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朋友圈中問說,家人在某市有三百萬元人民幣存款,突接銀行通知被凍結,要求出具資金合法來源證明,想請教經濟界高人如何處置。各路回應中,至少有兩個不同省分的人都說,當地亦有通知,本月十日起,超過廿萬元人民幣存款,動用需提交資金來源合法證明。這種事聽來有些慌亂,但又不似謠言。經濟界有種解釋,說這與金融反腐、打擊洗錢等動作無關,而是「錢荒」來了,因四面八方都要用錢,外資撤離需拿走錢,地產商還本付息需要用錢,地方政府性債務償還期到了要用錢,還有生產性企業買能源、原材料需用錢。但大陸央行卻不敢再印錢,金融機構只好把錢握在手心。
「錢荒」是大陸經濟出現問題的表現之一,大陸經濟有個規律,當經濟高速成長之際,市場火熱,天下太平;當經濟一放緩,各種毛病就冒出來了,所謂一熱就亂,一冷更亂。
第三季大陸經濟增速放緩到百分之四點九,不僅低過市場預期,還可能跌破潛在增長率。由於擔心被指「妄議」,經濟學者很少出來究因,但放眼一看就知,一是外部市場的大宗商品價格輪番狂漲,一是大陸國內搶煤限電,一是房地產市場在恆大等事件下遇冷滑坡,一是貨幣政策明穩暗收,一是固定資產投資下降,一是消費未如預期,經濟有氣無力。
現在較擔心的是出口,因出口成了大陸今年拉動經濟的主力。但新出口訂單連續六個月位於臨界值以下,有學者估計全球經濟體近期擴張放緩。十月新出口訂單指數百分之四十六點六,與原材料成本上升、海運運費高漲、產能替代效應消退有關。如果外部市場變化,大陸出口就會減退。
經濟出現這麼多問題,有的主管部門忙於救火,大宗商品要穩價保供,煤炭要限價穩供;有的主管部門火上添油,比如商務部的鼓勵民眾存貨釀成全面搶購風潮,還有「武統」、「戰備」的謠言。
經濟問題還可能有其政治因素影響。中共八日開六中全會,會前大批地方主官換血,中共當局以政治大事要緊,顧不上經濟起落。極有可能要等中共六中散會,才有功夫救急。
大陸經濟放緩和諸多問題,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規律性的起落,一是政策的失誤和執行不力,一是外部壓力前所未有的大。傳說六中之後,中共領導人將下令全力衝刺,確保年初定下的各大指標要完成。
其實大陸經濟每到年尾都會衝刺,但往年進入第四季就著手,今年開完中共六中,迴旋空間不大了。更慮及土地財政已成無米之炊,房地產未有推力反有拖累,加上還沒有明說壓力極大的就業問題,學者斷言是「經濟開始由滯脹走向衰退」,衝刺力度得大點才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