症狀,卻未將高被查獲時毒品濃度數據送相關機構鑑定是否達「不能安全駕駛」程度,而員警也無法證明高開車時有何異狀,難以認定高服用毒品後對開車有影響。

 
TOP
專題
抓酒駕有酒測器 毒駕怎麼抓?
記者陳宏睿、游振昇、李奕昕/連線聯合報
毒駕怎麼抓?醫學上還沒有針對各式毒品發展出類似「酒測呼氣器」的檢測工具,只能靠第一線警力執勤時蒐證、觀察,並利用生理觀測表,評量吸毒者是否能安全駕駛,作為法院審理的依據。

高檢署檢察官王捷拓表示,根據他過去辦案經驗,會先根據現場警員蒐證的證據、是否有搜到毒品、駕駛人是否坦承吸毒及驗尿報告的數值等,來決定是否依刑法公共危險罪起訴,起訴後約八成會被判有罪,若判無罪通常是蒐證問題。

台中地檢署緝毒組主任檢察官林柏宏表示,員警目前的做法是,執勤時先進行完整的觀察、蒐證,判斷駕駛者是否持毒、吸毒,再驗尿釐清。如果駕駛者承認吸毒,在現場又神智不清,無法完成畫圈、走直線等客觀評測,警方在取締時拍攝畫面,法官就可判斷被告使用毒品後駕車是否達到不能安全駕駛程度。

他說,毒品在體內有殘留期,也就是說,就算駕駛人的驗尿報告呈現吸毒反應,也不代表駕駛人是在開車當下或之前吸毒,被告有可能是數天前吸毒,因此法官無法以驗尿結果作為判斷是否構成公共危險罪的依據。

台中市刑大毒緝中心副隊長施明志表示,員警執勤時遇到駕駛吸毒,會要駕駛畫圈、走直線、單腳站立、簽名等等,確認駕駛精神狀況,若駕駛都能完成,法官大多會認定駕駛沒有觸犯公共危險罪。

基層員警說,毒駕取締不易,如攔查酒駕時意外查獲毒品,員警會先問對方是否有吸毒,對方承認才進一步追查有無毒駕。

警政署表示,未來將加強要求員警蒐證,並製作測試觀察記錄表,證明駕駛「不能安全駕駛」程度。

 
TOP
行政罰最高9萬 罰到求饒
記者游振昇/台中報導聯合報
毒駕被法官判無罪,警察也有因應之道。

警方除了刑事罰之外,還可採行政罰手段,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處罰毒駕者一萬五千至九萬元罰鍰。台北市曾有毒駕男子,一個月內被罰三次、共罰二十七萬元,罰到向警察求饒。

警方表示,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三十五條規定,駕駛開車經測試檢定,有吸食毒品、迷幻藥、麻醉藥品及其相類似管制藥品,可處一萬五千元以上、九萬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移置保管該汽車及吊扣駕照一年;附載未滿十二歲兒童或因而肇事致人受傷者,吊扣其駕照二年;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並不得再考照。

新北市警方前年查獲毒駕的張姓(二十二歲)開車載朋友到萬里區,停車在路邊吸食K菸,被警方攔檢查獲車上有K菸菸蒂和各型態的K他命製品。張承認吸毒,還說上個月被抓到三次毒駕,已繳二十七萬元罰款,他求員警「這次就放我一馬」,被員警斥責。

台中警方曾在取締酒駕勤務中,查到駕駛沒喝酒、車內卻有毒品,員警會先問駕駛「開車有沒有吸毒?」駕駛若承認有吸毒,員警就帶回驗尿並依公共危險罪嫌移送法辦,如果獲不起訴,警方再對駕駛開出毒駕的行政罰罰單。

 
TOP
誇張!毒駕連撞7車 車頂咆哮
記者陳宏睿、謝恩得、張雅婷/連線聯合報
毒駕儼然已成為公共安全的致命殺手,歷年來不斷發生吸毒後危險駕駛、妨害道路安全或奪走人命的案例。

今年四月間,嘉義縣卅九歲莊姓男子吸食K他命後,在嘉義縣台一線民雄段路口,高速衝撞停等紅燈的兩輛轎車、五輛機車,造成簡姓機車騎士死亡,其他六人受傷;莊肇事後不知闖下大禍,還亢奮站到轎車車頂,張開雙臂咆哮,行徑誇張。警方將他依公共危險、過失致死、傷害等罪嫌移送法辦。

二○一三年間,新竹縣陳姓男子吸毒後,無照駕駛行經竹北市中華路,撞上違規左轉的計程車,計程車上一名駕駛與三名乘客全都送醫不治,事故發生後,陳被查出因吸毒致車速過快,不過陳在車禍發生當下意識清楚,且警方未施以平衡測試,因此檢方只依過失致死罪嫌起訴,吸毒部分另案偵辦。

另外,台中市在二○一五年二月間,曾發生冷氣工吸食具有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冷媒」發生車禍案例。曾姓冷氣技工因心情不佳,吸食車內桶裝冷媒後開車,與另名市民轎車擦撞,警方到場時,曾在車內流口水、喃喃自語,被依公共危險罪嫌法辦。

 
TOP
毒駕日增 法令不明難定罪
記者何炯榮、游振昇/連線報導聯合報
「以前是『酒醉』開車撞人才加重其刑罰,因酒醉程度有爭議,四年前修法改成『酒後』駕車撞人就重罰。」律師許英傑說,毒駕案件日增,再度修法增列「服用毒品」肇事刑責,但條文明訂要達到「致不能安全駕駛」程度,因毒駕無客觀標準可判斷,所以很難定罪。

關於高姓男子前年吸毒開車,檢方依公共危險罪嫌起訴,一、二審都判無罪,台中高分院法官指出,雖然事後高的尿液被檢測出甲基安非他命、K他命濃度超高,但這只能證明他有施用毒品的事實,無法認定他有「致不能安全駕駛」的具體危險性。

彰化地方法院法官指出,一○四年修訂的刑法第一八五之三條第三款,「服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因而致人於死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只規定毒駕撞死人或造成重傷,對單純的毒駕或肇事程度輕微的行為,並未規範,所以無法可判。

許英傑說,因有人喝了一打啤酒也沒醉意,有人喝一碗全酒薑母鴨就有醉意,「酒醉」程度引起爭議,才修法訂出酒測濃度標準,超過就罰,有客觀的數據可判斷,不會產生爭執。

許英傑指出,吸毒的量、程度和時間,都會改變影響一個人心智的程度,雖然從尿液和頭髮都能檢出是否吸毒,目前並沒有任何儀器,可在毒駕者被查獲的當下,能檢測吸毒的濃度。

許英傑說,既無客觀標準可判斷「致不能安全駕駛」,法官對毒駕判無罪是沒有爭議的,這是法律有漏洞的問題,只能跟酒駕行為一樣,透過修法才能解決。

 
TOP
話題
年改公教反彈 地方憂選票流失
都會社會中心記者/連線報導聯合報
蔡英文總統前天邀請民進黨籍縣市長到官邸餐敘,面對改革議題,部分縣市長擔心年改造成公務員反彈,蔡總統盼縣市長多安撫地方公教人員情緒,大家共體時艱;至於一例一休引發的爭議,行政院長林全指出,希望以輔導為主要手段,不是以開單處罰為目標;他說,蔡總統希望大家步調齊一、看法一致,未來推動順利。

澎湖縣長陳光復表示,年改多少會造成公務員的怨氣與反彈,對規模小的縣市來說,公務員比例較高,恐怕會流失公教選票,衝擊明年選情。蔡總統請縣市長回到地方後,要多安撫公務員情緒,盡力溝通、說明,讓公務員更理解政府改革的出發點。

嘉義市長涂醒哲表示,市府團隊就是以公務員為主體的行政系統,公務員是他的團隊夥伴,也是推對市政的重要助手;他已和人事處長討論,會降低公務員對年改的不安全感。

至於一例一休議題,中央雖希望地方政府步調一致,但各縣市作法仍有差異。台中市長林佳龍昨宣布,由於行政院六月十六日才公布施行細則,企業需要文件與作業的準備期,台中市府將再給企業三個月準備期。

澎湖縣長陳光復說,有縣市首長反映,勞基法雖已實施多年,但有些細節規定企業並未真正落實,如今要推動一例一休,難免有些聲音,多數縣市首長建議最好有彈性,像澎湖七月一日起仍以輔導為主,不會開罰。

屏東縣府發言人黃建嘉說,前天各縣市首長將一例一休遇到的狀況向蔡總統報告,屏東目前仍維持依法查核,發現違規就要求改善,複查未過才會開罰。

桃園市長鄭文燦說,勞動部卅日將邀集各縣市開會,對地方提出輔導式檢查方式交換意見,提出全國適用的統一作法。所謂輔導式檢查,是以宣導為主,檢查過程是要讓企業檢視是否達標,如果雇主惡性違規或不願改善,損及勞工權益,就按規定開罰。

 
TOP
全教產:年改會只是做做樣子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聯合報
立法院日前完成「公務人員退休撫卹法草案」部分條文二讀,退休金「樓地板」訂在三萬二一六○元、計算基準採最後在職十五年平均薪額等。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昨召開記者會說,立院二讀完全違背當初年改會決議,質疑政府召開的年改會只是「做做樣子、演出詐騙戲碼」。

立法院近日也將審「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撫卹條例」草案,全教產說將會「奉陪到底」,預計今起至卅日,每天動員前往立法院施壓,避免法案傷及教師退休權益。

全教產理事長黃耀南說,當初年金改革委員會號稱傾聽民意,但現在民進黨推翻自己的年改版本,形同詐騙集團首腦,對於民進黨以嚴苛版本坑殺這些國家雇員,提出嚴正抗議。

成淵高中教師史美奐直言,他們就像「沾板上的一塊魚」,被隨意砍殺,「徹底失望」。

 
TOP
林全:一例一休勞檢 首重輔導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一例一休7月起勞檢,行政院長林全昨(25)日表示,還是希望以輔導做為主要手段,落實勞基法,而不是以開單處罰作為目標。

林全昨天到桃園視察中庄欄河堰,對於前天蔡總統找縣市首長到官邸討論一例一休,他表示,前天在總統官邸跟縣市長聚會,是例行的溝通,討論的議題相當廣泛。有關7月1日開始的新的勞基法實施過程中,希望大家能步調齊一、看法一致,這個確實有交換意見,主要希望讓未來推動能夠平順。

大家擔憂是不是會有太多的懲罰或處分?林全說,這部分不用太過擔憂,因為他希望以輔導做為主要手段,落實勞基法,而不是以開單處罰作為目標,儘量會讓運作過程中,讓勞基法修法逐步落實。

勞動部將於周四邀請各縣市勞工局首長討論7月之後的勞檢做法,希望全台一例一休勞檢能一致。

另外,對於有民調指出七成民眾認為前瞻應重新檢討,林全表示,前瞻建設對國家長遠發展非常重要,各界質疑比較多的是軌道運輸。

他覺得軌道運輸部分對國家整體的平衡發展、區域發展非常重要,當然運量是要靠培養,很多人擔心軌道運輸是不是造成未來經營負擔,但看看軌道在北部,像捷運已經做得非常多,運量已經到一定水準,可是不能因為這樣,認為其他地區的發展就不重要,政府應該把這個經驗推到中南部。

另外比如台鐵東部地區和南部地區,有東部鐵路的雙軌化,還有南迴鐵路電氣化,從國家發展來看也是應該要做的。

至於個別計畫的意見,因特別預算是每兩年做一次檢討和調整,計畫本來就是滾動的。特別是一些新增的計畫,對於某些計畫的可行性若有質疑也不用擔心,因為在討論過程中間,如果環評或可行性沒有辦法通過,計畫自然就不會推動。

至於細節或計畫的問題,等到預算提出的時後,就會有更多討論的空間,希望大家能夠理解,整個預算推動,並不是很盲目或沒有規劃的。

 
TOP
南投一例一休 決定走自己的路
記者張家樂/南投縣報導聯合報
南投縣政府決定走自己的路,自行訂定「一例一休自治條例草案」,加班費、彈性工時等計算方式都和中央不同;縣長林明溱說,大部分縣市七月以後都繼續輔導,相信勞動部的堅持會鬆動,有信心自治條例會被中央核可。

林明溱指出,勞基法規定的加班費,加班一至四小時都算四小時、加班五到八小時都算八小時,資方認為很難接受。南投縣要依實際加班的工時計算,加班幾小時就算幾小時,且統統依時薪的一點五倍計算,化繁為簡。

此外,勞動部先後公布適用四周或八周彈性工時的行業,事實上,時下的行業已分得很細,光是同一家公司內,生產、研發和行銷部門工作屬性就完全不同,員工休假的需求也不一樣,不能以一種規則來規範。南投縣主張在勞資會議中,由勞資協商來決定八周或四周彈性工時。

勞基法規定每個月加班時數上限是四十六小時,南投縣自治條例放寬為五十四小時,這也由勞資會議決定,讓資方可以自由調配加班的需求,想多賺點錢的勞工也可以加班。

林明溱說,勞基法對雇主訂很多罰則,但都沒有獎勵,如少算加班費就要被罰二萬元;自治條例規定,若雇主加班費計算錯誤,只要不超過一千五百元,即勸導要求限期改善。另外,幫員工調薪百分之三以上的公司,該年度不必勞檢,獎勵好老闆。

南投縣這項自治條例草案本周送縣務會議討論,通過後送縣議會審查。有議員認為一例一休自治條例多項牴觸勞基法,即使通過送勞動部也無法核備;但林明溱樂觀表示,勞動部看到大部分縣市採繼續輔導,態度會軟化。

 
TOP
要聞
兩岸軍事高層 現身華府
華盛頓記者張加/廿五日電聯合報
台海兩岸軍事高層官員上周同時現身美國華府,華府消息人士表示,台灣國防部副部長蒲澤春上周前來華府參與智庫會議,時間正值中國大陸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房峰輝、國務委員楊潔篪訪美之際。

消息人士不願透露蒲澤春行程,但據了解,蒲澤春這次訪問華府,至少安排與九個智庫進行對話;巧合的是,楊潔篪與房峰輝等中方官員廿一在華府參與首屆美中外交安全對話,楊潔篪廿二日進入白宮會晤美國總統川普,而蒲澤春一行人廿二日也在華府開會。

由於往年美台年度國防檢討會議(DRT)大多安排在六月舉行,與蒲澤春訪美時間點吻合,引發外界聯想;多位熟悉美台事務的消息人士說,蒲澤春此次訪美是與智庫對話,並非參與美台年度國防檢討會議。

不過,華府智庫一向被視為美國政府的人才庫,蒲澤春這次的智庫對話也有機會與「準官員」進行政策溝通。舉例來說,立場一向親台的智庫「二○四九計畫」執行長薛瑞福,之前在共和黨政府當過國務院和國防部的資深官員,如今共和黨重新執政,華府先前盛傳薛瑞福可能出任川普政府的國防部政策次長。

消息人士也說,川普政府的國防部主管亞太事務官員尚未到位,因此今年的DRT來不及在六月舉行;一名消息人士說,目前美方只有代理官員,沒有正式的對口官員,「不能為開(會)而開」。

台美之間的一軌對話機制除了DRT,還有橫跨國安、外交、軍事等業務的「蒙特瑞會談」(Monterey Talks)。蒙特瑞會談一般在八月舉行,若川普政府的國防、國安、外交部門對台事務官員遲遲未上任,會談可能會延期。

據了解,去年的「蒙特瑞會談」在夏威夷舉行,我方出席官員包括國安會副秘書長陳文政、時任國防部副部長李喜明、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陸委會副主委林正義等人;美方官員則有美軍太平洋司令哈里斯、時任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等人。

至於由美台商業協會主辦的美台國防工業會議,據了解訂於十月中舉辦,地點從去年的維吉尼亞州威廉斯堡改到紐澤西州。

 
TOP
8000人上街 搶救太魯閣
記者董俞佳、孫中英、林敬殷/台北聯合報
為抗議政府讓亞洲水泥在礦業法修法前「免環評」、「免告知」、「免同意」,取得廿年礦權展延,地球公民基金會等環團昨天發起「看見亞泥 搶救太魯閣」大遊行,超過八千人上街,呼籲礦業改革、要求撤銷亞洲水泥礦權展延。

遊行活動由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反亞泥還我土地自救會等廿多個民間團體發起。主辦單位提出六點訴求,包括撤銷亞泥新城山礦權、修正黑箱礦業法、礦權展限需踐行原住民族基本法程序、礦權展限需重作礦業用地核定、建立並落實當地居民程序參與、礦業開發審查資料全面上網公開等。

亞泥發出四點聲明指出,充分尊重任何團體與個人表達意見的權利,也尊重原住民朋友權益,但花蓮礦區不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亞泥行事一向正派守法,隨時歡迎各界檢驗;至於如何取得推動經濟與保育環境的的共識,有賴政府規畫管理,亞泥除配合政策、也將努力推動循環經濟,為台灣土地的永續發展貢獻心力。

對於環團及部分立委主張要求行政院撤銷展延,行政官員說,撤銷或廢止都可能造成其他產業的衝擊,既然環團與亞泥已向行政院提訴願,應靜待訴願的結果。行政院的做法一方面是針對通案,但在礦業法修法後,也能針對個案,也就是亞泥案,要求重做環評。

官員指出,修改礦業法,並建立政策環評制度,或許無法一時之間令人大快人心,卻是國家整體礦業的重新檢討和制度建立的根本之道。

 
TOP
黨產會追討 婦聯會:訴諸司法
記者王寓中/台北報導聯合報
行政院黨產委員會擬在七月十八日針對婦聯會舉辦第二次聽證會,聽證會若認定婦聯會是國民黨的附隨組織,婦聯會恐將面臨黨產會正式祭出行政處分,將其移轉為國有,同時進一步凍結婦聯會所有被認定為不當財產的處分,並且要求婦聯會申報過去包括勞軍捐在內所有不當財產的清冊。

婦聯會昨天表示,如果照黨產會的最終處置方案,聽證程序只是過場,黨產會為達政治目的,清算婦聯會只是遲早的事,在此情形下,婦聯會最後除了訴諸司法、行政訴訟,已無他途。黨產會主委顧立雄在四月婦聯會第一次聽證會上也強調, 不管最後黨產會做出什麼認定,婦聯會的案子,終究還是要回到司法做出最後裁決。

黨產會發言人施錦芳昨天表示,在上次聽證會過後,黨產會持續蒐集資料與事證,周二(二十七日)委員會聽取報告後,若委員認為有必要,將在七月十八日針對婦聯會舉辦第二次聽證會。

據了解,黨產會針對婦聯會舉辦第二次聽證會的討論焦點,仍是婦聯會是否為國民黨附隨組織,黨產會將從歷史論述、婦聯會與國民黨的關係和扮演功能,以及國外、特別是前東德「民主婦女同盟」的第一手文獻史料,進一步剖析及試圖證明,婦聯會就是國民黨的附隨組織。

針對婦聯會和前東德「民主婦女同盟」的聯結,東吳大學講座教授董保城在四月聽證會上曾指出,婦聯會本質和民主婦女同盟相去甚遠,中華民國婦聯會從來不是國民黨附隨組織,也與國民黨本質有異。

董保城舉例,東德共黨附隨組織的民主婦女同盟本質上具有準政黨特性,與東德共黨具備緊密依存性,除了在人民大會有三十五席代表外,全國七萬三千個各級地方自治團團或共黨人民代表中,民主婦女同盟占了三分之一,但婦聯會在立法院並沒有固定席次,也沒有在各級地方自治團體中搶占席次。

 
TOP
焦點新聞
醫殯分流 立委憂:沒彈性會出問題
記者林敬殷、王寓中/台北報導聯合報
立法院五年前通過「殯葬管理條例修正案」,今年七月一日起,醫院不得附設殮、殯、奠、祭設施。對於有立委提案是否能有權宜措施,設置簡易靈堂,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表示,為落實醫殯分流,七月如期上路。

花敬群說,當初修法通過後,已給了五年的準備期,地方政府也陸續增設冰櫃等相關設施,數量上應足夠。

曾提案要求設置簡易靈堂的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說,既然先前朝野協商決議,他予以尊重,他也是支持醫殯分流。但他說,當初是基於都會區民眾的需求考量,僅設立簡單的祭拜區,沒有涉及殯葬業者,也不是容許舉辦告別式,就是一個給喪者的親友家屬,可能是住在偏遠地區能有一個就近祭拜的小桌子而已,算是一種權宜之計。

不過國民黨立委認為,相關措施上路後,還是要考慮人民的宗教習俗和習慣,尊重往生者及家屬,給予適度協助,否則一定會出問題。

國民黨立委黃昭順表示,還是要尊重人民的習慣,以及往生者的家屬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習俗,她贊成從方便人民的立場。

 
TOP
醫殯分流上路 下月起醫院不得設靈堂
記者魏莨伊、張世杰、祁容玉、徐如聯合報
今年七月起「醫殯分流」大限將至,醫院將不得附設簡易靈堂。北市殯葬管理處表示,北市府將在二殯增設一八○處「臨時拜飯區」,因應民眾的治喪需求,也提醒民眾,過去的治喪習慣也要有所改變。

立法院五年前通過「殯葬管理條例修正案」,今年七月一日起,醫院不得附設殮、殯、奠、祭設施,違者將開罰卅萬至一五○萬元罰鍰,且採連續罰。有立委提案是否能有權宜措施,設置簡易靈堂方便民眾,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表示,為落實醫殯分流,七月如期上路。花敬群說,當初已給了五年的準備期,地方政府也陸續增設冰櫃等相關設施,數量上應足夠。

新北市殯葬處長楊薏霖說,現在醫療發展水準提升,但硬體空間難以擴充,即使大型醫院現在有設拜飯間,新北市總數僅一九五個。

民眾過去常在醫院設置簡易靈堂治喪,但七月後,家屬在醫院助念後,就需要移至一殯或二殯設置牌位區。有民眾擔心會造成不便,也有民眾認為可以終結太平間亂象。

北市聯醫發言人副院長黃遵誠說,大型醫學中心才有在院內設置禮廳供家屬舉行告別式,場地僅能供死者家屬助念、拜飯,未來立法禁止設置牌位,因此在簽訂新的承包合約中都明訂禁止,但太平間、冰櫃等仍外包給廠商設置。

高醫表示,有外包的禮儀公司可以提供給在高醫往生的病人服務,但院裡不能辦七旬法會及告別式。顧慮家屬需要,還是有張小桌子,上面放往生者牌位,因為喪家每天還是要供飯,總不能放地上。這是尊重喪家的作法,若牴觸了七月上路的規定,恐怕最後還是必須依法。

黃姓殯葬業者說,醫殯分流後往生者都一定要到公立殯儀館冰存,殯儀館也有拜飯空間,價格公道消費者比較不用擔心,殯葬業者也更能公平競爭,「醫殯分流當然比較公平」。

北市殯葬處長黃雯婷表示,先前統計台北市醫院設置牌位拜飯區的數量約有三百處,使用量約四成,因應民眾的治喪需求,市府會先在二殯增設一八○處臨時拜飯區,加上原本一殯、二殯已經有三五二處,治喪需求應無虞。

黃雯婷也說,民眾多會挑日子才出殯,在特定日子易釀冰櫃、靈堂不足問題,也要宣導民眾改變觀念,日日都是好日。

 
TOP
兩岸新聞
遼寧艦啟航 將繞台訪港?
香港特派員李春、特派記者林克倫/聯合報
習近平廿九日將首次以大陸國家主席身分視察香港,大陸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於廿五日啟航南下,也將現身香港。

大陸官方昨正式公布,習近平將於廿九日起到香港三天,主要行程是出席「慶祝香港回歸廿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香港特別行政區」。

以中共中央軍委主席身分,視察解放軍駐港部隊石崗基地,是習近平訪港的重頭戲之一。與此同時,遼寧艦、中共空軍「殲─20」新式隱形戰機也將到訪香港。

新華社報導,遼寧艦航艦廿五日從青島的航艦軍港啟航,開赴相關海域執行跨區機動訓練任務。解放軍海軍航艦編隊由遼寧艦、導彈驅逐艦「濟南艦」和「銀川艦」、導彈護衛艦「煙台艦」,以及多架殲─15艦載戰鬥機和多型艦載直升機組成,將採取「連續轉移海區」的方式,赴相關海域開展編隊隊形、艦載機飛行訓練和艦基戰術等多個課目訓練。

遼寧艦「南下」路線並未對外公布,但遼寧艦訪港勢必要經過台灣周遭海域。從「連續轉移海區」看,則是指東海、西太平洋與南海等海域的轉移與訓練,目前遼寧艦航艦編隊正在東海進行演練;不排除跟去年底一樣,會穿越第一島鏈,從西太平洋通過巴士海峽進入南海。

不過,攸關航艦真正戰力的「夜間起降」訓練,目前仍未有相關報導,艦載機飛行員是否具備此能力,外界頗為好奇;以去年底遼寧艦編隊通過台灣東部海域為例,整個夜間航程並無艦載機起降作業。

 
TOP
台陸交流 是冷是熱?牽動台港
記者沈婉玉、陳言喬/香港、台北報聯合報
一九九七年前,香港曾是兩岸經貿往來最重要的中介地,香港政府曾擔心中介角色會隨著九七一去不復返;但從台港貿易量來看,九七年後,香港作為台灣兩岸經貿中介橋梁,並未因九七回歸告終。

金融服務 創造新的價值

香港仍是兩岸間接貿易的重要轉口港,近五年有百分之六點六的成長率,至去年底兩岸轉口貿易總值占兩地貿易總值的百分之廿二點三,台港經貿仍繼續受惠於兩岸經貿的成長。

然而,廿年前我國對港出口占比超過兩成,至去年底已下滑至百分之十三點五。香港台北貿易中心主任巫英臣分析,台商早就南向發展,我方對東協等新興市場出口占比也愈來愈高,使我對港出口占比下滑。台港間貿易物流往來相對減少了,但金融服務業及會展經濟則蓬勃發展,「香港一直在創造新的價值」。

兩岸急凍 影響台資銀行

台商利用香港金融中心的優勢,在兩岸四地間調配資金,是台商兩岸營運的重要據點。香港仍扮演中介角色,台資銀行絕大多數客戶還是大陸台商,近期兩岸關係急凍,對香港分行業務經營也產生影響。

前UBS董事總經理、前開發工銀總經理曹為實也指出,受歷史因素影響,很多進軍大陸的台商都會在香港設立營運中心,即使現在兩岸已可直接通商,老模式仍順暢可行,「現在台港政治上或許不好,但經濟上不會」。

官方角色運作 溝通不易

香港台商協會會長邱文潛表示,過去兩岸關係未正常化時,兩岸貿易、投資與轉機都必須透過香港,在香港註冊後用港商的名義進去大陸。三通後兩岸的貨物與資金可直接往來,外貿協會也已經直接去大陸設點,單純只是去香港註冊紙上公司的台商已漸漸減少。經濟部在香港設有遠東貿易服務中心,但官方角色運作困難,屬民間組織的台商協會想與香港政府溝通、建議也不容易。

「香港不敢碰政治」,邱文潛表示,台港之間是「經濟熱、政治冷」,台灣官員、綠營立委現在都不太能正式訪港,香港官員也很少訪問台灣。香港年輕人受台灣影響大,甚至部分主張港獨,踩到大陸當局的紅線。台灣太陽花學運相關人士都不能入境香港,怕他們去指導、影響港青。

 
TOP
國際新聞
巴基斯坦油罐車翻 村民搶油釀153死
編譯陳韻涵/報導聯合報
巴基斯坦一輛油罐車廿五日行經巴哈瓦普市郊公路超速過彎,加上其中一個車輪爆胎而失控翻覆,駕駛幸運生還遭警方拘留。油罐車翻覆後,附近村落居民不顧警消勸阻,呼朋引伴來裝油;油罐車翻覆後四十五分鐘爆炸,造成廿名兒童等一百五十三人喪生、約八十人受傷,其中五十人嚴重灼傷。

警方表示,事故現場周遭的人們和行人聚集,以各種容器蒐集油罐車上洩漏的油。

警方試圖制止並驅趕採油人群,但人們充耳不聞。油罐車翻覆後四十五分鐘,疑因有人在場點菸而引爆油氣,消防人員花了兩個小時才撲滅火勢,許多罹難者遺體焦黑難辨,現場還有許多被燒毀的機車,顯然為死傷者所有。

油罐車駕駛幸運存活,目前已遭警方收押審訊。這起意外暫時切斷了出事地點附近蘭綻裘亞村對外交通,該村的政府前員工阿哈瑪德說,這起事故讓他失去十二位親人,其中一人的遺骸已經尋獲,另外十一人仍下落不明。

這起慘案發生在穆斯林開齋節前夕,當時當地家庭齊聚準備慶祝齋戒月結束。阿哈瑪德說:「油罐車翻覆,油灑了之後,人們呼叫親戚來裝油。火勢開始蔓延的時候,現場約有五百人。」

石油對巴基斯坦鄉村居民來說是珍貴商品,當地許多人每天生活費只有三美元(約合新台幣九十元)。

 
TOP
莫迪訪美 要「讓川普視印度為機會」
編譯陳韻涵/報導聯合報
印度總理莫迪廿五日抵美訪問,廿六日將在白宮首度會見美國總統川普,尋求改善印美關係,並突破兩國在氣候變遷、工作簽證和貿易議題上的分歧。

印度尋求增加海外投資,並強化與西方國家的貿易關係,讓印美關係在前總統歐巴馬任內變得熱絡。莫迪二○一四年首次訪美時,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受到搖滾巨星般的熱烈歡迎,還在聯合國總部演講。不過,這次官員刻意淡化外界對莫迪此行的期待,形容「毫無特別之處」。

莫迪矢言與川普政府緊密合作,但雙方在諸多議題上的障礙很快浮上檯面,如貿易和在美工作的印度公民簽證問題。川普本月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時,指控印度企圖從巴黎協定獲利;印度當局猛烈反駁。此外,川普主張貿易保護主義,與印度拓展出口及鼓勵西方製造業來印度設廠的策略大相逕庭。莫迪在川普就任不久後發表「嚴懲漸增的地區性與保護主義態度」演說,被解讀為針對川普的「美國優先」策略。

一名印度高官說,「(這次出訪)若有什麼事是我們想要的,那就是兩國之間的互動,如果互動良好,坦白說,所有事情都能解決。」分析家認為,川普與莫迪共通點是,都擊敗傳統政治菁英入主大位。匿名美官員說,雙方「有很多相似處」,且莫迪是川普執政以來首位在白宮享用工作晚宴的外賓。

雖然先前美印在一些問題上隔空交火,但兩國領袖見面前還是透過推特營造良好氣氛。川普廿四日先透過推特發文寫道,「將與一位真正的朋友談論重要策略議題!」莫迪回應,「感謝美國總統的熱切歡迎。殷切期盼我與您的會談與討論。」

莫迪廿五日先與蘋果、微軟和Google等企業領袖會談,廿六日會晤川普,區域安全與巴基斯坦預料為兩人會談重點。法新社報導,川普上任以來,外交方面顯然比較重視中國大陸這個印度的區域對手,如今莫迪至少有機會面對面了解川普的想法。

華府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所南亞專家狄利斯說:「我不認為莫迪能夠改變川普的世界觀,但他可以協助川普視印度為機會,而非問題。」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