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世界上歷史文明最悠久的國家之一,雖然近年成了南亞的代名詞,但其實早年自詡為「印歐民族」,不自視為亞洲的一部分。雖然古印度的文化深深影響了中國與東南亞,現代印度卻與亞洲仍有隔閡。台灣若想打入印度,必須先理解印度。
「三天三夜都談不完印度。」台北印度愛樂中心負責人吳德朗說,印度文化以宗教為中心,發展出政治制度、建築、文學等藝術。印度有四大宗教,文化複雜又壯麗。
古國印度 與亞洲有隔閡
根據史學家梁啟超研究,中文起碼有超過八千個辭彙是來自佛經,如菩提、眾生、三界、法界、因緣、果報、無明、剎那等。吳德朗說,佛教從印度傳進中國,雖然後來在印度式微,卻在中國開花結果。在東南亞的各大寺廟,如泰國、緬甸、柬埔寨的吳哥窟等,都看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
儘管古印度影響了亞洲,現在亞洲卻不太能理解印度。
台灣廠商早年嘗試西進,西進受挫時南向成了替代目標,印度也是其中之一。然而,印度卻成了台灣廠商公認難打入的市場。
就在台灣與東協雙邊貿易突飛猛進、東協取代美國成第二大出口國時,印度步調卻緩慢。據統計,二○○○年台印雙邊貿易十二億美元,二○一五年成長至四十八億美元,十五年間只成長了卅六億美元。
說沒問題 不代表就OK
一位隔熱塗料業者抱怨,原以為雙方透過郵件、電話洽談得很順利,但問對方有沒有意願下單,卻從此再無回應。「三個月後,對方突然說在跟另一廠商接洽,價格比我們便宜,問我們願不願意降價?」
中鋼印度公司總經理傅文淵也分享了在印度營運的經驗,點出交貨常延遲且品質不良、工作人員效率僅有台灣五分之一、員工很投入傳統節慶、工作擺在第二位、學歷造假、「No Problem」掛口頭不代表真的沒問題等等。
在清奈與孟買駐點超過六年的外貿協會主任林慶鑫說,除了印度語言多,雙邊經貿往來最大的障礙還是文化差異。台灣人做生意習慣很快,「要就要,不要就不要,趕快決定」。但印度人不是如此。對印度人來說,商機不是最大,信任與關係很重要。
林慶鑫說,曾有廠商參加印度展,參加了兩年,覺得成效不好,第三年不參加了。「但是,第三年卻有印度廠商跑來問我,為什麼那一家台灣廠商不來了?他觀察了兩年,第三年終於決定要下單了」。這個案例,說明了台灣與印度廠商步調的差異。
瞎子摸象 要花時間耕耘
林慶鑫用了一個詩意的比喻說,「在印度,好像是瞎子摸象,每個人摸到的都不一樣」。但是,願意花時間耕耘很重要。
吳德朗說,早年,印度自認為與歐洲人連結較高,習慣以「印歐民族」自稱,因為雅利安人(Aryan)是從波斯發源。整體來說,印度與亞洲的隔閡性的確比較高。
了解印度 先懂羅摩衍那
如何打破隔閡?吳德朗更詩意地說,「如果不了解Ramayana(羅摩衍那、古印度史詩),你無法真正地了解印度人」。
外貿協會今年聘用四位印度籍專案經理負責行銷,Anup Narayanan是其中一位。對台灣業者的看法與評價,Anup說,印度非常重視生意夥伴,「我們認為,做生意應該是要做長期的,不能隨便、輕率的,因此會更謹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