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到大陸創業的台商,以傳統產業為主,年輕人不多;然而,兩岸交流發展至今,在語言、生活習慣相通的先天條件、以及大陸廣大市場吸引下,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到大陸闖蕩,尋求拓展事業契機。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潮中,台青展現了他們強韌的毅力、創新的能力;「台青西遊記」,深度報導一個一個台灣青年大陸創業的故事。專利王江耀誠:市場在大陸 好人才就該闖蕩
42歲的江耀誠,2009年加入宸鴻團隊,是宸鴻台籍員工中的「專利王」。目前宸鴻在全球申請3000多件專利,已獲核准的有1705件,其中台籍員工的專利數量占733件。截至今年7月底,江耀誠和其團隊申請的全球專利共401項,其中已獲准的有223項,包括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觸控屏及其製作方法、觸控電極結構及其應用的觸控面板等,涵蓋了SITO/DITO/TOL等重要技術。
宸鴻大手筆打造研發團隊,江耀誠形容,公司宛如小型聯合國,因為在歐美日韓等地設有分公司,團隊中人才來自全球各地,他說:「在這工作成長很多,視野也更寬廣,雖是做研發,也時常需要與客戶溝通,了解開發需求,因此也練就了良好的表達能力。」
江耀誠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學研究所,畢業後在工研院服國防役,開始接觸顯示器相關領域;役畢到一家新創觸控公司短暫待過,但很快就遇上2008年的金融風暴,由於新公司運營狀況不穩,最終決定離開。這時,他想起在服役時接觸過的TPK,「當時TPK雖然還沒上市,可是在業界名號很響,也極有潛力,便決定過來」。因為宸鴻的生產和研發基地都在廈門,公司派他到廈門。
江耀誠說,最初對外派大陸很猶豫,「以我當時的年紀來看,若有其他更好的機會,應該不會過來。可是若現在來看,如今市場都在大陸,不管如何都得到這發展」。
他表示,剛來廈門時,小孩剛出生,好在廈門離台灣近,宸鴻提供一年6次返台探親假和可報銷眷屬一年3次來廈門的探親費,不致與家人長期分離。
初期,江耀誠主要負責歐美廠商的中小尺寸專案,從前端設計到觸控性能、強度、光學,到最終樣品開發、認證、量產等環節都要涉入。他指出,2010到2013年,是公司的全盛時期,因為手機應用電容式觸控技術剛興起,宸鴻是唯一能提供技術的企業,「我們一個團隊同時就得負責5、60個專案,壓力雖大,但也成長很多」。
江耀誠現在專注在尋找新材料上,時常回台灣總部,規劃未來技術整合方向。他說:「台灣在接受國際資訊方面速度還是快一些,且更全面。」
「我們這代雖沒吃到肉,但還喝到一點湯,但下一代就不同了」,江耀誠認為,台灣環境小,好的人才本就應該到外面闖蕩。他表示,看到很多來這裡創業的台灣青年,有很多行業自己都覺得訝異,印象最深的是一個負責造鎮的團隊,「因為台灣鄉鎮人口多流失到城市發展,很早開始關注『鄉鎮活化』議題,這個團隊就來福建,鎖定當地鄉村,協助找尋環境、經濟、文化價值,並發揚推廣」。
他也建議,「來大陸發展,需要明確思考自己的定位和價值,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優勢,並且要不斷精進,否則很快被當地人才超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