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經和人口老化,使骨鬆和相關骨折的風險增高,臺灣為骨鬆症骨折的高風險地區,10 年重大骨質疏鬆症骨折或然率皆居全世界前十名和亞洲之冠。 臨床指引強調改善風險因子,教導衛教保健和施予藥物治療,期望降低骨折的風險。
治療骨鬆的藥物可分為抗骨吸收和促進骨合成兩大類,其中雙磷酸鹽類藥物療效明確,經證實可增高骨密度、降低骨折風險達30 ∼ 50%,成為治療標竿。
但長期觀察發現,部分病患出現副作用,如顎骨壞死、股骨非典型骨折、胃腸不適、肌肉關節酸痛、腎功能變差等,學者認為病情穩定者可考慮短期停藥,以策安全。
此外,臨床病患的病情和對藥物的反應具有差異性,治療時應該審慎考慮個別因素,監督病情和藥效,才能採用適合個人的治療方式,近年來糖尿病、高血壓、類風濕性關節炎、高膽固醇等,皆逐漸建立其特定治療策略。
有鑑於此,最近針對骨鬆治療也逐漸出現量身打造的新思維,希望針對個別病患,分辨出具藥物反應的優劣,以適當選用藥物、劑量和使用期間,使骨折風險降低者停藥,骨折風險高病患繼續用藥或換藥,藥物反應低者可改用藥物,增高成本效益,降低併發症和副作用,此即目標導向治療( goal-directed therapy,treat-to-target ) 。
但要如何評估個別骨鬆病患對藥物的反應程度,目前仍未達共識,學者建議(1)骨代謝指標、(2)改良式骨密度(包括骨量和骨品質測量)或(3)臨床風險因子綜評(如FRAX® 骨折或然率工具)來評估。
其中(1)骨代謝指標值可反應短期間治療後的骨代謝變化,指標值較高者會伴隨較高骨折風險;(2)新式骨密度檢查會結合評估骨品質,如骨小樑評分或周邊高解像度定量電腦斷層掃描檢查;(3)綜評多項臨床風險因子,如年紀、性別、生活型式、用藥和合併疾病和骨折史等,可望改善個別化的需求,提供治療考量。
雖然迄今仍受限於一些客觀因素而尚未達成共識,因而未能推廣,但未來勢必朝此方向進行,以篩選高風險病患,選用合適治療策略,以確保骨骼健康。
(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世界e學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