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波台股因為川普祭出貿易戰狠招,加上外資因美元與台幣利差擴大而持續賣超,導致拉回整理。雖台股仍未脫離今年以來指數波動的區間,但是類股、個股走勢卻有極大落差;權值股如台積電(2330)、鴻海(2317)等股價早就進入中期修正走勢;傳產權值股則仍有多頭趨勢股表現亮眼,如台塑(1301)、台化(1326)、亞泥(1102)等。而金融股雖無特殊表現,但仍能維持中長期線型偏多結構。倒是中小型電子股的被動元件、二線光學、比特幣挖礦股、光碟片…等,加上傳產題材股─風力發電,逆勢上漲的強勢股也不敵系統性風險的衝擊,紛紛回檔。
可分簡單型、複雜型
由於上述類股波段漲幅相當驚人,一旦拉回,也是又快又急。當然,股價漲多必然拉回,是多頭趨勢反轉?或僅是漲多整理,整理後仍將重回上升走勢?實有待觀察,但整理與做頭通常僅一線之隔,而型態上不外乎簡單型(尖頭反轉或鋸齒、N形整理)與複雜型(M頭、頭肩頂或平台、三角整理)。本文試圖就過去的實例來探究,這些拉回股是走簡單型或是複雜型的走勢,是反轉或是整理。
首先要先說明的觀念是,反轉或是整理,其實說的都是同一件事,只是從何種角度及位階去描述而已。例如,在一個事後確立為1個月的上漲走勢中,3天∼5天、甚至是5天∼8天的下跌會被視為回檔,但是在上漲走勢初期,第1個10天漲勢後所出現的5天∼8天下跌,就有可能被當做頭部的反轉走勢,也就是波浪理論中的短期波、中期波與長期波、甚至超長期波動間的關係,換言之,中期波的回檔修正,對短期波而言就是頭部反轉。
簡單型》反轉型態中的尖頭反轉,或是整理型態中的鋸齒式、N形:特徵為鋸齒式拉回,不具備明顯的頭部規模,多為1天或2天∼3天就完成高點,並且在回檔完成前,頭部高點的價位都不會再見,縱使回檔過程當中也會出現反彈,但是反彈高點遠遠不及頭部高點。
此一型態的個股有幾項特徵:第一,高點見大量,代表高檔大量出貨的訊號;第二,股價第1段出現急跌,跌勢初期成交量未明顯萎縮,跌幅多超過20%,且迅速跌破最近一個起漲點及20日以下短期均線外,通常會持續下殺至季線、甚至跌破才見止跌;第三,第1跌段會見到5波下跌,構成波浪理論所定義的推動波;第四,法人籌碼鬆動,外資或投信法人開始持續性的減碼;第五,第1段跌勢結束後的反彈,成交量大幅度萎縮,且反彈結束後再度破底。
例如晶電(2448)在2017年11月21日見高點67.3元,當天股價上下大幅震盪,帶長上下影線,當天成交量高達16.9萬張,為歷史最大量,出貨現象明顯;其後,該股股價出現急跌,一直下跌至2017年12月27日的低點43.2元才見止跌,累計跌幅高達35.8%,並跌破季線(當時季線位於50元上下)。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18/7/13 No.1101】想了解更多,詳洽02-276608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