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何翩翩(天主教寶血幼兒園園長)、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 父母總在問給小孩用3C,有沒有建議的使用時間? 與其說建議每周或每天使用的時間, 不如冷靜想想,為何要讓孩子使用3C? 選擇用3C讓學齡前兒童「安靜」的代價,你曾經想過嗎? 兒童福利聯盟於2012年進行兒童使用3C產品調查,研究指稱的「3C產品」包含:手機、攜帶式電腦、及掌上型遊戲機,調查發現,有近兩成(18%)的孩子擁有專屬自己的3C產品;其中學齡前兒童擁有率已逾一成(10.4%),有超過四成(45.4%)學齡前兒童曾一天使用一小時以上,他們沒有寫學校作業、找資料的需求,卻擁有人生第一台3C產品,除了必要性的考慮之外,更令人擔心孩子是否具備妥善使用的能力。 從小使用3C 注意力、情感表達都下降 天主教寶血幼兒園園長何翩翩表示,不管是3C或電視,聲光的畫面會不斷變化,最容易發現3C兒童在閱讀上出現異狀,譬如:閱讀時容易分心、靜不下來、讀不久。另外,3C或電視使用時間多的孩子容易活在幻想的世界裡,譬如假想自己是童話故事中的主角,一直跟幻想的卡通人物互動,上學時沒辦法跟同學互動。 當孩子太早頻繁碰觸重口味的3C時,會發現以前愛拼圖、畫畫、想外出的動機開始慢慢下降,情緒也會相對變得煩躁。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王意中強調,學齡前這階段孩子注意力都還在發展,對周遭的接收很多都是刺激反應,專注力看似很專心在3C上,其實是被聲光刺激吸引,一旦把注意力轉到參與活動或是操作性的遊戲,例:堆疊積木、拼圖、玩辦家家、繪本、閱讀,會發現孩子專注力相對變弱。 另外,對孩子的語言及情感表達也會有很大的影響。沒有3C在眼前,孩子會與人面對面聊天、玩遊戲或親子互動等,但沉迷3C後,小孩察言觀色和情感建立的能力相對下降。王意中臨床心理師說明,孩子長時間緊盯螢幕,對於周遭人的表情、說話、生氣或其他情感傳達都很少觀察,以致於孩子在語言刺激或情感上的了解較不敏感。 何翩翩園長在教學現場也發現,孩子希望他的需求立即被滿足,會一直「老師我現在要……、老師!老師!」,他們不會等待,沒有延宕滿足的能力,因為3C只要手指滑一滑,就不斷有新東西出現,所以他們沒辦法等、不知道要等一下,東西才會出現,這就是3C的負面影響。 4個指標判斷孩子 是否過度依賴3C 首先,大人應先思考孩子到底需不需要用3C產品,王意中臨床心理師表示,若只是大人想要安撫孩子的情緒,或大人想利用時間安靜做些事情,就把平板塞給孩子,就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大人想用最快的方式或最短的時間打發孩子。 若家有6歲以下的孩子,王意中臨床心理師建議用4個指標來判斷孩子是否過度依賴3C: ★重點是觀察孩子 拿到3C產品前後的反應 ?指標1:孩子的情緒會不會變? 例:給孩子玩10∼20分鐘後收回,他卻哭鬧,這時家長就要評估,目前3C對孩子來說還不成熟、不適合。 ?指標2:孩子使用前後態度有沒有變? 例:有些孩子使用前態度良好,使用3C後,對其他東西都失去興趣。要孩子做其他事情,可能都被拒絕。 ?指標3:作息有沒有改變? 例:孩子會不會玩一玩後太晚睡覺或是早上起不來。 ?指標4:不關心生活周遭的事物? 例:孩子碰了3C之後,要帶他去公園、散步、騎腳踏車,他卻不想去,在這種情況下,目前3C產品對孩子來說不太適合。王意中臨床心理師特別強調,6歲以前的孩子,不能讓他降低對生活周遭的「好奇心」,這階段的目的是「玩」, 所謂「玩」盡可能接觸大自然最好,或者玩屬於6歲以前該接觸的玩具、教材、繪本、音樂等。 當父母餵養3C後,很容易出現一個狀況,孩子將所有注意力擺在3C上,他不想跟你一起互動,也可能懶得出門騎腳踏車,只想滑手機,若變成這樣,非常不建議使用3C。 ※延伸閱讀:家事好好玩,養出孩子競爭力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大家健康》雜誌105年9月號實體版或訂閱《大家健康》雜誌電子版;更多健康訊息,請見大家健康雜誌部落格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