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

景氣擴張力道趨緩 加班工時連10月負成長


每一波漲潮,《財訊月刊》的讀者都賺到了!!訂閱【財訊電子報】讓您邁向致富之路,從劣勢成為贏家!! 【臺北畫刊】網羅生活休閒、觀光旅遊等豐富資訊,深刻描繪臺北生活圈的點點滴滴,教你情不自禁愛上臺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19/10/16 第472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景氣擴張力道趨緩 加班工時連10月負成長
記者林于蘅/台北報導聯合報

主計總處昨公布八月薪資概況,全體受雇員工經常性薪資四萬二一三五元,年增百分之二點二二,受廠商調薪及基本工資調漲,仍維持年增百分之二以上水準。不過,勞動市場仍受景氣擴張力道趨緩影響,八月整體加班工時連十個月比去年同期減少,而製造業加班工時更是連續十一個月呈現負成長。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潘寧馨表示,加班工時與景氣狀況連動,其中又以製造業較具指標,在景氣好的時候,廠商接單較多,工業生產活動較為熱絡,加班狀況會比較多,反之則減少。

八月整體加班工時連十月年減,而製造業加班工時更是自去年十月美中貿易戰惡化開始,連續十一個月呈現負成長。

不過,潘寧馨說,年減時數並未擴大,八月製造業加班工時僅較去年減少○點九小時,但是,從去年十一月到今年七月的年減時數都超過一個小時,顯示景氣趨緩力道並沒有惡化。

至於薪資統計部分,累計今年一至八月經常性薪資,年增百分之二點三二,維持十九年來次高水準,只略遜於去年的百分之二點六三,顯示按月發放的薪資增幅仍然穩健。但加計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後,今年累計的「總薪資」年增幅度僅百分之一點九四,為近三年同期最低。潘寧馨指出,主要反映景氣擴張力道趨緩,廠商發放獎金的態度沒有往年積極所致。

若剔除物價因素,今年一至八月的「實質性經常性薪資」平均為四萬○七七三元,仍然不及十六年前的水準,二○○三年同期的實質性經常性薪資平均為四萬○八百九十元,薪資成長幅度仍趕不上物價攀升的速度。

主計總處說明,「薪資」是廠商支付員工的工作報酬,包括本薪、按月津貼等俗稱月薪的經常性薪資,及年終獎金、年節獎金、紅利、績效獎金和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二者加計為總薪資,計入物價影響後的數據就是「實質」薪資。

 
呂桔誠看明年景氣「碎步快行」
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聯合報

美中貿易戰打打停停,美國總統川普的作風變幻莫測,牽動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台灣經濟成長率則維持在百分之二以上的水準。針對後續景氣,國銀龍頭台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昨天表示,隨著台商回台投資及前瞻基礎建設投資發酵,可望增添經濟成長動能,讓台灣經濟從「緩慢成長」轉為「碎步快行」。

呂桔誠年初時妙喻,今年是豬年,景氣也會像「豬」一樣「slowly but moving」,經濟維持成長不成問題,但會緩慢一些,穩健地走,不會有大幅成長,準確預測今年經濟走勢。迎接鼠年即將來臨,呂桔誠則用「碎步快行」形容景氣趨勢,恰與鼠年生肖特質雷同,更為樂觀正面。

呂桔誠表示,台商回台政策若能落實發酵,新的資金將帶來新的投資、建廠,可吸引各方面人才,也有助就業,加上這幾年前瞻基礎建設投資發酵,增添經濟成長動能。

身兼銀行公會理事長的呂桔誠也看好國銀獲利前景。他指出,新的資本投入也將帶動一至二倍的融資額,為整體金融業帶來利多,國銀獲利也將持續成長。

依據金管會公布本國銀行最新營運概況,到今年八月底止,國銀稅前盈餘為二五九五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七,創歷年同期新高,預估全年可望挑戰去年創下的歷史新高三三四二億元。呂桔誠笑說,整體國銀獲利表現讓數據來說話,以台銀為例,確實在持續成長中。

 
匯市土洋大戰 台幣由升轉貶
記者楊筱筠/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台北匯市昨(15)日上演土洋大戰。國際熱錢持續匯入,新台幣早盤勁揚7.4分、最高達30.546元兌1美元,但下午投信大舉進場承接便宜美元,新台幣兌美元最終收在30.686元兌1美元,貶值6.6分。

匯市交易員認為,台積電將在明日發放今年第1季現金股息,外資領錢匯出,新台幣未來將會回到30.6到30.9元區間盤整。

昨日台北匯市總成交量17.23億美元,雖較前一日19.725億美元萎縮,但成交量仍較平日偏高,估計外資昨日淨匯入1億美元、投信匯出逾2億美元。

「外資昨天還是有進來」,匯銀人士指出,外資昨天上午持續匯入,帶動新台幣走升,一度升值7.4分,達到30.546元兌1美元,開盤一小時後,新台幣開始收斂漲幅,在30.573元兌1美元之間震盪,但沒想到下午投信美元買盤出手,新台幣轉而走貶。

匯市交易員指出,昨日進口商出手較多,出口商拋匯較不甘願、因為「美元太便宜」,即便太便宜,出口商還是得咬牙拋,否則假設美元更便宜,就虧大了。

至於央行是否有進場?市場人士曖昧表示,「央行有說啊,新台幣大幅升值或大幅貶值需要調節時候,會適時出手」,但是認為下午盤拉得過多,不像是央行做的。

此波投信出手接便宜美元,也被解讀,市場對美中貿易有解「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認為現在情緒過於樂觀,未來美元仍是強勢貨幣,市場樂觀情緒一消退,估新台幣短線將盤整。

但未來是否會再上演14日的升值行情?匯銀人士認為,仍必須看外資態度,原本預期新台幣慶祝行情可至少維持一周,但沒想到只有一天,新台幣後續要有方向,就得觀察外資變化。

 
買投資保單須錄影 嚇退銀髮族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要求針對70歲以上長者買投資型保單須錄音錄影,嚇跑銀行銀髮高資產族;壽險公會昨(15)日公布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70歲以上初買投資型保單人數只剩1萬餘人,初年度保費收入173億元,較去年全年3.3萬人與540億元,明顯變少,壽險公會擔心未來可能會再縮減。

壽險公會統計,2017年與2018年70歲以上保戶購買投資型保單人數,分別為3萬與3.3萬人次,占當年投資型新契約件數的7%~9%之間,初年度保費各達477億與540億元,二年共計買投資型保單高達1,017億元,占當年投資型保費的10%∼12%。但今年情況大減,金管會自2018年11月要求各壽險公司,70歲以上保戶初次購入投資型保單,須錄音錄影,今年上半年70歲以上買投資型保單的人數剩1萬242人,金額173億元,都只剩去年全年的三成左右。

壽險公會預估2019年全年度70歲以上客戶新契約件數及初年度保費收入將大幅減少。公會表示,市場具高資產部位客戶的年齡普遍為所謂的「高齡」,而該群客戶投保投資型保險商品必要性及適當性,近來確引發社會關注,主管機關為加強保護高齡保戶要求錄音錄影,除增加公司銷售時的法令遵循成本外,亦將降低業務員銷售此類商品意願,進而影響投資型保險商品發展。

2011年金管會對銀髮族買投資型保單加以管制,就造成當年銀行通路占比大減,當時金管會要求銀行通路銷售投資型保單達特定條件,包括超過70歲、躉繳保費逾百萬元或年繳保費逾30萬元者,應由壽險公司進行電訪並給予客戶契撤期。

 
企併法大體檢/企併法修正 五面向改革
記者邱金蘭、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去年併購案衝上115件,交易金額高達百億美元,顯示企業走向國際化、資源整合新趨勢。其中,小股東權益保障、商譽與無形資產攤提,引發業界重視。

為鼓勵併購,並保障股東權益,主管機關正研擬修正《企業併購法》。

本報特在修法草案擬定前,探討資訊揭露的公平性、小股東權益保護等議題,盼能在鼓勵併購與保障小股東權益間取得平衡。

去年7月,KKR宣布以478億元併購榮化,並在今年1月30日完成下市;是近十年來,台灣再現私募基金併購案,私募基金結合大股東併購後下市所衍生的議題,引發關注。

全球第三大私募基金KKR曾在2011年成立「遨睿投資」,打算收購國巨並下市,結果踢到鐵板,後來催生出企併法「國巨條款」,拉高併購下市門檻。時隔近八年,KKR再以478億元買下榮化並下市,又燒出小股東權益保障問題,再度牽動企併法修法。

有鑑於此,財經部會擬修正《企業併購法》以求完善,不過,修法尺度如何拿捏,也讓主管機關經濟部傷透腦筋。尤其修法涉及資訊揭露程度、下市門檻、無形資產攤提等問題,除了要保障股東權益,也要能活絡併購環境,將是繼公司法後,最受矚目的大工程修法。

目前企併法修法共有兩大方向,分別為強化股東權益保障以及租稅優惠。強化股東權益方面,針對強化資訊揭露,各界較有共識;但在利益迴避、下市門檻、異議股東收買請求權等方面,學界與實務界歧見仍深。

交通大學資訊管理與財務金融系教授葉銀華認為,台灣資本市場散戶多,從保障小股東權益角度來看,企併法監理應該趨嚴,至少併購下市表決門檻應學習香港,自三分之二提高至四分之三。

不過有「併購大王」之稱的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則提出另一種聲音,「難道現行門檻三分之二,還不夠高嗎?」他認為,台灣與香港資本市場生態不同,不宜比照辦理,呼籲主管機關,保護小股東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囫圇吞棗。

此外,另一大修法重點在於租稅優惠。過去在併購實務上,商譽攤提被視為企業併購永遠的痛,案子送到國稅局,先從七折、六折開始砍,儼然已經成為不成文的「行規」。

朱志洋回憶當年收購台灣麗偉經驗,當時經第三方鑑價機構估算無形資產10.5億元,希望逐年攤提減稅,但最後,「一毛錢都沒有認列!」對照他在德國、日本等地的併購經驗,實在「差很大」。

此次修法動輒得咎,各主管機關皆有其堅持。一邊是經濟部不希望對於市場加諸過多限制,以免影響併購意願;一邊是金管會期待藉由修法強化小股東權益保障;另一方面站在財政部立場,無形資產攤提、認列也不能淪為減稅減過頭。

財經部會之間的「干戈」如何化為「玉帛」,尋求最大公約數,成為此次修法難題。

本專題將從異議股東請求權、資訊揭露、私募基金與併購下市門檻、無形資產等稅務問題及新創併購利弊等五大面向,探討現行企併法修法將帶來的影響與挑戰。

 
國際財經要聞
美不確定性 金融市場亂源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全球資本市場與經濟情勢,都正深陷在美國政治不安與美元匯率升值的回饋循環內,投資人不僅深受其害,而且還看不到盡頭。

美國不斷升高美中貿易戰情勢、總統川普面對彈劾調查的威脅,且2020年美國大選選情益發白熱化,這些以美國為核心的不確定性正在金融市場製造混亂,驅使投資人向安全資產。

市場對美中達成貿易協議的預期不高,加上美國大選及川普遭彈劾的風險,都足以讓投資人相信海外市場比美國市場更靠得住。

但由於美元既是全球準備貨幣、又是全世界貿易與外匯流通的首要工具,因此也是安全資產之一。在美國引發全球不確定升高之際,資金卻逃向美元,帶動美元升值,使得原想規避美國風險的投資人備受傷害。

貿易加權美元指數於9月初創新高,達到131.58;經過一個月的波動後,現又再度逼近此高檔。專家指出,2019年美元之所以強勢,原因就是投資人擔心無止盡的美中貿易衝突,會導致全球經濟衰退。

強勢美元傷害美國跨國企業,使其他國家發行的美元債券更難償還,拉高外國通膨;因此美元愈強,對全球經濟的碾壓愈重。但由於美元是市場的核心,外國投資人沒其他選擇。

隨著美國的經濟政策已對外國造成傷害,愈來愈多其他國家都不願再被美國政策綁架。英國央行總裁卡尼8月曾倡議發展一種替代美元的準備貨幣,例如一種得到多國政府支持的加密貨幣。但此構想仍遙不可及,投資人不可能等待如此之久。

 
道瓊漲破27000 企業財報亮麗
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企業財報亮麗,帶動美股道瓊工業指數15日早盤漲逾300點,站上27,000點整數關卡。

美股三大指數漲逾1%,都站上最近三周以來新高,道瓊指數報27,106.87點。企業財報捎來好消息,摩根大通第3季財報優於市場預測,嬌生和UnitedHealth財報也優於分析師所料。

 
巴隆周刊:iPhone 11好景恐是曇花一現
編譯黃嘉洵 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投資人對iPhone 11系列銷售信心漸增,促使蘋果股價上月逆勢勁漲7.8%,但分析師認為這股態勢難以延續。蘋果股價15日早盤連續第二天在平盤上下狹幅波動,相較之下道瓊等主要大盤指數皆漲逾1%。

巴隆周刊(Barron's)報導,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比起去年同樣定位的iPhone XR,蘋果將基本款iPhone 11的定價調降約7%。即便降價能提振需求,卻有損未來獲利。

其次,蘋果今年推出iPhone 11系列的時機,比去年iPhone XR提早五周。瑞士信貸分析師Matthew Cabral 14日說:「今年iPhone 11系列全部一次登場,相較於去年XS/Max和XR分批上市,因此也會扭曲與去年同期的比較結果」。

今年iPhone 11系列銷售模式,在諸多方面類似2015年推出的iPhone 6S系列。iPhone 6S為前一年手機的升級版且外觀上變化不大,這點如同iPhone 11。蘋果當年9月在該系列上市後也宣稱:「iPhone 6S和iPhone 6S Plus極為熱銷,打敗蘋果史上其他機型首周銷售業績。」

蘋果無能延續iPhone 6S上市初期優於預期的銷售業績,在2016年4月公布財報時交出銷售下滑且獲利未達預期的成績。

□於此,美國證券公司Rosenblatt分析師張軍(音譯)預測,iPhone明年上半年的銷售恐怕會下滑。他認為蘋果也會面臨像iPhone XR在今年初須打七折以拉抬銷售的窘境,「我們預測自10月的熱銷盛況後,蘋果將削減iPhone 11 Pro和Pro Max的產量。蘋果將難以在2020年提振iPhone銷量。」蘋果則未對此回應。

蘋果預定30日公布上季財報,華爾街看好蘋果表現且iPhone銷售可能相當亮眼。但iPhone 11成功與否,將需要從更長遠來看。

 
不管退出者眾 臉書仍正式成立數位貨幣Libra協會
編譯劉忠勇/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儘管多家知名的企業陸續退出,還面臨美國監管當局和政界的質疑,臉書(Facebook) 14日仍照計畫,正式成立名為Libra的新數位貨幣,但能否如期於明年推出,仍有監管方面的變數。

負責管理這個貨幣的非營利Libra協會,周一在日內瓦正式與21家會員簽約,原本有27家企業表態加入會員,但有幾家近日陸續退出,包括Visa、萬事達卡(MasterCard)、貝寶(PayPal)。Priceline、Kayak、Booking.com周一也證實,他們已退出會員。

留下的會員主要是創投基金,最後仍加入會員的知名企業有Uber、Lyft、以及歐洲電信公司Vodafone。Libra協會表示,另有180家機構已表態有意加入會員。

Libra計劃明年正式推出,但臉書也坦承,還有監管當局這關要過。Libra副會長 Dante Disparte告訴金融時報:「就算我們在技術上已準備好,監管這塊仍是最大變數。我們需要確保我們找對了執照許可管道,這可能是來不及的部分。」

 
舊金山無人店大戰 開打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面積約1平方英里的舊金山繁華商業,正在成為淘汰零售業數百年結帳流程、重塑消費者購物方式的重要戰場。已在當地開設第四家無人店Amazon Go的亞馬遜,正面臨 Zippin和Standard Cognition等公司的挑戰,這些新創業者不僅在附近開設類似無人商店,還打算推廣此技術至全美各地。

Zippin和Standard Cognition等新創公司都在使用類似Amazon Go的技術,透過電腦視覺及機器學習軟體驅動的攝影系統,追蹤從貨架取下商品的購物者。其他公司也在嘗試將購物車自動化,以避免昂貴的店面翻修成本。

Zippin今年6月在距離Amazon Go商店僅幾步之遙的舊金山市場南區,開設一間200平方英尺的實驗便利店Zippin,提供少量的能量飲料、汽水和零食。該店如同Amazon Go,使用攝影機和感應重量的貨架感應器,確定商品離開貨架。

Standard Cognition也經營一間示範性的無人店Standard Store,購物者進入商店時須按下應用程式按鈕,而非在門口掃描,取走商品後可走出去或在自助服務台付款。

這些新創公司正向生鮮食品連鎖店、體育場及便利商店推銷其技術,承諾能自動化結帳流程,並減少偷竊及提升利潤率。分析師預期,亞馬遜最終會將其技術授權給零售商等企業,一些新創公司則已自我定位為更智慧的替代選擇。

但要挑戰亞馬遜並不容易,亞馬遜能輕易吸收該技術的相關成本,並降低競爭。哥倫比亞商學教授柯恩說: 「他們(亞馬遜)領先所有人許多年。」「不僅在於想出來這個概念,還實際證明其可行性。」

 
韓攻綠能車 拚全球第一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南韓總統文在寅15日宣布,將力拚在十年內推動南韓成為全球第一大綠能車製造國、第一個開放自駕車商業營運的國家,並且計劃透過產業聚合、提供政策支援,以及結合公、私領域注資60兆韓元(500億美元)等策略,壯大綠能車與自駕車產業。

韓國前鋒報報導,文在寅在未來汽車產業全國願景宣告大會演說時強調,南韓在電池、氫能、半導體和IT技術領域擁有領先地位,有機會成為未來汽車的領導國,現在正是放棄以往「快速仿效跟進」策略、轉而追求由領先的先進技術帶動經濟成長的好時機。

他說:「在2030年前,南韓將把新電動車與氫燃料車占新車銷售的比率拉高至33%,並取得全球綠能車市場10%的市占。」相較下,南韓2019年的這個比率為約2.6%。

文在寅指出:「我們將是全世界第一個讓自駕車商業化的國家。迄今,關於自駕車的政策都是基於第3級(自駕等級),我們計劃2030年前讓第4級全自駕車商業化。」他說,韓企未來十年將投資60兆韓元發展未來汽車技術,包括現代汽車將投資41兆韓元。政府也將提撥2.2兆韓元支持民間。

為推廣採用綠能車,南韓政府計劃2030年前為氫燃料車設置660座加氫站,2025年前設立1.5萬座電動車充電站,同時目標讓電動車一次充電後,最大續航里程從目前的400公里提升至600公里,且充電速度加快三倍。

在發展自駕車方面,南韓政府計劃2024年前興建與自駕車上路的重要基礎設施,包括遠距離通訊、精準的地圖、交通控制與道路,還要規劃自動駕駛的制度基礎,像是生產和操作的標準規範、性能認證系統和保險。

南韓還計劃在2025年前讓飛行車商業化,預期飛行車可讓大都會地區的運輸時間減少40%。南韓交通部為達到目標,計劃取得功率馬達等關鍵技術,並發展飛行車專用公路等基礎設施。

 
要聞
跨國企業將課數位稅 兩大影響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暨合作發展組織(OECD)日前提出跨國企業數位稅課稅方案,方向朝向分給市場國較多利潤。資誠全球稅務服務合夥會計師曾博昇昨(15)日指出,後續須關注兩重點:首先,課稅對象不僅針對數位經濟,更包含「市場型企業」;其次,大型電商因應新的數位稅方案,在商業模式上會有何改變,也值得關注。

過去多數提供數位服務的跨國公司,通常不會在當地設有常設機構,卻在當地擁有大量用戶、取得高額利潤,形成租稅漏洞,引起各國重視,OECD也正在整合各國數位稅方案,希望建立長治久安的一致性規定,將是百年以來最重大的租稅變革。

曾博昇指出,OECD所提的跨國企業數位稅課稅方案,要在數位稅制方向上採「利潤分割法」,將企業總利潤扣除在當地例行銷售據點的「例行性利潤」後即為「超額利潤」,再依據營收、用戶數等指標,決定各市場國對於超額利潤的課稅權。

曾博昇表示,根據OECD最新方針,市場國家的課稅權不僅針對數位經濟,也擴展到市場型企業,也就是B2B2C模式。

舉例來說,A牌電腦在B電商平台上架,銷售到C國家,A牌電腦商是否會被C國家列為課稅對象?目前OECD對這部分的定義尚未明確。

曾博昇表示,市場型企業定義以及新稅制對於商業模式的影響,是後續必須關注的兩大重點。財政部表示,目前台灣稅制採「來源法則」,境外電商在我國年銷售額逾新台幣48萬元就須辦理稅籍登記,報繳營業稅。

營所稅方面,國稅局表示,境外電商可採核實計算所得額,也可申請按營業項目適用同業利潤標準淨利率計算所得,再根據「利潤貢獻度」,計算應稅所得。

 
越南登十大鋼鐵需求國 台廠受惠
記者林政鋒、編譯葉亭均/綜合報導聯合報

在墨西哥蒙特雷舉行的世界鋼鐵協會(WSA)年會發布預測,全球鋼市二○一九至二○二○年持續成長,印度與東協市場更是亮點,尤其二○二○年越南將躍居全球十大鋼鐵需求國家之列,中鋼、台塑、聚亨、中鴻等台廠對東協及越南耕耘頗深,可望成為最大受惠者。

隨全球製造業疲軟且貿易糾紛持久延續,鋼廠今年來面臨需求和價格下跌的情況。WSA十四日的報告預估,今年中國大陸以外的全球鋼鐵需求成長幾乎停滯,原因是歐洲的鋼鐵消耗量萎縮,且美國的鋼鐵需求成長減緩。

WSA年度報告認為,今年中國大陸的鋼鐵需求將增長百分之七點八、達到九億公噸,世界其他地區預計將成長百分之○點二,達到八點七四九億公噸。合計二○一九年全球鋼鐵需求將增長百分之三點九,達到十七點七五億公噸,到二○二○年將再增長百分之一點七,達到十八點○五七億公噸。

到二○二○年,中國大陸的鋼鐵需求增幅將驟降至百分之一。不過這仍高於該協會四月時所預估的中國鋼鐵需求將在二○二○年「小幅萎縮」;世界其他地區的鋼鐵需求將增長百分之二點五,這是由中國大陸以外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百分之四點一增長所帶動的。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指出,親自參加WSA年會總結數項結論包括,全球鋼鐵業仍存在韌性,雖然中國鋼鐵需求在二○二○會下降,其他國家好壞參差,但印度與東協仍是亮點。

其次,短期鋼市觀測充滿不確定性,主因是政治因素更增下行風險,但也有如政府採取刺激政策,地緣政治衝突逐漸解決(如英國有序脫歐)等良好因子,但是要留意因貿易摩擦導致對全球價值鏈干擾,將有持續性影響。

翁朝棟說,今年年會最值得關注的焦點,是WSA觀察明年全球鋼鐵十大需求國家,越南居然高居第十名,東協與越南是台灣鋼廠熟悉的領域,相關商機對台廠有利。

投資法人分析,中鋼在越南有年產一百二十萬公噸的CSVC冷軋廠,並與台塑合資河靜大煉鋼廠,另在馬來西亞有單軋廠,中鴻、中貿對東協、越南市場熟悉度高。此外,聚亨集團泰國投資二十餘年,同時進取越南,建築用鋼領域具高度優勢,世界鋼協看好東協與越南,關連台商中鋼、聚亨等受惠頗大。

 
工研院開三藥方 助產業轉骨
記者李珣瑛/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工研院14位歷屆以及新任院士,昨(15)日為台灣產業升級與轉型提出建言,推動「智慧生活」、「健康樂活」及「永續環境」三大應用方向,也要兼顧AI、半導體晶片、通訊及資訊安全的共通基礎技術發展,特別是共通基礎技術是硬底子核心技術,需要政府長期支持。

工研院昨日下午舉辦閉門院士會議,14位歷屆以及新任院士,提出台灣產業升級與轉型建言,經濟部長沈榮津也在場聆聽院士建言。(新科院士 五人入列)

在永續環境方面,院士們認為,歐洲環保法令規範改變產業結構,例如禁用燃油車、一次性塑膠,衍生出相關產業需求,工研院可增加相關技術發展,廢棄物處理更是未來十年的關鍵議題。同時,現在的再生能源設備,如太陽能板、風機及儲能設備,很快就會面臨汰換問題,工研院應建立循環能源服務產業,爭取國際市場機會。

健康樂活方面,高齡化議題是台灣乃至全球共通性的問題,台灣應以「分散式區域」策略,從就地小區域做出成熟完整的解決方案,在國際上複製、大量推廣。廢棄物、長期照護都可以此思維結合科技,複製到全球各地。

針對智慧生活議題,院士們認為人工智慧是啟動各項智慧化服務的關鍵,政府要投入資源穩定支持研究發展,就像過去投入半導體技術,現在成為重要的國家經濟基礎。

院士們特別強調國際化的重要性,運用國際的資源與人才幫助台灣發展,將IP國際化視為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模式,不只是重視技術、專利,還要包括營業秘密的國際化。也可利用他國生產能力、製造出關鍵必要性零組件,克服關稅壁壘。

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昨天主持院士會議,出席院士包括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旺宏電子總經理/欣銓科技創辦人暨董事長盧志遠、工研院院士林耕華及虞華年、盟立自動化董事長孫弘、台積電前研發副總經理林本堅、榮剛集團創辦人陳興時、加州大學雷神講座教授王康隆、美國AbGenomics董事長楊育民、台泥企業團總執行長張安平、華邦電子董事長焦佑鈞、亞力電機集團總裁楊振通、台塑董事長林健男等14人。經濟部技術處副處長林德生、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與院長劉文雄、兩位副院長張培仁、彭裕民也出席與會。

 
金融業前十月罰鍰 大增
記者葉憶如、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大開罰,今年到10月中為止,對銀行、證券及保險業違規罰鍰收入,分別都已超過去年一整年的罰鍰收入,不含對上市櫃公司的裁罰案,金融業合計罰鍰收入有1.87億元,其中單是保險業就有1億多元居首。

此外,根據金管會資料,若包含對上市櫃公司等公開發行公司的罰在內,到9月底止,罰鍰收入已有2.4億元,比同期間的預算數多出近六成。

金管會昨(15)日公布最新金融業罰鍰收入,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黃光熙表示,今年到10月15日止,銀行業罰鍰收入有6,950萬元,逾去年全年4,816萬元。件數則有15件,去年一年則是24件,顯示個別案件罰鍰明顯增加。

至於證券期貨業(不含上市櫃公司)罰鍰收入,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表示,到10月中已有1,106萬元,也超過去年全年的921萬元。件數則有23件,去年一年有27件,個案罰鍰金額也略增。

保險業方面,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張王煇表示,今年到10月中,罰鍰收入1億650萬元,也超過去年一年7,520萬元。件數則有46件,快逼近去年一年的47件,顯示金管會強勢整頓保險業,處罰家數及罰鍰都明顯增加。

根據金管會資料,今年度編列的罰鍰收入(含對上市櫃公司的裁罰)預算金額2.06億元,預算實際執行情況,到9月底2.4億元,比同期應有預算數多出58%。

 
小七智FUN機 開放現金付款
記者何秀玲/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全家便利商店積極布局科技零售業,7-ELEVEN表示,去年起開出無人店「X-STORE」1號店及2號店,還推出第一台「智FUN機」,目前已與國內各大企業及品牌合作,全台鋪機122台,除銷售多溫層商品,因應國內支付方式多元,近期新增現金功能,以滿足消費者多種支付需求。

7-ELEVEN去年展開「X-STORE」內部測試計畫,目前已二家店,1號店採「入店採臉部生物特徵辨識及刷卡入店」、結帳區建置「最新商品辨識系統及自助掃描條碼等二種模式」、結帳區採「臉部辨識支付(限員工使用)」,還更有「電子標籤訊息即時及冷藏門自動感應開啟省電省力設備」、「Digital Signage數位電子看板」。

2號店則測試一店雙區、24小時營運,亦有國內首台智能「X-ATM」、打造智慧科技金融服務,並持續優化軟體系統及硬體設備。

7-ELEVEN去年6月推出第一台「智FUN機」,以母子店形式經營,一位店長同時管控兩家門市(一般門市、智FUN機),導入的IoT系統,在商品缺貨、溫度、帳務及設備異常時,會以簡訊及App推播通知,更可透過門市電腦掌握每日進貨、銷售/存貨管理、銷售情報分析等。

 
全家科技概念店 創三個第一
記者何秀玲/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因應未來勞動人口短缺情形,全家昨(15)日宣布,將在台北市小巨蛋旁的京盛店推出科技概念2號店,主打「人機協同」,將有三大首創,一是智能咖啡機,使用App線上購買咖啡,不用店員即能完成咖啡製作;二是智販機年底前具備微波功能,直接提供熟食;三是攜手遠傳電信設置5G測試實驗站台。

全家去年開設科技概念1號店,進行相關功能的淘汰和升級,此次推出升級版的科技概念2號店,預定本月22日開幕。

全家董事長葉榮廷表示,台灣缺工趨勢明顯,超商也是勞力密集產業,科技概念2號店有多個可減少勞力的設備,第一個亮點是「智能咖啡機」,只要事先使用商品預售線上購買咖啡,再至智能咖啡機刷取條碼,無須店員就可完成咖啡製作。

第二亮點為「智能販賣機」,全家指出,科技概念店空間設計規劃智販機專區,全家與多家廠商合作,串接POS系統,先導入兩種類型智販機,螢幕型智販機提供常溫商品與冷藏飲料、雙溫層智販機陳列4度C和18度C雙溫層鮮食。今年底將推出可微波鮮食便當的智販機,按下按鈕就開始加熱便當,不用再拿到櫃台微波。

全家指出,智販機專區將透過人機協同、遠端管理,進一步測試24小時夜間營運新模式。

葉榮廷說,智能販賣機還保留「預售取貨」的功能。很多消費者在網路訂購商品,再到超商取貨,如果是冷藏商品,店員要到後場取貨,尖峰時間會忙不過來,未來將在智販機放入取貨格子,讓消費者自行取貨,目前系統正在建置中。

第三亮點是與遠傳合作,在店舖設置5G測試實驗站台,提供消費者5G的FamiWiFi體驗,未來技術普及後,可望延伸更多面向應用。

全家科技概念1號店去年第一階段導入17項科技設備測試,運用技術包括IoT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AI)及無線射頻(RFID)、NFC、區塊鏈、映像通訊等;下半年導入自助結帳,結合支付工具,提供顧客更有效率的結帳選項,並分散營業高峰人流。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