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台灣人的平均壽命達八十一•三歲,我們已進入「老年子女照顧老年父母」的世界,隨之愈常見的是失智症。 《我和我的失智媽媽》一書,便是曾任編輯、同時為作家,並具有心理修習背景的陸曉婭,極細膩感人地寫下六十歲多的她,與弟妹陪伴失智母親的真實歷程,更坦誠照顧者的喜悲脆弱。 母親從輕度、中度到重度失智,如何照護生活起居、「聆聽」她愈來愈難懂的表達、更細心理解她的不安……而身為照顧者,如何調適體力與生活、穩定情緒,又如何面對至親漸漸忘了自己,以及望不見終點的心力交瘁…… 作者形容「陪伴失智母親走完她人生的最後一程,是我生命中的一場馬拉松考試」。前路迢迢,且讓這本書帶來溫暖與力量,陪伴孤寂照護的你前行。 能陪伴孤寂照護者,且又實用的另一本書是《當最愛的人失智──除了醫療,寫一份「愛護履歷表」,才是最完整與尊嚴的照護》,這本書是台北榮總精神科/失智症研究中心的蔡佳芬醫師所寫。蔡醫師是每個月平均與近千名長者、失智者或其照護者接觸的醫師,更是一位能充分感受失智者與家屬椎心苦痛的醫師,於是,她寫下的這本書,除了「照護履歷表」,更多的是非常實用且具體的各種方法。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