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不撤例不下台」港特首再道歉 泛民怒喊不買帳


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or旅讀中國電子報】提供獨特多元的中國旅遊提案、文化觀察參照,讓你藉旅遊、深入生活之際,掌握其脈動。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6/19 第464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不撤例不下台」港特首再道歉 泛民怒喊不買帳
兩岸新聞 備好紙巾全沒用…女特首鐵嘴道歉 沒眼淚有火花
路透:修訂逃犯條例喪失民心 移民台灣港人大增
法媒觀察香港反送中 北京進退兩難
港人反送中大遊行…CNN:破壞北京對台灣布局
「美英粗暴干預修例」北京強烈不滿
「反送中」延燒 BBC報導:台灣人開始重視國家安全
最大規模6!四川連震 至少13死200傷
影/罕見一探新疆「再教育營」 BBC:越看越不對勁
兩岸基層論壇 聚焦振興鄉村
南平、金門 共推同心同源產品

今日頭條
「不撤例不下台」港特首再道歉 泛民怒喊不買帳
香港特派員李春/香港報導/聯合報

在警民大衝突和兩百萬人大遊行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昨首度現身,就修例引發爭議,親向香港市民公開道歉,但她沒提及撤回修例,還強調有信心可以繼續開展未來三年的工作。發動大遊行的民間人權陣線、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對她的道歉都不買帳,今天將商討下一波抗爭行動。

林鄭月娥昨天下午四時在香港政府總部舉行記者會,承認過去數個月的香港爭議是由於港府處理修例的不足,她個人要為此負責,引起社會矛盾、紛爭和焦慮,她為此向每一位市民「真誠道歉」。

林鄭月娥指,連續兩個周日,很多市民透過和平理性方式,表達對「逃犯條例」修訂的憂慮,對政府和她個人的不滿和失望,她一一聽到,亦有認真反思和反省。她說,對參與遊行集會的市民、警隊和採訪的記者在衝突中受傷,感到十分難過。

她特別向年輕人喊話說,自己是懂得聆聽、尊重和關心年輕人的特首,今次事件令她知道,她要做得更好,要更加努力,平衡社會不同意見,了解市民的想法和感受。她希望事件中傷者能盡快復原,社會裂痕能盡快修補,只有同心同行,才能為香港帶來希望。

整場記者會約進行了五十分鐘,在提問部分,包括BBC在內的媒體把焦點鎖定在不檢控示威者、取消定性暴動、追究開槍責任、撤回修訂逃犯條例,以及要她下台等五大訴求。她重申,已明確講明條例草案的立法工作已經停止,政府無推動立法的時間表,又承諾在未能好好處理這些紛爭前,絕對不會貿然重啟立法程序。

對於外界要求她下台,林鄭月娥未直接回應,但說希望繼續為香港社會服務,推動大量經濟和社會工作,希望各界認同和給予機會。她說,「經過今次事件,相信未來三年會非常困難,但政府團隊有信心,會加倍努力,重新獲得市民的信心」。

對於「六一二」示威被定性為「暴動」,林鄭月娥也未改口。她說,他們從來沒說過參加當天集會的大批學生是參加暴動,且警務處處長盧偉聰也說過,只要是和平參加集會,沒有使用暴力,就不必擔心。但她又說,暴動的定義由執法部門即警務處處理。

香港六大宗教領袖則呼籲社會各界人士,接受特首的公開致歉,停止社會對立,盡快恢復社會秩序。他們支持和平的遊行示威,不贊同採用暴力以表達訴求。

在香港立法會示威區外,昨天下午仍有大批示威者留守,期間觀看記者會直播,大喝倒采,不時噓聲四起,大叫「我們要撤回」。

   
兩岸新聞
備好紙巾全沒用…女特首鐵嘴道歉 沒眼淚有火花
香港特派員李春/聯合報

星期二下午二點,香港立法會揭下黃色警示布告,意味立法會重新開門。港府緊接通知媒體,特首林鄭月娥在下午四點舉行記者會,大批記者立即趕往政府總部。

在兩百萬人上街後,多位建制內人士出來呼籲,要林鄭月娥出來向市民真誠道歉,更有建制中人要她有點身體語言。到得早的攝影記者,立即搶占位置,想拍下林鄭月娥第一次低頭鞠躬的鏡頭。

由於林鄭月娥前幾天在電視上和閉門會見場合都曾因情緒激動,一度在洗手間哭泣。記者會前,有記者發現,工作人員為林鄭月娥準備了「紙巾陣」,不但在講台上放置了一包紙巾,還很細心地將紙巾從袋內抽出。講台內也大包小包地準備紙巾,下面還放一紙箱以等她大哭一場,結果都沒用上。

但這場五十分鐘記者會,那包紙巾沒用上,因為全程沒有眼淚。攝影記者有些失望,因為全程沒有鞠躬。反而記者提問題題緊逼,女特首的風格依舊的鐵嘴鋼牙。

記者們的提問,大多聚焦在遊行示威的五大訴求之上。整件事因「逃犯條例」修例而起,於是記者多番追問,為何不採用撤回而用暫緩,「係咪為咗面子呢?(是不是為了面子)」林鄭月娥對這個問題的回應,先是說「再明確啲去講」,承諾如未能解決矛盾及紛爭前,「絕對唔會貿然重啟程序」。最後不耐煩了,說「無嘢好補充喇(沒什麼好補充啦)」。

被記者進一步追問示威遊行提出的五大訴求「有邊樣做到、邊樣做唔到?(有那樣做到、那樣做不到)」,又問到林鄭月娥是否保持她一貫的作風,忽視無票的市民。林鄭月娥稱,「剛才已回應咗一兩樣」,又說已在可能範圍作出回應。

有記者問她是否未來三年都不下台,有記者不大客氣了,問連續兩個星期天都有百萬人上街,問林鄭月娥「憑乜嘢再為香港服務落去?(憑什麼為香港服務下去)」。林鄭稱,本月底她便會上任兩年,仍有很多工作想做,未來三年會是忙碌的三年,為青年人開拓學業及事業的機會。又說,有教育界人士促她不要停止教育及科研工作,令她有動力繼續工作。她又稱,行政立法關係應該「對事不對人」,希望與立法會各黨派議員合作。

記者會很快就結束了,林鄭月娥急步離去,有記者說她「全程黑面」,即一直陰沉著臉,相信給外面民眾的效果不會好。果然,金鐘示威區即時反應是粗口一片。

   
路透:修訂逃犯條例喪失民心 移民台灣港人大增
香港18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香港百萬民眾走上街頭怒吼,反對港府修訂逃犯條例,反映出對北京當局的不信任,路透社報導,由於對中國的「一國兩制」沒有信心,近幾年已有數千港人遷居台灣。

根據台灣的官方數據,2018年有1267位香港和澳門居民取得台灣居留權,比起10年前增加一倍有餘。2014年香港民眾爭取民主普選,爆發佔領中環運動,其後兩年即出現港人移居台灣人數大增現象。

這種趨趨至今仍無減緩跡象,今年前4個月有約400港澳居民移居台灣,比一年前激增40%。

對67歲的香港居民楊秀寬(Yung Xiu Kwan,譯音)而言,港府修訂逃犯條例有如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她受夠了北京當局日益加緊掌控香港,導致公民自由權利遭侵蝕,終於下定決心要打包遷往以民主為傲的台灣展開新生活。

她16日揮舞台灣的國旗參加香港的「反送中」大遊行,她告訴路透社:「沒有了自由民主,就像是被關在監牢裡,像是住在集中營。沒有了自由,(我)寧可死。」

她又說:「台灣可以給我們自由,因為台灣有民主的選舉,憲法也捍衛民主。」

也參加16日大遊行的將近30歲香港居民麥爾文.朱(Melvin Chu)說,因為擔心政治自由遭打壓,「我和妻子明年要遷往台灣」。他說:「香港情況愈來愈糟。我們為下一代擔心。」

不願透露名字的30歲陳先生說,北京當局侵犯港人公民自由權的步伐這麼快令他驚訝,他已在2016年遷居台灣,正計畫安排父母到台灣過退休生活。他說:「感覺就像是有竊賊進了我家,因為我打不過他,最後自己被逐出家門。」

香港人要以投資方式移民台灣,必須要付出150萬港幣(台幣約600萬元)。有些年輕人因為亟盼離開香港,甚至願意在台灣服兵役。

香港立法會一位議員的32歲鄭姓助理告訴路透社:,台灣「對香港而言像座民主燈塔,它給了香港人民希望」。(譯者:林治平)1080618

   
法媒觀察香港反送中 北京進退兩難
巴黎18日專電/中央社

香港人大舉「反送中」,法國資深記者藍格列認為,若北京讓步,可能導致本土也出現類似運動;若強硬,除形象蒙塵,還有礙統一台灣計畫,這場危機無論如何都會改變華人世界。

香港人民近期數度上街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人數最多時號稱約200萬人,可能是香港自1997年由英國把主權移交給中國之後,參與人數最多的遊行,港府終於在6月16日宣布暫緩修訂。

若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通過,港府將可向中國大陸移交司法案件被告,民眾與媒體簡稱為「送中條例」。

香港是世界經濟重鎮,歐洲也相當關注事態發展。法國資深記者藍格列(Francois Lenglet)在RTL廣播電台表示,北京退讓是前所未見的舉措,首先可從經濟角度來解釋,中國需要香港和香港非凡的經濟活力,若香港富人和外籍人士因擔憂北京控制而離開香港,對經濟會是一個問題。

其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世界霸主地位與暴力鎮壓不能相容,尤其是香港這樣一個有許多西方人活動的地方,習近平若想藉「一帶一路」展現中國可為世界帶來利益,就不能同時沾血。

最後,北京很注意美國反應,美國國會揚言取消對香港的貿易優惠待遇;上述種種因素加起來,迫使北京讓步,讓香港人民贏了第一局。

藍格列表示,繼天安門事件之後,華人世界如今可能隨著香港前所未見的抗議進入最危險的時期,香港人贏了第一局之後,想要走得更遠,但北京能退讓到什麼地步。

他認為,若中共領導階層讓步,在中國本土也會有發生類似運動的風險;若中共領導階層採取強硬手段,會使中國形象蒙塵,也會阻礙北京想要和平統一台灣的計畫,無論怎麼做,香港引發的危機都會改變華人世界。

資深記者吉哈爾(Renaud Girard)在費加洛報(Le Figaro)發表專欄文章表示,北京原本或許可以選擇鎮壓香港遊行,就像對待1989年天安門廣場上和平集會的學生一樣,但習近平允許香港當局讓步是對的,因為他沒必要沾著血出席6月底在日本大阪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

吉哈爾表示,習近平自2012年掌權後趨於專制,中國海軍在南海擴張勢力,還有「一帶一路」計畫在商務上的侵略性,其他亞洲國家對於中國這些動作已經感覺很不舒服,習近平沒必要再讓事情惡化。

吉哈爾認為,現在對習近平來說是很微妙的時期,自2018年初開始,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起貿易戰;今年一月起,美國又對中國電信企業華為展開科技戰,在美國國會,川普的抗中姿態連反對黨都多多少少予以支持,此時北京若血洗香港,可能讓所有美國國會議員更緊密地支持川普。

此外,吉哈爾分析,印度、日本、南韓、澳洲等亞洲主要民主國家結盟的概念一直在發展,習近平若想在對美貿易戰的背景下維持與這些國家的貿易水準,就沒必要以對香港採取政治暴力去挑釁這些國家,這只會讓國際投資對中國避而遠之。

   
港人反送中大遊行…CNN:破壞北京對台灣布局
國際中心、記者羅印冲/綜合/聯合報

英國首相梅伊的發言人表示,梅伊十七日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會面時,向對方提出香港因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的「反送中」抗議。

路透報導,梅伊發言人表示:「首相提起香港近來的抗議,強調須尊重具法律約束力的中英聯合聲明,當中規定香港人民享有的權利和自由。」

英國外交大臣杭特也發表聲明說:「堅持『一國兩制』原則,攸關香港的未來成功,而那是具法律拘束力的中英聯合聲明所明定。」

華盛頓郵報指出,此事凸顯港人高度憂慮「一國兩制」框架遭侵蝕,影響所及,大陸想拿一國兩制與台灣談統一,將遭遇此路不通的困境。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香港的「反送中」示威,破壞了北京對台灣的布局,報導引述一位中國專家說,如果台灣也像香港展現出反骨精神,對北京來說將是可怕的消息,「台灣民眾可以以香港為例說,只要團結對抗,可以不甩中國」,甚至迫使北京讓步。

香港前特首梁振英昨首度發聲,指修訂逃犯條例風波,重創香港在國外的聲譽。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則表示,如果政府犯錯,問責符合文明社會需要,但他不贊成成立調查委員會。

   
「美英粗暴干預修例」北京強烈不滿
記者羅印冲/綜合報導/聯合報

香港「反送中」情勢引起各界關切,中共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昨天表示,中方對美國、英國方面連續採取錯誤言行,粗暴干預特區修例,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公署發言人稱,「中方再度敦促美英遵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尊重中國主權,尊重香港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立即停止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的錯誤言行」;「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國家、組織和個人都無權干預」。

大陸官媒新華社昨刊文指出,香港各界人士呼籲社會重新聚焦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尤其是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試圖淡化政治爭議。

文章引述港區全國政協常委吳良好、全國政協委員梁志祥、香港立法會議員陸頌雄、邵家輝和姚思榮等人意見,主要聚焦經濟層面。

吳良好表示,立法會修例工作停止後,香港社會應該「恢復理性」,以合理方式表達訴求。他說,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香港面對極大挑戰,希望社會各界能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反送中」延燒 BBC報導:台灣人開始重視國家安全
綜合報導/聯合新聞網

香港反送中力量從9日開始越來越大,從12日首次由學生與港警發生衝突以來,都讓台灣民眾十分關心情勢走向。16日在台北發起的「台灣撐香港」集會也吸引上千人前往,中研院院社會所副所長陳志柔認為,香港抗爭事件使台灣民眾更重視主權,對中國政權的恐懼及不信任度也急劇增加。

16日這場聲援香港反送中的示威遊行,除了譴責香港政府用暴力鎮壓異聲,也反對港府的暫緩作法,以撤回修訂《逃犯條例》草案為訴求。據《BBC中文網》報導,陳志柔認為,台灣民眾對修改條例後的影響並不清楚,但看到此次香港人上街抗議的聲勢,以及中國對香港的控制、滲透,會增加台灣人對中國的不信任。

甚至在14日由中研院「中國效應專題研究小組」公開的民調顯示,是自2013年以來,台灣民眾首次在兩岸交流協商的選擇題中,認為「國家安全」的重要性超越了「經濟利益」,以58.3%對31.3%逆轉。

陳志柔指出,香港事件讓台灣人對於國家安全、國家主權更有警覺,台灣人對於中國的不信任與香港很像,雖然程度有別,但方向一致。陳至柔說,「這種恐懼會演變成排斥,然後會逐漸成了像香港所爆發的憤怒。」

陳志柔還說,若北京政府這五年來的策略是,對台灣友善並容許台灣的國際空間,台灣人民對北京政府的「惡感」就會減輕,甚至不排除因此產生好感;但過去中國的態度以強硬打壓,也因此累積了台灣人對中國的不信任。陳志柔認為,「香港人抗爭會讓台灣人更確認這樣的不信任」。

   
最大規模6!四川連震 至少13死200傷
記者許依晨/台北報導/聯合報

十七日晚間十時五十五分,大陸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規模六的地震,震源深度十六公里,餘震不斷。截至昨晚,地震已造成至少十三人死亡、二百人受傷、十四萬人受災,部分水電、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受損。我陸委會也表達慰問之意。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十七日深夜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規模六的地震,此後連發七十多次餘震,餘震最高為規模五點三,震央所在的長寧縣,也陸續傳出傷亡以及民眾受困等災情。

四川宜賓市長寧縣強震是今年以來四川境內最大震級地震,除了宜賓,包括樂山、成都、內江、重慶等地震感強烈。這也是今年以來,四川境內首起規模六以上震級的地震,此前,四川今年最大的地震,是自貢榮縣發生的規模四點九地震。

地震發生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指示,把搜救人員、搶救傷員放在首位,最大限度減少傷亡,並要共軍和武警部隊支持配合救災。四川省也立即啟動救援工作,搶救被埋、受困人員,並緊急調撥帳篷、棉被等救災物資到災區,安置災民。

這起地震發生前,大陸的地震預警系統最快提前六十一秒即發出警示,增加民眾逃生時間,網友大讚全自動秒級的地震預警系統立下大功。大陸地震預警網為距震央五十一公里的的宜賓市提前十秒預警,距震央約三百一十七公里的成都更是在六十一秒前收到預警。

對於四川宜賓市發生地震,陸委會表示,我政府已透過陸委會及國台辦、海基會與海協會等聯繫管道,向陸方表達我方慰問之意,至盼災害減至最低、災民早日恢復正常生活。如有救災方面需要,我方亦願提供必要協助。

陸委會說,根據政府掌握資訊,在當地我方旅行團均為平安,國人可以放心。但因災區目前仍持續發生餘震,國人近期內如有前往當地旅遊、經商,應密切注意當地最新地震訊息與實際情況,並小心留意自身安全。

   
影/罕見一探新疆「再教育營」 BBC:越看越不對勁
記者周辰陽╱即時報導/聯合報

英國《BBC》近日罕見獲得許可,進入一處中國政府過去始終不承認存在的新疆「再教育營」採訪。《BBC》表示,中國當局想藉此澄清,這些設施是培訓學校而非監獄,但他們記者表示,越是深入訪問、探查,越覺得事情不對勁,得到的疑問遠比解答多。

據稱新疆各處戒備森嚴的「再教育營」扣留超過一百萬人,當局近日開放外媒記者到「再教育營」拍攝。工作幹部聲稱,「學員」受到一定程度的「極端思想」感染以後,願意受到引導,去除思想的「極端成分」。

受訪的一位「學員」自陳,因法律意識單薄,被極端主義與恐怖主義思想感染,被村警勸告,可進「這麼好的學校…轉化自己的思想」,因此自願進入「再教育營」。

另一位學員說,她進來不是因為犯罪,而是「犯了錯」。記者詢問,此處的穆斯林一天能祈禱幾次時,一位學員照本宣科式地回答:「國法規定學校公共場所不能從事宗教活動。」

《BBC》記者也拍下「思想轉化過程」:長時間硬學普通話,研讀嚴格限制宗教的法律,用效忠共產黨的口號改變原來的宗教與文化認同,還要進行可能長達數個月的技職教育訓練。此處的成人必須穿制服,上完一天的課還要集中住宿,每周只有一晚能回家。

比對衛星照片,《BBC》發現他們被安排參觀的場地事前經過整理,內部保安圍籬、鐵絲網與監視塔被移除,原本空無一物的操場改裝成籃球場等戶外運動設施。整個採訪過程中,受訪人員與活動皆經過刻意安排,呈現出一片歌舞昇平,還有多位官員在場緊迫釘人,學員一講錯話就會被指正。

當《BBC》想要自行採訪尚未改裝的「再教育營」時,在圍牆邊就遭到幹部阻止。重回同一個訓練中心時,雖被要求不要拍攝,但意外拍到有大批學員安靜地等著「放風」,也有人乘著巴士抵達 。

一位曾待過「再教育營」,現居鄰國哈薩克的前學員稱,她被扣留僅是因為手機安裝Whatsapp即時通,關押期間受到不人道待遇,直到「訓練期」快要結束,她才能轉到近似於記者採訪的設施。她說,如果有記者要來採訪,幹部也會先警告不要亂講話,否則會被轉到環境更惡劣的「再教育營」。

受訪的當地外事辦與宣傳部官員指出,「再教育營」目的是要回應分離運動分子過去數十年引發的零星暴力活動,可預先防患於未然,免得有犯罪特徵的人幾周後真的犯罪。

   
兩岸基層論壇 聚焦振興鄉村
本報記者賴錦宏/廈門報導/聯合報

由大陸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和福建省政協主辦的「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兩岸基層治理論壇」日前在廈門舉行,今年主題是「鄉村振興」。大陸全國政協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蘇輝表示,兩岸鄉村產業互補性高,要壯大鄉村產業,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蘇輝指出,中國人民日益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衝突,在鄉村最為突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為兩岸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蘇輝就鄉村振興提出四點意見:一是共同致力鄉村振興,攜手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二,共同壯大鄉村產業,攜手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第三,共同發展鄉村文化,攜手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第四,共同完善鄉村治理。

福建省政協主席崔玉英則強調,閩台隔海相望,福建正努力建成「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近年來福建充分發揮優勢,持續推動閩台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為台灣鄉親施展才華、共享大陸發展機遇,搭建更為寬廣的舞台。

崔玉英提出三點倡議:一是兩岸進一步凝聚鄉村振興合作共識。從彼此的治理實踐中汲取養分,從相互的發展路徑中啟迪思路,求同存異、增進共識、攜手前進。二是兩岸進一步拓展鄉村振興合作領域。深化兩岸鄉村產業、文化、人才、生態和治理等合作,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為兩岸鄉親創造更多民生福祉。三是兩岸進一步強化鄉村振興合作機制。在兩岸社團、鄉鎮和村里之間,建立產業對接、文化交流、人員互訪、成果共享的常態化交流合作機制。

   
南平、金門 共推同心同源產品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由南平市政府主辦「南平.金門、同心同源」系列產品發布會17日在福州市三坊七巷靜茶舉行。「只要同心就沒有距離,只要同源就一定能融合。」金門縣長楊鎮浯在致辭中說,本次產品發布會是一次務實合作的典範,雙方針對拓展兩地經貿合作,探索致力攜手打造南台融合發展之路,見證了先行先試的「南平速度」。

南平市長劉洪建在會上表示,南平市高度重視對台工作,在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中主動作為、先行先試,此次同心同源系列發布會是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積極推動「新四通」的具體實踐,標誌著南平、金門兩地經濟深度合作發展邁入新時代。希望這些產品能得到兩岸同胞的認可,受到兩岸市場的歡迎,成為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的「黏合劑」。

劉洪建表示,下一步,還將在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等方面進行更多的探索實踐,努力當好促進兩岸融合的划槳手,推動南台合作交流持續往深裡走、實裡走,為兩岸人民福祉作出貢獻。

金門縣長楊鎮浯則指出,同心同源系列產品不僅樹立一個品牌,更是打造一個平台,在未來兩岸經貿合作交流必將發揮著愈來愈大的作用。金門有信心和決心在其中扮演更重要角色,不斷深化交流、加速融合,在合作的路上愈走愈遠、愈走愈好。

發布會上,現場展示了同心酒、同源盞、同根茶、同心農特產等4類13種產品。武夷新區管委會與金門金翔國際有限公司簽訂投資合作協定,金門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與福建福矛酒業集團簽訂酒品合作協定。雙方將在經貿合作、文化交流、人才培養方面展開密切合作,讓更多優質的台灣技術、農產品走進閩北。同時,以實訓、就業、創業為切入口,幫助台灣青年和入駐企業能夠安心順利地「登陸」。

福建省委常委周聯清、福建工商聯主席王光遠、福建台港澳辦主任王玲、福建省委辦公廳巡視員趙彬等出席活動。

   
跟著川普發越南財
越南擁有低勞力成本和尚未開發的處女地優勢,成為最受歡迎的海外投資市場。如今,美中貿易談判觸礁,美國全面封鎖對中國的貿易並加徵二五%關稅,越南成為各國企業的海外投資首選。

全世界坑道最密所在 人情味特濃馬祖
以東莒、南竿、北竿的租車環島慢遊,按圖索驥探訪各景點,充份體驗馬祖的風景與人情。每晚探訪藍眼淚是必遊行程,東洋山步道、螺山步道、大坵島都是喜歡健行的最愛。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