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5日 星期四

孩子的人生不應該一直在「補足」而是一直在「增加」


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7/06 第220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Mr.6
孩子的人生不應該一直在「補足」而是一直在「增加」
昨天英國剛剛出爐的一則教育的民調提到,現在在英國已經有高達四分之一的家長在孩子課後會找人來「補習」,其中一大部份都是找「家教」。而在倫敦大城市裡尤其誇張,已經高達「40%」的家長會找課後補習。

高達40%!好可怕!

是嗎?

亞洲人看這則報導,恐怕會莞爾一笑,心想,英國人有啥好「大驚小怪」的!

同樣的研究拿來亞洲,不知道又會是幾個%?

肯定會接近100%!

最有趣的是,這篇報導指出,在英國「富有」的家長裡頭,從2005年起算的十年來,補習的機率成長了「5個百分點」(從26%到31%),但是「不怎富有」的中產階級,竟也跟著成長了「4個百分點」(從14%到18%)。換句話說,像補習班這種額外的付出,對很多上班族來說是很辛苦的,但他們仍希望孩子和富裕的家庭做一樣的事(補習)。

這和亞洲的情形是一模一樣的。

英國人害怕孩子的人生變成「補習人生」,那亞洲的孩子怎麼辦?

對此,我有另一個看法。

補習的概念一直以來都是「補」。它假設一個孩子需要的就是這麼大量,在這樣的假設前提下,學校教的已經不夠,所以由補習班將它「補起來」,讓孩子考試考得好、學業成績可以高。

但,如果不急著「補」,而是拿補習班的錢、時間、心情來「增加」某某某呢?

「增加」,而不是「補足」。

我們應該大膽的思考,移掉補習班的時間,做點其他的事,因為:

一、補太多,孩子開始認為「學習」就是在「趕上什麼」而不是「增加什麼」。當有一天不需要補習了,他也不可能懂得學習的樂趣。

二、補太多,孩子習慣了「三人」環境(有人盯才讀,有人教才讀,有人陪才讀),失去了自己讀書的能力:慢慢的,孩子要在那個「集合環境」(很多同學一起)或是「有老師帶」(比方說家教帶著)才會念書。

三、補習也只是應付「現在」的學業,但更重要的是孩子有其他的學業:畢竟,孩子的「戰場」其實是在高中以後,尤其現在國教,任何人都可以補回來。我在史丹佛大學念書的時候看到的同學有的是插班上大學、從五專轉過來都有的,但到最後他們依然以名校博士畢業,反而一路平步青雲的那些人,不見了!

小時候的我曾經因為「堅持不補習」,全班只有我一人不補習,而被老師特別的盯出來「提醒」要補習。但我雖然都沒有補習,卻可以一直考第一名,也可以一路念到很好的學校,對我而言讀書一直是很輕鬆,而我並不是特別的聰明,只是對讀書特別有興趣而已。

因此,在英國人正在吃驚自己的孩子到底怎麼了,我們也希望來看看,在亞洲,有多少百分比的小朋友是「沒有補習」也「沒有家教」的?

他們過得怎麼樣?

身為孩子的爸,我真的認為,他們才是我孩子應該學習的榜樣。

 
「Mr.6」的本名為劉威麟,美國史丹佛電機、管理雙碩士,14歲移民加拿大,而後移居美國矽谷,互聯網經驗超過15年,出版12本書,返台後投入創業投資與網路產業,與在矽谷創業成功賣出公司的弟弟劉威廷共同經營「Mr.6行銷團隊」,繼續經營最愛的網路產業,助企業挑戰更高效益的網路解決方案,邀請Mr.6演講或授課請來信:help@mr6inc.com。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