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大不同! 幾年前,我有個好朋友的父親過世,我發現她一個人坐在辦公大樓外的長椅,動也不動,只是凝望著遠方。看得出她很難過,但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她這麼傷心,我很怕說錯話,只好安慰她說,我小時候就沒有爸爸了,我九個月大時,爸爸在潛水艇溺水過世,但就算我從來不認識他,我心中總是抱著一股缺憾。 講這番話,是希望我朋友不要覺得沒有人懂她,我也有類似的經驗,能夠了解她的感受。 沒想到我朋友聽了,生氣地盯著我說:「好啦,瑟列絲特,算妳贏。妳沒有爸爸很可憐,我好歹也跟我爸爸相處了三十年。妳比較慘,所以我爸爸死了,我沒什麼好難過的。」 我嚇傻了,連忙解釋說:「不是不是,妳誤會我的意思了。我只是想說,我懂妳的感受。」她回說:「妳不懂,瑟列絲特。妳完全不懂我的感受。」 但其實,她完全沒有誤解我的意思。那場對話發生了什麼事,她可能比我更清楚。她正要傾訴心裡的難過,我卻覺得不自在,不知道該說什麼的情況下,只好講我覺得自在的話題:我自己。 我雖然想要同理,無意間卻把焦點拉回我身上,不管她正在傷心。她想要跟我講她爸爸的事,聊她爸爸是怎麼樣的人,跟我分享過去跟爸爸的美好回憶,讓我知道她此刻有多麼心痛。結果我卻要她停下來,聽我說我爸爸的悲劇。 從那天起,我開始注意自己的這個問題。原來,別人跟我分享失落或掙扎的故事時,我常常會提起自己的經驗。聽兒子說跟另一個童子軍吵架了,我講到我在大學也跟一個女生起衝突。聽同事遭到資遣了,我講到幾年前自己被資遣後,好不容易才找到工作。 我分享個人經驗,是想同理,但我發現效果並不好。大家只是希望我能傾聽他們的遭遇,我卻要對方聽我的經驗。 這種在對話中都要講到自己的傾向,社會學家查爾斯.戴伯(Charles Derber)稱為「對話自戀症」,指的是很想主導對話,把焦點集中在自己身上,過程常常細微而不自覺。 (完整內容請見 《超成功對話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