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5日 星期一

No.495 其實我們比自己以為的不正常,但那又怎樣?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2/16第53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台】 其實我們比自己以為的不正常,但那又怎樣?
【新書搶先報】 《怪癖心理學》
《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
【搶鮮報】
【馬路消息】 我們要徵文


你是否曾好奇,是什麼造就暴露狂、裸露癖的誕生,又為什麼有些人一再進入暴力的循環,無論他是施暴或被霸凌的一方?
其實,沒有人是百分之百的正常人,我們多少也都陷入過異常的心理狀態,而且頻率還比我們以為的高得多──不是說你是暴露狂裸露癖,而是追求極致的完美、控制狂、囤物癖等,也都屬於不是精神疾患、但都偏離常軌的心理狀態。
正常與異常的界線模糊不清,就像一個人患得憂鬱症並非一夕之間突然迸出的事。正因如此,接受有時不太正常的自己很重要,但也必須時時自我覺察與對話,以免陷入難以挽回的極端異常之中。
精神科權威岡田尊司在《怪癖心理學》中,透過知名作家、哲學家的怪癖,幫助我們釐清種種令人難以理解的行為。而洪培芸心理師的《微笑憂鬱》則帶領我們提醒自己,陷入低潮、不完美很正常,別讓自己或他人戴上微笑的面具,其實過著憂鬱而痛苦不堪的日子。
兩本好讀又非常適合現代人一讀的書,推薦給你!
 

Top
.




購書去→


天才如何為異常心理所苦,又如何因怪癖而成就非凡?

精神科醫師帶你認識潛伏於日常生活的異常行為,看清引發怪癖的異常心理。  


蘇益賢 專文推薦|王俸鋼、劉仲彬、蔡宇哲 專業好評  


˙榮格童年逃學,自陳有「雙重人格」。
˙三島由紀夫有著致命性的「完美主義」,自殺前還交了最後一篇稿。
˙甘地節食禁欲,是出於罪惡感、近乎「強迫症」的潔癖。
˙尼采、叔本華、海明威、王爾德,皆因母親的掌控欲引發身心問題。
所有怪癖,都是內心欲望的投射。
完美主義、控制欲、潔癖、強迫症、囤物癖、暴露狂……有些怪癖能讓一個人走上成功的道路,但也可能反成傷害自己的利器。即便是身心健全的人,也會在某一瞬受到「異常心理」的影響,而做出常人無法理解的舉動。
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暢銷作家岡田尊司舉出大量名人案例,分析日常裡無所不在的異常行為,帶領讀者認識其背後的心理機制,了解生而為人的基本欲望,藉此自我覺察、釋放執念。


作者簡介:
岡田尊司(Takashi Okada)
1960年生於香川縣。精神科醫師、作家。 東京大學文學院哲學系肄業,京都大學醫學院學士、醫學博士。於京都大學研究所「高級腦科學講座神經生物學教室」與「腦病態生理學講座精神醫學教室」從事研究。曾任職於京都醫療少年院與山形大學客座教授,現為岡田診所負責人與大阪心理教育中心顧問。
著有《孤獨的冷漠──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無法好好愛人,好好愛自己?》、《人際過敏症──曾經良好的關係,為什麼突然改變?》、《父親這種病》、《母親這種病──現代人的心靈問題,可能都來自於母親?》等。


譯者簡介
顏靜
女,1987年生於山東,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系。  

Top


購書去→

▎全台第一本,探討現代人禁錮自我的牢籠:微笑憂鬱 ▎ 他的嘴角只能上揚,不能向下;只能微笑,不能流淚。
他看起來那麼快樂,嘴上掛著哈哈哈,
心裡卻想著:「我好想死……」    


周慕姿(心理師;《情緒勒索》作者)、海苔熊(心理學作家)、涵冷娜(許乃涵,演員)、蘇益賢(臨床心理師)__誠摯推薦

愈是樂觀開朗的人,愈可能是用陽光的一面,覆蓋內心的陰影
社群媒體盛行的年代,我們爭相在網路上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彷彿生命裡沒有悲傷與黑暗。這樣的文化,加之人們對他人美好形象的不實際想像,使得愈來愈多人內在的憂鬱問題一再被壓抑。
微笑憂鬱者能維持工作與日常生活的運轉,甚至表現優異;擁有活躍的社交生活,甚至還是別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但對自己,卻有著強烈的自我厭惡,內心有苦,卻不能,也不敢說出。
洪培芸心理師針對此現象,以親切好懂的文字,從社會環境、角色期待與心理狀態切入,探討對象涵蓋資優生、明星網紅、老闆、同志、不擅表達情感的男性,乃至長照家庭及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三明治世代,為我們打造一帖鬆綁「高情商」束縛、解放不合理期待的良方。


作者簡介:
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中原大學心理學臨床組碩士。目前在養心心理治療所執業。
專長:人際關係、兩性情感、親職教養、關係失落、精神疾患與身心症狀、網路成癮、飲食障礙、自我探索與生涯發展。

打造共好社會,過好這一生是洪培芸的理念。她深信「認識自己」就是改變人生的起點,也是一生的作業。而幫助更多人過好這一生,就是她的一生志業及追求。

曾應邀到華視、年代電視台、News98、飛碟、中國廣播、台北愛樂、環宇、正聲、警察廣播、台北廣播、教育廣播、女子學、漢聲廣播、復興廣播、Needs Radio、網路節目等進行分享。

文章持續受到各大媒體轉載。也曾在《今周刊》、《大人學》撰寫專欄,曾在純青基金會擔任講師,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帶領女性自立團體。目前也是企業、扶輪社、各大專院校、社福團體經常邀請演講的心理學家。

著有《人際剝削──為什麼我們離不開有毒的人際關係?78個原則,贏回人生主導權》(寶瓶文化)。該書已售出中國大陸簡體字、韓國版權。

˙粉絲專頁:「洪培芸 Matilda 的心理觀察」


Top

我們徵求書籍的出版稿件→ aquarius@udngroup.com,郵寄的稿件,若需退稿,請附上回郵信封。

Top
---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