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9日 星期二

疫情後 逾500博物館恐關門


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carol的私房教養】為做童書的總編媽咪Carol從教養可愛孩子的經驗及相處中,分享其最真切的心情與心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東寫西讀
本期索引
2020/06/09 第35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粉絲專頁
本期索引
本期索引
本期索引
 
小編微手記
被破壞的畢展
「銀齡養老學院」模型作品毀壞慘重,有如被轟炸過,面目全非。圖/蘭陽技術學院建築系提供
蘭陽技術學院的年度大事──建築與室內空間設計畢業展最近在羅東文化工場展出,不料,學生花10個月心血做成的畢展卻遭小孩破壞,多組作品被重壓摧毀殆盡,甚至連模型汽車也被拔走。學生看著監視器畫面,家長任由孩子破壞作品,再若無其事離去,既心痛又生氣。

據了解這項畢業展共展出10天,事發當天中午,有參觀的小朋友把手伸進模型,仿如推倒積木般以手刀式破壞多個作品。校方調閱監視器,當天有兩名婦女帶著3名幼童入場參觀,大人可能疏於看管與告誡,較大的小朋友來回數次在模型上動手破壞,等學生與家長發現時,已來不及搶救。

出借場地的縣文化局表示,防疫入場有實名制,可查出當事人。校方表示,因破壞者年紀小,不打算追究,學生只能含淚修復作品,但是展覽結束前恐怕修不好。

好讀本周五問:
1.學校或公園的哪些設備最常被破壞?你認為原因為何?
2.你身邊有屁孩嗎?這類人多嗎?
3.你覺得哪些是屁孩行為?
4.若你是文中的受害參展人,你會怎麼想?
5.這類事件在台灣並不少見,你覺得還有哪些事是可以改進的?

●6月10日╱周三晚上10:00截稿,獲刊登者贈小禮一份,另選特別獎,神祕禮相贈。禮物寄送遇寒暑假則順延。投稿由此去

 
閱讀知天下
疫情後 逾500間博物館恐關門
文╱陳韻涵
因疫情暫時關門的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日前邀請一群企鵝前 往「欣賞文化藝術」,影片上網獲得22萬以上的點閱率。圖/路透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和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上月底分別發布研究報告,探討新冠肺炎疫情後對博物館的衝擊與影響,結果驚駭地發現,全球高達90%博物館受疫情影響暫時停止營運,但疫情趨緩後,受訪的1600間博物館中,有13%恐怕得永久關閉。實體博物館去不了,只好線上參觀,但非洲和小島型開發中國家,只有5%的博物館有能力數位化,其他95%博物館幾乎完全停擺。

83%減少活動 30%計畫裁員

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於4月7日到5月7日訪查全球107國的近1600間博物館及其館員,針對5大主題彙整新冠肺炎對博物館的短程及長程影響。這五大主題分別是:博物館及館員現況、預測經濟衝擊、數位與通訊、博物館文物的安全與保存,以及約聘的博物館專業人員動向。

ICOM訪查的博物館中,近13%、相當於208間博物館官員悵然感嘆,可能永遠無法再開門迎賓,另有19.2%、約307間博物館表示,不確定能否持續營運。宣稱疫情趨緩後可以重新開放的博物館則說,可動用的資源變少,近83%的博物館預料減少安排節目與活動,30%的機構將裁員,且目前已有20%的員工失業,僅7.3%的館員在避疫封鎖期間仍持續到博物館上班。

逾600間 將失國家或私人贊助

ICOM主席蘇埃.艾克索伊(Suay Aksoy)表示,「我們完全感受到博物館專業人員應對挑戰的堅韌態度,然而博物館無法在缺乏公共與私人企業支持的情況下,獨自挺過難關。」ICOM調查預測,考量國際經濟狀況愁雲慘霧,全球至少640間博物館將失去部分國家資金挹注,全球約688間博物館會失去私人贊助。她接著說:「目前有需要緊急強化相關政策並支持博物館界,博物館在社會中扮演宣揚文化、教育、社會凝聚,以及支持創意產業活絡經濟的關鍵角色。」

線上交流變夯 活動增加15%

UNESCO上月發布「全球博物館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報告,調查疫情對博物館的影響,洞悉全球博物館的關鍵趨勢、因應疫情的措施,以及在疫情過後的計畫。

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各國,全球約90%、約8萬5千間博物館停業避疫。在謝絕訪客的避疫期間,各博物館強化數位活動,但近半數回應者表示,博物館在疫情開始前,就已經積極發展社群媒體平台,並透過線上活動分享館藏。報告指出,疫情開始後,博物館與民眾的線上交流活動增加了至少15%。

正職遠距工作 約聘面臨失業

84%博物館的專業人士遠距工作,這對正職員工而言相對穩定,但6%的約聘員工就沒那麼幸運,面臨失業困境。16.1%的約聘館員近期遭資遣,22.6%的人沒有取得新的工作合約,56.4%的人表示疫情影響收入,另有39.4%的人說,他們任職的博物館裁員。

就館方而言,全球82.6%的博物館都將在疫情之後減少推廣活動,29.8%的博物館將縮編人力,12%的博物館可能被迫永久停止營運。若以地區分類可能倒閉的博物館,非洲(24%)、亞洲(27%)和阿拉伯國家(39%)較多博物館可能關門大吉;相較之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國家(12%)、北美(10%)和歐洲(8%)的博物館則較不擔心此問題。

非洲及小島國家 無力數位化

UNESCO分析顯示,博物館產業在過去十年大幅成長,2012年以來,全球博物館數量增加60%,今年來到9萬5千間。不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博物館面臨各方面的艱困挑戰。非洲及小島型開發中國家(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可能受創最嚴重,這些國家的博物館僅占全球所有機構的1.5%。

在許多博物館將實體文物及蒐藏品數位化之際,非洲及小島型開發中國家只有5%的博物館有能力這麼做。除了博物館沒有數位化能力之外,聯合國估計,全球目前有50%的民眾無法上網,即便博物館資訊透過網路便能取得,也無法觸及這些無法連網的族群。

歐美損失慘重 動輒上千億元

UNESCO與ICOM的研究結果呼應了「歐洲博物館組織聯盟」(Network of European Museum Organisations)的調查,發現歐洲最大的文化中心,如荷蘭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Stedelijk)與「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平均一個月損失250萬歐元(約台幣8465萬元)。荷蘭國家博物館去年啟動有史以來規模最龐大的《夜巡》修復工程「夜巡行動」(Operation Nightwatch),透過YouTube分享修復荷蘭光影大師林布蘭曠世巨作《夜巡》的過程。

在美國,「美國人藝術」(Americans for the Arts)協會的報告指出,美國的博物館及藝術機構截至4月初共損失45億美元(約台幣1360億元);獨立研究機構「SMU DataArts」與「TRG Arts」表示,美國文化機構比去年5月同期損失68億美元(約台幣2055億元)。美國博物館聯盟(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呼籲國會撥款40億美元(約台幣1209億元)但沒有下文,該聯盟預測全美約30%的博物館可能被迫永久歇業。

重啟別忘防疫 降低感染機率

隨著各國逐漸解除避疫禁令,ICOM鼓勵博物館遵守安全指南,諸如限制遊客人數,利用線上預約系統,在展示廳的地板標明適當的社交距離,並開啟室內的門以降低人們觸碰門把繼而傳播病毒的機率。

ICOM重申新冠肺炎災難過後的恢復期可能漫長且困難重重,呼籲公私部門協助博物館重啟營運,強調博物館是當地發展的領頭羊、人們齊聚與學習之處,且對於重建當地經濟並修復受影響的社會結構至關重要。

 
話題補給站
媒體識讀—網路霸凌
文╱管中祥
有調查顯示,近3成的學生會假裝不知道同學間的霸凌行為。圖為《通靈少女》劇照,郭書瑤飾演的角色常遭同學霸凌。圖/HBO Asia提供
日本摔角手,同時也是實境秀節目《雙層公寓》的演出者木村花,日前疑似因網路霸凌而自殺身亡。此事引起社會震驚、輿論譁然,不僅《雙層公寓》宣布無限期停播,木村花的母親呼籲大眾停止使用激烈的言語互相傷害,日本總務大臣高市早苗也表示,將加速推動政府應對網路霸凌立法工作,並設法辨識在網路發表誹謗、中傷等言論者的真實身分。

日本青少年自殺 多與霸凌有關

這不是日本第一次發生網路霸凌事件。2019年,一名就讀日本群馬縣縣立高中的女生,入學沒多久,就遭同學排擠,甚至因此就醫。雖然這名學生平常就被欺負,但欺負她的同學卻進一步在LINE、Twitter等社交媒體上惡意中傷,傷害更為強大,女孩承受不住實體及虛擬世界的各樣壓力,最後跳下電車鐵軌自殺。

自殺及網路霸凌問題在日本相當嚴重,依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於2017年發表的《自殺對策白皮書》指出,自殺是日本15至39歲青年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其中有不少自殺案件與校園霸凌有關。進一步來看,在2015年至2016年間,日本發生超過22萬件的霸凌事件,許多學生不堪在生活中受到霸凌,以及在網路、簡訊與部落格上受騷擾,最終決定以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

「正義魔人」肉搜 也會造成霸凌

雖然台灣較少傳出因網路霸凌自殺的事件,但網路霸凌的問題一樣十分嚴重。我們經常在媒體看到有些人會把霸凌同學的影片上傳到YouTube或社群平台,被欺負的學生因而遭到二次傷害;也有人會將別人的言行放在網路上「公審」,往往引起一些人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加入撻伐;還有不少「正義魔人」在網路發動肉搜,意圖透過公眾力量制裁特定人士。但不論是出於什麼理由、因為什麼目的,這些都可能造成網絡霸凌,不但會侵犯隱私,甚至還會讓人因而死亡。

霸凌的問題當然不是在網路出現之後才發生,但網路的普及卻擴大了霸凌的傷害。數位時代,人們能輕易地透過手機、電腦,利用社群網站、BBS、YouTube等網路平台傳播謠言、製造威脅、人身攻擊,造成被侵犯者心理挫折、沮喪與悲痛,或因此遭到他人排擠或隔離。

不斷出現與轉發 資訊難以清除

網路同時將這些傷害人的負面訊息快速傳播給不特定受眾,不但會重複出現、不斷轉發,傷人的資訊更是難以完全清除,讓人得以無時無刻觀看,即使後來澄清謠言,加害者承認錯誤,甚至被法律制裁,造成的傷害卻已難以挽回。進一步來看,網路世界的匿名性,不僅讓霸凌者躲在螢幕前面透過鍵盤傷害他人,這樣的特質也會鼓動藏在暗處的觀看者加入霸凌,霸凌者越來越多、傷害越滾越大,無形中,發言者、轉傳者,甚至觀看者都成了共犯結構的一員。

匿名不是保護網 IP仍追查得到

許多國家都已著手立法防範網路霸凌,即使如此,民眾仍要有基本的資訊素養,以免不小心觸犯法律,也千萬不要以為躲在網路世界就沒有人知道你是誰,事實上,執法者早已能透過網路技術追查每一個發文者的IP與真實身分。此外,我們也要能辨識網路中的各樣資訊,了解事件的原委,不要輕易隨之起舞或任意轉傳,才不致成了網路霸凌的共犯。當然,更重要的是,不論是網路發言或實體發言都應理性、謹慎,隨時提醒自己,即使是不經意地玩笑或惡言,都可能造成別人的傷害。

● 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台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想看更多好文可上聯合學苑

 
作文小錦囊
聯合報寫作教室系列303—模擬大眾討論 下筆更真實
文╱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范凱婷
寫作是一種表達方式,除了個人情感抒發外,更多時候是闡述對生活中人事物的看法及觀點。其實這些事件觀點離我們都不遠,只是有沒有察覺而已。有一回寫作課,我們熱烈討論起「博愛座」的話題。

一開始我先試探性問同學:「關於博愛座,你們有什麼看法?」每個人都低頭不語,隨意點了一個學生回答,也只說了一句:「博愛座我不會坐。」這樣貧乏的反應是可以想見的,因為「博愛座」在這句問話裡,和學生沒有生活上的關聯。接著我播放了一則新聞,其中主要說明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中有民眾提出廢除博愛座的意見,並且有七千多名網友參與響應,而提出廢除意見的網友認為:因為年輕人使用博愛座而遭受年長者辱罵或驅趕的事件時有所聞,為了不免這樣的紛爭一再出現,不如廢除博愛座。

看完新聞後,學生們紛紛在小組裡討論起來。這時我藉由這個公共提案請同學試著思考自己是否贊成廢除博愛座,並且寫下支持自己立場的理由。同學們的熱烈討論中,贊成博愛座廢除的組別提到:讓座其實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不需要特別標示博愛座,這樣反而增加爭吵的風險。反對廢除的同學卻認為:有讓座需求的人若是遇上沒有公德心的乘客,沒有了博愛座的標示,他們的需求將被漠視。而在提問上,贊成方提出:「博愛座設立後為什麼還是有紛爭呢?」而反對方則提出:「需要博愛座的人該如何認定?」

在一連串來回論說、提問、答覆過程後,「博愛座」對學生來說已經不是那個「我不會坐」的位子,而是與他們切身相關的公共議題了。最後我們把兩方的意見條列在黑板上,一場大眾模擬討論換到許多寶貴的論點。

由這次課程可以了解到,無論是什麼世代,「博愛座」一直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學生提出「博愛座的設立是為了安全」的論點,也有學生提出「讓坐不分年紀只分需求」等論述,從不同的角度切入,關懷的對象除了自身,更可拓展至社會形象等,這也是素養養成的開始。

(本文由聯合報寫作教室提供)
●想知道更多寫作技巧嗎?《40週寫作覺醒》精選聯合報寫作教室專欄,集結出版,選購電子書還可享66折優惠。

 
活動報馬仔
今年暑假最真實的職人營來囉~~~
今年夏天,《好讀》周報與台北市讀報教育合辦「小記者夏令營」,在3天的營隊中,會有老師教你如何下標題、組版、編報的眉角,並邀請《好讀》主編分享採訪實務,讓你看懂隱藏在新聞背後面的意涵,最棒的是你可以像記者一樣走進展覽中,聽策展人聊策展故事,從展品中挖掘報導線索,並完成一篇「你的報導」!

這麼酷的營隊將於7/20-7/22在台北誠正國中、聯合報總社舉行,《好讀》邀請台北市國中生報名,一起體驗記者的日常。

想知道更多活動詳情,可上聯合學苑,或電洽:(02)8692-5588分機3280。

 
訊息公告
保戶權益…壽險業官網專區全都露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各壽險業者紛紛在公司官方網頁開設因應專區,民眾可前往詳查各項與自身有關的權益,包括保費緩收、保單貸款優惠措施等等。

台中星泉湖有驚喜!湖面「愛心水草」躍升最新網紅夯點
台中市新興景點東區「星泉湖」湖中種植「愛心水草」心型造型讓遊客很驚喜,掀起搶拍風潮。串聯周邊景點,假日一天好逛好玩。
 
 
聯合報系教育事業部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369號 │ 電話:02-86925588 │ 傳真:02-86433968│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