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9日 星期四

數位平台與媒體議價 在台交鋒


【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3/06/30 第821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要聞
焦點新聞
政治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數位平台與媒體議價 在台交鋒
記者郭崇倫、林奐成、游昊耘、蕭白聯合報
網路社群近年來成為民眾取得資訊主要管道,世界新聞媒體年會昨天的議程中,數位平台與媒體議價、媒體訂閱轉型成為最熱門議題。Google新聞副總裁Richard Gingras表示,強制立法可能影響新聞自由;澳洲新聞集團執行總裁Michael Miller則說,澳洲政府會立法強制要求議價,是因發現平台的資訊壟斷,影響一般人利益。

澳洲率先強制議價

澳洲在二○二一年通過「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強制議價法」,成為全球第一個立法要求Google、Meta等數位平台付費使用媒體新聞內容的國家。加拿大國會日前也通過立法強制平台付費,歐洲及亞洲也有不少國家提出新聞有價、平台應付費使用內容等媒體議價法案。

Gingras昨天下午在世界新聞媒體年會一場會談上,對於政府、數位平台與媒體關係發表意見,也接受各國媒體提問。他認為,媒體與數位平台議價的立法,可能影響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網路的核心是「政府如何管理他們的社會資訊自由」,制定新聞相關政策會引起言論自由問題。

媒體追問壟斷搜尋

但有不少國家媒體提問Google長年壟斷搜尋、助長不實訊息流通等問題,Gingras表示,Google目前面臨的問題是要如何表達對新聞產業的支持,又不會破壞開放的網路空間和搜尋引擎。

Michael Miller則在接受本報專訪時,以澳洲為例指出,因為政府發現平台掌控資訊的流通與壟斷,才會立法要求平台與媒體議價,真正關鍵在於「為廣大的民眾發聲,民眾的聲音對民主至關重要,我們需要永續的新聞自由」。

外媒專程來台取經

專家也分析指出,歐洲過去對平台無償使用媒體新聞內容的作法,原本擬以著作權法反制,但現在也朝反壟斷、擬強制立法要求平台付費。日本媒體近年來也感受到數位平台衝擊,此次特地來台參加年會,希望了解台灣與各國有關媒體議價法的討論。

印尼KG媒體集團執行長Andy Budiman昨表示,媒體太仰賴第三方平台,營收和影響力都會打折扣,因此致力於打造數位廣告,希望精準觸及使用者。

媒體議價外,如何在數位時代轉型也是昨天年會討論焦點,今年獲得世界新聞年會最佳數位訂閱計畫得主、阿根廷「號角報」(Clari□n)營運長Emilio Basavilbaso表示,號角報付費訂閱數能成長,包括針對特定受眾提供不同內容,還有多角化開發不同業務內容,如今數位營收已占全部營收的八成,有望繼續成長。

來自北歐丹麥媒體集團JP/Politikens Hus執行長□rskov表示,自家媒體Politiken從老牌報紙轉型至今是丹麥最受歡迎媒體,關鍵原因之一就是針對特定讀者及客層,把新聞內容差異化,讓大家願意訂閱,創造出更多價值。

 
TOP
專題
永續新聞自由…媒體議價 不讓平台壟斷資訊
記者郭崇倫、林雨荷、許珮絨、蕭白聯合報
社群媒體和搜尋引擎成為民眾取得資訊的主要途徑,澳洲是全球第一個立法要求數位平台付費使用媒體新聞內容的國家,澳洲新聞集團執行總裁Michael Miller接受本報專訪指出,政府發現數位平台對民眾造成資訊壟斷,基於一般人利益而立法。

社群媒體宛如綁架犯

Miller出席世界新聞媒體年會時直言,當亞馬遜、Google和Facebook等科技巨擘主宰媒體環境時,「我們甚至不知道是否有未來可言?」Miller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重視新聞自由才能繼續確保言論自由與監督政府,但現在許多國家的媒體得努力對抗Google或YouTube。

Miller說,在科技革命的時代,許多新聞從業人員都罹患「數位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數位平台與社群媒體的崛起宛如「綁架犯」,不僅長期使用未經授權的新聞報導來吸引受眾,甚至不受政府監管且難以控制。新聞媒體得想辦法從平台囚禁我們的世界中存活下來,不應該允許這些數位破壞者依然故我。

澳首立法要平台付費

他表示,媒體議價的真正關鍵在於「為廣大的民眾發聲,民眾的聲音對民主至關重要,我們需要永續的新聞自由。」他表示,澳洲新聞產業能夠順利取得與平台議價,奠基在政府認定數位平台對資訊流通的壟斷,已經對一般大眾利益造成傷害,才介入立法。

澳洲2021年通過「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強制議價法」,成為全球第一個立法要求Google、Meta等數位平台付費使用媒體新聞內容的國家。

有人分析澳洲可以成功的關鍵點是政府的立場,Miller表示,政府不會理會新聞媒體是否因為平台虧損,澳洲政府在意的是資訊內容市場是否公平競爭。

他表示,澳洲的媒體公司不僅是新聞出版商,還包括政府擁有的廣播公司,為對抗平台,曾遭Google或Meta威脅要撤下所有新聞內容。Facebook曾有3天沒有發布任何新聞內容,包括政府訊息、醫療訊息以及地方社區訊息等,突然間,澳洲的民眾無法在Facebook上獲得新聞,「此舉讓澳洲政府意識到Meta扮演的地位有多重要,而且沒有其他選擇。」但也與此同時,澳洲的媒體不約而同、團結地譴責這種行為。

平台基金回饋非良方

對於Google在台灣提出成立新聞基金會方式回饋媒體,Miller不認為這是個好方式。

他說,這種方法在澳洲不可行,因為競爭法不允許競爭對手合作進行集體談判,「不同媒體會有各自想要跟平台合作的方式,我不認為基金會的形式能為媒體或平台帶來最好的結果。」

他說,媒體與平台之間一旦權力失衡,政府便會介入,要求媒體與平台進行談判,如果雙方無法達成協議,則進仲裁程序,也被稱為棒球式談判,每家公司提出自己的價值,由仲裁人選擇其中之一。

他說,政府並不希望作為談判和抉擇的角色,而是讓各個媒體與平台達成協議。

 
TOP
Agnes Stenbom:媒體報導 男性掌話語權
記者游昊耘/台北報導聯合報
1839年創立的Schibsted集團是瑞典老牌媒體集團,集團的數位創新部門IN/LAB負責人Agnes Stenbom是年僅29歲的女性領導者。她認為,與其他國家相比,瑞典擁有相對性別平等的社會環境,IN/LAB的女性成員甚至比男性多,其他國家狀況截然相反,且不分國家的媒體報導,男性掌握話語權遠比女性高,「性別平等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她指出,Schibsted曾與其他7家國際媒體共同參與The AIJO Project,利用AI分析新聞編輯室內部存在的性別偏見。在分析2.8萬件新聞圖像後,發現超過7成的新聞相片是男性,且男性作為消息來源、被引用的比率也遠高於女性,雙雙超過7成。

就連社會環境較平等的瑞典,女性工作者也會面臨許多性別刻板印象難題。「作為女性,你必須做很多額外勞動。」Stenbom指出,人們普遍期望女性要表現得更友善,並承擔更多無償工作,例如端咖啡、蛋糕,「但這些對你的升職毫無幫助」,如何抹除性別刻板印象仍是全球職場都面臨的問題。

Agnes Stenbom期盼其他國家政府向瑞典看齊,提供年輕女性更平等的工作環境。她認為,年輕女性在工作職涯上難免會碰到生育議題,在瑞典不分男女都有一年的帶薪產假,但多數國家沒有提供足夠福利或機制,勢必阻礙年輕女性的人生選擇。

她也認為,媒體作為社會傳聲筒,應更重視成員多樣性。例如Schibsted集團和IN/LAB部門的組織成員多樣,有較多女性、少數民族、年輕世代與不同宗教信仰者,「多元化程度愈高,創新的機會愈大」,此舉不只有利於媒體內部氛圍,也更能呈現具多元視野的報導或產品。Schibsted集團從2021年大幅投資瑞典新創女性經期品牌SYD,其藉由公益商業模式,確保全球女性兒少經期來臨時,依然能穩定就學。

 
TOP
Google新聞副總裁:媒體應創新 讓大眾願付費
記者林奐成、游昊耘/台北報導聯合報
Google、臉書等數位平台近年來成為民眾閱讀新聞的主要管道,新聞網站的流量與廣告收入備受打擊,媒體與數位平台業者因此出現矛盾。Google新聞副總裁Richard Gingras昨出席世界新聞媒體年會,在被問到媒體議價立法議題時表示,媒體不應過於仰賴政府或單一公司,「新聞業不該無法靠自己而存活下去」,他也擔憂政府立法可能影響新聞自由。

盼與媒體回歸緊密合作

加拿大國會本月通過立法,規定數位平台業者轉載媒體報導就必須付費,衝擊Google等平台業者。Gingras指出,加拿大的立法可能會讓大眾懷疑,是否對開放式網路造成影響,「我擔心對新聞自由的影響,或會不會影響媒體產製高品質的新聞報導」。

Gingras說,現在Google和媒體的關係「很不確定」,他希望可以回歸緊密的合作關係,達到更好平衡。他認為,公共政策在支持新聞媒體這方面,不應該只仰賴像Google這樣的科技公司,「並非Google不願意支持媒體,我們應該一起努力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但要如何找到更多資金來協助媒體,這是社會要解決的問題,會對我們想要的言論自由造成很大的影響」。

重視新聞價值未來樣貌

針對台灣有多位立委提案立法,推動媒體業和數位平台協商,其中可能包括新聞議價機制,Gingras表示,「我理解政府和媒體想做什麼,我會非常慎重思考每個問題,到底是不是對的方法,我個人覺得這很困難」。

Gingras指出,他擔憂未來媒體與數位平台的合作關係,可能會愈來愈趨向「交易關係」(指媒體議價),而這並非健康的方式。他希望其他公司也加入行列,讓媒體能得到政府或其他單位支持,並由整個社會決定,「我們重視的新聞價值,在未來會是什麼樣貌」。

對於媒體營收受到的影響,Gingras表示,新聞網站應該勇於創新,拓展讀者族群並創造營收,「讓大家願意為新聞付費」。他說,有人認為新聞業無法靠自己存活,但他認為,如果媒體能開展不同的營運模式,例如訂閱制或廣告,仍有辦法存活。

他直言,媒體不應過於仰賴政府或單一公司,「我知道這不容易,但新聞業不該無法靠自己而存活下去,這回到很基本的問題:你如何創新,如何從廣告、產品發展新聞價值。」

數位社會有結構性挑戰

Gingras也說,政府對於媒體與數位平台議價的相關立法,可能影響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網路的核心是「政府如何管理他們的社會資訊自由」,因此制定新聞相關政策,會引起言論自由問題。

Gingras表示,真正開放的新聞自由,不應該是由法律界定,也不應該仰賴單一單位提供資金資助。他說:「過去經驗都遠比不上接下來數位社會面臨的挑戰,我們會面臨很複雜的問題。這些深刻的挑戰是結構性的,要思考長遠,不能只看現在,否則我們會摧毀自由媒體的根基」。

 
TOP
侯友宜談媒體:假新聞影響大選 台美共同挑戰
記者張睿廷、賴昭穎/台北報導聯合報
世界新聞媒體年會昨晚在台北圓山大飯店大會廳舉辦晚宴,新北市長侯友宜、中國信託銀行董事長利明獻等人獲邀出席。侯友宜表示,美國大選面臨假新聞充斥的問題,為政治、經濟帶來傷害,台灣在2024總統大選也遇到同樣狀況,如何杜絕假新聞是共同面臨的挑戰。

侯友宜說,他要感謝這麼多國家見證台灣新聞自由及民主自由的長期努力,也見證台灣族群融合、文化和兼容並蓄的生命力,最重要的是,台灣在捍衛新聞自由這條路上不斷努力,過程中會碰到許多風雨,需要去克服,在這條路上,也了解到全球媒體產業所擔心的議題,就是今年年會的主題,在新常態下如何重新定義新聞?受眾想要的是什麼?不論產製訊息,還是接受訊息的閱聽眾,都是要反思的。

侯友宜指出,在21世紀社群媒體大躍進底下,台灣也要接受挑戰,看到在美國大選,假新聞充斥,給經濟、政治帶來傷害,同樣的台灣在2024總統大選,也面對和美國大選一樣的情形,如何透過科技深化來杜絕假訊息,就是各國現在面臨的挑戰,要刻不容緩來解決這個問題。

利明獻致詞表示,媒體是國家發展重要的監督者,深具使命,亦有前瞻,為各界所敬重,聯合報系積極爭取,才得以讓台灣首度承辦世界新聞年會,展現出台灣社會對媒體的重視,亦同步再提升台灣媒體產業水平,開拓與會人士視野,讓台灣為國際所見。

利明獻說,這次世界新聞年會,匯集全球新聞媒體領袖共商解決產業關鍵議題,必會寫下歷史性的意義,中國信託有幸參與其中,期盼藉由與會者精闢剖析,讓世人珍惜獲知的權益與價值。

 
TOP
Google新聞副總裁:生成式AI 有助於新聞加值
記者游昊耘/台北報導聯合報
Google新聞副總裁Richard Gingras昨出席世界新聞媒體年會,暢聊生成式AI對當今社會的衝擊。他指出,現行的生成式AI工具提供的內容背景不夠透明,「現在需要更好的語言模型,提供有建設性、有來源可循的可靠內容」。

「生成式AI啟發民眾想像,卻也喚起恐懼。」Gingras說,過去半年生成式AI橫空出世,導致多數人陷入焦慮,「彷彿人類在創造詞彙的戰役上敗給機器人」。但他認為,現階段大家熟悉的生成式AI工具只停留在學習人類說話階段,甚至出現不實說法,目前仍只能作為人類的協作工具,人類依然擁有更高的智慧可以預判未來,未來也會出現品質更好的大型語言模型。

Gingras以新聞業為例,目前的生成式AI工具可以協助記者發想報導主題、下標、翻譯,卻不能取代記者的工作價值,記者應透過AI減輕工作負擔,聚焦處理更有創意、更複雜的內容。此外,引進生成式AI也能為新聞內容賦予更多價值,「從地方警政消息,到籃球隊動態,都能成為新聞資料庫的一環」,未來所有媒體業者都有機會透過AI技術,為新聞內容變現加值。

不過,Gingras也針對生成式AI吸收大量內容、產出錯誤內容提出警訊。「從歷史來看,人類很少從經驗中學習,而是不斷犯同樣的錯誤。」他表示,現在的全球社會還沒意識到生成式AI和機器深度學習帶來的危險,在AI世代,所有社會問題都不再有簡單的答案,社會大眾應花更多心力思考人類、網路和AI的關係,尤其是AI的風險規範,「避免最終照顧到的只是少數人的權益,而非大眾『知』的權利」。

 
TOP
Joel Simon:執政者打擊媒體 換取政治利益
記者陳熙文/台北報導聯合報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新聞媒體也受影響,Journalism Protection Initiative創辦人Joel Simon表示,在民主國家,有執政者或政治人物企圖干擾資訊的傳播,甚至攻擊專家和新聞媒體,以換取政治利益。

世界新聞媒體年會昨天針對「為危機做準備—媒體如何克服大眾懷疑」主題,邀請學者專家共同討論。

創辦南非衛生新聞中心Bhekisisa的Mia Malan表示,疫情起碼喚醒新聞工作者對科學的重視,愈來愈多新聞組織聘請具有科學專業的記者。

不過,Joel Simon表示,具備科學知識固然重要,但決定衛生政策的並非科學,終究是政府,他觀察到在疫情期間,全球不少國家的資訊傳播都受到嚴重打擊。

他指出,在疫情期間,尤其是奉行民粹主義的民主國家領導人,特別容易會破壞大眾對於公衛政策所形成的共識,藉此為自己占有政治上的優勢。

 
TOP
觀點不被隱沒…媒體性別平衡 讓世界更美好
記者陳宛茜、張文馨/台北報導聯合報
「讓媒體高層達到性別平衡,不只是為了女性,更是讓世界更美好;媒體結構具備平衡與多元,才會擁有多元的觀點和平衡的視野。」來自波札那、甫獲得2023世界新聞出版協會女性新聞編輯領導獎的Emang Mutapati說,女性進入媒體,象徵「女性的觀點不會被隱沒」。由她擔任總編輯的「The Voice」,如今是非洲國家波札那最暢銷、最具影響力的報紙。

媒體高層僅22%女性

世界新聞媒體年會昨舉辦女性新聞從業人員午餐會,女性媒體領袖齊聚一堂分享如何在工作中致力實現平等。路透新聞學研究所記者計畫主任Mitali Mukherjee簡報「2023年新聞媒體中的女性與領導力」指出,儘管全球女性媒體工作者占4成,但在管理這240家主要媒體品牌的180名媒體高層中 ,僅22%是女性。

即使在聯合國性別不平等指數表現良好的國家,媒體高層女性比率依然偏低,以芬蘭為例,女性擔任媒體高層比率不到4成。

女不愛硬新聞是迷思

女性讀者比較不喜歡政治等「硬新聞」?女性媒體人擅於報導藝文等「軟新聞」?針對台下媒體同業的提問,獲得女性新聞編輯領導獎的菲律賓新聞網站「Rappler」共同創辦人Glenda M.Gloria回應:認為女性不喜歡「硬新聞」也是一種迷思。

Gloria和諾貝爾和平獎得主Maria A.Ressa共同創辦「Rappler」,以揭露菲律賓政府腐敗、官員運用社群媒體製造假新聞而聞名。她指出,擁有許多女性媒體工作者的Rappler聚焦報導政治等「硬新聞」,依然吸引許多女性讀者。

感性讓報導具同理心

Emang Mutapati認為,此一迷思「一半對一半錯」,「軟新聞」的「軟」不在於議題,而是「說故事的能力」和敘事策略,女性媒體工作者擁有感性特質,能讓報導具同理心、更易讓讀者理解。

英國金融時報集團旗下顧問公司FT Strategies協助金融時報等單位拓展新觀眾和受眾多樣性,負責歐非與中東事務的首席主管Lisa MacLeod說,曾從讀者口中聽到,「金融時報就像是一個穿西裝的男人,背對著人也不願意真心傾聽。」凸顯這分報紙並不平易近人,但環境變化也要因應,金融時報多樣化的努力超過20年,女性讀者是致力耕耘的目標客群,為此也在編輯室加入女性代表、調整網站照片取向、發動女性記者撰寫精選周報,在社群媒體上頗受歡迎,目前金融時報讀者2成是女性。

 
TOP
話題
私大減免3.5萬 高中職免學費
記者鄭□、趙宥寧、陳秋雲、江婉儀聯合報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教育平權「一加三」方案,減免私立大專院校生學雜費每人每年三萬五千元,並搭配大專經濟弱勢學生加碼減免學雜費一萬五千元至兩萬元、高中職免學費,以及精進就學貸款。相關措施明年二月實施,總經費二百廿億元,由行政院額外編列預算全數支應,逾六十三萬四千名在學生受惠。

不過全國私校工會憂心,大學競爭力下滑、學倫問題層出不窮、文憑不斷貶值,提撥經費或可解決弱勢家庭負擔的燃眉之急,但治標卻不治本;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則認為,政府補助高教經費應至少占GDP達百分之一,才合乎OECD國家標準,私立大學校園治理應受嚴謹監督。

副總統賴清德日前拋出政府應縮短公私立大學學費差距。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為擴大照顧十八至廿二歲大專學生,政府以「定額減免私立大專學雜費差額」,縮短公私立大專學雜費差距,加碼補助公私立大專經濟弱勢學生學雜費、精進學貸申貸及還款措施。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中央政府歲入賸餘自二○一七年起由負轉正,為達成教育平權,高中職免學費方案不再設有排富條款。另考量公私立大學每年學費落差近五萬,政府將定額補助七成差距,每年減免私立大專學雜費三萬五千元,每學期將直接扣抵。

另加碼減免大學經濟弱勢學生學雜費,將家庭年所得拆為七十萬元以下、七十至九十萬元共二級距,分別加碼補助一點五萬至二萬元。並放寬就學貸款申貸門檻與利息,家庭年所得一二○萬以下在學期間免息,如學生家庭有二名子女(含學齡前及就學階段),家庭年所得放寬至一四八萬元以下均可申貸,如有三名以上子女,則不限年所得均可申貸。

至於目前仍在還款中的四十三萬名學貸者,緩繳本息申請門檻由現行月收入未達四萬元,放寬至五萬元,且每增加養育一名子女,再多放寬月收入門檻一萬元。

教育部指出,學校因辦學性質、政府投入經費差異而有公私之分,反映在學雜費上是公私立大專學生一年有近五萬元差距,以整體八十九萬名大專學士班學生來看,有五十九萬名私大生需負擔較高學雜費,比率近三分之二。本次方案所需的二百廿億元,從行政院籌編明年度預算中編列,不會排擠現有教育預算,不會增加學校負擔。

立法院在野黨團批評「大撒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說,如果是好政策就該早點執行,已經要選舉了才提出,人家就覺得是政策買票,「買得太明顯了」。

 
TOP
教育平權「1加3」案 在野轟:大型政策買票
記者屈彥辰、林縉明、歐陽良盈、林聯合報
行政院會昨通過教育部「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及其配套措施方案」,教育平權「一加三」方案明年二月實施,在野黨齊批「大撒幣」。國民黨立委林為洲認為應該排富;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張其祿則說,「簡直是大型政策買票現場」,質疑政府未交代財源,是不是又想編特別預算,繞過民意監督?

蔡英文總統表示,副總統賴清德提出這項政策後,她和行政院長陳建仁都十分贊成,盼進一步落實教育平權;政府會持續努力,有目標、有計畫循序漸進,陪年輕朋友一起長大。賴清德也在臉書感謝蔡總統及陳揆,期望未來台灣每一代孩子都能擁有更公平教育資源。

「這政策就叫做大撒幣。」林為洲表示,對有錢人補助三萬五千元有道理嗎?針對非辦學貸否則不能讀大學的人應多給點補助,讓一年二百多億元預算用在真正需要、家庭負擔比較辛苦的人;針對排富,可研究相關方案。他說,排富後再補助,可針對需要補助者提供多一點補助,針對已畢業而開始還學貸的人也可給予協助。

張其祿表示,行政院快速通過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提議,並在未交代財源、無視國會監督預算情形下,大肆宣傳這項政策將在二○二四年二月總統大選後上路,試圖討好年輕選民,「簡直就是大型政策買票現場」。

時代力量發言人余佳蒨質疑,這是民進黨政府近年從濫發現金、租金補貼、房貸補貼一路大撒幣政策以來,最具合理性的一項擴大支出政策,然而為什麼執政七年都不做?「現在要選舉了才突然想起來?」對的事現在就要做,不必等到選後,發現金只要兩個月,減免私大學雜費不用拖到明年。

【記者鄭□/台北報導】副總統賴清德上周宣布私立大專生學雜費補助兩萬五千元,為何加碼至三萬五千元?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府院和朝野立委都認為,應提出長期性補助措施,經詳細財務規畫評估後,拍板提高額度。

 
TOP
觀察站/政府猛花錢 就為賴助選
本報記者鄭□、林河名聯合報
行政院推出補助私立大專學雜費等措施時間點「巧妙」,隨著文化成年禮金六月開放領取使用、疫後就學貸款補助七月啟動、教育平權「一加三」方案明年二月實施,「一條龍」政策都在為執政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打造選舉利多;表面上對準青年選票,實際受惠的是要幫孩子繳學費的四、五十歲夾心世代,「一加三」方案不僅鞏固中年父母、討好年輕世代,也拉攏中間選民,一舉三得。

挾執政優勢,民進黨有條不紊拋出學費補助政策。先由賴清德喊出政府有責任縮短公私立大學學費落差,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隔日上午再加碼研議不分公私立放寬補貼弱勢生,行政院長陳建仁下午接著提出學貸延長等三配套。不僅如此,原評估補助差額是每人每年兩萬五千元,昨提高至三萬五千元,所需經費也從一百五十億元擴增至二百廿億元。

儘管大補貼作法遭質疑將排擠技職教育、影響高教品質,但不可諱言已獲不少家長及學貸族好評,因此明明知道政府撒幣卻又不太敢強烈反對的矛盾就存在於在野黨。台中市長盧秀燕昨出席行政院會就表達支持,但包括國民黨在內的在野黨立委多痛批「大撒幣」。

縮短公私立大專學雜費差距、補助經濟弱勢學生等措施,政府確實應該做,但不久前才喊沒錢,如今卻可加碼,對總經費二百廿億元的財源何在也未見說明。姑不論這項倉促提出的政策未充分討論,既然是好的政策又為何不在今年九月新學年開始就上路?何須等到明年總統大選之後?人民難道看不出為了選舉猛開支票的斧鑿痕跡?

 
TOP
冷眼集/討好炒短線 打不進國際盃
本報記者許維寧、邱瓊玉聯合報
行政院打著教育平權名義,拍板私立大專院校學生學雜費補助,高中職免學費更拿掉排富條款,看似嘉惠家長、學生,給予私立大專校院關愛,但學校實際未獲任何經費挹注,無法解決私校在少子化下收入愈來愈少、苦撐教學品質窘境。

近日世界大學排行榜揭曉,名次往往是各大學不想接受卻也不能忽視的痛,撇除排名人為操作因素,亞洲鄰國大學確實屢屢超車,關鍵在於馬來西亞、中國大陸均能擬定明確高教投資和策略;新加坡、香港等地大學則將錢用在刀口上,兩相比較,我國大學顯得不進則退。

政院如今編列大筆預算「澤被青年」,從過去○至六歲國家養轉變成○至廿二歲國家栽培,但實際上,近年看不見國家提出有規模的教育政策或願景,只看見有錢大家花。教育應以人為本,學生花費四年青春進入大學,卻因學校財源左支右絀,最終得到的是廉價、平庸的教育,當高教競爭力下滑,國力也將跟著弱化。

過去七年間,教育部為人作嫁事蹟多不勝數,一下子配合外交宣傳辦理華語、獎學金,一下又配合產業缺勞動力等需求辦理新南向產學專班,近日又遭國防部指揮,提出壓縮大學生涯的服役就學三加一方案,難道教育政策只是炒短線,抑或是其他部會或選舉下的附屬品?

執政黨屢屢宣稱收支結餘逐年成長,卻仍停留在「撒錢好辦事」的思維,然而煙花式的大撒幣,卻是讓大學距離打國際盃的理想愈來愈遠。

 
TOP
大學校長:辦學只能平庸化
記者趙宥寧、許維寧/台北報導聯合報
教育部明年二月起補助私立大學學費並取消高中學費排富條款。有大學校長直言,不反對落實教育平權,但全面補助學生,辦學只能走向平庸化,令人無法理解也不能接受;教團則憂心,外加經費難永續,未來恐排擠教育預算。學生團體提醒,不少學校會在學雜費外超收各項使用費,教育部應嚴查。

升學輔導平台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表示,不反對補助弱勢,但政府幫學生出錢、補助學費,學生只是拿到「特價品」,受教品質沒有提升;台灣過去七年看不到有願景的教育政策,只看到政府發錢、民眾接收,屆時恐只享有平庸的大學教育。

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說,雖不是有錢就能辦好學校,但沒錢絕對辦不好;政府全面補助學生對提升高教品質沒幫助。政策未與任何大學討論,錢未被善用,辦學走向平庸,「無法理解也不能接受」,呼籲開放學雜費調整限制、回歸市場機制,再由政府編經費補助弱勢生。

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表示,少子化讓生源減少,近期私校教師又面臨調薪,教育部還是要補助大專校院;私校經營得好,直接受益者也是學生。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認為,政府為人民解決學費負擔屬於福利制度,若要長期運作,應承諾皆以外加經費補助,避免未來排擠到既有教育經費。台灣青年民主協會則提醒,許多大學與高中職經常透過其他名義,如電腦使用費、課輔費,額外收取高額代辦費,若教育部未積極杜絕學校違法超收雜費,政策美意恐打折扣。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學費補助是讓每位學生不要因為家庭經濟因素限縮選擇,補助永續性已深入分析。國教署長彭富源補充,課輔費、家長會費皆屬代收代辦費,相關費別皆訂有辦法,超收可向主管機關檢舉。

 
TOP
要聞
板橋幼園餵藥風波 毛髮均未驗出巴比妥類等藥物
記者柯毓庭、李青縈、劉懿萱/連線聯合報
新北市餵藥風波造成全台家長惶恐,前天士林地檢署公布汐止某幼兒園檢驗結果,證實未檢出、簽結全案,新北地檢署昨公布板橋私兒園的毛髮檢測報告,證實送檢的卅六名幼童毛髮,均未檢出巴比妥類、苯二氮平類共四十七種藥物,但因仍有涉體罰事實待釐清,案件尚未偵結。

私幼總公司吉的堡昨發聲明說,彷彿在黑暗隧道中,盼見出口的光明,但惡意抹黑栽贓特定人士,將保留法律追訴權,必要時以司法恢復名譽。

全案起源於三名家長向警方報案,指控幼兒園趙姓教師讓孩子服用不明藥物,檢驗孩子尿液含有安眠藥鎮靜類藥物成分。新北市府先前將幼童血液送驗後,公布八名幼童血液檢測出巴比妥反應,但新北地檢署將幼童毛髮送交調查局檢驗,昨天證實未檢出巴比妥類等毒物。

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表示,經質譜儀檢測受檢者頭髮後,皆未檢出相關藥物,檢驗判讀沒有疑慮,案情仍交給檢調判斷。

檢方指出,毛髮檢體回溯期長,一公分可回溯一個月內藥物施用狀況,檢察官採檢幼童毛髮三至六公分,共卅六份毛髮檢體,均未檢出「巴比妥類藥物」、「苯二氮平類藥物」,僅部分幼童有驗出常見感冒藥成分。

檢方強調,毛髮檢體是以「液相層析高解析質譜法」、「液相層析串聯質譜法」進行二階段確認檢驗,具有高度準確性,因毒品毛髮鑑定程序繁複,且毛髮中殘留毒品濃度極低,需以高階精密儀器方可鑑定確認。

新北檢指出,全案有卅六名家長提告,因告訴人多,事實尚有許多須比對、確認之處,尚未偵結案件。據了解,幼兒園教師與園長通聯均未發現有刪除、串供,但園長坦承關閉監視畫面,坦承有打手心等舉動,是否構成傷害仍待調查。

吉的堡昨在新北檢檢驗結果出爐後,宣布投入三百萬成立「安心專案基金」投入公益活動,並強調在承擔莫須有汙衊罪名後,僅得到輕描淡寫「烏龍」作收尾,背後承擔卻是公司、幼教從業人員和老師莫大傷害。

 
TOP
冷眼集/諸多謎團未解 餵藥案情仍留伏筆
本報記者張曼蘋、李承穎聯合報
新北市兩所幼兒園餵藥疑雲,隨士林、新北地檢署陸續公布「未檢出」,逐漸演變成烏龍一場,但幼童為何出現暴躁反常反應、園方為何關監視器、檢方為何沒直接偵結等,諸多謎團仍未解,唯一確定的是,藍綠高度激烈的政治攻防,已然撕裂家長、教保員、藥師間的信任基礎,傷痕一時恐難弭平。

回顧此案,不僅園方成為眾矢之的,在民進黨府院黨國家機器介入、升級為總統選舉攻防戰後,餵藥變餵毒成了揮之不去的謠言,引發全台家長恐慌,藥師也被質疑是否私下販售管制藥品,新北市府未第一時間積極公布結果,也造成雪球愈滾愈大,最後教保員也不敢協助孩童餵藥,汙名化讓幼教界悲憤。

正當藍營及侯市府感嘆「真相終於大白」的同時,當初憂心忡忡的家長,仍難掩懷疑態度。以藥物面向來看,檢方報告未解釋幼童為何會有暴躁、易怒等反常行為?為何幼童稱教師餵彩虹藥水?為何一開始八名幼童驗出微量苯巴比妥,且都是不同年級的孩子?即便幼童喝下的是感冒藥,那來源究竟是來自家長或教師?

家長質疑監視器畫面消失,檢方昨指園方坦承關監視器畫面,但究竟是因體罰、還是為了餵藥而關?檢方也未明確交代。

士林地檢署簽結汐止幼兒園案翌日,新北檢就開記者會指卅六名幼童零檢出,原以為會比照士檢,卻留下「告訴人多,事實尚待比對之處」、尚未偵結等諸多曖昧不明的伏筆,既然調查尚未完成,又為何急著公布結果?

餵藥案已讓社會被撕裂成破碎不堪,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贏回原本的互信基礎,原本各界仰仗司法公正裁判,撫平這陣子風風雨雨的傷痕,但檢方所公布的結果,卻是留下種種謎團,不僅家長難以信服,遭停業的園方又如何爭取清白?

 
TOP
控抹黑造謠 侯辦限賴24小時道歉 否則再告
本報記者/連線報導聯合報
新北檢公布板橋私幼餵藥案卅六名幼兒毛髮檢驗結果,未檢出巴比妥類藥物成分。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新北市長侯友宜說,如今真相大白,心情沉重,政治人物不應抹黑造謠製造對立,該負責的政治人物應負起責任。侯辦副執行長謝政達限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廿四小時內正式道歉,否則將再採取法律行動,提出加重誹謗告訴。

侯友宜說,政治人物不斷造謠、抹黑製造社會對立,讓家長、幼保老師產生不信任感,感情被撕裂,公務體系也被指不作為,過程他看在眼裡,心裡難過,也深感選舉是一時的,但政治應有負責任態度。

賴清德發言人戴瑋姍日前臉書貼文被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認證資訊不實,昨新北檢公布零檢出後,謝政達開記者會表示,日前已向北市警局中正一分局告發賴清德及戴瑋姍涉散布假訊息,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希望賴及戴能秉於良知,在廿四小時內正式道歉,否則將再採取法律行動,提出加重誹謗的刑事告訴。

侯辦發言人江怡臻說,賴清德身為副總統也當過醫師,卻完全違背自己的道德良知,毫無誠信的賴清德沒資格領導台灣。她呼籲賴好漢做事好漢當,即刻道歉,戴瑋姍也應為自己的造謠行為,辭去發言人以示負責。

國民黨發言人林家興表示,樂見司法調查把真相還給社會,孩子的安全是第一優先,不應有任何政治力介入扭曲。

林家興強調,民進黨不只寧可犧牲孩子的權益,還恐嚇家長,甚至把幼兒園跟教保員妖魔化,讓相關群體蒙受恐懼不安及不白之冤,民進黨絕對欠這些孩子、家長、幼兒園及教保員群體一個道歉。

 
TOP
板橋餵藥案 賴競辦促侯 公開行政調查結果
本報記者/連線報導聯合報
新北市板橋傳出幼童疑似被教師餵食不明藥物案,結果並未檢出巴比妥等毒物成分。民進黨表示,檢調在報告中說明針對告訴的事實,尚有諸多尚待比對及確認的地方,後續會繼續釐清,呼籲新北市政府的行政調查也應盡速完成並對外公布,全力守護受害家長及孩子的健康安全。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說,此案先是因新北市政府處理慢半拍,接著民進黨用政治化來夾帶選舉攻防,使得這事件後來在藍綠惡鬥下不能秉持理性、科學態度來處理。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辦公室發言人陳世凱指出,板橋幼兒園餵藥案中的幼童,有症狀是事實,家長帶小孩去檢驗也是事實,侯市府對板橋這家幼兒園廢照並開罰十五萬元,更是事實。侯團隊一邊說行政司法調查同時進行,一邊又質疑司法,更試圖拿汐止幼兒園的案例,將板橋幼兒園餵藥案講成烏龍一場,根本是「置換概念,禁不起檢驗」。

陳世凱說,侯友宜和其團隊對板橋幼兒園餵藥案的行政調查進度,絕口不提,只提到汐止幼兒園的案例,很明顯是要模糊焦點;侯友宜是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更是現職且未請假的新北市長,不願負起責任督促團隊找出真相,竟和競選團隊一起用不同的案件模糊焦點,「侯市長才應該要道歉」。

民進黨表示,本案之幼兒園若無問題,侯友宜為何對該幼兒園祭出廢照處分?侯友宜及新北市府應該再次對外說明。

 
TOP
幼兒園遭勒停損失 教育局:若提國賠 依法配合
記者劉懿萱、江婉儀、李定宇、趙宥聯合報
新北板橋私幼幼童未檢出巴比妥類、苯二氮平類藥物,有些家長雖慶幸,但是一個多月來歷經報案、送驗及轉園等過程,不僅身心俱疲也五味雜陳。園方私下透露,市府勒令他們停業,老師不敢找工作,若是最後檢方查無不法,這段時間無故遭受的壓力「不就很冤」?

新北教育局說,六月八日廢止該園設立許可,裁處十五萬元罰鍰,六月十二日勒令停業,主要考量八名幼兒驗出藥物反應,當下並無醫院提供質譜儀進一步檢驗,為維護幼生健康安全,認為已違反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以保護學童為最高標準裁處。

教育局說,該園若有疑義可行政救濟,損失從六月十二日停辦算到七月底,若園方要提國賠,將依法配合。

柯姓家長說,汐止八十位幼兒質譜儀未檢出時,便懷疑是否板橋幼兒園也是烏龍,沒想到毛髮檢測真的未檢出,當下心情滿震驚,「覺得很荒謬」,慶幸孩子體內沒驗出藥物。

這位家長指出,自己的印象很深刻,孩子過去確實曾經出現暴躁傾向,但是也沒有其他方法再去佐證,身為雙薪家庭,過去一個多月歷經報案、送驗、參加說明會及等待轉園等過程,身心俱疲,不願再重複一次。

江姓家長也說,一開始帶孩子去驗血,是有驗出苯巴比妥,當時孩子也出現情緒暴躁、易怒等反常行為,但後續五月底離園後,觀察孩子一個多月,沒再出現就讀期間的反常行為。

兒童權益促進會創會理事長王薇君表示,新北市府案發時態度消極,導致家長慌亂不安,無所適從。且新北市府依據藥物檢驗結果,廢止該園設立許可,「是社會大眾理解疑似餵藥案的基礎事實」。

中華民國幼教總會表示,終於還給全國幼教老師清白,網軍欠老師一個道歉;全教總則說,此案已波及到幼教老師工作尊嚴,譴責台灣選舉文化,各政黨互潑髒水,卻噴到無辜的家長與老師。

 
TOP
新聞眼/金小刀以刑逼戰 清理餵藥案戰場
本報記者張睿廷、侯俐安聯合報
餵藥案隨著地檢署公布報告,卅六名幼童毛髮均未驗出巴比妥類等藥物,全案雖仍有疑點尚待釐清,但朝向「一場烏龍」的可能性愈來愈高。

新北市幼兒餵藥案延燒近一個月,藍綠都在輿論戰跌一跤。這起事件延燒之初,被視為「恩恩案」翻版,從五月中旬家長首度報案以來,新北市府儘管按程序調查,卻輕忽輿論嚴重性,直到六月八日檢調二度搜索約談,選戰團隊步調紊亂,無法有效回應社會,迅速釐清疑點,都讓侯陣營危機處理能力備受質疑。

看準侯友宜對於這類事件會陷入經驗窠臼,民進黨從主席賴清德到議員「照三餐」轟炸。侯陣營淪為防守姿態,此時正是侯團隊成形階段,難以替侯清理戰場。綠營有如撿到槍,卻也因此見獵心喜,擴大戰場,綠營立委賴品妤打出汐止幼兒園案,彷彿整個新北市幼兒園都陷入險境,侯友宜民調一度一蹶不振。

事實上,早從檢方月初複訊彭姓園長五萬交保、七名教師二到三萬元不等交保,事件輕重就可看出端倪。近日隨著士林地檢署公布汐止幼兒園案未檢出並簽結全案,新北地檢署也公布毛髮檢測報告,均未驗出巴比妥等藥物反應,案情開始扭轉。

此時正值侯友宜選辦執行長金溥聰加入團隊,「金小刀」第一刀決定「以刑逼戰」,要求賴清德、賴發言人戴瑋姍廿四小時內道歉,否則就會提出加重毀謗罪的刑事告訴,就是要清理戰場、讓選民對民進黨製造恐慌氛圍產生反感,還要將「造謠」標籤,牢牢貼在賴清德身上,藉此機會痛擊賴清德與民進黨。

民進黨昨仍強硬咬緊「侯市府才最該道歉」,但愈是狡辯,戰火也將燒得愈久;其次,綠營當初攻擊侯友宜的力道有多大,反作用力就有多強;當初綠營打出「連新北孩子顧不好還想顧全國的孩子」,若是證實烏龍,戰局可能出現翻轉的機會。

 
TOP
焦點新聞
健保總額最高漲5%?醫改會:恐漲保費
記者沈能元/台北報導聯合報
衛福部四月推估明年健保總額預算,計算方式引發反彈,衛福部研議後維持舊制,確定明年健保總額成長率高推估為百分之五,低推估百分之二點六二一,健保總額介於八五八一億至八七五○億,方案已送國發會審議。醫改會憂心,若核定高推估成長率,後年健保將面臨調漲保費壓力,加重民眾負擔。

往年健保總額預算推估方式都是採「前兩年」的醫療消費物價指數(MCPI),不過衛福部四月提新計算方案,改採過去四年平均值,引發醫界不滿,憂心此舉將大砍一五○億元;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則承諾,仍會考量物價、新藥成本等因素,明年健保總額高推估成長率不會低於百分之四。

衛福部日前邀集醫界、醫改團體,討論明年健保總額預算推估方式。衛福部長薛瑞元說,因通膨、烏俄戰爭等因素,並考量癌症新藥藥價高,新冠疫情平緩後醫療費用回歸健保給付,決定維持原先的推估值計算方式,高推估由百分之四提升到五。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雅惠說,根據衛福部最新版本,低推估提高一三一億元,高推估提高九十七億元,導致協商空間變小,依核定為高推估百分之五,安全準備金為零點九七個月,二○二五年時勢必面臨調漲健保費壓力,但疫情才結束不久,民生經濟復甦尚未明朗,若要調高健保費,勢必加重民眾負擔。

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說,明年健保總額成長率估算,衛福部「從善如流」,展現善意,等待健保會九月廿一日最後協商。另疫情平緩後,醫療費用回歸健保給付,但受到國人免疫負債影響,就醫率大增,健保點值降低,醫療院所經營更加困難,建議應使用疾管署八四五億元防疫預算,支應新冠肺炎確診者治療費用。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若依今年第一季點值○點七六元與去年同期○點八七元,相差約百分之十三,健保給付金額相差約一百億元,這都由醫療機構自行吸收,為留住人才,務必增加醫護薪資,期望國發會核定較高成長率,否則醫療機構財務困境會是雪上加霜。

 
TOP
領慢箋變貴 醫憂不利慢性病
記者沈能元/台北報導聯合報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明天上路,民眾領藥、領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赴急診就醫均受影響,醫改會與臨床醫師憂心特定族群,如第一次慢箋藥費取消免部分負擔,恐衝擊慢性病患,不利慢性病長期控制。健保署將監測民眾就醫行為及花費,作為後續改善依據。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上路,門診藥品、急診、慢箋應自行負擔費用修正實施,調整重點為取消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藥品費用百元以下免收部分負擔規定,並調高收取上限為三百元,持醫院門診開立的慢箋第一次調劑藥品費用,併入一般藥品費用計收。

急診部分負擔依就醫院所層級別採「定額」收費,醫學中心七五○元,區域醫院四百元,地區醫院和基層診所維持一五○元;中低收入戶與身心障礙者於醫學中心收五五○元、區域醫院三百元、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一五○元。

衛福部估算,將影響八四四萬人,增加健保收入全年卅二點七億元。

不過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第一次慢箋藥費取消免部分負擔, 如果造成患者不願就醫花錢,一旦延誤,健保醫療資源只會花費更多。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杜思德也擔心,新病人或三高初期患者若無病識感,對於拿藥要花錢,可能不願就醫。

林雅惠說,健保署推動分級醫療,但整體成效不佳,許多輕症患者仍到醫學中心急診就醫,建議應從壯大基層醫療、改善急診壅塞、檢討健保支付誘因、提升基層醫療夜間及假日開診率著手;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這次部分負擔調整已排除弱勢對象,但想要藉此降低醫療門診量,有待觀察。

 
TOP
北農董總座 北市府今可望全拿
記者楊正海、林麗玉、彭宣雅/台北聯合報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26日董事會因新任董事長、總經理難產,改今天下午續開,7席常務董事選舉備受關注,據了解,經北市府協調,農委會應可取得3席常董。因北市府及農會派掌握過半董事席次,若無人跑票,董座可望由金門縣前縣長楊鎮浯出任,總經理則是韓國瑜高雄市長任內的農業局長吳芳銘,經營權之爭可望落幕。

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表示,農委會官股今會出席董事會,農委會希望捍衛股權權利,常務董事要有3席,對於農委會派員與北市府溝通一事則不清楚。

避免北農經營權之爭過於激烈,北市府昨出面協調讓農委會可取得3席常董,至於是否依往例農委會2席、青果社1席,都予以尊重。

中華民國農會總幹事張永成證實,農委會確實有與市府溝通,希望給他們3席常董,確保話語權,農會與北市府也認為還算合理。

26日北農董事會改選23席董事,原預定改選董、總座因遭杯葛,農委會、青果運銷社共9席董事離席因而流會。今天續開董事會,若如無人跑票,依董事席次,北市府可望全面拿回北農經營權。

北市議員柳采葳指出,北農董事會大家都在討論民股倒戈,據農委會內部人士透露,民股董事要反的是前國策顧問黃承國,黃過去在擔任北農顧問期間,作風強硬霸道,不僅北農總經理翁震炘不敢管,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也不敢多言,根本就是北農的「地下董事長」。

黃承國昨直言,有人在放話,他早不在北農當顧問,「怎麼會是民股為了下架我而去倒戈倒董事長?」這實在很矛盾,若有涉及爭議,現在北市府是國民黨執政,有什麼要查的,都很容易查得到。

 
TOP
政治新聞
侯友宜、韓國瑜終於要合體 7月1日同框登場
記者張睿廷、侯俐安/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何時合體備受關注,侯友宜競辦組織副召集人謝龍介今日宣布,「侯韓會」確定會在7月1日的黃復興黨部67周年活動登場,他們會在周六正式同框。

謝龍介晚間在直播中指出,韓國於今天下午和他聯絡上,謝龍介說,「韓總說周六就會跟侯市長見面」,謝龍介說,「國民黨推誰,我們就支持誰,這是為中華民國打拚,不是為任何一個人,拿國旗是正常的、應該的,我們會好好來打拚!」

侯友宜28日記者會中,媒體問起謝龍介和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整合情況時,謝龍介就曾說,他個人和韓市長有交情,跟兄弟一樣,韓為了整個中華民國前途、台灣安全也是心心意意都聚焦在這個上面。他也預告,韓今天回來,他們有約見面,韓、侯之間也常常通電話。

謝龍介今晚受訪指出,7月1日侯韓會在黃復興黨部67周年活動同台。他說,韓國瑜6月20日出國之前,他打給韓,本來希望當時就要約侯見面,但韓說要出國了,29日返台再聯絡。今天下午兩人再聯絡,謝再追問何時要和侯見面,韓說「後天就同框了!」

 
TOP
傳郭台銘擬串聯基層 助獨立參選
記者劉宛琳、屈彥辰、林縉明/台北聯合報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昨接受媒體人王淺秋專訪,談到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擬串聯地方,助其獨立參選。據了解,郭是否獨立參選,將會觀察到七月廿三日國民黨全代會,視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民調是否能超越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才會做決定,郭甚至還期待「換侯」的可能。

對於傳出郭台銘研擬獨立參選總統,親柯人士透露,郭近日積極聯繫柯文哲,希望兩人再度見面交換意見,但因近期郭台銘被媒體披露,郭自稱有能力「併購」民眾黨跟柯文哲,甚至促成「郭柯配」,讓柯的幕僚認為此時機點兩人不宜見面,以免被政治操作影響選情,因而取消昨天原訂的郭柯會。據了解,郭台銘確實原訂和柯文哲要在昨天碰面。

對於郭台銘動態,國民黨立委林為洲昨表示,他認為郭台銘連署都是傳聞,但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最希望「四腳督」,「反倒是綠營會幫忙連署」,讓郭台銘連署數量可以過門檻。國民黨立委林思銘表示,他希望侯友宜能夠急起直追,與郭台銘積極尋求合作。

【記者胡蓬生/苗栗報導】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昨到苗栗縣參訪,無黨籍苗栗縣長鍾東錦在媒體追問下表示,自己一向以藍營大兵自居,會跟隨國民黨腳步走。侯友宜競辦組織副召集人謝龍介表示,「侯韓會」日期已經決定,兩人周六會同框。

 
TOP
社會新聞
調局設打詐中心 謝在富領軍
記者張宏業/台北報導聯合報
近年詐騙集團、地下匯兌組織猖獗,調查局決定成立「打詐督導中心」,專責打詐與水房洗錢案,領軍的主任是今年初因身體不堪負荷,請辭的台北市調查處前中山主任謝在富;謝在富近來身體調整狀況不錯,已向調查局申請復職獲准,局長王俊力認為他有經濟犯罪專長,決定借重長才,指派其接掌打詐督導中心,今天舉行揭牌儀式。

據了解,打詐督導中心隸屬經濟犯罪防制處旗下,編制共十二人,為瓦解日新月異的詐團組織,調查局網羅經防處、資通安全處、通訊監察處、洗錢防制處、鑑識科學處等人才加入團隊,另借調台北市處、新北市處辦案高手協助。

謝在富是調查班三十五期,現年五十歲,二○○七年台灣在聯合國的人權平等評分很低,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下令司法警察徹查,當時在桃園站的謝在富掌握情資,偵破林姓女子大型人口販運案,他當年偵辦此案,還被中壢黑道恐嚇,最後順利偵破,獲記一大功。

謝在富連續三年獲核三大功,曾獲法務部模範公務員,調升台北市調查處經防科長,綜理金融犯罪、緝毒、洗錢等工作,儘管業務量相當龐大,仍連續三年獲得第一名。

謝在富接任中山站主任後,發現身體出現警訊,包括自律神經失調、帶狀性□疹、呼吸不順暢,雖未達到退休年齡,但決定先請辭調養身體。據了解,這半年來謝在富去奧地利、捷克、夏威夷等地旅遊,適度紓解壓力,目前身體狀況不錯,申請復職獲准,目前佔缺新北市調查處。

調查局昨天另公布五十位組長異動名單,北機站調查專員吳晨光因偵辦imB吸金案、永豐金掏空案,獲派升任組長。至於先前因性騷擾遭拔官的台北處中正站前組長劉錦勳,因人事來不及作業,遺缺待下次異動發布。

 
TOP
7刀殺女再性侵 國民法官審
記者蔣永佑、林孟潔/台北報導聯合報
男子陳冠霖到酒店消費後愛上張姓女公關,不滿對方拒絕出場,竟持水果刀猛刺張女七刀致死,並趁張女傷重倒地後親吻胸部、以手指性侵得逞,台北地檢署昨依加重強制性交而故意殺人罪起訴陳男;本案適用國民法官法,台北地院昨天抽籤分案,由郭又禎擔任受命法官,黃怡菁擔任審判長、劉庭維擔任陪席法官。

陳冠霖案發後遭檢方聲押獲准,昨天起訴移審法院,法院認為陳男涉犯是死刑或無期徒刑的重罪,惡性重大且有逃亡之虞,裁定延押。依性侵害防治法規定,此案承審過程不得公開,也禁止旁聽。

起訴指出,陳冠霖(五十六歲)去年十二月到中山區酒店消費,認識花名「伊伊」的張女後念念不忘,常上門光顧捧場。張女不願出場性交易,請酒店幹部盡量避免陳男點她檯,但陳男依然找盡各種理由和張女連繫;若真的無法避免,幹部們也會特別注意兩人互動。

今年三月二日晚間,屢屢遭拒的陳冠霖帶著預藏水果刀,前往該酒店表示,這是最後一次找張女陪酒,酒店人員先安排其他兩名女公關陪陳男拖延時間,等張女上班後,店家再跟陳男約法三章,要求不能做出過分行為,最後留張女和陳男獨自在包廂。

不料等張女進入包廂後,陳冠霖一喝就到天亮,清晨酒店要打烊時,陳男再度要求女方出場,雙方爆發爭執,陳男竟持刀朝張女腹、胸、頸部連刺七刀,張女不僅肝臟被刺穿,肋骨被切斷,連凶刀都斷成兩截,可見下手之凶狠。

酒店人員聽到張女尖叫衝入包廂時,看到陳男跨坐在張女身上,以手指性侵躺在血泊中的張女,陳男因酒醉又背對門口,完全沒注意店家人員已進入包廂,直到被強行拉起前還在親吻女方胸部,張女送醫搶救不治。

 
TOP
經濟新聞
台積美國廠量產 有變數
編譯劉忠勇、記者鐘惠玲/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台積電(2330)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苦等美方補貼之際,又遭遇缺工難題。外電報導,台積電美國新廠飽受缺工之苦,工程有延誤之虞,傳出公司打算從台灣調度數百人前往美國支援,以利新廠進度順利。

至於是否能如期趕上進度,在年底前完工以利試產、明年下半年量產,台積電供應鏈透露,端看台積電是否再調派更多人力,目前看來明年底要量產,難度很高。

對於外電相關消息,台積電證實,該公司及供應商夥伴將調派具有豐富經驗的相關專業人員前往美國新廠支援,主要考量當地建廠將是採用最先進半導體製程技術生產的晶圓廠,目前工程進入關鍵階段,正在處理最先進及精密的設備,需要有熟練的專業人員執行該廠區特定工程。

日經新聞則引述三位供應鏈主管說法指出,台積電與供應商正向美國政府爭取協助申請非移民簽證,希望最快在7月派遣逾500名有經驗的員工至當地,加快無塵室設施、管線安裝和其他設備的工程進度。

台積電強調,這次公司與供應商調派前往美國新廠的人員數目前尚未確定,但人數有限,這些特定任務人員待在當地的時間也有限,不會影響目前當地約1.2萬名現場人員配置,也不會影響台積電在美國的招聘工作。

據了解,除了亞利桑那州新廠上萬名現場人員,台積電陸續在不同建置階段,之前也曾派過數百名人員前往支援。

台積電去年底舉行亞利桑那州新廠機台進廠典禮,當時美國總統拜登親自出席,並有眾多產業界重量級人士與會。台積電當時估計,新廠總投資額為400億美元,年產晶圓將超過60萬片,而兩座工廠投產後,年營收將達100億美元,終端產品的市場價值將逾400億美元。

同時,這兩座晶圓廠將創造約1.3萬個高薪科技工作,其中台積電職位占4,500個,其餘是供應商工作職位。

不過,美國資訊科技網站Tom's Hardware先前報導,台積電在海外興建晶圓廠,成本比國內貴得多,想堅守毛利率的話,海外代工的價格將不得不漲。外傳台積電美國廠的代工價格可能較台灣廠高出20%至30%。

 
TOP
景氣盤整 燈號連七藍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發會昨(29)日公布5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12分,較4月增加1分,景氣燈號仍為藍燈,進入「連七藍」。其中,景氣領先指標轉為下跌,景氣同時指標也是下跌,但跌幅收斂,顯示國內景氣持續盤整,成長動能仍偏低。

對於下半年經濟是否可以如預期復甦,國發會指出,按主計總處估計,經濟下半年應會逐季回升,部分機構預估可能在第3季回升,最慢第4季。

據國發會數據,5月景氣領先指標為99.46,月減0.28%,連兩個月下滑,累計跌幅達1.47%;景氣同時指標連16個月下滑,累計跌幅13.73%。

國發會指出,全球終端需求不振,5月生產面、貿易面、金融面、信心面仍低迷;不過,國內勞動市場穩定,內需相對熱絡,零售、餐飲營收持續成長。

進一步看領先指標構成項目,「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淨進入率」、「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及「股價指數」呈現月增;「實質半導體設備進口值」、「建築物開工樓地板面積」、「外銷訂單動向指數」及「實質貨幣總計數M1B」呈現負成長。實質半導體設備進口值指數為98.16,為11年來新低。

國發會說明,全球景氣低迷,訂單能見度不明,供應鏈面臨庫存去化,導致廠商投資偏於保守。其中,半導體設備投資跌幅擴大,但目前無法評估是因為不看好還是延後投資,仍須持續觀察。

另外,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5月為1.48%,燈號從4月的「藍黃燈」變為「綠燈」,為八年多以來首次亮綠燈。

國發會解釋,原因除了觀光住宿餐飲等內需產業熱絡,也因去年同期疫情升溫、基期較低所致。未來基期因素排除後可能回跌,國發會認為廠商聘新員工較謹慎,但仍看好長期趨勢。

 
TOP
兩岸新聞
布林肯:美助台自衛 非打壓中國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針對中國近年加強對台脅迫,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廿八日出席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活動時表示,美方依台灣關係法支持台灣,確保美國可以必要手段協助台灣自衛,這項政策「很大部分也取決於北京做了和沒做什麼」。

布林肯表示,美國必須找到一種在激烈競爭中與中國「和平共處」的方法,並指出華盛頓在經濟上並沒有與北京脫鉤,雙邊貿易去年創下歷史新高。

「中國不會消失。我們也不會消失,」布林肯說,「我們必須找到一種共處以及和平共處的方法……美國與中國的關係是『長期競爭』,沒有『明確的終點線』」。

CFR主席哈斯問布林肯,為什麼華府不能更肯定地向中國傳達「如果中國使用脅迫的手段,我們將會支持台灣」?

布林肯回應說:「我認為,不僅在我們的話語之中,而且在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中,我們都是支持台灣的。根據台灣關係法,我們有一項長期的政策,即確保我們能夠採取必要的行動來幫助台灣自衛」。

布林肯補充說,中國自二○一六年以來部署部隊、舉行演習和試射飛彈、對台灣施加經濟脅迫,以及將台灣從國際體系中剔除的作為,「與維持現狀背道而馳」。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曾四度表明美軍會在中國動武時馳援台灣,白宮官員事後都澄清美國對台政策不變。布林肯重申,美國持續奉行基於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台灣關係法及對台六項保證的一中政策,「那不曾改變也不會改變」。

六月中旬訪問過北京的布林肯提到,半世紀來,美中多數時間負責任管理「深具挑戰的」台灣議題,基本原則是北京與台灣和平解決分歧,雙方都不片面改變現狀。

布林肯表示,中國宣稱台灣是其他國家無權置喙的主權問題,但全球百分之五十貨櫃運輸每天行經台海、百分之七十半導體在台灣製造,兩岸任一方一旦破壞現狀,可能引爆全球經濟危機,這是各國向美方傳達「我們期待持續負責任管理這議題」的主因。

 
TOP
陸外交部:布林肯停止不負責任言論
特派記者廖士鋒/北京報導聯合報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結束訪問大陸後,屢因言論激起北京不滿。最新的情況是布林肯強調將會繼續做北京「不喜歡的事」,大陸外交部昨天表達不滿並要求他停止不負責任言論。

根據美國國務院發布的訪談全文,布林肯廿五日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他訪問大陸期間對北京說,「我們將繼續做一些你們不喜歡的事情,說一些你們不喜歡的話,就像你們(北京)毫無疑問將繼續做我們不喜歡的事情、說我們不喜歡的話一樣」。

對於布林肯上述表態的前兩句,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昨天在例行記者會表示「不滿」。她批評,「美方出於錯誤對華認知,奉行錯誤對華政策,對中國進行圍堵遏制打壓,無端對中國進行攻擊抹黑,肆意干涉中國內政」。毛寧強調,「美方說的這些話、做的這些事,違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方理所當然堅決反對」。她重申,相互尊重是國與國打交道最基本原則,是中美正確相處之道的應有之義,敦促美方「停止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用實際行動兌現美方所作承諾」。

中共外事辦主任王毅廿六日會見曾任美國財長的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主席陸傑克時強調,中美關係面臨困難的根源在於「美方對華認知和對華定位出現了嚴重偏差,進而採取了一系列錯誤的對華舉措」。

王毅提到,美方應切實尊重大陸的正當發展權利,恪守一個中國原則,維護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以實際行動落實兩國元首峇里島共識,兌現多次作出的承諾,同大陸相向而行,「推動中美關係穩下來,好起來」。

 
TOP
國際新聞
歐盟峰會登場 商議瓦格納兵變後對俄措施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聯合報
歐盟廿九至卅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例行的春季峰會,北約祕書長史托騰柏格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是焦點。歐盟廿七國領袖在和史、澤兩人會談時,將評估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的「快閃兵變」廿五日落幕後,俄國總統普亭的處境,以及歐盟對俄國的新做法。

史、澤成為這次歐盟峰會的要角,凸顯歐盟領袖們對保護其與俄國為鄰國的北約東翼成員國免於俄方入侵,以及增強非成員國烏克蘭國防能力的重視。

澤倫斯基將發表視訊演說,史托騰柏格也將和歐盟領袖們共進早午餐,最至關重要、卻未正式列入議程的議題,則是流產兵變後的餘波。

歐盟一位外交高官形容,歐盟對普亭當前的處境就像「房間裡的大象」,亦即儘管此事顯而易見,卻沒列入正式議程。多個歐盟會員國及歐盟機構官員表示,兵變造成的混亂與不穩,不僅將促使歐盟加倍、更堅定地藉由提供更多軍火的承諾,支持烏克蘭,也將加大歐盟確保俄國內部的戰鬥和暴力事件及俄烏戰爭,不會外溢至歐盟的作為力道。

史托騰柏格說,兵變證明目前俄國的體系出現諸多裂痕、破口與分歧,此事反映出這些俄國的內部事務,這很重要。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建議,歐盟有必要考慮將至今旨在資助烏克蘭武器的「歐洲和平機制」,改為一種長期軍援、更固定的工具。

歐盟和北約成員國高度重疊,北約七月十一至十二日舉行峰會時,若不願讓烏克蘭成為其完整會員,兼具歐盟國家身分的北約盟國盼給予基輔更多安全保證,進一步挺烏的新措施可望獲得充分支持。惟歐盟中的中立國奧地利總理內哈默日指出,奧地利、愛爾蘭、馬爾他及塞浦路斯對歐盟給予烏克蘭絕對的安全保障持反對態度。

 
TOP
流產兵變選錯邊? 俄將領神隱引臆測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瓦格納」傭兵集團針對俄軍事領導階層發動武裝兵變失敗後,俄羅斯總統普亭正努力重振權威。路透指出,數名俄國將領在事件後消失於公眾視野,據傳至少已有一人被捕。

紐時日前引述情報官員的話報導,綽號「末日將軍」的對烏作戰副指揮官蘇洛維金對於兵變事前知情,而他在廿五日透過影片要求部隊效忠普亭後就行蹤不明。媒體廿九日追問其下落,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的回答耐人尋味:「克宮並不掌握其行蹤,請逕洽國防部詢問」。

「莫斯科時報」俄文版以及一名軍事部落客報導蘇洛維金已被捕;其他在俄國擁有大批粉絲的軍事記者則說,蘇洛維金和其他高階軍官正就他們在兵變中的可能角色接受訊問。

路透報導,瓦格納首腦普里格津本月廿四日發動政變,要求交出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格拉西莫夫自此未曾在公開場合或官媒露面。

部分西方軍事分析人士指出,六十七歲的格拉西莫夫不但是俄烏戰爭的俄軍指揮官,也是俄國三個「核按鈕手提箱」持有者之一。

在加密通訊軟體Telegram上訂閱數破百萬、由前俄國國防部官員經營的頻道Rybar指出,俄軍內部正進行整肅,當局試圖剔除在平定兵變上「缺乏決斷力」的軍事人員,因為部分報導指出,兵變最初階段期間,部分俄國武裝部隊似乎未採取任何行動來阻止瓦格納戰士。Rybar說:「瓦格納私人軍事公司的武裝兵變,已成為大規模整肅俄國武裝部隊的藉口。」

若能證實此事,可能將一改俄軍在烏克蘭的作戰模式,並在莫斯科當局試圖阻撓烏克蘭反攻之際,掀起俄軍內部動盪。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