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一枝獨秀」的是房地產市場,爭議最大的是房地產市場,成為經濟懸念中最為懸疑的也是房地產市場。中國房地產市場,實際上由兩個關聯市場組成,一是土地市場,一是房屋市場。房屋市場也即樓市,今年以來「去庫存」,去成了一線城市瘋漲,二線城市狂漲的局面。
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對百座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樣本調查,今年8月,中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均價較去年同期上漲13.75%,漲幅較上月擴大1.36% 。
土地市場,則是「地王」續現,不僅是「麵粉貴過麵包」,還呈現「沒有最貴只有更貴」。房地產市場何去何從,爭議頻起。經濟學界不停地發出預警之聲,現在說中國走上日本的樓市泡沫破裂、經濟停滯的威脅已經沒用,最新的警告,是說以中國的樓貸而論,危險已經超過美國的兩房危機。
但一般人還是不大相信樓市有危,更不信中央部門和地方當局的「調控」之聲有殺傷力。
9月6日,中國管樓的住建部發布了一份《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 2015-2020年)》的實施方案。這個方案受到關注的,不是住建部如何法治,而是在其「主要任務和具體措施」部份,有對房地產調控的表述,那被認為今年3月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之後,住建部文件中首次涉及房地產市場調控。
與之同時,各個地方政府也紛紛表態,有的要恢復限購政策,有的停止賣地以防再有「地王」,還有的威脅有「新政」出台。
然而市場似乎不為所動,因為還沒有爭議出問題在哪裡,但最新的爭議點,已由樓轉地。
北京市房地產協會秘書長陳志說,當前樓市是貨幣推升的,與土地供給無關,土地供給過剩而不是不足,基於這個判斷,需求是避險性的比重大於居住。為佐證其判斷,陳志說近期會公布北京市土地供給情況來加以證明。
在其公布土地供給數據前,人們可以看到的,是北京正在上演「搶房大戰」。在擁有全中國最貴樓盤的北京,還有最沉默而瘋狂的搶購者。北京郊區門頭溝區,一個叫「金地華宸」的別墅區,156套別墅開盤40分鐘內就被搶光。
在搶風熾熱下,北京樓市出現「全面高端化」,而銷售單價每平方公尺人民幣10萬元(約每坪新台幣155萬元)以上的項目,不斷在刷新紀錄。而與之同時,北京當局實際在控制賣地。
今年以來,中國一個個城市土地成交狂增,前八個月,上海、杭州土地出讓金已經超過人民幣千億元,但北京卻下滑46.88%,主要原因是北京的土地出讓面積減少。
以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狀況來看,政府減少或增加賣地,對樓市已影響不大,那是因為實體經濟不景氣,政府前段大手放水增加流動性,但企業不去擴大生產,投資金融資產又認為風險大了,多出來的錢又全部回流至房地產市場,形成企業搶地,居民搶樓的奇景。
而這奇景,又與另一大爭議相依,那就是中國房地產市場會不會「崩盤」。很多老闆很多百姓都只信一個真理,中國的市場經濟前面有社會主義四個字,中國房地產牽一髮動全身,所以中國經濟不准崩盤,中國樓市也就不准崩盤,一切都只是擊鼓傳花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