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醫生作家毛姆,被譽為「英國的莫泊桑」,因為他們都對人性有犀利的觀察,擅長幾筆就勾勒出人與故事的樣貌,而寫下精彩短篇小說。有趣的是,從生存年份來看,莫泊桑過世那年,毛姆已經十九歲大了,這個年輕人一直吸收著閱讀與寫作的養分,然後廿一歲時寫出受到矚目的長篇處女作《蘭貝斯的麗莎》。 這裡節錄他在另一長篇《月亮與六便士》的精彩片段,故事描述小說主人翁突然離了家,做妻子的反應。男男女女愛或不愛之間,竟如此動容,讀到人的心坎裡。
「我從來沒有這麼恨過一個人。你知道嗎?我一直安慰自己,不管他要離開多久,最後還是會想和我在一起。如果他快死了,找我去看他,我知道我會去的。我會像個母親一樣照顧他,而到最後,我會告訴他沒關係,我永遠都愛他,我什麼都原諒他。」
女人會殷殷盼望自己在所愛之人臨終時表現得完美,我對這一點總感到有點困惑。有些時候,她們似乎對愛人過於長壽有所不滿,因為那讓一場動人的秀遲遲無法上演。
「但現在,現在一切都結束了。他對我來說,跟一個陌生人已經沒有兩樣。我只盼他死的時候孤單淒涼、又窮又餓,身邊一個朋友都沒有。我希望他惡疾纏身,在痛苦中腐爛至死。我和他已經一刀兩斷。」
我想,這個時候也許可把史崔克蘭的提議說出來。
「如果你想和他離婚,他很願意配合任何所需的條件。」
「我為什麼要給他自由?」
「我不認為他想要自由,他只是覺得這樣也許對你比較方便。」
史崔克蘭夫人不耐的聳聳肩。我覺得對她有點失望。我原本以為,人呢,多少能前後言行一致,但我現在沮喪的發現,一個如此動人的女性身上竟有這麼強烈的復仇心。我不明白的是,一個人的性格組成怎能那麼複雜多變。現在我充分體會到,心胸的狹隘與寬廣、怨毒和仁慈、恨與愛,都能並存於同一顆心裡,而互不相悖。
* * *
從後來的情況可以看出史崔克蘭夫人實在是個了不起的女人。不論內心有多痛苦,她都沒有表現出來。聰明的她很清楚,嘴上一直掛著自己的不幸,很快就會被這世界厭倦,而人們也不想看到她悲傷流淚的模樣。她只要外出,總是舉止得宜,朋友因同情她的不幸遭遇,也積極邀請她參加宴會。她很勇敢,但不會表現得太明顯,也能談笑風生,但知道有所節制。而且她似乎更願意傾聽別人的困擾,而很少談論自己的問題。只要提到自己的丈夫,她總是語帶惋惜。
事情過後大約五年,我決定搬到巴黎住一陣子。臨走之前,我前去拜訪史崔克蘭夫人。
「你有沒有聽說你先生的消息?」
「沒有,什麼都沒聽說。他說不定已經死了。」
「我在巴黎可能會碰到他,你希望我轉達有關他的消息嗎?」
她猶豫了一下。
「如果他真有什麼需要,我很願意幫忙。我會寄一筆錢給你,在他需要的時候,你可以分次慢慢給他。」
「你真是個好人。」我說。
但我很清楚,這份幫助並非出於善心。苦難不會讓人心變得高貴,幸福有時做得到這一點,但苦難通常只會讓人變得心胸狹窄、滿懷怨恨。
千萬別以為《月亮與六便士》是一本我愛你你不愛我的肥皂劇小說,那只是在替後面的發展鋪梗罷了
犀利士用法
回覆刪除樂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