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無協議脫歐進入備戰 英國拿出780億應變


【Live 互動英語報】內容生動且生活化,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最好的學習教材,並讓你輕鬆開口說英語! 閱讀幾米繪本,經歷心靈的旅行,再到生活的各種新嘗試,【幾米Spa電子報】將成為你最溫柔貼心的陪伴。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12/19 第433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無協議脫歐進入備戰 英國拿出780億應變
張忠謀:貿易戰…美中對立序曲
美財長:美中計畫明年1月貿易談判
技術來自大陸 北韓生產合成氣規避制裁
日本通過新防衛大綱 將擁二戰後首艘航母
國際要聞 太貴養不起!馬來西亞退貨2隻熊貓給中國
美研究:週五發成績單 孩童被爸媽打最凶
俄鼓勵他國加入INF條約或另訂新約
移民被貼負面標籤 教宗抱不平

焦點新聞
無協議脫歐進入備戰 英國拿出780億應變
記者李京倫╱即時報導/聯合報
英國首相梅伊18日召集內閣開會,加緊準備無協議脫歐,與會成員同意進入無協議脫歐的「戰備狀態」,並討論梅伊提出的三種因應方案。內閣同意撥款20億英鎊(約780億台幣)給相關部會應變,並寄出14萬封信給企業界說明政府立場。

梅伊17日說,政府正在準備無協議脫歐,「內閣正在討論下一個階段,確保我們準備好應對那種狀況」。梅伊17日對國會議員發表演說,表示將安排國會在下月14日當周表決脫歐協議。

最大反對黨工黨領袖柯賓說無法接受,當晚對梅伊個人提出不具拘束力的不信任案,意在對梅伊施壓,要她本周就表決,不過內閣痛批工黨在玩「愚蠢的政治把戲」,不會讓提案排入議程。」

柯賓17日晚間提出針對梅伊的不信任動議,呼籲國會議員表達「已對梅伊失去信任,因為她沒法讓下議院就脫歐協議立即進行有意義的表決」。柯賓說,議員們必須再等一個月才能表決,這令人無法接受,梅伊正在「率領國家陷入全國性危機」,他提出動議是要向梅伊施壓,要求她本周就對脫歐協議進行表決。

柯賓說:「梅伊在為個人私利拖延時間,讓國會最後只能左右為難,不是勉強接受她的脫歐協議,就是無協議脫歐。」

英國廣播公司(BBC)首席政治記者蘿拉□昆斯柏格說,雖然這次針對梅伊的不信任案即使通過也不會導致政府瓦解,但如果工黨贏了,梅伊的威信會進一步削弱,可能導致反對黨提出針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引發提前大選。

   
張忠謀:貿易戰…美中對立序曲
記者張家瑋、簡永祥/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不知道美中貿易戰會拖多久,但貿易戰只是兩大強權對立的序曲,雙方對立不會只侷限於貿易戰,後續還有好幾關要過。美中兩國對立,如同「修昔底德陷阱」,是既有的強國面對一個新強國興起的挑戰,而造成的衝突。

張忠謀11月代表蔡英文總統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會議,他透露,對美中貿易戰的觀點,並非是參加APEC領袖會議之後才有的看法,而是看了由曾任哈佛教授格雷厄姆.艾里森撰寫的《Destined for War(命運註定的戰爭)》一書,並在現場目睹美、中兩國領袖及領袖代表幾乎沒互動,發言又極具針對性,而有的深刻體悟。

張忠謀引用《Destined for War(命運註定的戰爭)》中提到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一詞,說明美中之間的對立,是一個已存在多年的強國,面臨一個新強國崛起的衝突,當既有的強國不能容忍新強國崛起,但新強國又力爭出頭,彼此不能相容,就有可能掉入戰爭的陷阱。

他認為,要解決美中貿易爭端,必須看兩個國家領導人的智慧,後續應該會找到解決的方法,也許最後的解決方案,雙方都不是很滿意,但終究會解決。

張忠謀表示,美中貿易戰只是雙方對立的序曲,兩強不會只侷限於貿易戰,還有南海、東海爭議及北韓廢核等關卡,後續都會一一浮現。

不過,他認為美中的對立,最後不會走向「修昔底德陷阱」預期引爆實際戰爭這樣最極端的結果。

依照格雷厄姆.艾里森的研究,最近200年有16個「修昔底德陷阱」案例發生,其中,有12個案例,以戰爭來解決,最著名的就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餘四個沒有發生戰爭的案例,其中最重要的例子,就是前蘇聯和美國的冷戰多年,但終究避免了戰爭發生。

他強調,對美中貿易戰的發展不悲觀,因為沒有可以悲觀的空間。即便兩大強權的對立才剛開啟序幕,他認為兩國不會走入極端戰爭的那一步,因為戰爭的後果會太可怕了,所以,兩國的領導人會用智慧去避免戰爭。

   
美財長:美中計畫明年1月貿易談判
記者張加╱即時報導/聯合報

彭博18日報導,美國財政部長米努勤表示,美國與中國大陸計畫在明年1月舉行貿易談判,在此之前不太可能有任何面對面的接觸。

米努勤18日在彭博華府辦公室舉行的圓桌會議接受訪問,米努勤說,美中雙方最近幾周多次通話交談,目前仍在計畫進一步的正式討論。

根據彭博報導,米努勤表示,美中雙方目前都集中在明年3月1日期限前試圖達成協議,預計將會在1月舉行會議。

報導指出,縮減美中貿易逆差仍是美國總統川普的一個主要優先事項,米努勤稱政府理解這需要時間,而川普政府也專注於確保中國大陸改變經濟結構,這有助於貿易平衡。

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日在阿根廷G20峰會期間舉行晚餐會議,會後白宮發布聲明指出,雙方同意,努力在未來90天達成美方要求,如果最後雙方仍無法達成協議,關稅稅率將從10%提升至25%。

   
技術來自大陸 北韓生產合成氣規避制裁
編譯莊蕙嘉/綜合報導/聯合報

北韓因發展核武,遭國際制裁及禁運。不過北韓也有巧門可鑽,私下向中國大陸取得合成氣技術,利用豐富煤礦資源生產合成氣,以供應燃料所需,維持國家經濟並規避制裁。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大陸提供北韓將煤炭轉化成合成氣的知識與技術。其中一家陸企透露,將在平壤北郊打造一座大型煤炭氣化設備,每小時可生產四萬立方公尺合成氣,僅這座設備的燃料產能,就能達到相當於北韓每年進口原油及石油製品的一成。

在南韓首爾大學研究北韓經濟的學者沃德指出,平壤當局自二○一六年開始啟動合成氣政策,「讓北韓能夠應付制裁,若有必要甚至可永久應對。」

專家指出,北韓將合成氣提供給肥料廠、鋼鐵廠和水泥廠作為燃料,而將珍貴的進口石油產品專作軍事用途。聯合國雖對北韓實施制裁和禁運,但北韓也想出規避方法,例如利用船對船的轉運來進口石油,此外還透過網路攻擊開拓財源。

不過合成氣短期內仍難填補燃料缺口,受禁運影響,北韓不得進口原油,精煉油品配額也大砍百分之七十五。面對長期能源短缺,北韓必須建造更多合成氣工廠。

合成氣技術發明於十八世紀末,主要由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氣組成,用於發電。合成氣可使用天然氣、煤炭、動植物屍骸等製造,但能量密度不及天然氣的一半,生產成本也較高。然而對於煤礦蘊藏豐富的北韓而言,合成氣是對抗制裁並維持經濟的生存之道。

   
日本通過新防衛大綱 將擁二戰後首艘航母
東京記者蔡佩芳/綜合報導/聯合報

日本安倍政府昨通過新版「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宣布將打造「多次元統合防衛力」,創設網路防衛、太空領域兩個專門部隊,並將發展跨域聯合作戰能力列為優先事項。

新大綱把眼光從區域安保轉為更強調全球安定,將美中戰略競爭視為重要課題。美聯社與法新社則將報導重點放在日本將擁有二戰後首艘航空母艦上面。

日本政府每隔五年修訂防衛大綱,昨天通過的二○一九至二○二三年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所需經費高達廿七點四七兆日圓(約台幣七點五三兆元),購買一百零五架F-35戰機就要一點二兆日圓(近三千三百億台幣),國防經費連續七年成長。

新大綱將北韓、中國大陸對日本、東亞區域的和平威脅擴大至美中競爭,大陸等國力增長使權力平衡發生變化,現有秩序的不確定性增強,美國仍是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但在各領域國家間競爭轉為明顯。

日本防衛大學校前校長、兵庫縣立大學理事長五百旗頭真接受NHK訪問指出,認同日本應提升自助能力,讓人不能輕忽,並牽制大陸恣意擴張軍力。但他也提到,同盟關係固然重要,日本的安全保障不能僅仰賴軍事,也需強化與大陸外交、經貿關係。

防衛大綱對中國軍事安全動向表示「強烈擔憂」。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十八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日方文件涉華內容依然老調重彈。華春瑩表示,日方相關文件對中方正常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說三道四,進行不實指責,煽動所謂中國威脅,這種做法不利於中日關係改善發展,也不利於地區和平穩定大局;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反對,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新大綱指出,現代戰爭是軍事與非軍事界線混沌曖昧的混合戰,必須發揮跨域作戰(cross-domain)能力,除確保真正且具實效的防衛力,能否在網路、太空、電磁波等新領域取得領先地位,是攸關日本存亡的關鍵。新設網路防衛部隊將是陸海空共同部隊,編制五百人。

整備計畫寫入改造出雲號護衛艦作為海上航空基地,但為避免「航母化」聯想,新的出雲號定義為「多機能搭載直升機護衛艦」,除了有事、災害應對等必要狀態,平時不搭載短場起降戰機。但朝日新聞等日媒直指,改裝後的出雲號實際上就是航空母艦。

日本原先已向美國訂購四十二架F-35A戰機,現又添購一百零五架,其中四十二架為可以垂直起降的F-35B,總數一百四十七架已超越英國的一百卅八架,成為美國自身以外最大的F-35機隊國家。

南韓釜山國立大學東亞安全專家日向亮指出,日本稍早已承諾將斥資廿億美元購買美國的飛彈防禦系統,加上大買F-35,一方面呼應美國總統川普要日本多買美國軍火以降低貿易逆差,同時也提升海空戰力,堪稱「一舉兩得」。

   
國際要聞
太貴養不起!馬來西亞退貨2隻熊貓給中國
記者許依晨╱即時報導/聯合報
繼大熊貓「暖暖」被馬來西亞以養不起為名送回中國大陸後,馬來西亞又打算將「暖暖」的父母「興興」和「靚靚」也送回中國,理由還是養不起。

陸媒觀察者網報導,據馬來西亞《中國報》16日報導,馬來西亞水源、土地與天然資源部長賽維爾透露,基於政府耗資大筆金錢飼養熊貓,人民對此「表達強烈不滿」,要求他把熊貓送回中國。

他稱,會先和內閣討論,在下次簽署協議前,取得內閣回應以處理此事,而下次與中國的會談將在兩年內進行。

2012年,馬來西亞前首相納吉訪問中國南寧時,馬中兩國敲定租借大熊貓,並於2013年6月簽署協議,中國正式批准租借「福娃」和「鳳儀」給大馬長達10年,以紀念馬中建交40週年,大熊貓於2014年5月21日抵馬,之後改名為「興興」和「靚靚」。

報導指出,一對大熊貓的租金是每年100萬美元,此外,每年還要為每隻熊貓付近台幣40萬元的保險費,而小熊貓在大馬生活2年的一次性租金是60萬美元。

賽維爾表示,扣除營運成本、員工成本,還有保安和維修費等成本後,動物園門票收入已難以負荷租金和保險費。

不過,馬來西亞網友對於養不起這個理由並不買帳,不少人留言認為與其說熊貓太貴養不起,不如說是馬來西亞政府的問題,有網遊留言稱「自己經營不善,連動物都怪起來!」、「許多國家都有申請中國大熊貓,申請成功是非常不容易的,別人有了熊貓寶寶後都賺大發了,你在哭窮養不起!到底是養熊貓不起還是養人養不起?」、「只有中國提前把熊貓要回去,從來沒有哪個國家提前把熊貓送回去的」。

   
美研究:週五發成績單 孩童被爸媽打最凶
佛羅里達州蓋恩斯維爾17日綜合外電/中央社

學校發成績單隔天,孩童挨打的情形會增加?佛羅里達州一項研究指出,只有在週五發成績單,孩童被打的情況才會攀升。

這項發現令研究人員感到訝異。他們原本認為,不管哪天發成績單,隔天孩童遭虐的情況就可能增加。

研究人員檢視孩童受虐熱線通報後證實並非如此。通報傷勢包括骨折、燙傷等。

他們發現,孩童挨打的情況只有在週五發成績單後的週六增加。整體比率雖不高,但孩童在發成績單後的週六挨打的比率,是其他週六的近4倍。在其他天發成績單和孩童受虐之間則無明顯關聯。

研究人員表示,懲罰過當原因可能在於孩童隔天不用上課,父母認為有傷比較不會被注意到。研究主要作者、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心理學家卜萊特(Melissa Bright)表示,或者是爸媽們平常日太忙,無法關注孩子的成績。

   
俄鼓勵他國加入INF條約或另訂新約
莫斯科18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俄羅斯總統蒲亭今天表明,他樂於看到其他國家加入冷戰時期簽定的中程核飛彈條約(INF),或展開新條約談判。

美國本月曾表示,若俄羅斯不拆除美國聲稱違反條約規定的飛彈,美國將在60天內退出這項條約。

蒲亭在出席俄羅斯國防部一項會議時,再次指控美國自己違反這項雙邊條約,並建議其他國家加入,以挽救這項美俄雙方的條約。

INF由美國已故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與當時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於1987年簽定,其中並不包括對中國等其他軍事要角的限制。

蒲亭說:「是的,這項條約的確面臨了某些困難,其他擁有短程與中程飛彈的國家,並不是簽約國。」

他表示:「但我們何不就這些國家加入現有條約展開談判?或就新條約展開談判?」

蒲亭再次揚言,若美國背棄這項條約,俄國必須予以報復。

他說:「無論對條約有何意見,在當前情況下,它仍發揮穩定作用,有效維繫了軍事方面某種程度的可預測性和自制。」

   
移民被貼負面標籤 教宗抱不平
梵蒂岡18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今天譴責以民族主義者自居、把國家所面臨各種問題歸咎於移民的領導人,並說他們藉由獲取不正當的利益,以及排外和種族主義的政策,助長社會的不信任。

現年82歲的教宗方濟各把保護移民當作職責所在,他今天為1月1日天主教世界和平日發表談話,向國家元首、政府領導人與國際組織領袖陳述他的意見。

當下,移民是美國、義大利、德國和匈牙利等國最具爭議的問題之一,方濟各曾因移民權利與美國總統川普和義大利右派聯盟領導人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發生爭執。

在未指名任何國家或領導人的情況下,他指出:「企圖把每樁邪惡歸咎於移民,以及剝奪貧窮者希望的政治言論,都是令人無法接受的。」

方濟各說,當今這個世道「籠罩在不信任的氛圍下,這個不信任來自恐懼他人或陌生人,或是擔憂個人的人身安全。」

他表示,令人感到遺憾的是,不信任「也在政治層面上隨處可見,在拒絕的態度上或民族主義的形式上,質疑全球化世界迫切需要的兄弟情誼」。

   
台南躲起來小店 導航都不一定找得到
連GOOGLE大神也導航不到,台南某些個性小店藏身在住宅區裡,讓人摸不著頭緒難尋其蹤。既然那麼隱密,跟著兩位在地達人帶路穿街走巷,找找看到底有多神秘?

音樂進了耳朵之後去哪裡?
儘管大腦如何解析聲音進而讓我們聽到音樂,至今機轉尚未完全明朗,但目前腦神經科學已經能為我們初步指出,大腦究竟用哪裡在「做」音樂,而音樂又對大腦做了什麼。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