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符合自己需求與預算的 CPU, 還是得認識一些基本規格不可。而面對密密麻麻的規格表, 相信不少人都一個頭兩個大, 因此接下來我們就針對 CPU 幾項常見的規格做說明。 運作頻率 (時脈) 運作頻率就是一般常說的 CPU 速度, 也可稱為『時脈』, 其單位為 GHz (Giga Hertz, 10 億赫茲);如 Core i7 6700 的時脈為 3.4 GHz, 就代表它每秒可處理的指令可達 34 億多筆。 CPU 運作頻率的高低, 除了影響系統效能外, 也攸關其售價:頻率愈高、價錢愈貴;例如 Core i5 中的 6400 市價不到 6,000 元, 但同系列中的 6600K 就得花上 7,880 元才買得到, 其差別可見一般。 連結介面 (Socket) CPU 利用針腳 (接點) 與主機板上的插座相連接, 如果 CPU 的針腳 (接點) 與主機板上的插座規格不合, 就無法安裝在主機板上了;而 CPU 的封裝技術則是決定針腳 (接點) 與主機板上插座的樣式。以 Intel 為例, 雖然各家族系列都是採相同的金屬接點設計 (LGA 封裝), 但依接點多寡, 則區分有 LGA 1151 / 2011 2 種, 故其對應的插座也各不相同: 第六、七代 Core i7 (極致版除外) 以及全系列的 i5 / i3 系列均採用 LGA 1151 腳位, 對應的 CPU 插座自然就為 Socket 1151 至 於 AMD 方面, 比較高階的 FX CPU 是使用 AM3+ 腳位, 對應的 CPU 插座自然就為 Socket AM3+;而 AMD 或許因考慮到老用戶的升級需求, 常設計讓新的 CPU 可向下相容於舊款主機板 (如 AM3+ CPU 可插在舊款 AM3 主機板上)。而 APU 清一色都是使用 FM2+ 腳位。而第 7 代上市的 APU 以及 2017 預計推出的 Zen 架構, 則將全面使用新的 AM4 腳位。 .......﹝詳細內容﹞ 更多內容請見 《 PCDIY 2017 電腦選購•組裝•應用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