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關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執政評價與歷史定位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今天閉幕,會議將通過中共黨史上第三份歷史決議,奠定習長期執政基礎,國際社會也高度關注。德國媒體和專家解讀評估,習近平執政九年的成果將占中共新歷史決議三分之一篇幅,宣告中國從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時代,進入到「習近平時代」。為期四天的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今天在北京閉幕,將通過「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這是中共黨史上繼一九四五年和一九八一年後第三份「歷史決議」。新決議將凸顯習近平執政功績,使其與毛澤東、鄧小平看齊,為明年中共廿大後繼續掌權鋪路。
連日來包括新加坡聯合早報、法新社和紐約時報等國際媒體都關注六中全會召開,並發表解讀評論。德國媒體也聚焦六中全會對中國政經社會的影響和意義,並引述專家學者看法。
據德國之聲報導,德國南德意志報發表題為「從開放的時代進入習近平的時代」評論指,習近平可能會利用為期四天的會議,在明年秋季黨的廿大之前進一步鞏固地位,從而確保無限期領導。
評論指,中共(新的)歷史決議應有助於國家和黨的領導人證明其繼續領導的主張是正當的。通過在二○一八年修改中國憲法,習近平已為連任第三個任期,從而在二○二三年之後繼續執政創造了條件。
評論說,幾年前取消任期限制在許多人看來是打破了一個禁忌。「這意味著習近平可能宣布改革開放時代的結束,隨之而來的將是習近平的新時代」。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也發表評論指,參加中共六中全會的部長、軍事領導人、各省黨政領導、最重要的黨政機關幹部都要證明,習近平的領導標誌著一個習早在二○一七年就宣布的「新時代」。
評論稱,新的歷史決議將正式涉及涵蓋過去百年的「成就和歷史經驗」,德國弗萊堡大學當代中國政治歷史學教授丹尼爾□雷瑟估計,「篇幅可能會占到大約三分之一」。
他認為,有兩條主線在對歷史的新解釋中發揮作用。到二○四九年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和在「恥辱世紀」(一八四○至一九四九年)之後中華民族復興。習近平喜歡把黨的歷史分為三個階段,即在毛澤東領導下,中國站起來了;在鄧小平領導下,中國變得富裕起來;而在習的領導下,中國將變得更為強大。「習的前任胡錦濤和江澤民並沒有出現在這段敘述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